传承养生文化之本守护中医济世之根-——青岛第一疗养院中医科及主任李富玉秉承中医之本造福海内外
2013-09-11
◎文/本刊记者 耿 铭
中医文化的精髓在哪里?……具有数千年悠久历史的中医,是中华民族在长期的生产与生活实践中同疾病进行斗争的丰富的经验总结,是我国优秀民族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世界医学史上的一颗璀璨的明珠。中医历经千年的洗礼,沉淀了最精华的艺术。当代也有一批中医人士,秉承中医文化的精髓,恪尽职守,立足临床,传承经典,悬壶济世……
中医:从一枝独秀到身陷困境的蜕变
追溯中医的历史,要从远古时期讲起。,祖先们在寻找食物的过程中,逐渐发现了一些能消除病痛的食物。在此后的几千年中,中医在医学领域“一枝独秀”。春秋战国时期中医理论已经基本形成,出现了解剖和医学分科,已经采用“四诊”,治疗法有砭石、针刺、汤药、艾灸、导引、布气、祝由等。西汉时期,开始用阴阳五行解释人体生理,出现了“医工、金针、铜钥匙”等。东汉著名医学家张仲景,他已经对“八纲”(阴阳、表里、虚实、寒热)有所认识,总结了“八法”。华佗则以精通外科手术和麻醉名闻天下,还创立了健身体操“五禽戏”。唐代孙思邈总结前人的理论、经验,收集5000多个药方,并采用辨证治疗,因医德高,被人尊为“药王”。唐朝以后,中国医学理论和著作大量外传到高丽、日本、中亚、西亚等地。两宋时期,宋政府设立翰林医学院,医学分科接近完备,并且统一了中国针灸由于传抄引起的穴位紊乱,出版《图经》。
金元以后,中医开始没落。明清出现了温病派时方派,逐步取代了经方派中医。在明朝后期成书的李时珍的《本草纲目》标志着中药药理学的另一高峰。自清朝末年,受西方列强侵略,国运衰弱。同时现代医学(西医)大量涌入,严重冲击了中医发展。许多人士主张医学现代化,中医学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
人们开始使用西方医学体系的思维模式加以检视,中医学陷入存与废的争论之中。越来越多的患者愿意首选西医。原因有很多:其一,西医见效快,而中医疗程长,短时间内难以见到疗效。其二,医院在“以药养医”的体制下,一些医生迫于利益的驱使,摒弃了成本低的中医疗法,用药时也不再选择成本低但具有同样效果的中药,而不惜开大处方用西药,这就无疑把中医药推出了医院的大门。其三,中医本来就深奥难懂,学好中医需要深厚的传统文化底蕴和广博的学识作基础,而中医院校的学生三分之一的课程是中医内容,缺乏临床经验,毕业生多数不会望闻问切,在利益及各种因素的驱使下,大部分本分人学生都希望从事西医方面的工作。这些都使得中医陷入尴尬的境地。但中医毕竟是我国的国粹之一,也在关键时刻起了无可替代的作用,国家最终决定将其保留下来。2003年“非典”以来,经方中医开始有复苏迹象。在此背景之下,青岛第一疗养院中医科秉承传统应运而生。
青岛第一疗养院中医科:秉承中医文化之本
1999年,地处青岛市海滨风景区内、依山傍海、环境优美的济南军区青岛第一疗养院,秉承传统医学之本建立中医科。中医科秉承传统中医文化,不分科室,全科治疗,坚持用中药为人治病,不掺杂中西医结合。从中草药的种植到中药煎熬,为患者提供一条龙式服务,力争给患者提供最有疗效的中药。自中医科建科以来,保留所有患者病例,随时为患者提供服务,同时也掌握了大量的医疗资源。中医科以“疗效至上,诚信第一”为服务宗旨,努力打造“中心”品牌,在实际工作中强化服务意识,以病人为中心,视病人如亲人,以实际行动为患者解除痛苦。
中医科以精湛的医术和良好的医德受到了广大患者的好评。中医科先后为来自北京、上海、新疆、西藏等全国30多个省市的病人以及来自美国、日本、加拿大、韩国、港澳台等国家和地区的患者治疗疑难杂症,赢得了广大公众的信赖。因成绩突出,青岛第一疗养院中医科先后被济南军区联勤部评为“基层建设标兵单位”,连续几年被青岛市评为“中医工作先进集体”,被总后勤部评为“全军中医工作先进单位”等。中医科的累累硕果与任劳任怨、视病人为亲人的主任李富玉密不可分。
李富玉:医者父母心
人吃五谷杂粮,也生百病。病中的痛苦、无助人们都体验过,在最脆弱的时候,期待的就是一位医术高超又和蔼可亲的医生带走病痛。李富玉主任便是这样一位医术、医德都堪称一流的中医。他10岁拜师名医,赤脚乡里,22岁参军入伍,潜心自修,博览经典,从山沟部队卫生员一步步成长为全国全军著名中医药专家。他50年追梦不止,只为把军事中医理论发扬光大,把国家中医事业做大做强。在那些中医药技术越来越不被世人认同和接受的岁月里,他苦心坚守着“四诊八纲”,著书立说,创新突破,自成医理,医术独到。他一生勤奋,仁术济世,在癌症肿瘤、心脑血管疾病、骨髓关节疾病、老年病、养生保健等方面,都有独特的学术观点和临床经验,已为近20万军内外患者解除了病痛。他持守中医济世助人的快乐,持守自我精神的锻造,持守心灵的不断丰盈。
每逢节假日,李富玉主任早早就来到中医科办公室笔耕不辍。平时因为患者多,忙于接诊病人,闲暇时便将自己的临床心得体会记录下来,为以后学生积累经验,起到触类旁通、举一反三的作用。
2009年时值国庆假期,李富玉主任正当整理笔记时,接到病人求助电话。山东青岛97岁老人潘作淑,患有直肠癌,开始便血,并伴心力衰竭,得知情况后李富玉便上门医诊,仔细询问了患者的病情,给开了七付中药,嘱咐煎药后,把药汤当水给患者喝。七天之后,患者女儿赶来答谢李富玉主任,并送上锦旗,上书“神医挽生命,显中华神威,九十六岁潘作淑家属”。原来患者喝了三天中药后,大便就完全正常了,自己也能坐起来喝粥,七付中药之后,身体完全好了,目前是精神抖擞,行动自如。
山东患者陈坤,2004年6月因“左肺鳞癌”切除左肺,2006年8月,在癌细胞头部转移5个月后找到李富玉主任请求中医治疗。在李富玉的精心调理下,目前患者恢复良好,已超过了世界医学界公认的“癌症患者自然存活五年既视为康复的”时限。
几十年来,李富玉的办公桌上从来不放水杯,他说喝水容易上厕所,耽误给病人把脉看病。他很少用手机记录患者的电话号码,而是随身带一个电话本,上面密密麻麻地记着病人的电话、地址和病情,只有他自己能看得懂,而且随便提一个患者名字他立马就能找到,就能说出这人多大年龄,得的什么病,以前都给他开过什么药。正所谓:医者,父母心。
治未病:构建中医健康管理服务链
“未病”包括无疾之身、疾病隐而未发、发而未传三种状态。李富玉认为“治未病”具有三种境界,可概括为“未雨绸缪,保身长全”;“见微知著,救其萌芽”;“料在机先,阻截传变”。现代“治未病”切入点可以表达为:养生是基础,体质是根本,关注高危人群、发病先兆和干预亚健康状态是重点。中医“治未病”的意义主要体现于减轻医疗卫生负担、保障民众健康、发挥中医优势、实现中西医对话与交流等方面。
“治未病”,一个古老而又前沿的命题。在中医学中,它的思想光辉闪烁了两千多年。当今,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医学目的的再审视,面对医疗卫生诸多问题的困扰,以及人们对健康提出的更高要求,“治未病”的理念与实践被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治未病”是中医学先进和超前的医学思想,既是医疗保健的理想境界,也是衡量医者水平的重要标志。青岛第一疗养院中医科以中医“治未病”理念为核心,借鉴并结合健康管理经验和方法,构建以中医理论为指导的健康状态辨识、检测、监测、分析、评估、咨询、指导、干预等“治未病”服务各环节全程连贯的“治未病”服务链,形成集预防保健服务、传统疗法服务、体检服务、咨询服务、特需服务、文化服务等于一体的健康管理、健康服务链。
研究生培养点:传承中医文化之根
青岛第一疗养院中医科主任李富玉积极为全军中医人才搭建学术交流平台,每年义务提供活动经费和场所,并亲任导师培养高层次中医药人才。他把一个没有编制、只有11名医生的小小中医科,建设成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老年病重点专科”、“全军中医药技能培训中心”、“军队中医师承制研究生培养点”、“全军治未病中心”。他视病人如亲人,视长者如父母,见之必作揖鞠躬,视幼者如子女,见之必笑语相迎。
药有君臣千变化,医无贫富一般心。中医药学是祖国浩瀚、悠久的传统文化之重要组成部分,她历经了几千载的沧桑和数百代炎黄子孙的传承,以其确切的疗效和独特的保健功能,为中华民族的健康、文明作出了不朽的贡献。作为中华民族的一份子,我们有责任,也有义务学习中医药知识,弘扬中医国粹,肩负起传承中医药文化的历史使命,以推动中医药事业更好更快的传承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