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MA 接枝对锂、天然石墨界面的影响
2013-09-11李志虎徐艳辉
鞠 华,李志虎,徐艳辉
(1.苏州大学城市轨道交通学院,江苏 苏州 215131;2.苏州大学化学电源研究所,江苏 苏州 215006)
目前,商业化锂离子电池负极是碳基材料,在循环过程中易形成枝晶等缺点,限制了金属锂的应用。固态电解质的使用,在电解质中加入一些抑制枝晶形成的成分,均可抑制枝晶的形成[1]。在隔膜表面接枝表面官能团,当隔膜浸液与金属锂接触后,接枝的表面官能团能参与界面的组成,可起到修饰界面、改进金属锂循环的目的[2];甲基丙烯酸(MMA)接枝,还可改进碳负极的电化学性能[2]。
本文作者采用交流阻抗法,进一步研究了金属锂界面的稳定性,研究了天然石墨界面的阻抗行为。
1 实验
1.1 隔膜的处理
将聚丙烯(PP)隔膜Cergard 2400 膜(美国产)先在MMA(苏州产,99.5%)气氛中、30 W 的功率下在自制装置中等离子体处理30 min,再用无水乙醇(上海产,99.7%)清洗,最后在80℃下干燥24 h。所得隔膜标记为PP-MMA。
1.2 电池的制备
将质量比8∶1∶1的天然石墨CNMG(湖州产)、导电剂Super P(比利时产,电池级)及粘结剂聚偏氟乙烯(上海产,电池级)溶于N 甲基吡咯烷酮(上海产,AR)中制浆,涂覆在20 μm 厚的铝箔(上海产,电池级)上,在80℃下干燥24 h后,裁成直径18 mm 的负极圆片,活性物质载量为5 mg/cm2。
以金属锂片(天津产,>99.9%)为对电极,放入PP 或PP-MMA 隔膜,注入电解液1 mol/L LiPF6/EC+DMC(体积比1∶1,张家港产,电池级),在充满氩气的手套箱中组装对称结构的CR2016 型扣式实验电池。
1.3 电化学性能
电池在CT2001A 充放电测试仪(武汉产)上以0.1 C 倍率在0.02~0.60 V 预循环3 次后,再以0.1 C 充放电到不同的荷电态(SOC),室温开路放置至少24 h,然后在开路电位下测量阻抗,以研究阻抗随SOC 的变化。
用CHI660C 电化学工作站(上海产)分析放置不同时间后电池的阻抗特征,以研究界面稳定性。频率为100 kHz~1 mHz,交流信号幅值为5 mV,阻抗测量模式采用开路电压下的恒电位模式。隔膜面积为2 cm2,阻抗测试中存在两个金属锂/电解液界面,因此测量结果等效于单位面积阻抗。
用Equivcrt 软件处理阻抗数据。
2 结果与讨论
2.1 金属锂界面的稳定性
图1 是对称电池放置不同时间后的Nyquist 图。
图1 Li/PP-MMA/Li 对称电池的阻抗Nyquist 图Fig.1 Nyquist plots of symmetric Li/PP-MMA/Li cell
从图1a 可知,放置3 d 后,阻抗半圆接近恒定值。用式(1)[3]计算发现,界面电阻的变化较明显,界面阻抗在电池组装后放置3 h 为160 Ω·cm2,1 d 后为261 Ω·cm2,3 d 后达到稳定,约为320 Ω·cm2,并在低频区域开始出现一个很小的半圆,很可能与低频信号下,界面MMA 官能团的松弛过程有关。当放置时间进一步延长到45 d 时,界面电阻又有所提高,并稳定在380 Ω·cm2左右,原因可能是界面的钝化。
式(1)中,Cdl代表双层电容,Rct代表界面电阻,n 代表阻抗圆弧偏离理想半圆的程度,Y0为阻抗的一个参数,Rct、n 与Y0可通过拟合数据得到。
从图1b 可知,与PP-MMA 隔膜不同,在测量的时间范围(60 d)内,随着放置时间的延长,界面电阻增大,直到45 d 后才基本达到稳定,中间未出现“停滞”的现象。此外,低频区域与界面松弛过程对应的阻抗特征也不明显。
表面接枝MMA 可降低界面电阻,PP-MMA/Li 的界面电阻最终稳定在320 Ω·cm2左右,而PP/Li 的界面电阻一直增大,3 d 后就高于480 Ω·cm2。320 Ω·cm2的稳定值代表PPMMA/Li 界面处于工作运行状态下的界面电阻的最大可能值,而图1a 中放置60 d 后的数值(约380 Ω·cm2)代表长期放置后的界面电阻。对于PP/Li,界面电阻在放置过程中不断增大,未出现“停滞”的现象,可能暗示着界面的稳定性较差,电解液的消耗较快。放置60 d 后,PP/Li 界面的界面电阻大于PP-MMA/Li,表明放置若干天后,前者的再启动时间更长。上述实验证实了MMA 表面接枝的优势:①降低界面阻抗;②降低金属锂钝化后的电阻;③减少电解液消耗。
MMA 接枝,会导致界面总电容略有增加,但不明显。如PP/Li 界面稳定后界面的总电容为0.70 μF/cm2,隔膜表面接枝改性后PP-MMA/Li 界面总电容约为1.10 μF/cm2,略有增加的界面总电容可能暗示着界面面积的增大,可能是由于接枝的表面官能团引起接触面积增大。
2.2 天然石墨界面的阻抗行为
图2 是使用PP 隔膜和PP-MMA 隔膜时,天然石墨电极的Nyquist 图。
图2 不同SOC 下天然石墨电极的Nyquist 图Fig.2 Nyquist plots of natural graphite electrode under different state-of-charge(SOC)
从图2 可知,两者有一个共同点,即在SOC=0 时,低频区域会出现明显的有限扩散层特征,随着SOC 升高,该特征消失。对于PP-MMA/天然石墨界面,在更低的频率下阻抗实部会进一步增大,呈现电容特性,该特征可能与整个电池的电容特性相关。电池总会在某一频率范围内,呈现出与漏电的平板电容器类似的特征。
SOC=0 时,PP/天然石墨界面的线性极化电阻大于PPMMA/天然石墨界面。这可能意味着,使用MMA 表面改性后的隔膜,可增强石墨电极与电解液的浸润性。在中间(24%~70%)SOC 下,Nyquist 图上出现两个容抗半圆,一般认为,其中一个代表Li+在固体电解质界面中的迁移过程,另一个代表界面电荷转移过程。当SOC >94%时,阻抗谱又呈现突变,界面电阻明显增大。完全放电态的天然石墨具有最大的电子导电性,嵌入Li+后,开始呈现离子导电性,同时,电子导电性有所降低,但总的导电性呈增强的趋势。当嵌入的Li+数量较多,即SOC >94%时,导电性会明显增大,体现在阻抗谱高频下与实轴的截距随着SOC 增大而减小。总的界面电阻随着SOC 增大而先减小、后增大,类似于Ni(OH)2电极的情形[4]。高SOC 下界面电阻增大,可能有两个原因:①在天然石墨负极中Li+浓度较高时,嵌入Li+需要克服的天然石墨内固有的Li+静电排斥力,随着天然石墨内Li+浓度的增大而迅速增大;②随着SOC 的升高,基于电化学热力学原则,开路电位下降,相当于Li+嵌入的驱动力降低,Li+穿越固体电解质界面的驱动力也会降低。当电极处于中间(24%~70%)SOC 时,PP/天然石墨界面的高频半圆尺寸小于PP-MMA/天然石墨界面,相差幅度不大,确切原因有待分析。如果高频半圆代表Li+通过固体电解质相界面(SEI)膜的迁移过程,则上述现象表明接枝的MMA 表面基团会抑制Li+的传输过程,与文献[2]的研究类似:接枝MMA 会降低液相中Li+的传输过程,原因在于电解液中的Li+有被MMA基团中大阴离子吸引、固定的趋势。
3 结论
采用交流阻抗技术研究了在聚丙烯(PP)隔膜表面接枝MMA 对金属锂界面稳定性的影响,分析了不同荷电状态下天然石墨电极界面的阻抗行为。未处理的PP 隔膜,随着放置时间的延长,界面电阻不断增大,直到45 d 以后基本达到稳定值。当隔膜表面接枝MMA 后,电池放置3 d 后界面阻抗就达到稳定值,并保持一段时间,当放置45 d 后,界面电阻有小幅增大,而后达到稳定值。接枝MMA 可以降低金属锂界面电阻,还可以降低天然石墨界面的线性极化电阻。
[1]Orsini F,Pasquier A,D,Beaudouin B,et al.In situ SEM study of the interfaces in plastic lithium cells[J].J Power Sources,1999,81-82:918-921.
[2]Ju H,Li Z H,Xu Y H.Methyl methacrylate(MMA)-grafted polypropylene(PP)separator for rechargeable lithium metal battery[J].ECS Electrochemistry Letters,2012,1(4):A59-A62.
[3]Xu Y H,Chen Y,Wu J,et al.The determination of the kinetic parameters of electrochemical reaction in chemical power sources:a critical review[J].Int J Hydrogen Energy,2010,35(12):6 366-6 380.
[4]XU Yan-hui(徐艳辉),CHEN Meng(陈猛),LIN Xiu-feng(林秀峰),et al.不同荷电状态下α-Ni(OH)2的质子扩散系数[J].The Chinese Journal of Nonferrous Metals(中国有色金属学报),2000:10(5):656-6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