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8种杀虫剂对花生蛴螬的田间防效及安全性评价

2013-09-11赵志强谢焕雄王建楠曲明静

植物保护 2013年4期
关键词:蛴螬辛硫磷衣剂

李 晓, 鞠 倩, 赵志强, 谢焕雄, 王建楠, 曲明静*

(1.山东省花生研究所,青岛 266100;2.农业部南京农业机械化研究所,南京 210014)

花生是我国重要的油料作物之一,目前全国种植面积约500万hm2,主要集中在山东、河南、河北、安徽等省[1]。虫害是影响花生高产稳产的重要因素之一,其中以蛴螬为害最为严重。蛴螬是鞘翅目金龟甲总科幼虫的统称,是地下害虫中种类最多、分布最广、为害最严重的一个类群,其数量占地下害虫数量的80%以上,不仅影响产量,而且损害花生的产品品质。据统计,花生受害一般减产10%~20%,严重者减产50%~80%,甚至颗粒无收[2-3]。在山东以暗黑齿爪鳃金龟(Holotrichia parallela)为主要为害虫种[4]。

蛴螬作为一种土栖害虫,常年在地下活动,隐蔽性高,防治非常困难。目前仍以化学防治为主,高毒农药在生产上占很大比例,不仅污染环境,而且危害人畜,此外化学杀虫剂的长期使用也容易使花生蛴螬产生抗药性问题[5]。随着无公害花生产品生产要求的进一步提高,对低毒、低残留的新型高效杀虫剂的需求更加迫切。本研究通过田间试验对几种新型杀虫剂的防治效果、使用安全性进行了探讨,可为生产上应用这几种药剂提供参考,以达到科学有效地控制花生蛴螬发生的目的。

1 材料与方法

1.1 供试花生品种及试验田情况

供试花生品种为‘花育22号’。本试验设在山东省花生研究所试验田(莱西市望城镇),质地为砂壤土,前茬作物玉米。花生于2011年4月27日播种(春播),覆膜起垄栽培,垄高10cm,垄宽80cm,播种双行,每穴播种两粒,密度为8000穴/667m2。各试验小区的土壤、栽培、肥水管理等条件一致,且与当地农业生产实际相符。

1.2 供试药剂及施用方法

各供试药剂按推荐施用量和施用方法,具体见表1。其中,吡虫啉+辛硫磷颗粒剂由河南农科院植保所提供;用60%吡虫啉悬浮种衣剂和60%吡虫啉悬浮种衣剂+5%氯虫苯甲酰胺悬浮剂机械包衣的花生种由南京农业机械化研究所提供;苏云金杆菌工程菌株3A-SU4制剂由中国农科院植保所提供,每克含5.5×1010个活孢子。

表1 各供试药剂的使用方法Table 1 Application methods of pesticides tested

1.3 试验方法

以未施药作为空白对照,试验设置5次重复,小区面积66.7m2,采用随机区组排列,小区间设保护行。

1.4 调查方法

1.4.1 出苗率及安全性调查

播种期施药的各小区,调查出苗情况。清水对照齐苗后,观察各小区幼苗生长情况,包括幼苗的长势、叶色、整齐度等。每个小区5点随机取样,每点调查20株,统计出苗率。并在生长期观察各试验药剂对花生的安全性及对非靶标生物的影响。出苗率计算方法如下:

1.4.2 防治效果调查

花生收获时(9月5日)调查各供试药剂对蛴螬的防虫效果和保果效果。每小区棋盘式18点取样,每点0.5m×0.5m,结合收获翻土深30cm,统计各处理区的蛴螬虫口数;调查总荚果数,并按4级调查被害荚果数(0级:荚果完整,无被害状;l级:荚果表皮有被害痕迹,但未形成小洞;2级:荚果有被害小洞,但果仁完整,不影响产量;3级:荚果有被害大洞,果仁被害1/2;4级:荚果有被害大洞,果仁被害1/2以上)。统计各级被害荚果数,计算防虫效果、荚果受害指数和保果效果。计算方法如下:

1.4.3 产量测定

在花生收获时(9月5日)实收实测各小区的荚果产量,计算各供试药剂的增产率。

1.5 农药残留检测

样品送至农业部食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济南),按照国家检测标准 GB/T 5009.20-2003、GB/T 14552-2003及NY/T 1275-2007采用气相色谱法、液相色谱法进行检测。

1.6 数据统计及分析

使用SPSS15.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及显著性检验,多重比较采用Duncan氏新复极差法。

2 结果分析

2.1 出苗率及安全性调查

播种期施药的5个处理的花生出苗率为87.9%~94.3%,与对照相比没有显著性差异(表2),且后续观察没有药害症状,表明这几种杀虫剂在供试剂量下对花生生长无不良影响,花生生长安全。后续观察未见对周围其他非靶标生物及天敌的不良影响。开花下针期施用的3种药剂也未发现明显药害症状及对非靶标有益生物的影响。

表2 不同药剂播种期处理对花生出苗率的影响1)Table 2 Impacts of pesticides applied during sowing time on emergence rate of peanut seedlings

2.2 各药剂对蛴螬的防治效果

表3表明,8种试验药剂对蛴螬的防虫效果为53.9%~85.4%;达到60%以上的药剂有吡虫啉+辛硫磷颗粒剂、3%辛硫磷颗粒剂、30%毒死蜱微囊悬浮剂、60%吡虫啉悬浮种衣剂、60%吡虫啉悬浮种衣剂+5%氯虫苯甲酰胺悬浮剂,统计学分析表明这5种药剂防效之间没有显著性差异;防效达到70%以上的药剂有3%辛硫磷颗粒剂、30%毒死蜱微囊悬浮剂、吡虫啉+辛硫磷颗粒剂,分别为85.4%、78.3%、72.5%,这3种药剂防虫效果优于开花下针期施用的6%毒·辛颗粒剂、5%二嗪磷颗粒剂和Bt,且存在极显著差异。

各药剂在供试剂量下的保果效果为29.4%~60.7%,效果较好的吡虫啉+辛硫磷颗粒剂、60%吡虫啉悬浮种衣剂+5%氯虫苯甲酰胺悬浮剂、3%辛硫磷颗粒剂,保果效果分别为60.7%、58.3%、55.2%,与30%毒死蜱微囊悬浮剂、60%吡虫啉悬浮种衣剂两个处理没有显著性差异,但显著优于6%毒·辛颗粒剂、5%二嗪磷颗粒剂和Bt

经各供试药剂处理后,花生荚果产量增幅为2.4%~21%。30%毒死蜱微囊悬浮剂增产效果最为明显,可达21%,极显著高于其他供试药剂;其他7种供试药剂增产率为2.4%~7.5%,不存在显著性差异。

表3 各供试药剂对花生蛴螬的防虫、保果及增产效果Table 3 Effects of different pesticides on grub control,fruit-protecting and yield-increasing

2.3 农药残留检测结果

由检测结果可见(表4),同时参照中国农药最大残留限量(GB 26130-2010)和日本肯定列表限量要求,7种化学杀虫剂的土壤残留及花生残留均不存在超标问题,说明在播种期和开花下针期正常使用量下,不会造成花生荚果的残留污染,也不会造成土壤的残留积累。

3 讨论

综合考虑防虫、保果及增产效果3个指标,吡虫啉+辛硫磷颗粒剂、3%辛硫磷颗粒剂、30%毒死蜱微囊悬浮剂、60%吡虫啉悬浮种衣剂、60%吡虫啉悬浮种衣剂+5%氯虫苯甲酰胺悬浮剂5种药剂活性高、持效期长,播种期施药一次,即可达到全季控制花生蛴螬危害,降低受害果率,提高花生产量的效果,且对花生生长安全,表现优于6%毒·辛颗粒剂、5%二嗪磷颗粒剂和Bt,但30%毒死蜱微囊悬浮剂在土壤中残留稍高。其中3%辛硫磷颗粒剂、30%毒死蜱微囊悬浮剂、60%吡虫啉悬浮种衣剂、60%吡虫啉悬浮种衣剂+5%氯虫苯甲酰胺悬浮剂4个处理,采用播种期花生拌种的方法,相比撒毒土、灌根、喷药等传统方式,使用简便,省时省力,防治成本相应降低。

从田间试验结果可以看出,60%吡虫啉悬浮种衣剂拌种的两个处理虽然防治蛴螬效果略低,但保果效果仍比较明显,可能与吡虫啉对害虫存在趋避作用有关[6]。

毒死蜱是目前防治地下害虫的常用药剂,试验中发现,30%毒死蜱微囊悬浮剂防徒长效果明显,收获时可明显看出该药剂处理区比其他小区的花生长势整齐矮壮,所以有明显的增产效果,但具体原因有待进一步分析。

表4 农药残留检测结果Table 4 Detection results of pesticide residues

氯虫苯甲酰胺是第一个邻甲酰氨基苯甲酰胺类内吸性杀虫剂,杀虫机理独特,近年有报道35%氯虫苯甲酰胺水分散粒剂被尝试应用在蛴螬的防治方面,施用量225~315g/hm2,在花生下针期灌根,发现也有较好的防效[7]。本研究中采用悬浮剂剂型包衣,与60%吡虫啉悬浮种衣剂混用,能达到较理想的防蛴螬与保果效果。

综合以上分析认为:吡虫啉+辛硫磷颗粒剂、3%辛硫磷颗粒剂、30%毒死蜱微囊悬浮剂、60%吡虫啉悬浮种衣剂、60%吡虫啉悬浮种衣剂+5%氯虫苯甲酰胺悬浮剂5种杀虫剂均为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在推荐剂量下使用对花生产品及土壤均无污染,可以作为有机磷杀虫剂的替代产品推广使用。

3A-SU4菌株是由中国农科院植保所构建的转基因Bt工程菌,对暗黑齿爪鳃金龟幼虫有较高毒力,室内生测表明LC50值为3.6×108cfu/g[8]。田间试验表明在推荐用量下3A-SU4菌株防蛴螬效果与6%毒·辛颗粒剂、5%二嗪磷颗粒剂相当。而且Bt作为生物农药,具有对人畜安全、保护天敌、改善生态环境,以及害虫不易产生抗药性等优点,但是相比表现优异的化学药剂,在杀虫及保果效果方面仍有差距,这是制约其规模化应用的一个重要瓶颈。

[1] 冯业茂,张卫东.中国省份间花生出口竞争力的比较[J].安徽农业科学,2007,35(34):11275-11276.

[2] 王志祥,王永显,牟山.胶南市历年花生田蛴螬重发原因分析及防治对策[J].中国植保导刊,1998,18(1):18-19.

[3] 郑方强.山东省地下害虫发生与防治概况[J].农药,1997,36(1)10-13.

[4] 曲明静,赵志强,王磊,等.30%辛·毒微囊悬浮剂对花生田蛴螬的防治效果[J].植物保护,2008,34(6):148-150.

[5] 刘小民,郭巍,李瑞军,等.12种药剂对蛴螬的田间药效评价[J].花生学报,2010,39(3):12-15.

[6] 陈凯,谢宏峰,许曼琳,等.60%高巧悬浮种衣剂拌种对花生田蛴螬的防治效果[J].山东农业科学,2011(7):81-82.

[7] 刘顺通,段爱菊,张自启,等.35%氯虫苯甲酰胺 WG防治花生田蛴螬田间药效评价[J].农药,2009,48(10):769-770.

[8] 闫贵欣.对金龟甲科、叶甲科害虫高毒力苏云金芽胞杆菌杀虫基因及工程菌的研究[D].北京: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2009.

猜你喜欢

蛴螬辛硫磷衣剂
国内辛硫磷的应用研究进展
不同种衣剂在鲜食玉米“申科糯601”上的应用效果初报
家蚕中肠内对辛硫磷耐受性细菌的筛选与鉴定*
花生田蛴螬较多的原因与防控技术
不同种衣剂处理对青瓜生长及产量影响的研究
不同种衣剂对黄瓜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
蛴螬危害蓝莓的识别方法、危害期及防治措施
四种不同水稻种衣剂育秧效果对比研究
一株有机磷农药降解菌的筛选
辛硫磷对大白菜厌氧消化产沼气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