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中下游水中生灵在呼救
2013-09-11吴清江
吴清江
2012年中华鲟子二代放流。 摄影/黎明
一、长江流域的自然环境
1、独特的生态环境
长江是我国的第一大河,在世界上可列第三位。长江干流全长6300公里,其中下游西起宜昌东至上海崇明入海口,全长1893公里,流域面积15200平方公里,包括湖北、湖南、江西、安徽、江苏、浙江和上海市。长江中游平原(包括江汉平原、洞庭湖平原和鄱阳湖平原等)人口达8000万。长江下游地区(包括安庆以下的沿江平原、巢湖平原、太湖平原和长江三角洲)人口达7000万以上。长江中下游是我国人口最为稠密的地区之一,是工农业最为发达的区域,也是交通最为繁忙的区域。流域内总人口(包括杭州湾两岸及南阳盆地)超过3亿。
长江中下游的两岸分布着大量的各种湖泊,仅长江中游的江汉平原一带,据统计1959年素有千湖之省美称的湖北有大小湖泊1052个。由于各种原因,现在仅剩500多个。长江中下游经济区还与江汉湖群、安徽湖群和江苏湖群相连。汇入长江中下游的主要支流有清江、湘江、汉江和赣江等。这种江湖生态系统呈现一幅主蔓(长江)连着支蔓(支流),蔓上结着大瓜,又联着中瓜和小瓜(各种类型的大小湖泊)的图像。这是一个独特的生态系统。
长江汇集了流域内各地的水资源和其携带的营养物质,并把它们分配到流域中的湖泊和陆地。特别是洪水季节,洪水把大量的营养物质带入农地和林地及其它淹没区。这些营养物质中最为主要的是氮和磷,同时还有大量的硅、钙、镁等生物所需的物质。
长江干支流及其附属湖泊,在长江及其支流自然水文情势的支配下,构成了一个包括河流、湖泊及洪泛淹没区等组成的巨大的、特殊的生态系统。这个生态系统维护着该流域的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类型的多样性。而且,这个复合的生态系统为农业的灌溉和发展、交通运输、居民的饮用水和水生动植物的繁衍等提供了极其重要的作用。长江中下游的干流是航运的大通道和输送水量和营养物质的大动脉,而其所属湖泊即是调蓄洪水、水体自净、为产粘性卵的鱼类提供繁育场所及为各种仔、幼鱼及成鱼提供肥育场所。江河与湖泊的互通也为水生动物的繁殖洄游和觅食提供了便利的通道。
2、长江及其附属水体为水生物提供了适宜的栖息地和繁殖、肥育场所
对很多河流生物来说,完成生命循环需要一系列不同的水文条件和栖息地类型,而这些栖息地类型是受水文情势控制的。河道把湖泊和洪泛淹没区连接起来,为长江流域产粘性卵的鱼类(大部分是鲤科鱼类)提供了繁殖场所及仔、幼鱼的肥育场所。在长江中下游地区分布有200种左右的鱼类,产粘性卵的鱼类占的比例相当大。这些鱼有的把卵产在水生高等植物上,有的产在被淹没的陆生植物上,如鲤、鲫、团头鲂、三角鲂、红鳍原鲌、鲶等;有的把卵产于砾石或其它硬物上,如蒙古红鲌、黄尾鲴、细鳞鲴和鲶等。这些产粘性卵的鱼类大都是分批产卵的,它们的产卵规模和后代的丰度与长江的水情势、洪泛季节和淹没区面积的大小有极大关系。分批产卵能保证更多的繁殖条件,而且仔幼鱼有更多的肥育机会。同时,如有一次亲鱼产卵后遇到水位下跌,粘附的卵和仔幼鱼枯死,但另一批产出的胚胎就有可能给予补偿。
长江中下游产漂浮性卵的鱼类的种类超过20种,它们的产卵活动与长江的水文特点有着密切的关系。产卵时间与生殖季节江水上涨的时间是相一致的,而且对涨幅也有一定的要求。特别是我国的四大家鱼,草、青、鲢、鳙,对水文条件的要求更高。在自然条件下,长江中下游能满足它们的产卵要求的水文事件的次数也只是在10次以下。首先,这些水文事件应是在这些鱼类的繁殖季节之内,水温达到一定程度,江水的涨幅和流速也都达到要求。漂浮性卵的胚胎是在一定流速的江水的携带下,边发育,边向下游浮动。江水的流速应能保证这些发育的胚体不下沉至江底而死亡。胚体发育至能自由游泳的阶段,仔鱼或幼鱼即进入食物较丰富的附属水体中觅食和发育。从产出的受精卵到发育至有自由游泳能力的仔幼鱼的时间与水温有关,而在此时间内在江中所需的距离又与流速相关。从产漂浮性卵的产卵场至孵出的仔幼鱼能自由游泳的这段时间江中的流速应保证胚胎不下沉,这些后代才能有较高的成活率。因此,维持长江中下游的自然水情势,保持江湖和湿地的互通乃是保存长江复合生态系统各种不同生境,维护生物多样性及物种丰度的重要举措。
3、长江也是降河和溯河鱼类和其它水生动物的洄游通道
每年都有成长的鳗鲡从长江流域各附属水体经长江干流洄游到太平洋的玛丽安娜海沟产卵繁殖。鳗鲡的胚胎随着暖流由南向北在太平洋中缓慢移动,每年春季至我国大陆的河口,此时它们已发育、变态成线鳗苗。线鳗逆流上溯到长江中上游,并进入各种湖泊和附属水体栖息和生长,数年后它们再回归太平洋,做长途的生殖洄游。美洲鳗和欧洲鳗的生活史也与我国的鳗鲡很相似,但它们的繁殖地是在大西洋。
中华绒毛蟹。
中华绒毛蟹,也称毛蟹、河蟹,一生经历两次在长江中下游的洄游,幼体的溯河洄游和成体的降河洄游。俗话说,秋风起,蟹脚痒。每年仲秋以后,在淡水中生长、肥育两年后接近成熟的毛蟹开始从沿江的湖泊及其附属水体中向长江迁徙,准备到沿海盐度适宜的地区繁殖。每年的寒露至霜降是成千上万成蟹降河繁殖洄游的高峰。繁殖出来的幼体,借助潮汐的作用被带到河口。然后,幼蟹溯江而上,进入湖泊及其附属水体肥育。这两次洄游过程中,无论成蟹或幼蟹都会千方百计翻越障碍。
刀鱼。
鲥是在海里成长而进入长江水系繁殖的溯河种类。鲥的繁殖场位于赣江的上游,每年5月份,大量接近成熟的鲥亲鱼从长江口经由中下游进入鄱阳湖直上赣江上游,在江西新干、峡江、吉安的100多公里赣江段内繁殖。孵出的鲥鱼幼鱼顺赣江而下入鄱阳湖觅食生长,秋季,幼鲥鱼出湖入江,顺流向河口移动,每年年底入海。过去的鲥成鱼年平均产量为500吨,现在却已面临绝迹。
河鲀和鲥、刀鲚同被称为“长江三鲜”。河鲀有毒,但因其味鲜美,以致民间有“拼死吃河鲀”一说。河鲀主要指的是暗纹东方鲀。幼鱼从深秋开始从淡水进入海中,在海洋中东方鲀主要以虾、蟹、螺、头足类和小型鱼类为食。在海中生活3-4年后,性腺快要成熟的春末夏初再进入长江下游溯河繁殖。每年的2月下旬至3月上旬,性腺成熟的暗纹东方鲀由东海经长江口溯游至长江中游江段及一些通江的湖泊,如太湖、鄱阳湖和洞庭湖进行产卵繁殖。产过卵的亲鱼返回大海,幼鱼在繁殖地区附近生活,当年秋季再洄游入海。上个世纪,每年春夏之交,在江苏省的长江中下游是捕捞暗纹东方鲀的旺季,每年产量可达1500吨之多。
“杏花春雨刀鱼肥”。长江刀鱼,也就是刀鲚,是著名的长江三鲜之一。每年2月刀鱼开始进入长江口,3月上旬至5月是捕捞旺季。生殖群体入长江口后沿江上溯,至一些通江湖泊的产卵场繁殖。幼鱼在湖泊及其附属水体中觅食、成长,待至秋季顺流而下经河口进入大海。
除了上述长江三鲜之外,每年从河口进入长江下游产卵繁殖而形成重要产业的还有不少种类,如前颌间银鱼、凤鲚、花鲈、鲻和松江鲈等。
二、丰富的物种资源
长江中下游独特的复合生态环境包含着多种多样的自然生境,而这多样的生境孕育着丰富多样性的动植物物种资源。
1、丰富的鱼类种类和众多的重要经济种类
长江中下游有记录的鱼类有效种近200种。它们隶属17目,36科,110属。近200种中,鲤科鱼类约占2/3。
长江中下游的重要经济鱼类的种类超过50种。在上世纪60年代之前,草、青、鲢、鳙、鲤、鲫和鲶是渔获物的主要组成。同时,盛产我国著名的四大家鱼,草、青、鲢、鳙鱼苗,是供应全国各地家鱼苗的基地。长江河口也是鳗鲡和毛蟹苗的主要捕捞基地。下游则以洄游性鱼类,如鲥、河鲀、银鱼、鳗鲡和刀鱼等占很大比例。河口则以半咸淡水定居种类及洄游种类,如鲚、银鱼、河鲀、鳗鲡和鰶等为主要捕捞对象。著名的长江三鲜,鲥、刀鲚和东方鲀的主要产地就在长江中下游。
鳗鲡。
2、流域内有多种国家重点保护水生动物
长江中下游栖息有国家一级保护动物白鳍豚、中华鲟、白鲟和杨子鳄四种水生脊椎动物。国家二级保护动物有江豚、大鲵、胭脂鱼、松江鲈四个种。
中华鲟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也是溯河洄游繁殖的鱼类。它在近海栖息生长,性腺接近成熟时溯河洄游至长江上游产卵繁殖。葛洲坝和三峡大坝建成之后,从中下游至上游的通道被截断。部分亲鱼在三峡大坝下方寻找到新的产卵场。产过卵的亲鱼又顺流而下返回大海。孵出的仔幼鱼在中下游的浅水区觅食、生长,后经长江口回归大海,待性腺接近成熟时再返回长江产卵。
白鲟,是古老的匙吻鲟科仅存的2个种之一,另一个种是生活在密西西比河的匙吻鲟。白鲟大约每年2–3月份在长江上游产卵繁殖。虽然具体地点尚不清楚,但肯定是在四川和重庆境内的长江中。历史上,长江上、中、下游的沿江都能捕获白鲟的幼鱼,甚至在崇明的长江口每年年底也能捕到大量幼鱼,说明它洄游至下游河口。当然,对于它的繁殖规律和洄游习性并不十分清楚。四川渔民有句俗话,叫“千斤腊子(中华鲟)万斤象(白鲟),黄排(胭脂鱼)长得不像样”。说明历史上长江中白鲟并不罕见。
白鳍豚不仅被列为国家一级野生保护动物,也是世界12种最濒危动物之一。白鳍豚分布在长江及沿江湖泊中,主要生活在长江中下游及与其连通的洞庭湖、鄱阳湖等水域中。其中主要聚集在铜陵段、鄱阳湖段和洪湖段3个区域。
白鳍豚。(图片源自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
刚出生的中华鲟。 摄影/黎明
游弋于长江干流及其附属湖泊之间的另一个水生哺乳动物精灵是国家二级保护动物江豚。江豚通常栖于咸淡水交界的海域,也能在大小河川的下游地带等淡水中生活。在中国见于渤海、黄海、东海、南海和长江等水域,在长江甚至能上溯到宜昌和洞庭湖一带。
三、危急警笛已拉响
1、物种生存现状
白鳍豚
最后一次得到证实在野外发现白鳍豚,是2004年8月在长江南京段发现的一头搁浅死去的尸体。据报道,1980年代初长江中有白鳍豚400多头,1986年减至300来头,1990年调查时有200来头,至1993年为130余头,到1995年不足100头,进入2000年,估计大概仅剩20-30头了,被列为世界级的濒危动物。在中国《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中被列为1级保护动物;2006年11月6日至12月13日,来自中国、美国、英国、日本、德国和瑞士等六国近40名科学家,对宜昌-上海长江中下游的干流近1700公里江段进行了考察,未发现一头白鳍豚。2007年8月8日,长江白鳍豚正式宣告功能性灭绝。
江豚
江豚近20年来种群量快速衰减。资料显示,1991年长江江豚数量是2700多头;2006年,国际联合科学考察组经一个多月调查发现,江豚数量已不足1800头;2011年,它们的数量可能仅为1000余头。
鲥
20世纪在鄱阳湖上游江河阻隔,切断了鲥鱼洄游的路线,它们无法到达产卵场产卵繁衍。1996年至今,在鄱阳湖历时三年的捕捞从未见到鲥。江苏、安徽江段也已多年未发现鲥鱼。严峻的事实表明长江鲥鱼资源已近枯竭。
刀鲚
由于江河阻隔、环境污染及过度捕捞等原因,目前刀鱼的产量急剧下降。所谓“物以稀为贵”,我们从下面的一组价格数据就可看出目前刀鱼的资源已临近枯竭:2009年,小刀每斤2500元,中刀每斤3000元以上,大刀每斤价格到了4000元以上;而2010年,中刀每斤价格在3500元左右,好的大刀卖到6000元;2012年,刀鱼成了名副其实的奢侈品,最贵一斤能卖到8000元。
暗纹东方鲀
近年来长江中天然的成熟暗纹东方鲀几乎绝迹。目前,虽然市场上有大量的暗纹东方鲀供应,但全是人工养殖的产品,天然的数量极少。
白鲟
最近一次见到长江珍稀的白鲟是在2003年,是在宜宾被误捕到的。但目前已极为罕见,应该说是几乎绝迹。
2、人类活动干扰
江湖阻隔
历史上,长江中下游地区湖泊密布,均与长江自然连通,形成了自然的江湖复合生态系统。但近几十年来,大规模围垦、修堤和建坝等人类活动与江湖关系自然演变过程相叠加,导致长江中下游绝大部分湖泊失去了与长江的联系。江湖阻隔所引发的湖泊水面缩减对一些洄游性和半洄游性鱼类资源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江湖阻隔后湖泊中鱼类种类由20世纪50年代约80种下降到现在的不到50种,其中洄游性和流水型鱼类比重由50%下降至不足30%。江湖阻隔导致干流中生物多样性丧失。
大型湖泊面积缩小,小型湖泊消失,富营养化严重
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在人类活动的强烈干预下,湖泊资源退化,致使湖泊水位下降、干化甚至消亡;人口稠密地区湖泊污染与富营养化日益加剧,造成严重的水质性缺水,湖滨带生态系统受损严重,生物多样性锐减;湖盆淤积、盲目围垦导致湖泊萎缩,洪涝灾害加剧;掠夺性渔业开发严重破坏了生态环境,并已成为制约地区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限制性因素。据武汉市水务局统计,武汉市建国初期有湖泊127个,现在仅剩下38个,平均每两年消失3个湖泊。
坝前水质监测。 摄影/黎明
2012年12月2日,湖北经济学院绿色天使环保协会志愿者学生在武汉江夏汤逊湖畔开展巡湖护湖活动。 摄影/杨宏斌/CFP
水情变化太大
葛洲坝和三峡大坝建成后,大坝以下至荆江河曲一带汛期推迟,水温变低,水层中营养物质和饵料缺乏。这些重要生态条件的改变将严重地影响重要经济鱼类的产卵繁殖和仔、幼鱼的成活和发育,从而影响长江中下游鱼类的种类组成和各个种的丰度。
环境污染严重
工业的不断发展也给沿江的河流和湖泊增添了不少有毒物质,对水生物造成严重的影响。过量的氮和磷流入造成很多湖泊的富营养化。
此外,长江干流繁忙的交通不仅搅乱了水生动物的栖息地,而且船舶螺旋桨伤害中华鲟、白鳍豚、江豚的事件时有发生。过度捕捞和大规模滥捕也是破坏长江中下游生态平衡的大问题。大量外来物种入侵,可能严重威胁原有土著种类。大量引入俄罗斯鲟,如管理不当,可能造成灾难性影响。长江中下游流域是人口稠密、工农业发达和交通设施完善的地区,这加重了人类活动的严重干扰和物种保护的极大困难。
3、危急状态
重要经济种类数量锐减。据统计,历史上长江水产品捕捞产量最高达42.7万吨,而近年来,仅有10万吨左右,下降三分之二还多,一些重要的经济鱼类已形不成渔汛。另一些重要经济种类已极少见,如鯮和鳤等。目前长江中下游四大家鱼的数量锐减,2003年,四大家鱼产量下降了50%左右,产量波动很大,1998年为15546吨,2003年降至100吨。长江中下游四大家鱼产卵量20世纪60年代可达1150亿粒,1981年为173亿粒,减少了84.3%。如果按每对亲鱼生产20万计算,60年代有60万对参加繁殖,80年代只剩8万对左右。
凡此种种都说明流域内的物种数量已出现锐减趋势,大多数种类的丰度也急剧减少,有些种类已灭绝或接近灭绝,更多的种类已处于或接近危急边缘。这些均说明长江中下游这个复合的生态系统已显现了严重的退化,水域生态处于很不健康的状态,极需进行生态恢复和重建。
四、已采取的措施
1、禁渔
从2001年开始,每年4、5、6三个月,长江中下游实行禁渔期制度,就是在长江流域天然水域主要经济鱼类的繁殖期、幼鱼生长期,全面禁止捕捞作业,保护鱼类亲体正常产卵繁殖和幼体正常生长,使渔业资源得以休养生息、恢复和增长。
到目前为止,季节性的禁渔已实施11年,然而效果并不令人满意。我国著名鱼类学家曹文宣院士曾建议,在长江流域实行禁渔10年的措施,让鱼类资源休养生息。他认为,不采取这样的极端措施,长江鱼类的生存状况就得不到根本性改善。这是个极好的建议。但这需要政府筹措资金,并对原有的渔民作好补偿和安置,困难较大。
2、人工繁殖和放流
从2002年开始,长江中下游开始组织增殖放流活动,放流规模不断扩大,参与的省份和企业每年都在增加。江苏、上海、安徽和湖北均向长江放流各种鱼类。仅湖北9年间向长江放流四大家鱼及中华鲟、胭脂鱼等鱼种就有10亿多尾。江苏除放流四大家鱼和主要淡水经济鱼类的鱼苗外,还放流河鲀、刀鱼和河蟹。
必需特别强调的是,放流的鱼苗应来自于大样本的亲本繁育的后代。小样本亲本繁育的后代如被大量放流入长江,原有种群的结构将会起很大的变化。这样的后代放得越多,近亲繁殖的几率就越大,原有遗传多样性的个体的比例就可能越来越小。
3、设立保护区
长江中下游流域内建有许多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其中涉及特定水生动物保护对象的有6个,湿地保护区7个。
豚类保护区3个:长江天鹅洲白鳍豚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湖北省石首市长江故道内,主要保护对象为白鳍豚和江豚及其生态环境;长江新螺江段白鳍豚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保护区位于湖北省嘉鱼县和洪湖、蒲圻两市,包括长江中游新滩口至螺山一段,主要保护对象是白鳍豚、江豚及其环境,此外,还有中华鲟、达氏鲟、白鲟、胭脂鱼等国家一、二级保护水生动物;铜陵淡水豚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安徽省铜陵市境内,主要保护对象是白鳍豚和江豚等珍稀水生动物。
扬子鳄保护区2个:处于皖南的扬子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主要职能是保护和恢复扬子鳄野生种群及栖息地及人工繁殖饲养扬子鳄。现又增加浙江长兴自然保护区。
大鲵保护区:湖南张家界大鲵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湖南省西北部的张家界武陵源区,东与常德市相连,南与怀化地区相邻,西与湘西土家族自治州毗邻,北于湖北省接壤,主要保护对象是大鲵及其生态环境。
湿地保护区:上海九段沙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主要保护对象是湿地生态系统;上海崇明东滩鸟类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主要保护对象是迁徙鸟类及其栖息地;江苏盐城沿海滩涂珍禽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主要保护对象是丹顶鹤等湿地珍稀物种及其赖以生存的滩涂湿地生态系统;江苏泗洪洪泽湖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主要保护区对象是湿地生态系统、国家重点保护动植物、鱼类产卵场、下草湾标准地层剖面;江西鄱阳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主要保护对象是湿地生态系统、珍稀濒危物种、生物多样性和独特的湿地景观;湖北洪湖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主要保护对象是洪湖水生和陆生生物及其生境共同组成的湿地生态系统、未受污染的淡水资源和生物物种的多样性;湖南省东洞庭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主要保护对象是洞庭湖湿地生态类型和生物资源。
虽然这些保护区的建立和运转的确对保护对象物种起到了作用,但从生态保护的观点来看,点状的保护区并非理想状况,对水生动物的保护最理想的应是整个流域生态环境的保护和修复。
流域生态系统对整个社会的福祉和发展均起到极大的保证作用。而这个复合的生态系统与整个流域内的河流、湖泊、湿地、农田和林地等都有着紧密的关系,并受到水域和陆地的所有活动过程的影响,其中人类的活动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流域内复合的生态系统的正常运行对水情势、有机物和营养物质的沉积、光照和温度等的自然变动规律有严格的要求。任何环节的破坏和缺失都可能导致生态系统失衡的出现,从而致使一些物种数量的锐减或消亡。从长江中下游水域很多水生动物的数量锐减,以及有些种类接近消亡的情况来看,流域的生态系统已处于极度不健康和退化状态。应该加大力度努力对整个流域受损的部分进行修复,保护和保持整个水体生态系统的健康持续发展。
长大后的中华鲟子二代放流。 摄影/黎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