傣药材黑面神药材质量标准研究
2013-09-11卯明霞
徐 荔 彭 霞 王 娟 卯明霞
(云南省西双版纳州食品药品检验所,云南 景洪 666100))
傣药黑面神为大戟科植物黑面神Breynia fruticosa(L.)Hook.f.的干燥根,《西双版纳傣药志》(第一集)及文献[1~2]记载为傣族地区傣族医习用药材,西双版纳傣医将黑面神药材称为“哈帕弯藤”。黑面神性凉,味苦,入水、土、风塔。有调补水血,清火解热,消肿止痛之功。用于产后腹痛,水血不足;月经不调,痛经,闭经;感冒发热,咽喉肿痛,咳嗽,痄鳃;腹痛下利,痢疾;风湿痹痛,斑疹;跌打损伤,淤血肿痛。目前对其质量评价方法的研究未见文献报道,为了有效控制其药材质量,作者对3批不同产地药材的性状、成分系统预试验、显微鉴别、薄层色谱鉴别、水分、总灰分、酸不溶性灰分、浸出物、急性毒性等方面对黑面神药材进行了研究,为黑面神药材的质量评价提供了科学依据。
1 材料与仪器
1.1 材料:样品采自景洪市嘎洒镇(1号样)、景洪市景讷乡(2号样)、勐腊县勐腊镇(3号样),植物标本经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鉴定为大戟科植物黑面神Breynia fruticosa(L.)Hook.f.。硅胶 G(青岛海洋化工厂),所用其它试剂均为分析纯。
1.2 仪器 LEICA RM-2016生物组织切片机(上海徕卡仪器有限公司)、SA3300PL生物显微镜(北京泰克仪器有限公司)、计算机显微分析系统(北京泰克仪器有限公司)。
2 方法与结果
2.1 性状:本品为短柱状,长0.5~3cm。表面灰褐色至浅红棕色,具须根及须根痕,有的外皮脱落。质硬,断面皮部薄,木部黄白色。残留茎断面可见同心环。髓部小,色稍深。气微,味淡、微涩。
2.2 成分系统预试验:试验显示含有还原糖、多糖类、酚类、鞣质、内酯类、香豆素、强心苷、有机酸、蒽醌类等成分。
2.3 显微鉴别:横切面:木栓细胞5~8列,外被落皮层,有时形成2个木栓层带。皮层细胞形状不规则,内侧有乳汁细胞散在,内含颗粒状物。韧皮部细胞较小,排列紧密。形成层环明显。木质部宽广,导管多为单个径向排列,射线多为3~5列细胞,薄壁细胞中含有淀粉粒及少量草酸钙簇晶(见图1)。
粉末:粉末棕色。木栓细胞类方形、长方形、多角形,壁略厚,有的细胞内含黄棕色物质。具缘纹孔导管碎片直径20~40μm。韧皮纤维长条形、长梭形,壁厚,孔沟明显,胞腔内含黄棕色物质;木纤维多成束,细长、破碎,壁略增厚,可见壁孔。木薄壁细胞类方形、菱形,壁呈连珠状增厚,壁孔明显。乳汁细胞不规则条状、片块状,内含黄棕色颗粒状物。淀粉粒多复粒,由2~4分粒组成,少单粒,类圆形、椭圆形,脐点点状、短缝状,层纹不明显,直径5~10μm。草酸钙簇晶多见,直径10~20μm。可见黄棕色色素块(见图2)。
图2 黑面神药材粉末显微图
2.4 薄层色谱鉴别:取本品粉末1g,加乙醇15ml,超声处理20分钟,滤过,滤液蒸干,残渣加甲醇1ml使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黑面神对照药材1g,同法制成对照药材溶液。照薄层色谱法(《中国药典》一部附录)试验,吸取上述两种溶液各3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三氯甲烷-丙酮-甲酸(6∶6∶1)为展开剂,预平衡15分钟,展开,取出,晾干,喷以5%香草醛硫酸溶液。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药材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见图3)。
图3 黑面神药材薄层色谱图(T:29℃ ,RH:35%)
2.5 水分:取1、2、3号样粉末约2g,精密称定,照水分测定法(《中国药典》2010年版一部附录第一法)测定,结果分别为.48%、9.84%、10.20%,平均值为.84%。
2.6 总灰分:取、2、3 号样粉末约g,精密称定,照(《中国药典》2010年版一部附录),结果分别为2.52%、2.37%、2.57%,平均值为.49%。
2.7 酸不溶性灰分:取总灰分结果按(《中国药典》2010年版一部附录),结果分别为.32%、0.27%、0.33%,平均值为.31%。
2.8 重金属:取1、2、3 号样粉末约2g,精密称定,照(《中国药典》2010年版一部附录),结果均未超过百万分之一。
2.9 浸出物:取1、2、3号样粉末约4g,精密称定,照水溶性浸出物测定法项下的热浸法(《中国药典》2010年版一部附录)测定,结果分别为.58%、12.88%、12.54%,平均值为.67%。
2.10 急性毒性试验:对黑面神药材的水煎浓缩液(13.34g生药/ml)进行了小鼠急性毒性试验。取18~22gSPF级ICR小鼠,雌雄各半,每组10只,共6组,以5.34g生药/ml为最大给药浓度,其余按1∶0.70等比稀释,各组按40ml/kg灌胃给药1次,观察14天。根据小鼠中毒和死亡表现,按改进Bliss法程序计算,小鼠灌胃给予黑面神的LD50为123.87g生药/kg,95%可信区间为.41 ~147.75g生药/kg。中毒表现主要为活动减少、呼吸急促及死亡,死亡时间集中在给药后48小时至72小时内。死亡动物和观察结束后处死的小鼠,肉眼观察除肺部瘀血外,心、肝、脾、肾等各主要脏器色泽、形状、大小等未见异常。
3 讨论
3.1 水分、总灰分、酸不溶性灰分和浸出物是评价药材质量的重要参数,因此制定相应的限度是十分必要的。根据试验结果,规定其水分不得过12.0%,总灰分不得过3.5%,酸不溶性灰分不得过1.0%,浸出物不得少于8.0%。重金属结果均未超过百万分之十,暂不在质量标准中设置此项目。
3.2 试验分别以水、乙醇、稀乙醇为溶剂,采用冷浸法及热浸法测定本品浸出物的含量。结果表明,水浸出量高于乙醇和稀乙醇的浸出量,热浸法浸出量高于冷浸法浸出量。因此,确定以水为溶剂,热浸法测定本品浸出物的含量。
3.3 在急性毒性试验中测出LD50为123.87g生药/kg,显示黑面神药材在处方用药范围内仍是安全的。
3.4 上述研究项目内容全面,方法简便快速,能有效控制傣药材黑面神的质量。
[1]林艳芳,依专,赵应红.中国傣医药彩色图谱[M].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2003.643~646
[2]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华本草》编委会.中华本草(傣药卷)[M].上海:上海科技出版社,2005.244 ~2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