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徐州市水功能区质量评价与保护对策

2013-09-10杨明非王文海

治淮 2013年1期
关键词:入河类水尾水

杨明非 王文海

徐州市水功能区质量评价与保护对策

杨明非 王文海

1 水功能区水环境质量现状

1.1 类别评价

2010年徐州市46个水功能区全覆盖监测,共布设监测断面74个,全年监测水功能区510次。水质优于Ⅲ类水(含Ⅲ类)的水功能区数占监测总功能区数的43.7%,水质劣于Ⅲ类水的水功能区数为56.3%,其中污染严重的Ⅴ类及Ⅴ类水功能区数占总数的33.1%。各类水功能区中保护区、缓冲区和农业用水区水质较好,优于Ⅲ类水测次50%左右;保留区、排污控制区和渔业用水区水质较差。现状评价水质主要超Ⅲ类标准的指标为氨氮、高锰酸盐指数、化学需氧量等。水质类别统计详见表1。

1.2 达标评价

2010年实测46个重点水功能区510个测次,对照省政府批复的水功能区2010年水质目标,达标测次258次,年测次达标率为50.6%。各类水功能区达标率介于16.7%~60.8%之间,其中保护区达标率最高,保留区和排污控制区达标率最低。全市各类功能区达标情况详见表2。

2 水功能区水环境质量趋势

2.1 水质类别变化趋势

据2006~2010年5年1836个测次的实测资料,徐州市水功能区水质类别劣于Ⅲ类的超标率于47.4%~100%,平均超标率为68.9%,详见图1(图中直线为水质超Ⅲ类水标准的趋势线)。水质最好的测次为2010年10月,优于Ⅲ类的水体为52.6%;水质最差的测次为2008年1月,优于Ⅲ类的水体为0.0%。5年以来,徐州市水功能区水体水质呈明显好转趋势。2006~2007年底水质变化幅度不大,超标率稳中有降;2007年底~2008年初,水质超标率有较大波动,水质变差;2008年年中以来,水质状况大致超于稳定,超标率总体上继续下降。总体来看,徐州市水功能区水质类别好转趋势较为显著。

2.2 达标率变化趋势

2006~2010 年徐州市水功能区水质达标率(以2010年水质目标为标准)介于4.5%~68.2%,平均达标率为34.9%,总体达标率偏低。水功能区水质达标率最高的的测次为2009年10月,达68.2%;达标率最差的测次为2007年12月,为4.5%。各个测次的功能区达标情况详见图2(图中直线为水功能区达标率的趋势线)。2006~2007年10月,水功能区达标率呈上升趋势,表明水质好转;2007年末~2008年5月达标率降幅明显,表明水质恶化;2008年中以来,除极个别测次外,水功能区达标率围绕40%上下波动,呈好转趋势,趋势显著。

3 成因分析

排污是水功能区达标的主要制约因素。2010年徐州市区(含贾汪区)排放废水量为 10846.5万 t,COD入河量为8517.6t,氨氮入河量1936t。徐州市不牢河、中运河、房亭河等均为南水北调调水保护区,水质目标为Ⅲ类水,而这几条河同时间歇接纳徐州市区尾水、开发区大庙镇区污水、邳州市区废水,水质达标率较低。南水北调线路枯期因工农业用水需求要翻引江水,水质因而枯期优于汛期。农业面源污染还未能引起足够重视,复新河上游、废黄河、徐洪河等主要为面源污染。徐州作为农业大市耕地面积1000多万亩,化肥施用量大,近五年年均化肥使用量68万t左右,化肥的利用率仅有30%~50%,大量的氮磷进入了河道,造成水体富营养化趋势明显。

图1 水功能区水质类别趋势图

图2 水功能区达标率趋势图

表1 2010年徐州市水功能区水质类别统计表

表2 2010年徐州市水功能区达标率统计表 单位:%

徐州市特殊的地理位置是水功能区达标率低的因素之一。徐州地处苏鲁豫皖四省交界,山东省界入境河道较多,上游来水水质不稳定,造成大多省界缓冲区达标率低。特别是邳苍地区入境河道众多,对中运河、沂沭河、骆马湖水质等水功能区都有负面影响。徐州市降水多集中在汛期,枯期天然径流小,多数水功能区为闸坝等水利工程所控而变成带状水库,水体纳污能力小,较小的入河排污就使水质超标。

徐州市污水处理率的不断提高是水功能区水质达标率稳步提升的主因。2006年以来徐州市先后开工建设了多家污水处理厂,至2010年底,徐州市区已建成运行及试运行的污水处理厂9座,总处理规模57万t/d;其中国家淮河流域水污染防治“十一五”规划建设项目共有6项,新建及扩建污水处理厂5座,总处理规模15.5万t/d,回用水厂1座,规模为5万t/d,上述工程总投资2.99亿元;奎河徐州段水环境综合整治规划中,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工程1项,总投资0.69亿元;2010年度,污水处理厂配套截污工程管网总长度102km,污水提升泵站8座,总投资4.55亿元。徐州市区污水处理率已达80%以上,直接入河的工业企业排污口大幅减少,污染物入河量得到了明显削减。

4 对策与建议

加强入河排污口监督管理,严格新建、改建和扩大入河排污口的审批制度。根据水功能区划和污染物允许排放量,划定禁止和限制设置入河排污口区域,规范新建入河排污口设置,促进产业布局的优化和调整。严格限制污水管网到达地区设置单独的入河排污口,污水管网未到达地区,要根据水功能区纳污能力,确定污染物排放总量,严格实施总量控制。加大对已有入河排污口的整治,逐步对饮用水水源保护区、重要水生态敏感区域、重要渔业水域以及跨流域调水供水河道等范围内的已设入河排污口进行清理。

按照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明确水功能区限制纳污红线。加强水功能区管理技术层面的基础工作的系统研究,推进全省地表水纳污能力核定的进程,实行河流纳污总量控制,核定水功能区纳污能力,提出各水功能区的限制排污总量意见。根据排污总量控制意见,细化分解排污企业的排污口污染物允许排放量,并加强监测和考核。加强水功能区限制排污总量和水功能区最小流量(水位)的监督管理,强化企业退水水质管理和监督检查制度,不断提高水功能区水质达标率。

加强对现代农业科技的研究和推广,减少农业面源入河量。根据土壤条件、作物各类,推广应用“平衡施肥技术”,提倡使用有机肥、复合肥。发展现代高效农业示范项目,调整农业种植结构,改变传统农业生产方式,提高化肥使用效率,以减少化肥的使用量,从而减少入河量。

不断优化污水处理厂截污管网,提高污水收集处理率,保证污水处理厂吃得饱、处理好。积极推进中水尾水利用,对全市中水尾进行统一规划回用,拓展中水利用渠道和通道,减少中水尾水直排入河。加强徐州市区域尾水导流工程的实施和管理,探讨尾水导流工程与水生态系统保护、修复的有机结合,实现尾水的资源化利用

江苏省水文水资源勘测局徐州分局 221006)

猜你喜欢

入河类水尾水
大通湖流域稻虾种养尾水分析与治理对策
类水滑石制备及其功能改性的研究进展
工厂化循环水尾水治理系统技术
岳阳县某连片池塘养殖尾水冬季处理效果评价
城镇污水处理厂尾水排放对水环境影响及对策
晋中市入河排污口现状分析
安阳市2019年地下水水质现状与评价分析
山西排查整治入河排污口
浙江丽水:打好劣V类水剿灭战
合理规划入河排污口布局 严格纳污总量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