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猪喘气病预防与治疗的几点体会
2013-09-09吴起雄
吴起雄
【摘 要】目前猪病流行特点呈现出传染病种类增多,新病不断出现,呼吸道疾病日渐严重,多重感染和混合感染使病情复杂化。猪喘气病是一种接触性传染病,该病持续存在于各种类型养猪场,随着规模养猪业的发展及猪群饲养密度不合理等使此病成为猪呼吸系统疫病多发疾病。本病发病率较高,死亡率较低,应加以防治。文章主要对猪喘气病的诊断及其预防治疗措施进行了简单探讨,可供同行交流。
【关键词】猪喘气病;症状;治疗;防治
猪感染喘气病会严重影响猪的生长速度。猪单纯感染喘气病在临床上具有以下3大特点:
(1)不好。
猪一旦感染喘气病后很难彻底治愈,常伴随终生。
(2)不死。
单纯的喘气病一般不会引起发病猪只死亡,但继发其他疾病则增大死亡率。
(3)不长。
患喘气病后猪的生长速度下降很大,出栏时间延迟15~20天。猪喘气病是引起猪呼吸道疾病综合征(PRDC)的原发疾病和钥匙疾病,常继发其他呼吸道疾病。所以,要想控制好猪呼吸道疾病,必须首先控制好猪喘气病。
1.发病情况
2011年5月份,我镇李某购买的3头仔猪发病,起初病仔猪不吃食,畜主按感冒用青霉素、链霉素、安乃近等药物治疗,效果不明显,经2~7d,李某的3头发病仔猪相继死亡。经过十几日,我镇多个村农民购买的仔猪先后发病,用不同的抗菌素和清热解毒药物治疗均未见好转,随后由一名村级动物防疫员将疫情报至我站,经调查全镇有32头猪发病,死亡8头。
2.症状分析
患猪以咳嗽和气喘为主要特征,多数病猪病初为精神不振,站立一角或伏卧在地,呼吸为每分钟60~120次,多数病猪体温正常,极少数稍有升高,鼻流少量清涕,鼻镜潮湿,不愿采食或少食;病程中期,多数病猪打喷嚏,少数咳嗽,食欲时好时坏,肥猪发病后多数病例呼吸困难症状明显,呼吸时腹胁部呈起伏运动,呈明显的腹式呼吸,有时出现犬坐姿势;病程后期病猪身体消瘦而衰弱,被毛粗乱无光,生长发育停滞,严重病仔猪两耳尖、鼻盘常发紫,拱背,食欲废绝,卧地不起。
该病主要症状表现为咳嗽、呼吸加快和喘气,呈腹式呼吸,并有喘鸣声,常张口喘气,体温无多大变化,若并发其他疾病,体温会有升高。患猪长期生长发育不良,饲料转化率低,种母猪感染后,也可传给后代,导致后代不能作种用,在一般情况下本病死亡率不高,但在流行的初期以及饲养管理条件不良时,引起继发性感染也会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
病初食欲正常,咳嗽多在夜间和早上及剧烈运动后,喂食时,发生连续咳嗽。早晨出圈及气候聚变时,表现呼吸困难和气喘。初期单声咳嗽,精神和食欲均无明显变化,特别是仔猪发育不良,生长迟缓。随病情发展,咳嗽加剧,精神萎靡,干咳变成湿咳,浅咳变成深咳,头下垂,每分钟增至40~90次,严重者达100次以上,表现腹式呼吸。病后期食欲减退或不食,呈犬坐姿势,将嘴支于地面而喘息,体温稍高,眼结膜发绀,最后因衰竭窒息死亡,死亡率高。病程长,可延续5~7 天或更长。病程可持续2~3个月以上。常由于抵抗力降低而并发猪肺炎,这是促使喘气病猪死亡的主要原因。小母猪、怀孕和喂乳母猪,则容易发生急性型喘气病,病状与上述相似。有少数病猪发病初期体温稍有升高,病程较短,约一周左右,常因衰竭和窒息而死亡,死亡率较高。
3.病理变化
经过剖检急性死亡仔猪,猪有不同程度的水肿和气肿,肺的尖叶和心叶呈对称性、融合性支气管肺炎病变。尖叶、心叶、中间叶下垂部和膈叶前部下缘出现淡红色或浅紫色呈“虾肉样”病变,肺门淋巴结和纵膈淋巴结肿大,质硬,呈灰白色,多数边缘充血,其他内脏无明显病变,切口外翻、湿润,边缘有时充血。随着病情发展,上述肺叶部分呈现不同程度的突变,突变区与正常肺组织界限很清楚,其他内脏一般无明显变化。因此,在诊断本病时应注意继发其他猪病如猪流感、猪肺疫和猪肺蜱虫病等引起的混合感染。
4.预防管理措施
(1)为了杜绝病源进入,要坚持自繁自养的原则,尽量不从外地引进猪只。必须引进种猪时,应远离生产区饲养3个月,并经检疫证明无疫病才能混群。应当给种猪和出生仔猪接种猪喘气病弱毒苗或灭活苗,以提高猪群的免疫力。
(2)保证猪群不同时期各个阶段的营养需要,加强饲养管理,保持猪群合理均衡的营养水平,加强消毒,保持栏舍清洁、干燥、通风对减少该病的发生有重要的作用。
(3)根据季节及气候的差异,加强猪舍的通风对流,保持舍内空气的新鲜度,降低有害气体的浓度,从而减少呼吸道疾病的发生。同时注意控制好舍内的温度,做好夏天防暑降温等工作,尽量使每天早晚的温差不要太大,分娩舍和保育舍要求猪舍内小环境保温、大环境通风。
(4)做好驱虫工作,肺丝虫肺内寄生、蛔虫幼虫经肺移行都会加重本病的发生,断奶仔猪转入保育舍20d左右选用驱虫药物对猪群全面驱虫。
(5)饲养人员利用饲喂,打扫圈舍等机会对猪群进行观察检查,发现干咳、喘气个体异常情况及时报告场主、场兽医技术人员,得出初步诊断后对病猪进行隔离治疗,对同群猪采用饲料添加药物进行预防,可用饲料中加入土霉素碱700g/t饲料或80%泰妙菌素75g/t饲料防止更多的感染发生。
(6)疫苗免疫接种。
对成年种猪,每年用猪喘气病弱毒冻干疫苗免疫接种1次;后备种猪于配种前免疫接种1 次;仔猪于7~15日龄免疫接种1次。已感染的病猪,可腹腔注射猪喘气病兔化冻干苗,注射过疫苗后尽量不要进行抗生素注射。
5.治疗措施
发现病情我们应及时采取防止继发感染的综合治疗措施。
(1)以干咳为主的患病猪应选择长效土霉素制剂如百克米先、得米先等,也可以选择泰妙菌素制剂进行注射。
(2)以气喘为主的患病猪应选择氟苯尼考制剂,如氟星进行注射。发病严重时,也可以将上述两种药在猪的颈部一面注射一针。
(3)目前无特效药可选广普抗生素药治疗,有一定疗效,硫酸卡那霉素、土霉素注射液、盐酸林可霉素等药物。
1)硫酸卡那霉素针剂:按每Kg体重2-4万单位,肌注或静注每天2次,开初两天每次注射应增加常用药量的0.5倍量,第三天将药量降为常用量,连续不断注射直至痊愈为止。
2)土霉素注射液:按每Kg体重剂量30-40mg,用灭菌蒸馏水或0-25普鲁卡因或4%硼砂溶液稀释后肌注,每天一次,连用5-7天为一疗程,必要时可继续用一个疗程,或按上述剂量加倍口服。
3)盐酸林可霉素:按每公斤体重每次llmg,每日一次肌注,连用5-6天病治好为止。
(4)为防止继发感染:在治疗的同时,结合使用青、链霉素、以防止继发性感染其它疾病,增强抗菌能力达到全面的综合性治疗目的,促进病畜尽快痊愈。
6.结语
猪喘气病在日常的生产管理中往往被人们所轻视,以致在很多猪场中阳性率很高,最终导致猪生长不良,通过不断改善规模化猪场的饲养设施,提高防病意识,加强饲养管理,及时防治等综合防治措施可有效降低此病对猪场的危害,增加养猪效益。以上是对猪喘气病症状和防治措施的分析,可供同行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