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老鹰茶扦插繁殖研究

2013-09-08黄复兴

四川林业科技 2013年2期
关键词:插条调节剂老鹰

舒 翔,范 川*,黄复兴,李 平,兰 波

(1.四川农业大学林学院,四川 雅安 625014;2.凉山中天地林产工业有限公司,四川 西昌 615000)

老鹰茶(Litsea coreana Levl.var),学名毛豹皮樟,是樟科(Lauraceae)的木本植物,属常绿乔木,叶互生,叶质甚厚,色泽深绿。老鹰茶分布于广西、贵州、四川等10几个省市区。据四川经济植物志,老鹰茶产于四川盆地东部、南部至西部,常生长在海拔1000 m左右的低山常绿阔叶林中喜温、喜阴、喜湿、怕渍、抗逆性强,适应性广[1,2],是一种优良的造林树种。毛豹皮樟(老鹰茶)是雌雄异株,只有极少数的成龄树可结种子,受种子数量的限制,不可能用种子大规模的繁育苗木[1,7]。各个地方气候的差异,土壤的差异,使得一些地方老鹰茶的繁育存在很大的困难。老鹰茶树的花期在4月~5月,种籽成熟在8月~10月,大多数籽少,成熟时间不一致,采集困难[3,7]。因此现在基本不用种子进行繁殖,更多地是进行无性繁殖。扦插繁殖在农业生产中应用相当广泛,尤其在园艺方面[4,8]。目前,植物生长调节剂广泛用于生产中,有利于促进植物根的生长[5,6]。扦插繁殖有繁育系数高、品种较纯、投资少、见效快等优点[9,10]。

老鹰茶的扦插繁殖,已有学者做了研究。胡作丰等[11]认为在福建省2月~12月份都可扦插,但以5月~6月份为好。而谢云桥等[12]在云南省的热带地区做过相似的研究,认为最适宜的扦插时期应为11月1日~12月10日。张贻礼[4]认为在四川省最适于扦插的时间为7月~9月份。而李延松等[4]认为在名山县最适扦插月份为7月~10月份,最适扦插长度为3 cm~4 cm,不经过生长调节剂处理的插穗,成活率只有10% ~20%左右,处理后可达50%。很显然50%的成活率还远远达不到商品化、规模化生产的要求,因此还需要进一步的研究。

1 实验材料与方法

1.1 生境和实验材料

雅安地处青衣江流域二级阶梯后缘,为亚热带湿润气候,年均气温16.2℃,极端低温为-3℃,极端高温为37.7℃,日均温≧5℃的积温5770.2℃,日均温≧10℃的积温为5231℃。年降雨量1774.3 mm,年蒸发量1011.2 mm。年均相对湿度79%,年均日照数1045 h,全年无霜期304 d。而中里镇可谓是雨城中的雨城,年降雨量在1800 mm以上,年均相对湿度在80%以上,平均海拔在1000 m左右,气候温暖湿润。实验地土壤为弱酸性黄壤,适合于老鹰茶的生长。

实验材料来源于雅安市中里镇,为10 a生老鹰茶母树当年新抽枝条作为插穗;枝条木质化,长约20 cm,粗约0.3 cm。不同浓度的 IBA、NAA、ABT、IBA+NAA(20%+80%)、IBA+NAA(50%+50%)、IBA+NAA(80%+20%)。

1.2 试验方法

1.2.1 实验设计

该实验小区长10 m,宽1.5 m,呈阶梯状分布,并且小区周围设有排水沟,防止小区积水,利于插穗的生根。实验采用单因素完全随机区组设计。同一个处理,每行扦插30株,重复3次,共18个处理,株行距为4 cm×6 cm。

1.2.2 试剂的配制

于2009年6月配制不同浓度的 IBA、NAA、ABT、IBA+NAA(20%+80%)、IBA+NAA(50%+50%)、IBA+NAA(80%+20%)6种外源激素。每种激素配制 500 mg·L-1、1000 mg·L-1、2000 mg·L-13 个浓度。具体如下:1.IBA 500 mg·L-1、2.IBA 1000 mg·L-1、3.IBA 2000 mg·L-1、4.NAA 500 mg·L-1、5.NAA 1000 mg·L-1、6.NAA 2000 mg·L-1、7.ABT 500 mg·L-1、8.ABT 1000 mg·L-1、9.ABT 2000 mg·L-1、10.NAA+IBA(20%+80%)500 mg·L-1、11.NAA+IBA(20%+80%)1000 mg·L-1、12.IBA+NAA(20%+80%)2000 mg·L-1、13.NAA+IBA(50%+50%)500 mg·L-1、14.NAA+IBA(50%+50%)1000 mg·L-1、15.NAA+IBA(50%+50%)2000 mg·L-1、16.NAA+IBA(80%+20%)500 mg·L-1、17.NAA+IBA(80%+20%)1000 mg·L-1、18.NAA+IBA(80%+20%)2000 mg·L-1等 18 种试剂。配制方法:将NAA溶于少量分析纯为95%的酒精中,然后再溶于水稀释到所需的浓度。其他的试剂配制方法相同。对照是清水,不含生长调节剂,其他的处理完全相同。

1.2.3 插穗的剪取及处理

插穗长度为5 cm,保留两个芽,且只保留上面一片真叶的一半。扦插时插穗下端蘸取试剂。

1.2.4 数据的采集和统计分析

扦插后45 d进行成活率的统计。扦插1 a后对根长和根数进行测定,根长测定的是平均根长。利用最小显著极差法中SSR法对各项实验数据进行多重比较。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生长调节剂对扦插的影响

2.1.1 根对苗的影响

茶苗的质量主要是由扦插苗的根数量和根的长度所决定的。根越多、越长,吸水能力以及吸收营养物质的能力越强,其抗旱能力越强,长势越好。不同种类的生长调节剂对扦插繁殖的成活率、根数量、根长都有较大的影响。因此,选择出适合于老鹰茶扦插繁殖的生长调节剂是非常有必要的,它对农户的经济收入有较大的影响。

2.1.2 不同生长调节剂对扦插成活率的影响

实验结果如表1所示,结果表明:在成活率方面,试剂9的效果最好,平均成活率可达86.67%,其次是试剂7和试剂4,平均成活率可达77.78%。其他生长调节剂与试剂18差异极显著(P<0.01)。而试剂9与试剂7、4以及试剂10效果差异不显著(P>0.05)。试剂9与试剂3、16差异显著(P<0.05),与试剂 13、6、17、18 差异极显著,平均成活率差值可达35%。在18种试剂中,除了试剂18与对照组的差异不显著外,其余的都为极显著。说明,使用生长调节剂处理过的老鹰茶插穗要比没有处理过的成活率要高。

2.1.3 不同生长调节剂对生根数量的影响

结果如表1所示:在根的数量方面,试剂12的效果最好,平均根数量为9.75。且其中试剂12同试剂6、5、8、15、7 的差异不显著(P <0.01),最大差值仅有1.75根。试剂12同试剂9、11、13差异显著(P<0.05)。试剂16效果极显著低于其他多种生长调节剂。用生长调节剂处理过的扦插苗的根数量要比没有处理过的明显要多,差值可以达到5根以上。从实验结果可以看出,在一定浓度范围内,根的数量随着试剂浓度的增大,大致上呈现出增加的趋势。

表1 不同生长调节剂多项指标差异(SSR法)Table 1 Multiterm index differences of different growth regulator(SSR)

2.1.4 不同生长调节剂对根长度的影响

从根的长度来看,试剂13的效果最好,平均根长可达16.5 cm(表1)。其中试剂13同试剂2、10、14、11 间的差异不显著,同试剂 4、1、7、16 之间差异显著,最大差值可达3.2 cm。试剂6效果最差,但根的长度仍有8.8 cm,还是比对照组长了1 cm,说明生长调节剂有助于促进根长度的生长。高浓度的生长调节剂促进根数量的生长,低浓度的生长调节剂促进根长度的生长。

2.1.5 试剂的选择

从以上实验结果来看,就生根率来说,最好选用的生长调节剂为7和试剂4。因为试剂9浓度过大,在配制的时候很难溶解,并且成本相对较高。使用试剂7和试剂4既保证了扦插苗较高的成活率,且成本较低,便于配制。就根数量来说,试剂12和试剂6的效果较好,平均根数基本上都能达到9根以上,但浓度太大。而试剂7处理后的平均根数可达8根,同试剂12和试剂6效果差异小,且相对于其他同浓度下的试剂来说效果更好。就根的长度来说,试剂13、10、14、以及试剂2的处理效果最好,平均根长可达到15 cm以上,但由于他们的成活率都不高,且配制相对复杂,最好不选用。而试剂7和试剂1与以上4种相比差异不显著,且平均根长能达到13 cm。综合来看,试剂7既保证了高的成活率,也保证了扦插苗的质量。因此,试剂7是较适合于雅安市中里镇老鹰茶扦插繁殖的生长调节剂。

2.2 不同扦插时间对成活率的影响

老鹰茶在不同的时间进行扦插,其成活率以及生长状况是大不相同的。因为老鹰茶的扦插是采用的当年生的新枝进行扦插,在不同月份,新枝的木质化程度不同,所含的营养物质的量不同,植物激素的种类和量也有所不同,这对老鹰茶扦插的成活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月份不同,温度、光照、水分也都不同,其中温度和水分是很重要的影响因子[13]。温度影响插穗中植物激素的活性,决定着插条的成活。在一定范围内,温度越高,插条生根越早,若温度过低很长时间也不会生根,插条则会干枯死亡,导致成活率大大降低。而水分过少,插条会失水死亡,水分过多则会腐烂。

表2 不同扦插时间平均成活率多重比较(SSR法)Table 2 Multiple comparison of average survival rate at different cutting time(SSR)

结果表明:在2010年9月26日扦插的老鹰茶成活率最高,达100%。同年7月、8月所扦插的成活数与9月26日扦插的差异不显著。而同年5月、6月的扦插成活数与8月、9月扦插的相比差异极显著,且与7月扦插成活数差异显著。2009年8月扦插成活数与2010年7月、8月、9月扦插成活数相比差异不显著。而2009年的6月、7月份的扦插成活数与同年8月的相比差异分别为显著和极显著。在2009年,从6月~8月,扦插成活率增加。在2010年,从5月~9月成活率在总体上也表现出不断增加的趋势。这说明在雅安中里,一般情况下最适合扦插的时间是在8月 ~10月,此结果与李廷松等[3,14]的研究结果相符。

老鹰茶春梢的萌发期较早,一般2月底3月初开始萌发生长,3月中下旬为普遍萌发期,待到4月初芽就可以全部萌发生长。不同年份、不同地点的萌发期有一定差异,主要由气候因素的不同造成[14]。本实验在5月份以前没有扦插就是因为大部分的枝条太嫩,还没有木质化,可利用的枝条太少。而10月份以后没有扦插主要是因为气温下降,老鹰茶将要进入休眠状态[14]。再加上冬季雨水开始增多,不利于根的生长。

5月份成活率低主要是因为气温和插穗的质量所引起的。而在6月、7月、8月份时,此时的气温较高,适合老鹰茶的生长,但其成活率并没有9月份时的高。可能是因为雅安夏季的雨水较多,导致土壤中的空气不足,加之老鹰茶喜干忌湿的特点,使得部分插穗在还未生根前就死掉了。在9月气温、地温和水分相对比较好,8月~10月份正处于秋季,说明,适合于老鹰茶扦插的时间在秋季。

表3 插穗不同长度对成活率的影响(SSR法)Table 3 Influence of different lengths of cuttings(SSR)on the survival rate

2.3 不同长度插穗成活率差异显著性

本实验使用的试剂为500 mg·L-1的IBA,插穗长度分别为5 cm、10 cm、15 cm,扦插成活率的差异显著性如表3所示。结果表明:插穗长度为5 cm时的成活率最高,其次是10 cm,最低的是15 cm。5 cm与10 cm的扦插成活率差异不显著,15 cm同5 cm和10 cm相比扦插成活率差异显著,成活率较低。这说明,插穗长度在一定范围内,成活率随插穗长度的增加而降低。这可能是因为在扦插后,地上部分和地下部分的比率应当适当,地下部分不宜太深,如果太深,不利于呼吸,不利于根的形成,可能导致地下部分的腐烂。地上部分不宜太长,地上部分太长,水分的蒸发量过大,未长根的插穗还无法提供足够的水分,很快就会枯萎死亡。这就说明插穗的长度应该以稍短为好,在生产上插穗长度取5 cm左右较适合。

3 结论

最适合于老鹰茶扦插繁殖的生长调节剂是试剂7,即 ABT(500 mg·L-1)。在雅安中里镇最适合于老鹰茶扦插繁殖的时间为每年的8月~10月,也就是秋季。最适合于老鹰茶扦插繁殖的插穗长度约为5 cm,此结果与刘军等[14]的研究结果相符合。

插穗的选用也是很重要的,在插穗充足的情况下,尽量选用粗壮的,本质化程度较高的当年生的枝条。并且插穗的剪取最好保留两个芽,只保留上端一片真叶的一半[15]。因为当年生枝条的生理活性较往年的要强,易生根,成活率相对较高。插条的剪取尽量在阴天或晴天下午进行,对于需要长途运输的,应尽量在晚上进行,枝条运到后,尽快将枝条摊开,直立放于潮湿、阴凉的泥地上[9]。剪好的枝条尽量在1 d内插完。扦插时不宜过深,过深不利于根的生长,扦插时浇水适量。

影响扦插的因素较多,除了本实验所提到的扦插时间、生长调节剂种类和浓度、插条长度之外,还应该从扦插基质、光照强度、插条部位年龄等方面进一步研究其对成活率的影响。

[1]中国科学院四川分院农业生物研究所.四川野生经济植物志[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62:252~256.

[2]余新国.香飘悠远岁月的老鹰茶[J].安徽林业,2008,(6):59~60.

[3]李廷松,李强,周维智,等.老鹰茶人工栽培初探[J].贵州茶叶,1999,(01):9 ~10.

[4]张贻礼.茶树短穗扦插育种五问[J].茶叶通讯,1993,(05):21~23.

[5]潘瑞炽,李玲.植物生长调节剂:应用与原理[M].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8:9 ~11.

[6]农韧钢.ABT生根粉推广效果显著[J].广西林业,1993,(3):16~17.

[7]王丽华,王永清,陈文德,等.四川苦丁茶资源及种子和扦插繁育技术[J].福建茶叶,2005,(02):28~29.

[8]韩延禧.植物扦插繁殖新技术[M].广西.广西科学技术出版杜,2008,3.1 ~12.

[9]甘勇,苏晓明.茶苗短穗扦插技术[J].四川农业科技,2003,(10):21~22.

[10]邓健.人工繁殖和栽培技术[J].四川农业科技,2005,(10):28~29.

[11]胡作丰,王碧林.茶树短穗扦插快速育苗技术[J].茶叶,2005,31(3):181 ~183.

[12]谢云桥.茶扦插育苗技术[J].云南农业,2005,(7):9~10.

[13]曹生奎,冯起,司建华,等.植物叶片水分利用效率研究综述[J].生态学报,2009,29(7):3882 ~3892.

[14]唐茜,刘军.毛豹皮樟生物学持性及驯化栽培技术初探[J].贵州茶叶,2001,(4):13 ~17.

[15]韩学俭.ABT生根粉应用技术[J].农家科技,2001,(5):24~25.

猜你喜欢

插条调节剂老鹰
老鹰的“对手”
插条直径对无花果扦插苗成活及生长的影响
葡萄硬枝冬季贮藏方法优化
老鹰捉小鸡
植物生长调节剂在园艺作物上的应用
花卉生根四招
火龙果扦插育苗技术研究*
哮喘治疗中白三烯调节剂的应用观察
『老鹰育雏』的启示
抗肿瘤药及免疫调节剂的医院用药现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