珍稀濒危树种云南蓝果树育苗技术研究
2013-09-08杨德军
邱 琼,杨德军,钟 萍,陈 勇
(云南省林业科学院热带林业研究所,云南 普文 666102)
云南蓝果树(Nyssa yunnanensis W.C.yin),又名毛叶紫树,为蓝果树科(Nyssaceae)蓝果树属(Nyssa Linn.)大乔木,国家 I级野生保护植物[1],也是极度濒危的云南特有植物[2]。由于人类的过度利用,其野生个体数量极少。据中国科学院勐仑植物园的调查,原来许多云南蓝果树生存繁衍的地方现在变成了胶林或咖啡地,再也找不到其踪影了,现仅在云南省林科院热带林业研究所内天保林中发现两个天然种群,共计8株[5],处于极度濒危状态,,亟待优先进行保护。如果再不加以保护,有彻底消失的可能,正是在这种背景下,国家林业局于2011年将云南蓝果树列为首批极小种群保护对象进行重点保护,属于极小种群物种和极度濒危物种。因而急需开展采种育苗工作。目前,国内对云南蓝果树的研究较少,仅见孙宝玲对云南蓝果树的形态和种子萌发进行相关的研究[3,4],陈伟等对云南蓝果树的种群状况及生态习性进行相关的调查与分析[5]。对云南蓝果树繁殖技术研究尚未开展。笔者通过对云南蓝果树进行种子育苗技术与苗木年生长节律研究,旨在为今后开展云南蓝果树迁地保护、种群恢复及开发利用等提供繁殖生物学方面的技术依据。
1 育苗区概况
育苗试验地设于本所中心苗圃。地处东经101°6',北纬 22°25',海拔 860 m,气候属热带北缘季风类型。一年当中受潮湿的西南季风和干暖的西风南支急流交替控制,干湿季分明,11月~4月为干季,5月~10月为雨季。年均温为20.1℃,≥10℃积温7459℃,持续日数364.1 d,最热月(7月)均温23.9℃,最冷月(1月)均温13.9℃,极端最高气温38.3℃(1966年5月,1969年5月),极端最低温-0.7℃(1974年1月)。年降水量1655.3 mm,是西双版纳降水最多的地区。雨季降雨量占全年的86%,其月平均降雨量可达140 mm~356 mm,干季中,最少月降雨量均在20 mm以上。冬春多雾,雾日年均145.5 d,多雾不但可以缓解干旱,而且形成了山地逆温层。年平均相对湿度83%,干燥度0.71。在气候区划上,恰处于热带北缘与南亚热带南缘的交界上。热带和南亚热带树种在此均能生长。
2 材料与方法
2.1 试验材料
2011年8月上旬采集普文试验林场中2株云南蓝果树的种子作为试验用种,采种母树位于东经101°02'34″,北纬 22°27'40″,海拔 865 m。第 1 株树高23 m,胸径44.7 cm,冠幅15 m×13 m;第2株树高20 m,胸径48 cm,冠幅13 m×13 m。主要的试验研究内容如下:
(2)种子检验指标。按国家林木种子检验标准进行。
(3)具体播种技术
(4)苗木的播种发芽物候
(5)云南蓝果树苗木生长节律研究。待子叶展开并长出真叶时移栽至营养袋中,1个月成活后固定30株,每月测定苗木生长量1次。
(6)苗期生物量空间分布情况。出圃前选取104株测定其生物量的分布,包括地径、苗高、冠幅、主根长、侧根数,并称取根、茎、叶鲜质量和干质量。
3 结果与分析
3.1 种实成熟特征、采种期及采种方法
中药香囊的适用人群很广,除了孕妇和对中药材、干花过敏者,其余的人均可佩戴。使用香囊时要注意防水、防潮,若直接接触皮肤出现红疹、瘙痒等现象,可取下香囊,将其挂于室内空气流通处。
通过实地观察,云南蓝果树一般3月~4月开花,7月~8月果实成熟,果实成熟时呈红色或紫褐色时可进行采种。通过敲打树枝,震落果实后收集或待果实自然脱落后在地面拾集。
3.2 种子调制、鲜果出种率及贮藏方法
把采集后的果实用水浸泡,搓擦去除果肉,在流水中冲洗得出纯净种子,将其阴干后进行播种或贮藏备用。云南蓝果树鲜果出种率为28.3%。种子不耐久藏,最好随采随播或混沙湿藏至翌年春播。贮藏方法为混沙湿藏方法:用干净半湿的细沙与种子按3∶1比例混和置于阴凉通风处贮藏。沙藏期间,如果沙子干燥,应喷适量清水并经常翻动,并保持半湿润状态。
3.3 种子形状与大小尺寸
种子为核果状,椭圆形,内果皮骨质,有明显的纵棱。具弯柔毛,内果皮一侧具明显棱状的心皮合缝[2]。种皮薄,在自然状态下种子为黄褐色。通过测定,种子的平均长1.35 cm,范围1.07 cm~1.57 cm;平均宽为0.78 cm,范围0.67 cm~0.88 cm;平均厚为0.34 cm,范围0.31 cm~0.37 cm。种子千粒重为213.556 g,净度为92.85%。
3.4 种子千粒重、优良度、净度和含水率
用百粒法(8次重复)计算云南蓝果树种子千粒重,千粒重213.556 g,变异系数为1.97。
用解剖法测定种子优良度,随机抽取云南蓝果树种子100粒,分成4组,每组25粒,分别观测种子外观是否有腐坏,再用小锤子敲开,看种仁是否饱满、有无腐坏和异味,有无病虫害等。结果发现无空粒和病虫粒,有8%腐坏粒,平均优良度为92%。种子含水率14.04%,种子净度92.85%,种子贮藏了3个月,种子含水率为12.10%,下降了1.94%。所以种子不易贮藏,宜随采随播。
3.5 育苗、发芽过程、场圃发芽率
在本所中心苗圃选择高架苗床作育苗床,苗床长4 m、宽90 cm、高90 cm,基质为中粒河沙。播种前1 d用0.2%浓度的高锰酸钾溶液或多菌灵0.15%药液浇淋苗床进行土壤消毒。
选用籽粒饱满、无病虫害的种子,用50℃ ~60℃的温水浸种1 h催芽,再用0.2% 高锰酸钾溶液浸泡30 min消毒,再用清水冲洗干净。将种子均匀的撒播于沙床,覆盖薄沙2 cm~3 cm厚,覆沙后,浇透水,使种子与沙粒紧密结合,便于种子吸收水分。播种后要注意淋水,保持苗床湿润,不可过湿或过干,湿度以手握成团,放手则散为宜。加盖薄膜和遮荫网,播后17 d开始出土,观察发现,云南蓝果树属子叶出土植物。场圃发芽率达70%,30 d左右发芽结束。
3.6 苗木物候观察
播种后对种子萌发情况观测,结果见表1。云南蓝果树播种后到种子萌动发芽期较短,1周后开始萌动,25d出土成苗,因此在播种后应注意加强管理,防治病虫害危害幼苗。
表1 云南蓝果树播种发芽物候谱(月·日)
3.7 苗木生长节律
云南蓝果树幼苗移栽成活后,固定30株为代表株,每隔30 d(每月底)测定苗木生长量,结果见表2。
表2 云南蓝果树苗木高及径生长节律测定
从表2中可以看出,云南蓝果树幼苗有明显的季节性生长特点,11月、12月和1月、2月幼苗处于低温干旱季节,虽通过灌溉,可以满足苗木对水分的要求,但空气湿度和温度较低,生长缓慢,4月~10月为生长旺盛期,高生长的高峰期为5月~7月,峰值出现在6月份,地径生长的高峰期为6月~8月,峰值出现在7月。月平均生长高度达24.7 cm,径粗平均达0.15 cm,期间应加强水肥管理,促进苗木生长;幼苗10月份以后基本停止生长;1 a生云南蓝果树平均苗高78.8 cm,平均地径0.82 cm。其高生长变化节律与地径生长变化节律基本一致,都表现出明显的“慢、快、慢”的生长过程,这与濒危树种白桂木幼苗的年生长变化节律基本相同[4]。
3.8 生物量空间分布
随机抽取104株苗龄为210 d云南蓝果树容器苗木来研究其生物量空间分布,结果见表3。7月生云南蓝果树平均苗高22.5 cm;地径0.41 cm;主根长10.1 cm;>2 cm长I级侧根数较多,平均16.51根;根冠5.6 cm×4.8 cm;根系发达,冠幅达13.4 cm×11.4 cm;因此从采种到育苗培育7个月即可出圃上山造林。
表3 云南蓝果树苗木生物量空间分布情况 2012年5月17日
4 结语
4.1 云南蓝果树适宜的采种期为8月上旬,当果实呈红色或紫褐色时可进行采种,宜采用的采种方法是通过敲打树枝,震落果实后收集或待果实自然脱落后在地面拾集。
4.2 云南蓝果树种子不耐贮藏,宜随采随播。通常采用两段式育苗,播种前用50℃ ~60℃的温水浸泡1 h后进行播种,播后1周左右种子开始萌动,25 d出土成苗。
4.3 云南蓝果树1 a生苗高平均78.8 cm,最高的达103.5 cm;地径0.82 cm,最粗的达1.12 cm。其生长节律表现出“慢-快-慢”的过程。4月~10月为云南蓝果树幼苗的生长旺盛期,苗期要注意加强水肥管理,以促进苗木的快速生长,获得优质的壮苗。
[1]孙宝玲,张长芹,等.极度濒危植物-云南蓝果树的种子形态和不同处理条件对种子萌发的影响[J].云南植物研究,2007,29(3):351~354.
[2]孙宝玲,张长芹,等.极度濒危植物云南蓝果树的形态修订[J].云南植物研究,2007,29(2):173 ~175.
[3]陈伟,等.云南蓝果树的种群状况及生态习性[J].东北林业大学学报,2011,39(9):17 ~19.
[4]范繁荣.濒危植物白桂木种子繁殖苗年生长规律研究[J].江西林业科技,2009(3):1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