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全国人大代表“杂交谷子之父”赵治海:让谷子“上山”

2013-09-08陈国林谭地

种子科技 2013年3期
关键词:杂谷袁隆平谷子

(陈国林 谭地)

全国人大代表“杂交谷子之父”赵治海:让谷子“上山”

两会语录:

如果在北方非灌溉耕地上种植0.067亿hm2杂交谷子,每公顷增产750 kg粮食,就可以增产50亿kg粮食,占国家新增千亿斤粮食计划的10%,又能解决增产粮食和缺水的矛盾。——赵治海

赵治海有一个愿望,那就是让谷子“回归”中国人的主粮,杂交谷子提高到国家的粮食战略地位。

3月2日,作为“老代表”,中国“杂交谷子之父”、河北省张家口市农科院谷子研究所所长赵治海在赴北京参加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前接受了记者的专访。

实际上,原产于中国并被尊为“五谷之首”的谷子,历来是中国人的主粮。赵治海说,在古代,“社”是祭祀土神,“稷”就是尊养育万民的谷神。即便是现在,宇航英雄返回地球第一餐也是精心熬制的小米粥,谷子的营养价值不言而喻。

然而,由于产量低、除草费工等多方面原因,新中国成立后,谷子逐渐沦落为“小杂粮”。目前,作为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的“国储粮”名录上不见其踪影,国家对粮食实行的最低保护价收购中,谷子也不在其列。资料显示,全国谷子的播种面积由新中国成立初期的0.097亿hm2减至目前的不足 0.013亿 hm2。

30多年来,赵治海和他的课题组像候鸟一样往返张家口、海南和新疆育种。世界上第一个“光温敏两系杂交谷子”新品种——“张杂谷1号”等8个品种相继问世,以其高产、节水、抗倒伏、抗病害等优势解决了旱地粮食的高产问题。3年前的全国“两会”上,赵治海带着沉甸甸的谷穗上会引起关注。

2011年,河北省及张家口市两级政府拨出专项经费1 000多万元,实施种子补贴计划。赵治海说,“张杂谷”的种植面积在当年就达到了13.33万 hm2,比上年增加了 10万 hm2。目前,“张杂谷”已在全国11个省(区)推广近53万hm2,年可增产粮食8亿kg。不仅如此,还在非洲的埃塞俄比亚、乌干达、纳米比亚等9个国家试种成功,产量较当地作物翻了一番。

赵治海说,“张杂谷”最重要的优势是抗旱和节水。如果在北方非灌溉耕地上种植0.067亿hm2杂交谷子,每公顷增产750 kg粮食,就可以增产50亿kg粮食,占国家新增千亿斤粮食计划的10%,又能解决增产粮食和缺水的矛盾。

赵治海说,他最想见到的是“中国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因为袁隆平是他最尊重的人。

赵治海认为,“杂交水稻”有很多优势,但最不利的是需要大量的水,这与中国水资源匮乏的现状显然矛盾。2009年9月,赵治海曾踏上去往湖南的“朝圣”之路,在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中心,他见到了袁隆平。

让他没想到的是,他的想法和袁隆平不谋而合。袁隆平说,现在南方的水也不足,好多地方原先种两季稻现在都变成了一季稻。以后可以山上种“杂交谷子”,山下种“杂交水稻”。

赵治海呼吁国家持之以恒地加大农业科技资金投入和政策支持力度,使中国特色农作物研究抢占世界最高峰。

(陈国林 谭地)

猜你喜欢

杂谷袁隆平谷子
焉耆垦区谷子引种筛选试验*
打谷子
喂饱全世界:袁隆平5月22日逝世
张杂谷发挥旱作优势 打造富民产业
“张杂谷”系列谷子品种营养成分的测定与评价
“袁隆平中队”重名不重样
袁隆平 56年的“师生恋”
张杂谷品种在白银市引种试验初报
晒谷子(外一首)
向袁隆平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