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和创造性地用活党的群众路线
2013-09-08张希贤
■张希贤
在“党的路线”宝库中,“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是党从事群众工作的基本路线。坚持和创造性地运用党的群众路线,是做好群众工作的最根本的方法。
群众在创造人类历史、推动社会发展的活动中,最直接、最基本的目的是追求美好的生活,享受自己创造的物质成果和文化成果。只要党依靠人民,坚决地相信人民的创造力是无穷无尽的,信任人民,坚定地和人民群众打成一片,那就任何困难都有可能克服,任何敌人最终都压不倒我们,而只能被我们所压倒。这一群众路线的具体运行途径为:党的领导组织和干部领导群众进行一切实际工作时,要想取得正确的领导意见,必须从群众来、到群众中去,实行领导和群众相结合,一般号召和个别指导相结合,把群众的意见集中起来,化为系统的意见,又到群众中坚持下去,在群众的行动中检验这些意见是否正确。如此循环往复,使我们的认识更正确、更生动、更丰富。
坚持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一切为了群众,就是指我们党的全部活动,都是为了维护、实现和发展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切身利益。为了这一目的,“共产党人必须随时准备坚持真理,因为任何真理都是符合于人民利益的;共产党人必须随时准备修正错误,因为任何错误都是不符合于人民利益的”。一切为了群众,从马克思主义执政党的执政角度出发,“就是党的理论、路线、纲领、方针政策和各项工作,必须坚持把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出发点和归宿,充分发挥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在社会不断发展进步的基础上,使人民不断获得切实的经济、政治、文化利益”。一切依靠群众,就是在党的全部工作中,始终相信群众、依靠群众,坚持人民群众自己解放自己的原则,尊重群众的首创精神。正如《国际歌》所唱的:“从来就没有什么救世主,也不靠神仙皇帝。”党在群众工作中,切记不要充当“救世主”的角色,不能包办代替,而是要充分认识只有人民群众自己才是历史的主人,启发群众、引导群众,进而激发人民群众的聪明才智,动员群众创造性地开拓自己的美好生活和伟大事业。在推动社会发展的进程中,人民群众不断地自己解放自己,自己教育自己,逐步提高自身的整体素质和推进人的全面发展。我们党的全部工作,主要依赖人民群众的实践创造,虚心向群众学习,一刻也不脱离群众,充分发挥全体人民的积极性,发展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我们党九十多年的积极奋斗,归根到底都是为了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革命战争年代,党号召全党同志不怕牺牲、前仆后继地为革命的胜利而英勇斗争;新中国成立后,党告诫全党同志谦虚、谨慎、戒骄、戒躁,永远保持艰苦奋斗的革命精神;新的历史时期,党要求全党同志必须经得起改革开放、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长期执政的考验,带领人民群众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而勤奋工作。所有这些,都是为了不断实现好、维护好和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利益,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如果离开了人民群众,中国共产党将一事无成。因此,中国共产党人今天的伟大事业,必须坚持“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的基本政治路线。
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从群众中来”,就是党的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都是来自广大人民群众的实践,是群众实践经验的科学总结,是人民群众创新成果的总结、提高与升华,是对人民群众民情、社情、乡情、国情深入调查研究后的研究成果。在今天,坚持“从群众中来”,就是集中群众智慧,实行民主决策,防止工作决策上的失误等等。“到群众中去”,就是使党的正确主张变为群众的自觉行动,就是把党的从群众实践中“提炼”出来的路线、方针、政策,再拿到群众的实践中,检验这些路线方针政策是否正确、是否科学。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循环往复,使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一次比一次更科学,一次比一次更正确。中国共产党在九十多年的发展中,通过理论指导实践,再从实践中证明理论,从而逐步形成和发展了自己的“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群众路线。
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我们必须深入研究和把握新形势下群众工作的新特点新要求,在总结运用成功经验和有效做法的基础上不断创新,综合运用法律、政策、经济、行政等手段和教育、协商、疏导等办法,注意运用现代科技,提高群众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新形势下党的群众工作遇到新情况、新特点,表现为信息传播手段日益发达,群众思想更加多元,党的建设的科学化和群众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显得尤为重要,因此也必须在掌握从事群众工作的基本操作技术的基础上,探索群众工作的新方法新技术。
第一,要改变做群众工作的传统思维习惯和方法。做党的群众工作,不再只限于党和政府的公务员,以及党员领导干部,而是引导更多的组织和团体如行业组织、社会中介组织、统一战线各界人士等都参与到群众工作中来,实现党组织自上而下与群众自下而上的双向互动,以及实现党组织和社会组织及人民群众立体多维的整体互动和拓展,使群众工作更加具有灵活性、多样性和针对性。
第二,掌握信息网络技术,改进群众工作的方式方法。党的群众工作要适应媒体传播变化,领导干部应主动学习和运用信息网络技术,如建立网络舆情中心、信息安全中心、党务政务公开论坛等,领导干部开设个人博客、微博等,通过电子邮件、手机、微博、QQ、MSN等通讯手段保持与人民群众的联系,借此利用网络来拉近与群众的距离。
第三,掌握好与群众沟通的技术。与群众沟通体现在语言和肢体上。良好的沟通能够拉近与群众的实际距离,学会群众语言是实实在在的做好群众工作的方式方法。习近平同志于2010年5月12日在中央党校春季第二期学员开学典礼上指出:“不能和群众谈心,你说话群众听不懂,怎么会有感召力?怎么指导实践,推动工作?”而肢体语言也同样重要,领导干部在与群众交谈的过程中,使用不合适的手势和肢体动作,都会造成群众的反感和厌恶。
第四,要学会尊重人。群众工作的要义在于尊重。从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讲,尊重人体现在平等真诚相待。从干部与群众之间的关系讲,群众处于主体地位,尊重群众,尊重群众的人格和权利是党员领导干部的义务。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广大人民群众的物质利益得到极大的满足,各种各样的利益需求日益多样化,更多的是精神层面的诉求,“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因此做群众工作与以前具有很大的差别,更要求领导干部要尊重群众的人格,尊重群众的思想,尊重群众劳动等等,维护群众的尊严和情感。当群众感觉到自己受到尊重,而不是觉得领导干部凌驾于自己之上,能够真诚平等地与领导干部交流沟通时,群众所反映的问题也就解决了一半。
第五,要理解人。理解群众,就是体察群众情绪,倾注诚挚情感理解群众的处境,理解群众的要求和困难。真诚理解群众,善待群众,“不是恻隐之心,而是政治责任;不是策略安排,而是价值取向;不是权宜之计,而是根本要求”。国家公务员要想取得人民群众的理解,首先要理解群众,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谋群众之所需。这就需要广大领导干部要学会与群众换位思考,面对群众的诉求,首先应该站在群众的角度来理解看待问题,然后再寻求解决办法。部分领导干部一旦遇到群众上访或是提出诉求,就认为群众是在闹事,是无理取闹,就采取简单粗暴的压制手段解决,结果往往事与愿违,损害了群众利益,伤害了群众感情,将自己也推到了群众的对立面。
第六,要关心人。关心群众,就是要关心涉及群众利益的方方面面的问题。毛泽东同志曾指出:“一切群众的实际生活问题,都是我们应当注意的问题。假如我们对这些问题注意了,解决了,满足了群众的需要,我们就真正成了群众生活的组织者,群众就会真正围绕在我们的周围,热烈地拥护我们。”关心群众,就是要关心群众的一切实际生活问题。胡锦涛同志指出:“要切实关心群众的生产生活,凡是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都要当做大事来对待,凡是群众提出的意见都要真心实意地去听取。”此外,关心群众最重要的是领导干部要摒弃官僚作风和形式主义,注重调研,“知屋漏者在檐下,知政失者在草野”,要自觉地深入农村、社区,进百家门、吃百家饭、察百家情、解百家忧,以服务的心态和方法关心群众。
第七,还要掌握一些科学的研究方法,如调查研究,统计测评等基本方法。我们应学会利用问卷、电话、网络等调查方式来收集群众就某一项政策的评价和建议,或是了解群众对党和政府工作的满意度等。要利用统计测评的方式来考量群众工作的效果,进而根据考评结果确定做群众工作的重点,并把它们作为选拔任用干部的重要参考依据。
本栏目由山西龙门集团协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