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故事的簪子
2013-09-06刘俏到
刘俏到
歌手滨崎步曾为单曲《part of me》拍过一个堪称美艳的MV,描写一个女人被迫出嫁,相约私奔的情郎却爽约不来,于是身着华服的她选择了自杀。女主角抽下簪子倒地身亡的画面,唯美而哀伤,隐忍又张扬,令人印象深刻。
簪子原是古人固定發髻的一种长针,算是现代发卡的老祖宗。古代的女子戴上簪子意味着成年,那么取下簪子呢?当然是为了他。取下簪子松开发丝,意味着某种放纵,或是身体,或是生命。
簪子这东西,女人戴得,男人也戴得。杜甫“浑欲不胜簪”,那是吃着救济粮的爱唐人士操着大明宫的心,愁得头发都稀了,以致无法簪发。柳宗元从中央机关降职下放,写下“久为簪组束,幸此南夷谪”的牢骚,那是因为汉唐年间领导干部的标配冠饰就有“簪组”,至于柳老师是否真的觉得当高官比当小官更累则另当别论。直到清兵入关以后“留发不留头”,这才帮助男人们节省了首饰开支,也压制了制簪行业的更大发展。
不过,戴簪虽然男女平等,但是审美效果截然不同。杜甫胜簪还是不胜簪,关我何事?但换作美女,戴簪、抽簪、掉簪,无一不是别样景致。秦观笔下,“簪髻乱抛,偎人不起”,多么令人遐想。多事者可能会问,究竟是谁偎谁来着?别急,秦老师前面有交待,“年时今夜见师师”。这个师师当然不是老师,而是知名美女李师师。还有一首宋词里这么叹道:“玉簪为谁轻坠?”聪明人都知这是明知故问。月色之下,倦舞之后,黎明之前,坠簪之外,多少故事都已经发生……
《金瓶梅》里,西门庆成功勾搭李瓶儿,之后李美女送他两支皇宫御用的金簪,还叮嘱他“千万别让我老公看到”。泡到富婆还有细软相送,这是无数屌丝男的不倦梦想啊。后来,两人的好事被潘金莲发现,金簪便成了潘金莲的封口费。每个时代都有很多“门”,今天常闻“艳照门”,《金瓶梅》里上演的这一出戏,似可称为“金簪门”。
两支金簪的故事并未结束。若干月后,李瓶儿造访西门府,因为潘李两人戴着同样的金簪,三人间的勾当被心细如丝的西门大姨太一眼看穿——看来搞不好,故事就会变成事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