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爱比遗忘漫长

2013-09-06王永志

现代阅读 2013年9期
关键词:聂鲁达玛蒂尔普里

王永志

(引言)一句“爱情是那么短暂,而遗忘却那么漫长”的诗句,让那些初解风情、略通风雅的少男少女如醉如痴,并把诗人聂鲁达视为他们的精神导师。

聂鲁达是一位风流才子,他一生情人无数,与其有婚姻关系的有3人。他的第一个妻子是荷兰裔印尼籍女子玛丽娅·安东涅塔·哈格纳尔,1930年聂鲁达在巴特维亚瓜哇与她结婚。并于1934年同她育有一女,但不幸于1942年夭折。这段异国情缘很快就冷却了。

1936年,聂鲁达与玛丽娅分居,同比他年长20岁的黛丽娅·德尔·卡莉尔的阿根廷女人同居。

黛丽娅是一个生机勃勃、风趣幽默、充满魔力的女人。她的父亲是个有钱的牧场主,后来她全家来到了巴黎,她父母把孩子们送到当地高级学校里读书。但是黛丽娅还是梦想着大草原。童年时,她最喜欢马,热衷于在大草原上骑马奔驰。她觉得马是大草原的主人,并用心地学习画马。多年以后,她成为拉丁美洲画坛中画马最棒的画家。黛丽娅同样是一名意志坚定、经验丰富的共产主义者。他们一见钟情,很快她就成为聂鲁达的导师和领路人。1943年,他们在墨西哥结婚。

但黛丽娅从不关心家庭生活的琐碎细节,不扮演社会派定给女人的角色。她的世界不是厨房、卧室,而是高朋满座、好友云集的各种Party、聚会,她关心的不是柴米油盐,不是二人小窝,而是社会问题、政治形势、人民疾苦、世界发展。他们家的大门永远向朋友们敞开,每逢朋友来访,黛丽娅就兴高采烈地坐在他们中间聊天、讨论、说笑,好像这不是她的家,她跟大家一样是来这里坐坐玩玩的邻居。为此,聂鲁达送给黛丽娅另外一个名字“邻居”——因为她似乎从来不是聂鲁达家里的女主人,而是女邻居。聂鲁达和黛丽娅的这段感情在1949年出现危机,并于1955年正式分手。

1946年,在智利的一次文化聚会中,聂鲁达认识了圣地亚哥音乐院的歌手玛蒂尔德·乌鲁蒂娅。3年后,当诗人聂鲁达流亡养病来到墨西哥时,不期而遇再次邂逅四处漂泊的玛蒂尔德,两人立刻坠入爱河,从此开始了长达6年之久的地下秘密恋情。最终,聂鲁达与黛丽娅正式离婚之后,在1966年玛蒂尔德与他举行了法定的结婚仪式,最终成为聂鲁达第三个也是最后一个妻子。

聂鲁达和玛蒂尔德最初在一起时,两人如胶似漆。但是,聂鲁达并不想伤害黛丽娅,于是他和马蒂尔德达成共识——二人始终保持秘密的情人关系,而黛丽娅则是聂鲁达的法定妻子。在此后的时间里,玛蒂尔德一直小心翼翼、费尽周折地和聂鲁达、黛丽娅保持着平行关系——他们夫妻到哪里旅行,她就跟随到哪里,在不远的地方住下来,等候聂鲁达找到机会来和她偷偷幽会。那时,他们聚少离多,饱受思念之苦。聂鲁达几乎每天都给玛蒂尔德写情诗,有些是在飞机上写的,有些是在甲板上,有些甚至是在和别人吃饭的时候随手写在餐巾上。他把这些写满诗的小纸片都收集起来,珍藏在一个镶嵌着珍珠的精制的小木匣里。无论诗人是在前苏联、中国、前捷克斯洛伐克、奥地利、瑞士还是意大利,他都没有停止对情人的思念,没有中断以诗的方式表达他的渴望和爱恋。

1952年,聂鲁达和玛蒂尔德在意大利的卡普里岛上第一次享受了二人朝夕相伴的蜜月生活。聂鲁达说:“一切都像一场梦。”他们在一个冬夜来到了卡普里岛。在这个小岛上,90岁的意大利历史学家和博物学家欧文·切里奥慷慨地将一座房子借给聂鲁达和玛蒂尔德住。聂鲁达和玛蒂尔德在爱情里蛰居,在阿纳卡普里岛上远足。而卡普里岛到处都是岩石和小葡萄园,绿草如茵,鲜花怒放,充满诗情画意,1995年,一部享誉世界的意大利电影《邮差》,活灵活现地再现了聂鲁达当年在卡普里岛的生活。

猜你喜欢

聂鲁达玛蒂尔普里
With you at that moment
希梅内斯诗学观念下聂鲁达的诗歌研究
项 链
读《项链》有感
联合国助理秘书长兼妇女署副执行主任普里来访
为了遇见
十年蜕变:重读《项链》的思考
如果佛来思节退钱了呢
聂鲁达的双重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