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因论视角下的高校英语阅读教学
2013-09-06赵一奇
赵一奇
(牡丹江师范学院,黑龙江牡丹江 157011)
把语言的交际能力变为语言的交际活动需要某种技能形式来实现,它们就是听、说、读、写这四种基本技能。心理学家把技能分为动作技能和心智技能两种。听、说、读、写属于后者。听和读均为语言符号,即话语或文字,刺激人的感觉器官耳和目,将其携带的语言信息传入大脑,进行记忆分析和做出判断。心理语言学称此为解码。阅读作为一种最基本的语言能力是由若干种不同的技能组合而成的。换言之,阅读的过程也就是阅读者运用各种必要的技能共同完成“解码”的过程。长期以来,英语教学工作者对于提高学生英语阅读的解码能力进行了不懈的探讨,并产生了很多教学方法,如探究—讨论式教学法等,但它们对于英语阅读教学实践的指导意义还是不尽人意,与人们的期望尚存距离。很多学生都感到很难准确有效地理解所读内容,致使学生在英语学习中缺乏阅读热情,无法将阅读作为自我积累和学习情绪培养的一种有效手段和方式。阅读教学收效甚微。模因论使我们认识到语言传播的过程就是模因复制和传播的过程,即模因要经历同化(assimilation)、记忆(retention)、表达(expression)、传输(transmission)四个阶段。将模因论与阅读教学相结合有助于学生理解与重视语篇话语的内容,发展学生的英语阅读能力,尤其是为语篇的深层理解能力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
一、当前学生英语阅读的现状
为了找到解决阅读问题的方式和方法,以及探寻学生英语阅读的情绪心理,我们进行了下面的试验。随意选取具有英语二级以上水平的学生60名,把意义完全相同的,但是用英汉两种文字表达的文章各30份,分发给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学生未被布置任何阅读任务。在规定时间阅读完毕后,要求学生讲述文章的内容。结果显示,拿到用英语表达的文章的同学,有14人不知道文章想表达的中心;剩余的学生总是竭力地想用原文的句子或词汇来表达,所以往往表达得不够到位;只有两名学生做得较好。
从这一结果不难得出下面的结论:这里我们可以套用哲学认识论的观点,大多数学生对于英语及英语阅读的认识只停留在感性认识的阶段——也就是说他们把英语看成英语本身,对英语语言的认识只是表面和直接的;把英语阅读也只是看成扩大词汇量的方法——他们忽视了英语作为一种语言拥有像汉语一样的功能(概念功能、人际功能和语篇功能),同时他们还忽视了语篇是一个彼此联系、相互作用的整体,而英语阅读是获取信息的过程,也是语言的解码过程。因此,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往往没有任何目的,从没有主动的意识对语篇的内容进行分析、概括和总结。特别是在没有任何附带条件的状况下,在读完一篇文章之后,不知道作者想要表达什么意图,自己也没有获得任何信息。
二、模因论与英语阅读教学
模因论(memetics)是基于达尔文进化论的观点解释文化进化规律的一种新理论。它试图从历时和共时的视角对事物之间的普遍联系以及文化具有传承性这种本质特征的进化规律进行诠释。模因论中最核心的术语是模因(meme)。模因类似作为遗传因子的基因,为文化的遗传因子,经由复制(模仿)、变异与选择的过程而演化[1]。举例而言,某个人类大脑中的观念(模因),经由模仿或是学习复制到不同人的大脑中。而经过复制的观念并不会与原来观念完全相同,因此产生变异。这些相似但是有所不同的观念,则在散布时互相竞争,不同的内容影响其散播能力,因此出现类似天择的现象[2]。
模因传播的过程是模因受到宿主的注意、理解和接受,然后,通过广义上称为“模仿”的过程而被“复制”,产生新的模因,才完成一次模因传播。心理语言学认为,阅读是一个信息加工的心理过程,读者可以利用视觉信息自下而上地对文章的字、词、句进行解码,逐步理解整个语篇的意思。读者也可利用已有的背景知识,自上而下地预测内容。在阅读过程中这二者常常交替综合使用。从另一个角度来看,阅读材料是一定社会和文化的产物,没有一定的文化与社会背景知识,读者很难对所读材料有真正全面的理解。正是基于阅读双方涉及接收、处理信息的过程及社会文化背景知识对理解力的影响,英语阅读能力的提高过程也将是一个模因传播的过程。英语阅读教学应该在模因理论的指导下进行,引导学生像模因传播一样在阅读中习得语言,使他们能在阅读信息的传递和交流活动中发现和总结语言规律,进而加以掌握和运用,从而达到发展运用英语语言的目的[3]。
(一)利用模因构建图式框架策略
影响阅读理解的因素,除了语言本身之外,还有背景知识的问题。一种读物,大至一本书,小至一篇文章,虽然只讲述一个故事,或者论述一个主题,但它所涉及到的掌故、文化现象、科学知识,甚至风土人情,却不是人人知晓,个个明白的。
构建图式框架策略指在阅读教学过程中,辅助学生构建与阅读材料相关的背景知识,使之在学生头脑中形成对阅读文本的联想和理解。换言之,即教师要提供机会以唤起学生已有的背景知识,同时还要拓宽与信息相关的背景知识。伊格尔顿(Terry Eagleton)认为:“一切文学作品都由阅读它们的社会‘重新写过’,只不过没有意识到而已;事实上,没有一部作品的阅读不是一种‘重写’。”[4]阅读者自身的文化水平、阅读素养以及个人经历甚至所处的客观社会环境不可能与作者完全一致。因此,在读者构建背景知识图式框架的基础上,作品往往能得到全新的阐释,即仁者见仁的阅读。值得注意的是,建立并扩展图式策略的方法主要适用于阅读课教学中的导课阶段(Leading-in或Warming Up)。
1.对照法
Gifts Do Not Give To...Unsuitable Gifts Because...clock Chinese Sounds like“making funeral arrangements”gifts showing“4” Japanese,Korean Unlucky number scissors Latins and Asians Sign of cutting/ending the relationship leather Indians Cows are revered by Hindus.
对照法指在阅读过程中参考既定标准,对通过阅读新接收到的不同文化、不同价值观和不同道德标准的内容进行比照,以此来建立相应的图式框架,帮助学生理解的方法。例如,在阅读 Customs——The Art of Gift- Giving一课时,文章原句出现“In Chinese culture it is very wrong to give a clock as a gift.”教师可以建立图式,对比不同国家和我国对赠送礼物的不同理解,帮助学生理解The Art of Gift-Giving中art的真正意义。
2.活动体验法
活动体验是指通过对学生某些活动的分析,使学生了解某类活动的一般过程,使学生联想这一活动的直观感受;当学生读到与这类活动相似的文本材料时,对同类活动积累的知识能帮助学生提高阅读理解能力。例如,在阅读文章“To Be A Good Volunteer”时,教师在阅读课文前,可以组织学生讨论有关志愿者的问题,帮助学生找到和文章相关的背景暗示点,通过这一活动过程的关联,能够更有效地激发学生的阅读热情,从而达到更好的阅读效果。
3.形象法
形象法指利用教具,如图片、图表或简笔画,帮助学生将阅读的文章或对话同所展示内容的概念或形象建立最直接的联系。例如,在阅读文章“A Tale of the Unexpected:The Snakeskin Bag”时,教师可以利用挂图,引导学生看图表达,对文章内容有一定的猜测,再进行独立阅读。
4.由点及面法
该法指教师可就阅读材料所涉及的某一点内容出发,旁征博引,对阅读材料或作者进行系统介绍,帮助学生丰富背景知识,通过在学生头脑中复制模因,建立图式框架。例如在阅读文章“The World’s Population”时,教师可通过利用世界地图这一切入点简要介绍世界人口分布及发展趋势来建立图式。
5.直接输入法
直接输入指教师直接为学生提供与材料有关的特定背景知识,或解释某一特定(重要)概念。例如,阅读文章“Halloween?”时,教师便可直接介绍西方“万圣节”的背景知识。
6.注释参考法
注释参考法指教师在英语阅读教学中可指定学生选读注释读物。这类读物,不管是用英语注释,还是用汉语注释,都比较简明地提供了多数读者需要了解的背景知识。同时,参考注释既省力又解决问题,是一个简便易行的办法,尤其适合初级阶段对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
(二)训练阅读模仿技巧策略
阅读能力是一种综合能力,是由若干种最基本的阅读技能组成的。阅读能力的全面提高有赖于这些基本技能的培养和掌握。训练学生阅读模仿技巧,授人以渔策略主要是指教师在阅读教学过程中,训练学生模仿掌握并运用高效的阅读技巧,提高阅读理解能力。该策略通常在阅读过程中适用,以完成任务的方式进行[5]。
1.工具书使用技能
工具书使用主要指词典使用。词典使用之所以可以视为阅读模仿技巧之一在于它的实用性。英语词典是一种十分有用的工具书,是学习英语和使用英语的人们的良师益友。教师有必要使学生明确词典使用的重要性,同时教会学生使用词典,使学生可以独立阅读,独立解决阅读或写作中遇到的各种问题。词典使用是学生可以长期受益的基本技能。
2.词义猜测技能
根据文章的上下文来确定词义是一种非常有用的阅读技能。获得这种技能之后,人们在阅读时不仅节省了时间,解决了问题,同时又学会了新的词汇。在某种意义上讲,一个学习外语的人的词汇大部分是在阅读过程中积累起来的。为了培养学生准确的猜测能力,教师首先要帮助学生去掉头脑中的依赖思想或无能为力的思想。这种遇到难题就懈怠的思想状态,遇到难题就想依靠外力来解决的思想习惯不利于猜测技能的培养或掌握。其次,从技术角度来看,教师还应引导学生从语法关系和上下文进行分析,从阅读材料的篇章整体结构来把握词义。
3.准确推断技能
所谓推断技能,就是读者依据文章所提供的事实,运用常识和经验,读出文章中某些段落、句子和词语的真实含义,从而引出正确的结论。美国幽默大师威尔·罗杰斯说过一句讽刺性很强,但又很含蓄的话:The oldest boy became a congressman,and the second son turned out no good,too.如果掌握推断技能就不难了解他说此话的真正用意。如果译为中文,这句话就是:大儿子做了国会议员,二儿子也是无用之辈。这句话妙就妙在句尾的too一词,他把对二儿子的挖苦之意引到了大儿子的身上,反映出作者对国会议员的看法或态度。可见,推断能力如同其他阅读能力一样,也是在阅读过程中逐步培养起来的。教师应使学生意识到这一技能的用途,有目的加以培养,并在阅读中形成习惯,以提高学生的整体阅读能力。
4.预测信息技能
预测是指读者根据阅读材料的内容或提供的线索,运用自己的知识和经验,预测文章下文将要出现的语句,进行的解释或举例,将要发生的情节,产生的结果或引出的结论。实际上预测也是一种推断,只不过是一种预料性的推断。在阅读中进行预测有两个直接的好处:检验和加深对文章的理解和加快阅读速度。教师在训练学生预测能力时可以尝试各种途径,如短期的强化训练,在教师的指导下,布置学生做各种为培养这种能力而设计的练习;或者把获得的有关预测的知识和技能再运用到阅读实践中去。如果能将这二者结合起来,必定会取得积极的阅读效果。
5.快速浏览技巧
快速浏览技巧是一种应用广泛,也几乎是学生必须掌握的阅读技能。其目的主要用于为了了解文章的主旨大意、中心思想,是平时为了大量获取信息和各种英语应试阅读中特别常用和极为重要的一种阅读技巧。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根据文章结构,阅读文章的首尾段、每段的首尾句、主题句及带有重要篇章标志词做重点主题提示的句子。利用浏览技巧进行阅读可以大幅度提高阅读速度,并帮助阅读者迅速准确地掌握文章总体篇章结构和文章中的主要信息和关键词句。
6.选择性略读技巧
选择性略读技巧即根据问题题干中所涉及的特殊信息或细节(如人名、地名等专有名词,数字、年代等信息,以及其他关键词等),为了解决某个特殊问题,寻找具体事实或相关信息而进行的一种一目十行的略读方式。利用这一阅读技巧时,学生头脑中必须要牢记问题题干中出现的关键提示词汇如人名、地名、数字及问题题干中其他的要点词语,然后带着问题提示词回到原文中,像查字典一样直接查找这些重要词语出现在文章中的位置。
三、结语
阅读是一个积累的过程,其中从量变到质变的每一个环节都折射着英语教学的力度和学生综合运用英语水平的提升速度。模因论为英语阅读教学提供了新的理论诠释,根据语言模因复制、传播的规律,学习者可以通过大量的阅读和积累,加强地道语言因子的输入,促使语言模因得以正确复制和传播。同时克服汉语思维的负迁移,提高学生的英语思维能力和理解能力,最终推动英语阅读能力的提高。
:
[1]何自然.语言中的模因[J].语言科学,2005,(6):58 -60.
[2]The Meme Machine.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
[3]雷玉兰.模因论视角下的大学英语写作教学[J].中国电力教育,2010,(33):214.
[4]Terry Eagleton.1983,Literary Theory:An Introduction.Minneapolis,University of Minnesota Press,12.Blackmore Susan,1999.
[5]王笃勤.英语教学策略论[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2:135-1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