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280例乳腺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结果分析

2013-09-06左明远

中国实用医药 2013年27期
关键词:细针细胞学肿物

左明远

280例乳腺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结果分析

左明远

目的 探讨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及快速准确地鉴别乳腺肿块性质的效果。方法 对280例乳腺肿块患者通过细针吸取细胞学检查综合分析,作出诊断。结果 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对乳腺肿块病变的准确率达98.1%。结论 综合分析能提高乳腺肿块的诊断准确率。

乳腺肿块;细针吸取细胞学;准确率

乳腺肿瘤是我国女性常见的一种疾病, 且近年来乳腺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是直线上升趋势, 因此, 早期发现, 早期诊断对指导临床治疗起到重要作用[1]。细针穿刺细胞学以其取材方便、快速、创伤小、报告快及准确率高, 因此, 在临床中广泛应用[2]。对乳腺肿物性质判定是最有效的方法之一,现将吉林省辽源市妇婴医院近年来的280乳腺肿物穿刺做以下分析。

1 资料与方法

1.1 患者来源 患者为2006年5月至2010年5月来我院就诊的乳腺肿物患者, 均为女性年龄在16~82岁之间, 其中156例手术患者有病理对照。

1.2 临床信息 患者以乳腺肿物就诊, 肿物多为单发, 少数为多个。部分质硬, 边界不清。以乳腺外上象限为主。

1.3 穿刺方法 首先询问病史, 了解病情, 嘱患者坐位或仰卧位, 充分暴露肿物, 检查肿块的大小、硬度、活动度、深度等情况, 左手固定肿物, 右手常规碘酒消毒。一次性无菌10 ml持续负压注射器经皮肤直刺入肿块反复多次(6~10次),多点进行抽吸取材, 将穿刺物置常规玻片2~4张, 考虑为癌症患者, 多取材以制备细胞块, 镜检进行HE染色。

2 结果

细胞学诊断:良性病变162例占57.9%。恶性病变116例占41.4%。可疑乳腺癌2例占0.7%。

表1 156例手术患者病理对照

3 讨论

细针穿刺细胞学的优点与缺点:细针穿刺细胞学自70年代以来开始用于乳腺癌的诊断。它的主要优点是快速、简捷、对组织的损伤小, 且吸出物多为活细胞, 及时准确率高。尤其对术前乳腺肿物性质的确定[3]。很多文献报道准确率在95%左右, 尤对恶性肿瘤的敏感性高达98%。本文与病理对照诊断符合率为98.1%。根据国外文献报告不存在种植转移及淋巴管的可能, 但有文献报告乳腺癌术前针吸细胞学检查并不影响患者的愈后。有时, 因为取材少, 纤维成分多癌组织少, 所以标本中组织结构和细胞间质大部分或完全丢失,造成诊断的局限性, 尤其对一些非典型病变诊断困难。当或进行活组织病理检查, 以进一步明确诊断。

乳腺细针穿刺细胞学的适应证及禁忌证。

适应证:凡乳房肿块经临床检查, 乳房X线钼靶摄片及其他检查难确定其性质者;乳房囊性肿块需行诊断性穿刺者;乳腺癌术后局部出现孤立或多发的结节;怀疑为肿瘤转移或皮肤结节等。禁忌证:有出血倾向者、长期使用抗凝药物的患者禁忌做深部穿刺活检;对精神高度紧张, 有顾虑的患者,应尽量避免穿刺检查;对于肿块过小, 过深, 固定性差者不宜做穿刺检查, 易出现假阴性。

乳腺穿刺的注意事项:检查肿物的部位、大小、形态、数量、质地、活动度、表面光滑度等建立感官印象, 对于疑为恶性者同时检查腋窝和淋巴结。穿刺时进针根据肿物的穿刺感确定进针方向。炎性乳癌尽量避免穿入肿物中心, 因穿刺多为炎性细胞和坏死物, 导致穿刺取材失败, 造成假阴性诊断。穿刺最好由一名专业人员全程进行从检查、穿刺、制片、镜检至诊断。诊断时结合问诊、触诊、针吸感觉、观察穿刺物形状全面分析做出正确诊断[4]。如果细胞成份少或者不具有肯定的恶性细胞特征, 不予报告, 要重新取材。为了提高针吸细胞学检查的诊断正确率, 减少假阴性及假阳性结果的出现, 应进一步提高医生的取材技术及细胞特征的识别能力。当肿物<1 mm时, 需结合其他检查结果, 避免出现假阴性结果。对可疑病例进行复查、追踪随访或给予合理建议。

[1] 余小蒙, 张长淮, 黄爱方, 等.提高乳腺肿物针吸细胞学诊断正确率措施的讨论.中华病理杂志, 1997, 26(6):334-336.

[2] 马博文, 刘振疆, 桂大华, 等.403例乳腺肿物细胞学与组织学对照分析.浙江肿瘤, 1996,2(4):212-214.

[3] 阚秀, 郭振泉, 邓卫芳, 等.乳腺针吸取细胞学检查对患者愈后的影响.中华外科杂志, 1983,27:150.

[4] 邢寿富, 林宜先.乳腺小针头穿刺细胞学检查对术后生存率影响的探讨.中华肿瘤杂志, 1979,1:133.

136200 吉林省辽源市妇婴医院

猜你喜欢

细针细胞学肿物
细针穿刺可怕吗?
甲状腺结节细针穿刺活检标本满意度的影响因素分析
超声引导下甲状腺结节细针穿刺活检的6种操作方法的比较
乳腺肿物的超声自动容积成像与增强磁共振诊断对比分析
带你了解卵巢肿物
高龄患者结肠癌伴右肝肿物的诊治探讨
质核互作型红麻雄性不育系细胞学形态观察
常规脑脊液细胞学检查诊断病毒性脑炎36例
肺小细胞癌乳腺转移细胞学诊断1例
乳腺肿块针吸细胞学180例诊断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