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BIM+PM,施工阶段信息化集成之道

2013-09-05于巧稚

中国建设信息化 2013年18期
关键词:工作面计划模型

◎ 本刊记者 于巧稚

全生命周期集成化的工程信息模型BIM是建筑工程全生命周期管理BIM的技术核心,应该大力推广和应用。几年前,建筑全生命周期管理还是一件无法想象的事情,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尤其是随着BIM的应用推广,建筑全生命周期管理变为可能。尤其是在施工阶段的应用,目前各方面都在进行尝试。以广州东塔项目为例,来阐述施工总承包进行BIM方面深入应用,为BIM技术在施工中的应用谱上一曲新章。

广州东塔项目的全称是广州周大福国际金融中心,位于广州的CBD。广州东塔总建筑高度达530米,地上112层,地下5层,整个项目包括商场,办公区域,酒店等多种业态。

作为大型超高层项目,BIM在其中应该如何运用?首先可以看到东塔项目在施工中,作为总承包施工管理的挑战。施工企业的效益获得绝大部分取决于工程项目成本的控制,工程成本控制的最终目的,就是向成本要效益,对建设项目的每个环节进行管理,以获得最佳的经济收益。

第一个挑战来自进度管理方面。投资8000万元左右的项目,一般是延期一天罚款3000元,而像东塔这样投资100亿元的项目,每拖延一天罚款是50万元。简单的通过罚款数目的巨额,就能体现进度管理在项目中的必要性。尤其是这种大型项目,进度管理难,进度编制难,进度跟踪难,这就要求施工总承包方合理安排计划,这在传统作业下是及其困难的事情。

第二个挑战是配套工作管理难。配套工作指的是实体进度计划的背后,需要做实体工作时需要配合的工作,包括招标、采购、材料进场等等。其实这些配套工作就是各个业务部门的工作,如商务部要招标拟定合同,技术部要做图纸等等。配套工作的管理,也非常困难,大分包特别多很容易造成作业冲突,现场协调困难,这是进度管理方面的难点。

第三个挑战是合同管理方面。如此庞大的项目,合同信息量巨大,合同条款众多,而且条款里面有很多风险项,风险项有很多时效性,可能过了某个时间点想索赔都索赔不了,如果合同管理不善也将造成损失。

第四个挑战来自于成本管控方面。很多项目不知道在建造过程中需要多少钱才能把项目完成,成本事先控制少,同时材料管控方面也非常困难,施工阶段材料花费大概占到60-90%,材料方面是一个非常重要工作。

第五个挑战是变更管理。变更是在每个项目上都会发生的,而超高层这种项目的变更会更频繁,变更量会非常大。总包单位需要去做一些工作,当变更方面的时效性过了索赔期,变更就会影响索赔,这是变更管理方面的困难。同时计量工作量巨大,尤其是钢筋部分,往往很难算清楚。

第六个挑战是图纸、资料管理的方面。施工图、深化图、变更图,图纸送审跟踪难,以及图纸检索难。

第七个挑战是劳务管理方面。现在经常会有一些情况,劳务说今天有多少人来,如果没有人去现场就不知道有多少人来上班。

这些问题都是施工总承包企业非常关注的问题,在东塔项目中,施工总承包也要面临这些挑战,为了应对这些挑战,总承包单位提出了能不能用BIM+项目管理(BIM+PM)的方式来解决?

总承包方和服务提供商梳理了BIM+PM的大方向,首先要建立一个建筑信息模型集成平台,总包不能只关注某一个分包,而是要关注项目的各个方面,必须把钢结构、基建、幕墙等集成到一个平台上去做集成管理。

同时还要兼顾各方面的需求。如工程进度动态管理的需求,所谓的动态管理要实时跟踪到项目进度是什么状况?现在的进度状况跟进度计划有什么区别?会影响后续的哪几条计划?尤其是总包各专业工作面动态管理,通常把施工区域划分很多子作业面,每个作业面在一段时间内只允许一家专业分包工作,利用作业面的管理避免专业分包之间的冲突,减少对建筑的影响,这是工作面管理方面的需求,也是对进度管理方面的应用要求。工程量的自动统计、商务管理方面的需求以及总包、分包的需求,整个项目对资金管理的需求。还有图纸变更、材料管理、运维信息,运维信息要做的是形成最终的竣工交付模型,交付给甲方。

有了这些方面的需求,就需要在应用层把专业软件产生的进度数据、计划提升到BIM平台上,再从这个平台上去支撑BIM系统的管理,包括合同、成本、劳务变更的管理。整个系统架构分成了几个模块,包括BIM平台,主要集成各个方面的模型,还有进度管理模块、合同管理模块、变更管理、成本管理、劳务管理等。所有软件要相辅相成,所有工具要相互配合与依托,才能共同实现BIM。而BIM的实现,一定是团队合作的结果,不是单打独斗的产物。

首先是BIM集成平台彰显开放特色。在BIM平台上可以集成从设计阶段过来的模型,也能够集成施工单位自己建立的模型,还包括各个专业的模型,平台是非常开放的,可以支持不同的模型。在平台上能够对每个模型进行相应的版本管理,模型是随着施工变化而变化,因此版本是非常重要的事情。

在东塔项目中现在已经集成进来的模型包括土建方面(从地下5层到地上60多层进入系统),机电模型(9到20层模型进入系统,整个东塔项目对机电专业都是在三维上细调然后出深化图纸),钢结构模型(1到68层进入系统)。集成这些模型之后,就可以随意分楼层、分构建类别查看这些模型。除了这些功能之外,还能够查看这些构建的属性信息,查看进度方面的完成情况,选中的进度对应它是否完成,以及实际进度各个部门的完成情况。比如完成的情况是滞后未开始,在平台上就可以看到它为什么是滞后未开始,可以追究到个人,并能够及时解决相应的问题。同时还可以查看到工程量方面的信息,这是模型集成平台的功能,属性信息的查看。为了满足工作面的管理,像东塔整个项目分成了核心统内和核心统外,核心统内分成核心水平结构。因为进入系统就是按照这些区域,或者划分的工作方面去编制的。因此,集成平台提供了这个功能,为的是对后面工作面管理做一个空间的划分。

那么,BIM与PM究竟如何结合呢?首先是结合BIM改进业务流程,要做实体工序包,还有配套工作的梳理,做数据的积累。在设计阶段的建模最令人头疼的的问题是没有模型的构建库。而有了这些数据库可以快速配件一些模型,这个库就类似设计阶段的构建库,有了这个,就可以快速编制计划。

第二个工作就是计划的编制以及计划的跟踪、预警跟分析,这是非常熟悉的流程。在计划编制过程中,基础准备以及配套工作,三维模型BIM要跟PM做关联,在这个项目中,找了一些机制,给每条计划添加属性,添加属性之后就能实现与模型实时动态的功能。当然,项目不会采取给每条进度计划手动设置它需要关联到哪些模型,这是BIM跟PM结合的显著亮点。结合了以后就可以浏览查看,在这个平台里面,可以查看相应的模型,而且是实时动态的,可以选择查看的是计划还是实际完成情况。在开周例会的时候可以去设置时间,以及工作面,显示模型的效果,去查看整个进度。编制了计划之后,就要做计划的跟踪与预警。配套部分,实体背后的配套工作分派、提醒、跟踪,可以跟踪业务部门工作,达到有效的管理。工作面管理方面,每一条线代表每一个工作面,每一个工作面是有前后的关系,例如东塔项目中,可以通过这个查看整个进度情况,并设置了多种多样的展现方式,方便做工作面作业的管理。模型在成本管理结合BIM能够带来哪些帮助?成本管理分这几个步骤:预算、控制、核算、分析。现在在东塔已经把所有的清单已经关联上了。成本控制上面可以提供消耗资源量,包括钢筋、混凝土等。成本核算与实际进度、模型关联,提供实际完成工作量。成本分析因为有了前面分析,才实现成本管理。

东塔BIM系统实施方案,首先是准备工作,制定标准规范,最后是上线运行。东塔工作包括知识培训、研讨,专门成立了BIM工作小组,还制定了BIM的计划,对各部门的需求做了详细地分析。在建模之前首先是选定软件,选定一个好的系统,最后制定相应的流程、规范,才能保证模型符合需求。业务数据流程规范,也对这个做了一些分析。BIM+PM是近年来引领建筑数字技术走向更高层次的新技术,越来越多的成功案例证实了:它的全面应用大大提高了建筑企业的生产效率,提升了工程建设行业的集成化程度。

施工总承包BIM成功应用关键,一是BIM模型集成;二是BIM+项目管理,这两个M之间的结合,是成功的关键点,才能达到施工管理的需求;三是决心,在流程变化的过程中,可能在初期带来了工作量的增加,工作不适应,或者利益冲突,这时候领导的决心异常重要,只要有决心,沿着BIM+PM的方向前进,一定会带来崭新的方向。随着各项技术在国内工程建设行业的深入推广,未来,BIM技术与多种技术相结合不仅仅成为锦上添花的工具,更是企业在竞争中必备的支撑工具。

猜你喜欢

工作面计划模型
适用于BDS-3 PPP的随机模型
冲击地压矿井综采工作面同时相向回采可行性分析
中天合创门克庆煤矿3103智能化工作面
重要模型『一线三等角』
多工作面隧道通风技术
暑假计划
模型小览(二)
学做假期计划
学做假期计划
Learn to Make a Holiday Plan学做假期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