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中心的精益管理之道
2013-09-05
作为建设方最主要的工作内容有两方面,一个是项目的管理,还有就是相关的科研内容。上海中心位于小陆家嘴核心区Z3地块,其主体建筑结构高度为580米,总高度632米,总建筑面积57.6万平方米(包括地上建筑面积38万平方米),绿化率33%。建成后的“上海中心”将与金茂大厦、环球金融中心等组成和谐的超高层建筑群,形成小陆家嘴中心区新的天际线,展现浦东改革开放成果和陆家嘴金融贸易区的时代风貌。
上海中心具有五大功能,一是国际标准的24小时甲级办公;二是超五星级酒店和配套设施;三是主题精品商业;四是观光和文化休闲娱乐;五是特色会议设施。建成后,上海中心将与金茂大厦、环球金融中心共同组成上海重要的“金融服务中心、商务配套中心、公共活动中心”,为上海“四个中心”建设、发展现代服务业和国际大都市建设提供必要的载体。
上海中心大厦建设发展有限公司BIM主管靳金向记者介绍到:“陆家嘴中心地区是世界上唯一一个在小的地区有三座400层以上的超高建筑,建设团队在做这个方案时要考虑到上海中心与周围两个建筑的关系,在高度上要考虑环球比金茂高出70米,上海中心比环球高出140米;在形态上要考量金茂顶尖的形状,环球一条线的形态,所以上海中心设计团队综合考虑后想以点线面的方式,使三座建筑物看起来更加协调一些。”
上海中心于2008年11月底开工,预计2014年年底大厦完工,中间会经过大约半年左右的调。上海中心有4个社区的建设目标,目前,上海中心已经拿到了国家绿色三星设计认证和2.0级经济绿色认证,所以说,上海中心不是世界上最高的建筑但是是世界上最高的绿色建筑。
上海中心的“管”与“梳”
2013年9月20号,上海中心与华为一起发布了中国工程建筑方案第一本电子云,华为做基础设施的搭建,上海中心也在大楼的7层专门开辟了语音计算机房。上海中心大厦建设发展有限公司想依靠上海中心这几年运营的经验和独有的品牌资源整合优势,把垂直领域建立起来。在智能化方面,上海中心将会实现室内外的自动协调,例如停车库,平时人们在一些大的建筑体里面把车开进去,出来的时候可能有的人就找不到了;在上海中心,只要记住你的车牌号,出来的时候在屏幕上把车牌号写下,系统会告诉你具体停车的位置以及停车费用,并可以直接缴纳停车费,最后利用这个缴费条就可以找到车出去。诸如此类的智能应用在上海中心中还有很多,上海中心希望通过这些点的应用把上海中心大厦做得更加智能,让人们使用的更加舒适。
上海中心涵盖的另一重要内容还包括人文社区,上海中心在37层设立了博物馆,在五十几层设立了台湾的诚品书店,这些都是上海中心人文社区的一部分。“上海中心也是想以这样的方式把它做的更人性化,人们对上海中心的印象不只是酒店、办公,所有人都会参与到这个大厦里面,这都是人文社区一部分。”靳金说到。
当然,在实际工作中上海中心也面临很多问题,一个是参与单位众多,包括总包、分包,信息的传递以及分包大量的信息需要跟总包和业主沟通;还有一个就是周期长,从2008年到现在上海中心已经开工5年的时间,还需要大约两年时间才能交付,这个周期非常长,在这个过程中成本的控制难度也比较大。创新机制的大量应用在这么高的大楼里遇到了前所未有的问题,需要用新的技术和方法解决。
既然存在这么多的问题,就必须要有一种技术手段帮助上海中心去攻克这些难题,不期望能全部解决,但要在某一种程度和某一种方式上帮助上海中心去解决这样的问题。靳金介绍到:“当时有很多的契机和机遇就是依靠信息技术在这么多问题中间帮助我们解决一部分,最后我们制订了上海中心大厦是建设单位为主导的基于BIM的经营管理模式。”
最开始,上海中心想依靠三维载体去解决信息传递、信息共享等问题,靳金表示,我们可能去外面找一个咨询团队帮助做,咨询团队会帮我们建模,做分析,慢慢的这所有的工作由这个团队帮助我们去做,外部专家的介入会把我们内部人员的水平也提升起来,最终希望所有员工都可以做项目的所有工作。
驱动的模式首先是设计单位的驱动,前两年大家都在建这个团队,现在在设计院里面单独的团队会慢慢减少或者是消失,这样相关的不会融入到本身团队里面是比较好的状态。承包单位的驱动模式包括一些大的承包单位,比如中建、上海建工等都越来越注重技术应用在多方面的探索。
BIM应用到建筑的全生命周期会产生很大价值,因为要考虑到前期的设计、招投标包括后面具体设计、施工阶段等,这个技术作为信息的流通也会给应用单位提供很大的价值。靳金说到:“对于上海中心我们希望通过两两交互的模式变成一个基于BIM数据平台统一管理的模式,这样可以节省时间和造价上的成本,对于上海中心来说也是一个契机。”
模式选择和具体应用
随着我国建设工程总量的不断增加,中国马上要超过美国成为全球第一,因此政府部门以及社会各界都非常重视BIM技术的应用,基于BIM技术的项目管理会减少在建造过程中的很多浪费。在上海中心项目实施过程中,BIM的应用首先从几方面内容考虑,比如说目标是什么,达到什么目标,怎么建这个团队,具体的流程、数据等等,这些内容是上海中心大厦建设发展有限公司从2008年就开始考虑的问题。在具体建设过程中,随时也要思考一些实际问题,比如如何审核BIM的实施和过程以及提交成果,应该怎样制定竣工标准,包括提交什么样的内容,什么样的原始文件,在这个过程中需要去做什么样的工作,细到怎么去清除文件中的病毒等等,任何细小的问题都会对整个团队工作产生巨大的影响,所以在中间的标准包括交付标准都需要进行充分考虑。
上海中心BIM技术应用最开始考虑到通过三个专业的模型帮助项目建立数据库,在各阶段应用进行逐渐的深化以及内容的填充。到目前为止,经过三年的实践在数据库中有很多的补充,比如施工过程钢结构具体深化过程中补充了一些具体的数据库软件,同时,建模软件帮助项目团队搭建三维模型的数据库,“在施工阶段会把监理拉过来,帮助施工人员去审核模型,我们跟监理的工程管理系统是自主产权的系统,在监理日常工作中有了应用。”靳金对记者说到。
BIM理想的流程是从设计阶段到施工模型的应用再到后期运维,但是有一些具体的关系比如设计阶段的模型是足够细致的,但一些具体的细节问题比如说分包用这个设计阶段的模型,由于建模时候的约束和它本身的习惯不一样,这样细小的问题用这个模型都不太方便。上海中心现在是跟各家分包单位根据上海中心的图纸建立模型,模型需要交给总包进行统一的整合,如果模型准确可以进行功能分析以及集成上的工作,模型再慢慢的往下传递。因为在实际工作中施工图随时有变更,有伸展的话也会要求在一定时间内根据施工进度的变化进行调整和修改。
技术要求方面在招标文件中有明确要求,包括对总包、各家分包的要求,如果在建造过程中增加了一些专业,都会对它提出要求。一般会具体到要求分包团队需要具备怎样的BIM团队,在这个过程中应该怎么样应用BIM技术以及后面交付的时候所有数据和知识产权等问题,这些都会在开始招标中提出明确要求。在具体的要求提出来之后,业主需要搭建一个平台,就是现在业主方机房里面总包分包大家都在用的,利用这个平台并不只是一个简单的数据和模型知识的管理,通过这个平台可以去做一些流程性的工作。比如说平常召开很简单的会议,传统流程是各家分包过来开一个会,但对于上海中心的多分包组织结构来说比较麻烦,利用这个平台就会对这项工作进行流程优化。此外,还有模型提交流程,因为上海中心检查的审核流程要把相关检查意见交给各家分包后还有一个再提交的过程,这些流程都是需要这样的平台去完成。
有了技术要求和平台后,还要制定相关标准,上海中心在建造过程中已经对相关标准进行了很多修改和调整,当前上海中心定标是现在第二版第二稿,其中对很多工作进行了明确的要求,包括软件使用、文件发布、模型等级等等。
贯穿全生命周期的BIM
在平台和标准搭建完备的基础上,各家分包单位从各个阶段开始应用BIM技术。首先是设计阶段,上海中心是双层幕墙的结构,外表比较复杂,涉及到120度的旋转上升,而且是慢慢收缩的模型,如果不依靠BIM参数工具是很难完成这样巨大复杂的外墙。此外,还有一些可视化设计,上海中心的幕墙在陆家嘴地区都是明晃晃的玻璃,虽然幕墙的设计参数已经降到非常低,并全部使用超标玻璃,但对于反射还是做了一些分析,例如三公里范围内是否对周围的建筑产生影响,还有一些室外的可视化分析也是基于最初的模型做了很多模拟。
施工阶段首先就是通过可视化预演,比如说有一些重物是需要两台塔吊共同提升,那么这两台塔吊需要怎样的协作关系可以利用BIM进行分析,这些数据分析给了负责塔吊的使用人员一个参考。还有一个应用点是上海中心要求各家分包单位按时提交专业模型,并对模型进行碰撞检查,把各家碰撞的问题反馈回去,有一些修改指导意见,各家分包商需要将这些修改指导意见交给相关深化设计人员进行调整,这些工作现在也是通过平台以网上平台性的流转方式解决。
可视化的模拟分析是通过技术信息和模型进行挂接,实现可视化的预演。因为施工阶段不可预测的因素太多,有一些不是可以通过软件进行预测,但是起码可以通过这样的预演减少施工中可能的冲突等,包括施工阶段场地的模拟分析,比如说车辆的进出场,一些复杂的钢筋结点等等,这样的一些模拟还是非常有帮助的。
利用BIM技术还可以进行预制化安装模拟预演等,机电这一块用的比较好的也是通过预制化进行应用,通过大量三维技术的应用,一级化的应用帮助项目团队减少了很大现场预制工作和现场危害作业等。还有就是二维码的应用,上海中心大型设备上已经装配了二维码,一扫就知道二维码所包含的具体厂商信息,这对后面的应用是非常有帮助的。
在监理方面,上海中心也做了一些探索,靳金详细介绍到:“监理方的工作从一开始施工阶段的质量检查扩展到了更多阶段,可以对项目有很好的认知和质量的了解,到后面也可以帮助我们进行模型的确认和信息的汇总等等。”其中开发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工程管理平台,主要包括一个平台和两台模型,一个平台就是三维技术的平台,三维模型这一个是BIM模型,还有一个是通过对高像素照相机拍摄现场的情况拼接在一块形成的全景模型。通过平台和模型在监理工作中进行实验,比如说一个进度管理通过不同颜色的区分,对照进度的标识,通过标签进行质量的管理,在现场发现问题后直接对应在标签上发给相关的责任人等。
在运维阶段,上海中心前期做了大量模型和数据,也是想在应用阶段有一个很好的应用效果。首先,上海中心跟一些厂商合作,把模型先放进去,在这里面可以把所有的专业东西显示出来去看相关构件的情况,包括进行资产的管理以及做一些空间资产的管理和一些监管等。
谈到BIM技术所带来的具体功效,因为现在这种BIM应用效果很难去统计,只能通过传统的方式进行对比。在上海中心总的建筑面积中进行测算得出利用BIM技术可以省去85%的返工,节省大量的成本,现在估计是超过一个亿。在国内很难去做一些所谓利益分配,前几年大家都不知道BIM是什么样的东西,也不知道可以带来什么样的价值,更提不上所谓利益分配了,只能是很多分包商在项目过程中积累了大量的经验,觉得这路可以走通,针对他们自身竞争力的提高,在以后整个行业技术比较成熟的时候可以更好的提升BIM应用。
BIM技术的应用到底应该选择怎样的模式呢?首先要考虑自己的具体需求,希望BIM技术能做什么。靳金表示:“对于上海中心来说从最开始确定要用BIM技术,并把它写到招标书里面,是有一定的冒险性在其中。其中的平台也是把我们想要做的工作都去做了一个尝试,这些应用也都是在慢慢尝试中得出来的,有一些成功的东西也有失败的东西。”在这些尝试的过程中,上海中心通过这一过程知道可以做什么,在哪些方面可以帮助上海中心进行更好的控制。同时,也在这个过程中有慢慢的体会,那就是标准对于这些复杂的项目来说是非常重要的。上海中心希望通过简单的模型帮助生产,并在模型中进行管理,从而实现从技术到管理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