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在创新中实现新闻价值回归

2013-09-05

声屏世界 2013年8期
关键词:时政南昌栏目

□本刊记者 黎 莉

今天的时政新闻再次走到了时代的十字路口。南昌广播电视台《每日新闻》栏目具有27年的播出历史,是南昌地区一档历史悠久的综合性时政新闻栏目。如何在日益激烈的竞争中延续辉煌,将栏目打造成具有全国视野、符合城市台未来发展方向的新闻栏目?通过内容和形式上的转型,《每日新闻》克服时政新闻的传播惯性,不断深化改革,努力在创新中实现新闻价值的回归。

根据中央和江西省委、南昌市委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有关规定,南昌广播电视台作出了“按照精简务实、注重效果的原则,时政活动根据工作需要、新闻价值、社会效果决定是否报道”的决定。以往时政会议、领导活动占据新闻的主要篇幅,现在自上而下的新闻报道改革,使《每日新闻》腾出了更多的篇幅,热点调查、政策解读、国计民生事件等得到了集中的反映,为《每日新闻》改革创新提供了良好的机遇。在铸造主流媒体权威声音的同时,《每日新闻》栏目遵循电视新闻发展规律,牢固树立政治意识、服务意识、问题意识和改革创新意识,进一步深化改革,强化舆论导向,坚持民生为本,以面向更广泛收视人群提升《每日新闻》栏目传播力、影响力为目标,从节目内容风格、编排结构、演播形式、新主持人推出等方面再次勇敢尝试、大胆突破,努力打造“最南昌、有深度、全视野”的综合新闻模式,取得了阶段性社会反响和传播效果,在取得政治效应的同时,收视率实现翻番,再创历史新高。

报道内容上有深化。从单一宣传领导动态的时政报道到以新闻价值为导向的“新闻”,从以单一陈述为主的报告式新闻到以问题为导向的新闻“述评”。《每日新闻》以往多是报道发生了什么,现在重点关注“发生的事件意味着什么”,通过对新闻内容编辑强化提炼,大篇幅增加述评内容,以并列式述评、转折式述评、递进式述评等方式,对新闻事件的前因后果进行 “解剖”,广开言路、探索未知。2013年省市“两会”期间,《每日新闻》推出大型系列报道《2012南昌传奇》,一改成就报道“由点到面”陈述式报道的方式,抓取新闻背后的新闻。报道以人物命运为明线,讲诉一个个真实可信、生动传神的新闻故事,展示2012年发生的招商引资、企业上市、地铁拆迁、啄木鸟在行动等影响南昌的大事件,精心制作了《王健林:南下造城》《徐桂芬:上市前夜》《开往春天的地铁》《当红“80后”章金媛》《啄木鸟的爱与痛》《王锡高——千亿追梦》等多期特别节目,引起广大观众的强烈反响和共鸣。其中,《王健林:南下造城》以王健林的投资布局为明线,以南昌的招商理念、措施为暗线,远赴北京和东北,实地采访王健林等重点客商,讲述南昌以强烈的发展愿望和高效务实的招商作风,赢得了万达集团的投资青睐,改变了王健林投资北京的计划,在三个月内就决定在南昌投资400亿元兴建文化旅游城项目等新闻背后的故事。节目播出后,受到省市主要领导的高度关注,并要求《每日新闻》连夜刻制光碟作为招商引资的典范案例,第一时间发放到全市领导干部手上进行观摩学习。

报道风格上有创新。放低新闻姿态,从原来的居高临下、强势灌输的宣讲式报道逐渐转变到施受平等式的报道,改“填鸭式”的宣传为“讲道理”的新闻。2013年南昌“两会”定下了新的一年12%增长目标,成为会内会外的热点。《每日新闻》围绕为什么是12%,从依据、构成、措施等方面入手,讲清楚了实现这个目标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同样,在民生新闻报道中,《每日新闻》不是仅仅站在政府角度 “居高临下”地简单报道有什么民生项目,而是从老百姓的需求出发,把民生福利“钱从哪里来”“怎样落实”等一笔笔“实在账本”算到老百姓的心坎里。

“让新闻软一点,再软一点”是《每日新闻》报道风格转变的最显著特征。《每日新闻》注重报道百姓的衣食住行,更注重新闻的信息传播、知识传播。《南昌市城市管理条例》3月1日正式实施,《每日新闻》没有照本宣科,而是以案说法,让老百姓通过发生在大家身边的一个个鲜活的事例,使 《条例》深入人心,取得了“说教式”报道无法取得的宣传效果。《每日新闻》曾播出一篇题为《遭遇“滑梯”别慌乱》的新闻,这本是南昌市安监局举办的一个安全知识进校园的宣传活动,但记者巧妙抓住了人们日常生活中经常会遇到的电梯“滑落”的现象,进行了分析介绍,告诉观众这只是电梯控制系统常见的短暂“休眠”现象,做到了趣味性与知识性的结合。文化是一个城市时尚的重要标志,也是《每日新闻》这样的时政栏目中的“调味剂”,现场声的运用、名人的效应,增强了新闻的可视性。

报道形式上有突破。从只讲大好形势到敢讲真话、敢问真相。《每日新闻》以往多报道成就取得的结果,现在更注重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直面问题、研究问题、回答问题,积极推动问题的解决,集聚推动发展的正能量。舆论监督不同于一般的民生新闻,如何发挥自己的监督能量必须讲究技巧。

2012年,《每日新闻》增设《啄木鸟在行动》板块,在综合性时政新闻栏目中进行舆论监督,按照“倒逼职能部门解决问题”的报道原则和明察暗访的报道手段,充分发挥监督平台作用,进一步拓展报道视野和影响力,曝光市容环境、城市管理、交通秩序、效能建设、干部效能等多方面存在的问题。近两年来共播出800多篇报道,反映600多个问题,解决率超过80%。许多与百姓生活息息相关的问题得到解决,干部队伍作风得到改进,“啄木鸟行动”得到市民真心拥护。省委常委、南昌市委书记王文涛多次对 《每日新闻》《啄木鸟在行动》节目作出批示,高度肯定报道内容,并要求节目组进一步树立精品意识,扩大舆论监督范围。

为推动南昌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每日新闻》设置了《文明创建“曝光台”》专栏。这是《每日新闻》栏目继《“啄木鸟行动”》之后,推出的又一档监督类专栏。专栏以非常规的形式,通过非常规的拍摄手法、非常规的编辑制作手段,重点挖掘城市管理、交通、市容环境等方面存在的难点问题,查找不文明现象的根源,直指文明创建的关键环节,直指有关责任部门的不作为现象,触其痛处,让人警醒。

演播方式上有看点。《每日新闻》栏目在省内开创了站播与坐播相结合的播报方式,实现了对时政、民生等不同风格的新闻语态的栏目内合理转换,逐步打破屏幕内外授传双方的交流壁垒,增强了时政类新闻栏目的亲和力和可视性。在主持人的选拔上,南昌广播电视台倾全台之力,通过不断筛选优化,选拔出两名具有一定述评能力的记者型主持人,每天就一两个热点话题,以新闻事件为由头切入,边叙边议,适时点评,阐述观点。播报方式也从字正腔圆的播音腔转向讲究个性的深度述评,彰显了节目的深度和内涵。另外,《每日新闻》栏目引入国际国内新闻,并且保证新闻时效和播出比重,使该栏目内容构成更为合理,外延更为拓展,信息量大为增加。

不断的改革创新让《每日新闻》收获了回报,收视率及观众美誉度稳步上升。根据央视索福瑞提供的2012年11月到2013年2月三个月收视数据显示,南昌电视台《每日新闻》栏目月平均收视率涨幅为4.9%,日均最高收视率突破1%,创下本土新闻类节目的历史新高。

2013年2月,长江中游四省会城市达成战略合作关系。南昌广播电视台顺应时势,主动与武汉、长沙、合肥广播电视台加强对接,在2013年3月的四省会城市台第一次联席会上,率先提出建立 “中三角城市台新闻联盟”,以《每日新闻》为骨架,加强新闻报道、主题宣传、资源共享等领域的合作,得到其他三台的积极响应。2013年6月,《每日新闻》新一轮改版再次启航。风格上,彰显时政消息 “简洁明快”、资讯直播“清新大气”、深度评论“先锋新锐”三种定位;在包装上,展现“新节目、新演播室、新主持人”全新面貌;功能上,凸显“播报、评论、直播”三大传播形态。

通过不断创新,《每日新闻》逐步实现着新闻价值的回归,在2012年度江西广播电视创新创优评选活动中荣获十佳品牌栏目,评委们评价说:“《每日新闻》作为该奖项中唯一获此荣誉的时政类栏目,其改革的决心和魄力难能可贵,节目内容很好地体现了新闻改革的方向。”

猜你喜欢

时政南昌栏目
我在南昌 你在哪
南昌是我 南昌是你
关于栏目的要求
栏目主持人语
“大师问答Ask the Guru!”栏目问答精选(二)
南昌护桥记
栏目制,为什么这样红
时政
时政
时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