谨防“走基层”报道的误区
2013-09-05李立功
□ 李立功
(作者系江西省广播电视协会顾问)
本文责编:陈道生
“走基层”报道是正在蓬勃开展的“走、转、改”活动的重要内容,也是转作风、改文风的前提。近两年来,广大广播电视工作者坚持以人为本,回应时代关切,迈开双脚,深入基层,采播了一大批鲜活、生动、感染力强的好新闻,受到了广大受众的热烈欢迎。“走基层”的新闻报道进一步强化了“新闻立台”的理念,真正体现了“三贴近”的原则,增强了新闻报道的感染力和吸引力,提升了广播电视主流媒体的公信力和影响力,成为推动我国新闻改革和发展的重要措施。
但是在蓬勃开展的“走基层”活动中,也有一些广播电视工作者没有准确把握“走基层”的本质要求,不能从尊重新闻规律、努力追求新闻价值的核心内涵上去探求“走基层”报道的正确途径和方法,把“走基层”简单化、模式化,对于为什么要走基层,走哪里,采访谁,如何选取素材,如何提炼主题,如何把握节目的基调和风格等问题缺乏理性、深入的思考,因而容易使“走基层”报道出现一些误区。
走哪里?谨防走基层出现盲区
走哪里,顾名思义,走基层就是到我国各行各业第一线的基层单位和基层群众中去。在我国,基层是个极为广泛、丰富的概念。对农业来说,基层在村庄、农户;对工业来说,基层在车间、班组;对部队来说,基层在连队;对城镇居民来说,基层在社区;对学校来说,基层在班级;对科研单位来说,基层在研究室、课题组……这些各行各业的基层单位构成了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生活的最小细胞,那里每天每时都在发生大量的新闻事件,需要我们深入去采访,及时去报道。
但是有的广播电视工作者一说走基层,常常只想到农村,特别是边远山区。我们在“走基层”的报道中,大量看到的画面总是连绵起伏的山峦,险峻的山道,人迹罕至的深山老林,极为艰苦的自然环境……而其他各行各业的基层则很少报道,特别是很少看到工业、社区、部队等这些我国极为重要的战线第一线的新闻报道。我们并不反对给予农村和边远山区以更多的关注,那里也确实有不少新闻事件值得我们去挖掘,去报道。但是工业和服务业占了我国经济总量的绝大部分,其中民营经济又占了工业和服务业的大部分,我们很少看到工业第一线的报道,而民营经济的报道则更是罕见。我国城镇人口已经超过了百分之五十,城市社区也是关系我国社会稳定、民生幸福的重要基层,还有大量在保卫祖国第一线的战士和那些默默无闻在科技战线奋斗的科技人员,他们很少见诸报道。如果我们忽略了走进这些行业的第一线,忽视了这些行业第一线的新闻报道,那么我们“走基层”就会出现盲区。因此,“走基层”有必要平衡各行各业的报道,着力报道那些为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做出重大贡献的劳动者,挖掘发生在他们身上具有新闻价值的新鲜事,这样,走基层才能常走常新。
采访谁?谨防走基层成“访贫问苦”
“走基层”报道应该把话筒、镜头对准谁,这原本也是很清楚的。应该把话筒和镜头对准基层第一线的劳动者,要着力反映这些普通劳动者的奋斗业绩,反映他们的心声,挖掘他们在劳动和生活中具有新闻价值的素材。但是我们发现一些走基层的报道,过多地注意弱势群体,过分地演染某些人的苦难和人生坎坷,走基层报道成了“访贫问苦”。我们并不反对走基层报道适当反映一些弱势群体的生活,传达他们的呼声和要求,但是我们必须清楚地认识到,这些困难群体的生活和困境毕竟不是我国生活的主流,个别人因病残、天灾等因素带来的苦难在任何国家(包括发达国家)都是难免的,过多地渲染这种苦难和困境,并没有多少普遍的社会意义。不能把记者走基层等同于各级领导干部下基层“访贫问苦”。记者走基层必须把握生活的主流,回应时代和人民的关切,把话筒和镜头对准那些在一线工作的普通劳动者,特别要注意挖掘那些在平凡岗位上做出不平凡业绩的典型人物。要多反映那些勇于创新、锐意改革的创业者的业绩,多发现那些心地善良、默默奉献、助人为乐的“好心人”的事迹,多表现那些锲而不舍、敢于拼搏,努力实现心中梦想的成功者的人生历程,这才是具有新闻价值的报道素材,而这些恰恰比之简单的“访贫问苦”要求记者具有更扎实的新闻功底和刻苦精神。只有这样,才能使走基层新闻成为鼓舞激励人民群众创造美好生活的动力。
讲新闻还是讲故事?谨防故事性淹灭了新闻性
新闻是当前发生的事实的报道,时效性、新鲜性是一切新闻不可或缺的第一位要素。走基层新闻报道也不例外,它应是基层当前发生的事件的报道,追求时效性和新鲜性仍然应是走基层报道的核心要素。但是现在不少走基层的新闻报道没有着力去捕捉最新发生的新闻事件,忽视时效性和新闻性,而是着力去讲主人翁的十几年甚至几十年的故事。几十年的努力,几十年的坚守,几十年的奋斗,几十年的奉献……但唯独缺少新闻主体当前在干什么,当前发生了什么事。我们并不反对表现主人翁几十年的生动故事,这些故事有的也有较大的教育意义,但是如果忽略了主人翁当前活动新闻事件,那就缺少基本的新闻眼,甚至连新闻的切入点也找不到。这样的报道就只能是讲故事,而不是新闻报道。新闻价值就被故事性淹灭了。
还有一些走基层的报道为了突出故事性,体现平民化,有意放慢报道节奏,大量采用主人翁的情景再现,把一些与新闻主题无关的情景也放到报道中,新闻报道的风格向纪录片风格靠拢。这种做法看似增加了生活气息,提高了新闻的真实性、可信度,却使新闻报道冗长,减少了新闻的信息量,有的原本一分钟的新闻素材拖到三四分钟。这种做法也违背了新闻规律,降低了新闻价值。特别是在“视秒如金”的上星频道的“新闻联播”中,播出这种慢节奏的新闻报道,无疑是新闻资源和注意力资源的浪费。
记者追新闻还是新闻追记者?谨防新闻主体错位
新闻是对客观存在的新闻事实的报道。记者是新闻报道的生产者,但不是新闻事件的参与者,更不是新闻事件的主体。记者在报道新闻时必然会有自己的主观感受,对新闻事件的素材取舍、报道角度、主题提炼、事实描述都不可避免地带上记者的主观色彩。但是新闻专业主义要求,记者必须观察和记录事实,记者追求的目标是真实,把一个真实的新闻事件呈现给受众,让受众自己去感知,去判断,去思索。记者的定位应是一个真实的记录者,而不是直接站出来告诉受众应该如何理解,如何观察这些新闻事件。新闻报道的导向性和引导力是通过新闻事件本身的力量来达到的,而不是记者的公开评论来达到的(新闻评论例外)。这样就要求记者与新闻事件必须保持一定距离,尽可能淡出新闻事件。这些本应是新闻的职业规则所在。
但是现在一些走基层的新闻报道,把镜头对准记者,用大量画面表现记者翻山越岭,爬山涉水。采访时过多让记者出镜,记者提问过多、引导性过强,让人感到记者在主导新闻事件,甚至把新闻报道拍成了记者访谈。还有一些走基层的报道,记者迫不及待地直接抒发自己的采访感受,大量地播出各种“采访手记”“记者感言”“采访心得”,表面上看是为了强化新闻的引导力,实际上记者放弃了客观记录者的身份,强化了新闻的灌输色彩,反而弱化了媒体的公信力和话语权。记者走基层是记者到基层去追新闻,而不是记者走到哪里,新闻就发生在哪里,否则将造成新闻主体的错位。
走基层的新闻报道中,我们必须注意上述问题,使走基层的新闻报道回归新闻本位,更好地尊重新闻规律,更有效地体现新闻价值,使“走基层”活动更好、更深入地开展下去,以期涌现更多的“走基层”好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