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唇腭裂患者术后鼻唇部畸形的Ⅱ期整复方法及效果观察

2013-09-04黄雁翔邓建平张治平裴春燕黄伟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 2013年5期
关键词:上唇唇裂唇部

黄雁翔 邓建平 张治平 裴春燕 黄伟

(广东省高州市人民医院 高州 525200)

唇腭裂患者术后鼻唇部畸形的Ⅱ期整复方法及效果观察

黄雁翔 邓建平 张治平 裴春燕 黄伟

(广东省高州市人民医院 高州 525200)

目的:对唇腭裂患者术后鼻唇部畸形的Ⅱ期整复方法以及效果进行分析探讨,为今后的临床治疗工作提供可靠的参考依据。方法:随机抽取2006年7月~2012年8月间我院收治的唇腭裂术后鼻唇部畸形临床患者38例,将其按照畸形的不同分成三种术式进行治疗,分别为鼻底叉形瓣延长鼻小柱、Noordhof整复法、前唇组织瓣延长鼻小柱,而后对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观察分析。结果:本组38例患者经上述整复方法后状态良好者23例(60.53%),一般者15例(39.47%)。结论:根据鼻唇部畸形的类型采取相对应的整复方式能够获得理想的治疗效果,值得临床给予关注。

唇腭裂;鼻唇部畸形;Ⅱ期整复;临床效果

目前在临床上唇腭裂患者的初期整复一般无法获得比较理想的效果,主要是由于尽管从表面上看每一位唇腭裂患者的畸形均存在很大的相似处,然实际上每个患者的畸形均存在较大差异,因此便给唇腭裂手术整复增加了难度,从而导致该类患者往往需要多次手术才可获得良好的效果[1]。本次研究出于对唇腭裂患者术后鼻唇部畸形的Ⅱ期整复方法以及效果进行分析探讨的目的,对我院收治的唇腭裂术后鼻唇部畸形患者按照畸形类型分别实施了鼻底叉形瓣延长鼻小柱、Noordhof整复法、前唇组织瓣延长鼻小柱整复方法,并观察分析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研究中资料来源于我院收治的唇腭裂术后鼻唇部畸形临床患者病例,抽取其中的38例作为研究对象,男28例,女10例,年龄3~30岁,平均(14.3±5.6)岁。38例患者在Ⅰ期整复结束后全部存在鼻畸形,包括有鼻尖低平、鼻翼塌陷、双侧鼻孔不对称、鼻堤缺失、鼻小柱短小;上唇过紧者30例,上唇过松者6例,人中不显者38例,唇峰不显者38例,口哨畸形者21例,红唇不显者12例。

1.2 方法

1.2.1 研究方法 将以上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整理,而后按照以上存在鼻唇畸形者按照畸形类型实施相应的合理的Ⅱ期整复治疗,并对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评价分析。

1.2.2 整复方法 针对对上唇组织较多的患者,对其实施鼻底叉形瓣延长鼻小柱,上唇创缘直接缝合法进行整复;针对鼻以及上唇畸形相对较轻者,对其采取Noordhof整复法进行治疗;而针对鼻唇畸形相对严重者并合并上唇过紧者实施前唇组织瓣延长鼻小柱术,下唇Abbe瓣旋转修复上唇正中缺损[2]。

1.3 疗效评价标准 理想:经整复后畸形改善,与正常人无明显差异;明显改善:经整复后畸形改善然同正常人比较存在一定差距;一般:整复后畸形仅得到轻微改善,同正常人比较存在较大差距。

1.4 数据处理 所得到相关数据采用SPSS14.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分析,计数资料和组间对比分别进行t检验和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经统计得知,本组38例患者中Ⅱ期整复后畸形改善良好者23例,占60.53%,改善情况一般者15例,占39.47%,前者高于后者(P<0.05)。详见表1。

3 讨论

临床上双侧唇裂或是唇腭裂患者在术后易继发鼻畸形,其类型主要为双侧鼻翼软骨外侧脚向两侧外下移位从而导致双侧鼻孔呈现扁平以及不等大现象,鼻翼内侧脚向内下后移位从而引起鼻小柱发生明显短小,双侧鼻堤发生显著的缺失畸形。目前临床上对于该畸形患者实施Ⅱ期整复的原则为:使移位的鼻翼软骨、内以及外侧脚至正常的位置得以恢复,并且对鼻孔基部的鼻堤展开合理重建。手术方法以上唇的组织多少不同为依据进行合理选择,譬如说针对上唇不过紧者,即上唇鼻底组织充分,可实施有效的鼻底叉形瓣组织来使鼻小柱的下1/3~1/2得到有效的延长[3]。

表1 38例患者Ⅱ期整复后畸形改善情况统计 例(%)

双侧唇裂或者是唇腭裂在术后继发唇畸形的类型包括:人中不显、无人中嵴以及唇峰、唇珠缺如、口哨畸形等;部分患者会表现出上唇过紧、唇珠缺如以及红唇不显,在侧面观察时上唇呈现明显的后缩,下唇处在上唇的前方。对该类畸形的手术原则为:对人中、人中嵴、唇峰以及唇珠进行积极重建,保证上唇过紧的组织能够获得松解,而不足的组织则能够获得补充,上唇处在下唇的前方,并保证上唇下1/3微微前翘,形成自然的美感[4]。

本组患者依照畸形的特点,分别实施了鼻底叉形瓣延长鼻小柱、Noordhof整复法、前唇组织瓣延长鼻小柱术进行治疗,结果发现治疗效果显著,改善情况良好,由此可知,科学合理的整复方法对于改善整复效果具有重要意义,值得临床对其给予关注。

[1]祁建平,王玉明,王朝亮,等.双侧唇裂术后继发红唇畸形的修复[J].遵义医学院学报,2010,12(4):319-320

[2]翦新春,谢正其.双侧唇裂或(和)唇腭裂术后继发畸形的整复治疗[J].中国实用口腔科杂志,2008,12(11):887-889

[3]曹强,封兴华,蒋威,等.运用膨体聚四氟乙烯补片行双侧唇裂术后鼻畸形矫正[J].中国美容医学,2009,21(10):323-324

[4]翦新春,吴晓珊,贺智晶,等.双侧唇裂或唇腭裂Ⅰ期修复后不同口哨畸形修复术式的选择研究[J].中国美容整形外科杂志,2008,11(03):832-834

R782.2

B

10.3969/j.issn.1671-4040.2013.05.051

2013-05-27)

猜你喜欢

上唇唇裂唇部
上唇腺样囊性癌1 例及文献复习
上唇年轻化治疗的研究进展
唇部美人计
婴幼儿唇部血管瘤的临床分型和治疗探讨
改良旋转鼻唇沟皮瓣用于上唇缺损的亚单位修复
新生儿唇裂局麻下行手术治疗的可行性分析
小儿唇裂术后系列护理效果的临床观察
耳后游离皮片在修复鼻小柱与上唇粘连外翻畸形中的临床应用
初秋の唇困扰直播中!!
对唇部用品保湿性能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