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首届上海市民运动会的透析及思考
2013-09-04倪京帅
倪京帅,季 艺,赵 波
衡量一个城市体育发展的水平,不仅要看竞技体育赛事的水平,还要看大众体育赛事的水平。大众体育运动会是大众体育赛事的具体表现,2012年6月10日至11月17日上海举办了第一届市民运动会,首届上海市民运动会可谓盛况空前,引起了巨大的社会反响,市民运动会也已经成为上海体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以首届上海市民运动会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市民运动会的组织机构、项目设置、参与人次等内容,探索了首届市民运动会的举办模式、赛事特征以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未来市民运动会可持续发展的一些策略,以期为大众体育的发展提供借鉴。
1 上海大众体育赛事的历史沿革
建国以后,几乎在每个年代都出现过上海全市规模的群众体育活动高潮,这些大型群体活动大多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1957年为迎接建军30周年举行的“国防体育活动周”,1958年“摆擂台、破纪录”活动,1961年的“攀珠穆朗玛峰”和“二万五千里长征”累计长跑活动,1989年的“迎亚运”系列体育比赛活动等等。总结起来,建国以后至20世纪90年代末,上海大型群体活动分为体育活动周、渡江游泳活动、夏令营与军事野营、群众性火炬接力传递活动等4类。其中发动面最广的是体育活动周,包括1958年全民体育活动周,1988年上海体育活动周,1989年上海群众体育活动月[1]。
1995年《全民健身计划纲要》颁布以后,上海市大众体育赛事兴起了一个办赛的小热潮,1996年首届上海市全民健身节举办,大众体育开始蓬勃发展起来。21世纪以来,在“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目标指引下,国内兴起了办运动会激发公众投身体育的热潮。特别是北京奥运会结束之后,办赛热潮席卷全国,各地办运动会之风盛行,上海全民健身宣传周、全民健身日、国际大众体育节等大众体育赛事开始举办。目前上海市按期召开的大众体育赛事有十几个,这些赛事基本上每年一次,因此每年至少要举行两三个大众体育赛事,再加上上海的国际城市地位,吸引了一批国际大众体育赛事的进入,使得上海赛会多的事实不容置疑。
上海这十几个大型赛会分别归属于上海市体育局、上海市教委、上海残联等不同部门,每项赛事具有不同的目标和任务。在上海的不同历史发展阶段,各类综合性运动会的定期举办,在一定时期内对推动上海体育事业乃至社会事业的发展,发挥了重要的价值和作用。但不能忽视的是,近年来赛会上的浮夸之风以及办赛过程中的一些非理性现象也日益突出,一些赛会的适应性与吸引力正在衰减。以每4年一届的上海市运会为例,从重在参与角度,市运会没有把市民最广泛地发动起来;从培养后备人才的角度,市运会没有完全发挥竞赛杠杆作用,培养优秀后备人才的重任。随着时代的发展,当一些赛会的功能已逐渐缺失或被其他形式所取代,其存在的历史必然性与现实合理性将如何对接?现有的竞赛体系是继续沿用,还是需要调整乃至打破重构?在不断地追问和讨论中,如何真正实现节俭办赛,让大众体育赛事回归体育本源[2]?如何让大众体育赛会更有效地服务于上海市民以及上海经济社会的发展,上海的大众体育赛事到了需要谋求变革的时刻了。
2 上海市民运动会的创立背景
2.1 打造与上海国际城市地位相匹配的大众体育赛事
最近几年,上海日益以国际化大都市的形象出现在世人面前。随着上海的国际化程度越来越高,在体育全球化的时代,上海已经成为一个国际化的体育交流平台。目前上海已经拥有了以F1、网球大师杯赛、国际黄金大奖赛、斯诺克大师赛、世界游泳锦标赛等一系列顶级品牌体育赛事。处于城市营销时代的今天,众多顶级国际体育赛事的举办和历练,不仅奠定了强大的上海竞技体育赛事的基础,更提升了上海城市的国际形象,拉动了体育产业的发展。但是体育的全面发展既包括竞技体育的发展,也包括大众体育的发展。通过品牌赛事带动上海大众体育的发展,将更多地看运动者转变成为运动者,打造与上海国际大都市相匹配的、具有上海特色的大众体育品牌赛事是上海体育面临的全新命题。市民运动会的召开,正是实施这一理念的最好的诠释。
2.2 体育成为上海市民的一种生活方式
2011年上海城市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达到35.5%,人均GDP为12 784美元,反映了上海不断加快的经济发展步伐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随着上海城市居民恩格尔系数的持续下降,人均GDP水平的不断提高,表明上海居民消费结构发生了历史性变革,居民消费已经从基本生存型消费逐渐向发展型、享受型消费过渡。上海居民对体育文化精神生活和休闲健身的需求不断增长,正逐渐从温饱型过渡到享受文化体育消费,体育已经逐渐成为人们的生活方式。为了适应市民日益增长的体育需求,改善市民生活方式,切实保障市民参与体育健身活动的合法权益,2012年6月上海市政府新修订了《上海市市民体育健身条例》,特别将“举办市民运动会”以立法的形式予以明确,使市民运动会的举办有了明确的法律性界定,保证市民运动会的举办有法可依,有据可循。
2.3 繁荣大众体育赛事文化的需要
体育是社会发展和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是综合国力和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体现,是文化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从体育发展的本质规律来看,发展体育文化具有更强的生命力,而发展以国民健康为主的群众体育文化是中国体育未来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3]。2011年上海市人民政府明确提出了打造体育强市的目标,把建设体育强市作为促进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重要内容。面对上海体育新一轮的创新和转型,从打造体育强市的高度,促进文化发展繁荣的角度,发挥体育赛事的独特文化功能和价值,发展大众体育赛事文化。通过打造全新的市民运动会,增强全民健身的意识,满足社会和市民对于体育运动项目多样化的需求,为市民提供更多、更好的公共体育服务,促进体育文化的大发展和大繁荣。
3 首届上海市民运动会的概况
3.1 市民运动会的组织机构
上海市首届市民运动会主办单位为上海市体育局、上海市总工会和上海市体育总会。运动会组委会由一室七部构成(见图1),下设:办公室、竞赛部、社会活动部、大型活动部、财务市场部、新闻宣传部、安全卫生医疗保障部、志愿者工作部。从图1可以看出,市民运动会的组织体制是政府主导下的“条块合作、行业推动、市民参与”的管理体制,其特点是以体育局管理为主,借助工、青、妇、商会、少数民族联合会、单项体育协会、体育俱乐部、楼宇管委会等各种力量,发挥体育总会等社会体育组织的辅助管理作用,实行市、区、街镇三级“分级比赛、分级管理”的结合型管理体制。市民运动会组委会主任由分管副市长担任,组委会委员由市全民健身联席会议成员单位和各区县政府分管领导担任。各项目比赛或活动的承办单位分别成立项目竞委会或工作组。
图1 市民运动会组织结构图Figure1 Setup of the Citizens Games
3.2 市民运动会的参赛条件与报名形式
运动员资格问题是运动会能否成功举办的关键,历届运动会中参赛运动员的资格纠纷是大赛组委会最头疼的问题。作为大众体育赛事活动,市民运动会在参赛条件上,对市民不设门槛,鼓励参与。本届市民运动会在参赛身份方面的要求是:运动员应是在本市工作、学习、居住的人员。报名没有门槛,参赛人群打破框架,赛事组织突破常规,组织者赋予“市民”身份一词最为宽泛的外延:凡在沪工作学习和居住的所有人员,不管是否具有户籍或居住证,包括高校、驻沪部队、外来务工人员,乃至来沪游客,只要有愿意参与的热情,都可以报名。组委会在各区县建立296个报名点,通过定点报名、网络报名、现场报名等各种方式,最大程度为市民提供便捷的方式报名。
3.3 市民运动会的参与人次
首届市民运动会从2012年6月10日至11月17日在全市范围内全面举行,赛事历时160天。在5个多月的时间里,全市共举办各类各级赛事活动3 812场,吸引了6 312 944人次参与。共有103个代表团参加了50个大项2 399个小项的各级竞赛,各类体育素质达标7 524人,产生区级擂台赛达人234人、市级擂台赛达人8人,获得业余运动员段位证书4 231人;共有1 803 099人次参与了如全民健身展示周、NBA百万大投篮、990广播操展示等各类大型展示活动;在大型综合性运动会中,参与老年人运动会共计80 103人次、参与阳光体育大联赛共计324 714人次、参与学生运动会共计526113人次、参与职工体育大联赛共计15 000人次;此外,共有342 191人次接受了各类免费技能培训,64 857名市民享受到了各区县提供的体质测试服务。这些数据充分体现了本届市民运动会“大众化、生活化、社会化”的办赛理念。
3.4 市民运动会的项目设置
上海市民运动会的项目由竞赛、展示、擂台、活动和服务5个方面组成[4]。
3.4.1 竞赛项目
竞赛类项目是指对抗性较强,又广受市民喜爱的体育项目。分3个部分:一是引导性项目,如足球、篮球、排球、游泳、乒乓球等,初步拟定了20多个项目;二是综合性项目,就是将2012年在本市举办的一些传统并具有一定规模的比赛项目,如2012年举办的上海市第九届老年人运动会、世界著名在华企业健身大赛、职工体育四季大联赛等赛事项目,还有残疾人、少数民族和部队开展的体育项目,一并纳入市民运动会;三是自选性项目,各单项体育协会和各区县根据《总则》举办的各类体育项目比赛,也可作为本届市民运动会的项目。
竞赛项目中的单项性项目是市民运动会核心的竞赛内容,也是体育推广普及的重要对象。从表1看,首届市民运动会竞赛项目中,单项性项目有50项,按照是否进行身体活动将竞赛项目分为身体活动类和心智活动类项目,其中身体活动类项目有39项,占总项目数的78%,心智活动类项目11项,占总项目数的22%,在竞赛项目中占有较大的比重。
表1 市民运动会竞赛项目(单项性项目)一览表TableⅠ Competition Items (Single Items) of the Citizens Games
3.4.2 展示项目
展示类项目是指在社区广泛开展的新颖体育健身项目。分3个部分:一是普及性项目,譬如第九套广播体操,这些项目需要区县、街道、各系统、行业,层层发动、层层比赛,最后参加全市总决赛;二是规定性项目,筹委会已经拟定了一些项目,如健身气功;三是自选性项目,是不定具体项目,让各种各样的健身项目有一个集中展示的机会。
3.4.3 擂台项目
擂台类项目是指一些具有民族传统和地方特色的体育健身项目。一是广泛参与的“谁是擂主”活动,二是指定项目的PK,如广播操三人行、投篮、飞镖、跳绳等。
3.4.4 活动项目
社会活动类项目是指在市民运动会期间全社会开展的各类全民健身活动,有3类:一是大型活动,如8月8日全民健身日活动;二是主题活动,如世界行走日活动、国际武术博览会、中国上海国际大众体育节;三是基层活动,借助市民运动会东风,鼓励基层广泛举办各种运动会,并把这些运动会一起纳入市民运动会的活动序列。
3.4.5 服务项目
健身服务类项目是指在市民运动会期间广泛开展的体育健身服务项目,如各类健身项目培训、健身专家咨询和市民体质测试等。
3.5 市民运动会的竞赛经费与奖励方式
市民运动会经费管理采用“收支两条线”的原则,根据有关部门统计截至2012年10月底,共收入2 569.6万元,支出2 350.5万元。市体育基金会作为运动会赞助招商的代理单位积极联系有意向的企业,截至2012年10月22日,共募集财物总值2 098.76万元,其中,捐赠现金332万元,捐赠物资及服务价值1 766.76万元。为纪念本届市民运动会,组委会共分两批制作了纪念章30万个、礼品纪念章1万套,扩大了运动会的影响力,营造了全民健身的良好氛围。为体现重在参与的原则,鼓励更多的市民参与运动会,使获奖市民得到有意义的奖励。组委会为获奖市民设立了如名次奖、达标奖、业余等级段位等多形式的奖励方式,达到标准的选手将获得相应的业余运动员等级或段位,还可享受免费参与一部分健身项目的待遇。
4 首届上海市民运动会的特征
4.1 “体育是民生”的办赛理念
我国举办大型综合性体育赛事具有较长的历史和经验,开展全民健身运动以来,举办大众体育赛事时,组织者容易受竞技体育办赛思维定式的影响,走入运动会传统办赛的老路。
上海此次举办市民运动会强调指导思想转型,从市民大众的需求上寻找突破作为上海体育工作创新转型的产物,本届市民运动会办赛理念强调思想转型,从市民需求突破。上海市民运动会打的是“民”字旗号,从民生的角度思考和定位本次运动会的办赛宗旨和要达到的目标,市民运动会以“民生”为根本,以“民众”为对象,以“民乐”为目标,紧紧抓住“为何办赛、为谁办赛、如何办赛”3个核心问题,始终坚持“市民参与、竞赛为本、上海水平”,形成了“市民参与热情高涨、社会舆论反响热烈”的良好局面,充分体现了“体育是民生,体育是文化,体育是精神”的理念。
4.2 分级比赛、分级管理的管理模式
本届市民运动会创新工作模式,首次出现了虚拟运动会、擂台赛、等级达标制、参与人数排行榜等新新事物。首届市民运动会以竞赛为主线,以各类综合性大型运动会为扩展,以各类主题活动、展示活动为辅助,以各类健身科学服务为基础,以区县、委办局、企业集团、高校等103个代表团为参加主体。竞赛项目按照市、区县、街镇组成的三级比赛模式进行,赛事安排做到“周周有比赛,月月有高潮”,层层推进,有序衔接。以各街镇、企业集团下属单位、高校院系为载体,开展各类竞赛的三级赛事,充分体现市民的参与性,通过初选后再进行各区县、企业集团、高校等开展的二级赛事,最后选拔出成绩优秀的参赛者晋级总决赛,从而形成“三级赛事广参与、二级赛事选精英、一级赛事赛水平”的格局,环环相扣。
4.3 项目设置便民亲民
上海市民运动会的项目由竞赛、展示、擂台、活动和服务5方面组成。本届市民运动会除设置普通的足球、篮球、乒乓球、游泳等50个大项外,还将全市各类大型运动会进行整合,纳入了覆盖各年龄、各层面、各种人群的学生阳光体育大联赛、职工体育四季大联赛、老年人运动会、残疾人系列赛等综合性运动会,设立了擂台赛、虚拟运动会等竞赛项目。在设立项目上,不以竞技体育为标准,而以亲民便民、快乐参与为标准,注重赛事的参与度、影响力和广泛性,加入了许多喜闻乐见的、有广泛群众基础的民众项目,如“百万投篮”大行动、城市定向挑战赛、跳绳、排舞、钓鱼等;本届市民运动会突破了传统的体育竞赛规则,所有项目的比赛规则设置都要求降低门槛,制定了适合广大市民自我挑战、愉快参赛的比赛规则,让以往的竞技体育项目大众化,大众体育项目多样化。设立段位制、等级制,进一步调动了市民参与的积极性。
4.4 竞赛形式多样化
在赛事组织上,改变了同一时间、同一地点,单一竞技性项目的比赛形式,办赛模式呈现多样化。市民运动会改善了场地设置和时间安排,擂台赛和虚拟运动会采取“送赛上门”的方式,进商店、进社区、进校园、进营区、进企业,因地制宜、简便易行;快乐“三打一”更是利用网络连接彼此,让不同年龄、不同身份的市民随时随地自由参赛。新闻媒体自行组织参与“三打一”和自行车骑游赛,使参与市民运动会报道的记者身体力行,在撰写报道的同时,享受体育乐趣。公务员乒乓球比赛,让全市机关干部为在职人员参与全民健身发挥了表率作用。
4.5 活动目标群体明确
市民运动会设立覆盖各年龄、各层面、各种人群的比赛、活动项目。其中NBA“百万投篮”大行动、擂台赛、第九套广播体操赛、跳绳赛和足球赛等最受市民的喜爱;田径、游泳、乒乓球、羽毛球、双绳运动等比赛以及适合老年人的拳操比赛,参与人数众多;登山、定向越野等新颖项目比赛,则受到年轻白领一族的追捧。很多市民在三级、二级、一级层层竞赛的角逐中,在参与各项健身活动的相互交流切磋中,切实感受到健康快乐,逐渐增强了体育意识。组委会对在比赛中涌现出的高手达人进行深入宣传,营造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提升了广大市民健身锻炼兴趣,体育作为生活方式得到越来越多市民的普遍认可。
4.6 多元化的奖项设置
第一届市民运动会在奖项的设置上也颇有新意。为了增加市民的荣誉感和参与热情,市民运动会将淡化金牌意识,在奖励方式上,设立名次奖、达标奖、业余等级段位等多形式的奖励方式,而引入“运动等级”和“段位制”作为奖励。除了对获得名次奖的运动员颁发证书外,对达到标准者还给予相应的业余运动员等级或段位,成绩好的市民还能享受免费参与一部分健身项目的待遇,充分调动了市民参与的积极性。此次市民运动员不设“金牌榜”,而以“排行榜”作为代替。“排行榜”的主要依据是各单位组织发动参与的人数,以及承办比赛和组织活动的数量,最后根据各单位所作的贡献分别给予奖励。
5 首届上海市民运动会存在的问题
5.1 竞赛体系自上而下的垂直管理
从本届市民运动会的竞赛组织体系来看,自上而下的垂直管理机构,能够保证竞赛政令的畅通,实现资源的最优化配置。但在运动会举办过程中,由于政府组织办赛,容易加大成本,决策往往带有主观性、盲目性,不能具体细致地考虑到区县实际情况,容易出现“一刀切”的现象。此外,在大型运动会中出现的一些地方失职行为,也是由于垂直管理部门的管理依然是权力自上而下的监督,无法真正保证监督到位。
5.2 竞赛周期和时间过长
作为推动我国全民健身广泛开展的全国体育大会,首届于2000年在浙江宁波举行。2002年第二届体育大会后,规定每4年举行一次。全国体育大会作为与全运会并列的国内综合性体育赛事,已经与奥运会周期接轨。首届上海市民运动会延续了这一传统,与市运会交替举行,4年举办一届,历时160天。从竞赛周期来看,4年一届的市民运动会,遵循奥运周期模式,竞技体育赛事的痕迹浓厚,竞赛周期太长,不容易使市民养成良好的锻炼习惯和体育生活方式的常态化,而赛时5个月,持续时间太长,也不利于赛事组织和赛事的管理。
5.3 竞赛人次不能真实、全面反映市民参与状况
根据统计,首届市民运动会共举办各类各级赛事活动3 812场,吸引6 312 944人次参与,其中,“排行榜”参赛人次达4 102 797,“信息榜”区县展示和活动参与人次达2 210 147。从两榜所公布的参赛人次和参与人次来看,数据异常喜人。但其实对参与人次的统计数字是存在一定的水分的,不能真实反映运动会市民参与人数的状况,600多万参与人次重复面孔占有一定的比重,不少运动爱好者连续参加不同项目,这种现象在三级比赛中比比皆是,直接造成了外界对于本届市民运动会参与人数的盲目乐观。因此,在市民运动会中,如何提高市民参与范围的广度,让更多的看运动者成为亲身运动者,这是市民运动会未来努力的方向之一。
5.4 众多非身体活动类项目的设置
首届市民运动会分5个大类、50个大项、2 399个小项,从数量来看,几乎覆盖了上海市民健身运动的所有形式。但在项目设置上,借助网络开展的“三打一”赛更成为青年员工的“专利”,参赛人数达18万,众多非身体练习的棋牌类项目,在一定时期对于参赛人次,特别是烘托比赛气氛发挥过重要的作用,但这些项目不能真正起到健身的目的,已经与增强人民体质的运动会初衷渐行渐远。因此从体育发展的本质规律来看,为了追逐运动会项目设置的大而全,依靠行政手段发展某些运动项目,违反事物发展的规律,将会影响到市民运动会的未来可持续发展。
5.5 竞赛规模庞大
首届市民运动会由竞赛、展示、擂台、活动和服务5个方面,10大版块组成,期间,共有4 102 797人次参加了各级竞赛项目。参与人数众多、竞赛规模庞大是首届市民运动会的最大特点。由于初次举办,此类赛事没有可参考的经验,再加上竞赛规模大、耗时长,赛事组织出现一些漏洞,一些赛事要涉及到多个部门的联合举办,容易出现各自为政、相互推诿的现象,导致一些赛事竞赛组织混乱、比赛提前开始、临时更改出场名单、不少选手未得到通知而缺席了项目、不断调整赛程和赛时不定,产生了不公平竞争行为,影响一些参赛选手的积极性。
6 市民运动会未来发展的思考
6.1 社会组织应担负起承办市民运动会的主要职能
在新形势下,政府必须转变职能,由管理型政府转变为服务型政府,如果将运动会竞赛主办权过渡给群众体育协会,不仅有利于项目的纵向开展,而且能够调动社会组织办好市民运动会的积极性,因为社会组织举办必然要考虑公平公正,同层次协会同条件下竞争,以协会运作来看,如果各个项目协会获得足够的话语权,能够表达自身利益,就能改变目前项目协会有名无实的窘境。对于政府机构来说,将市民运动会的部分管理权过渡给群众体育协会,自身可以从运动会繁杂的事务性工作中解脱出来,政府与体育协会变成合作伙伴关系,政府对运动会的举办仍然负责,只不过不做具体工作,而是通过政策扶持及检查监督来关注运动会的举办。在未来市民运动会的举办中,可以建立一个市民运动会的理事会,动员社会有影响、有资源的人担当理事会成员,办会时由理事组织动员,政府负责搭台唱戏,协会成为主办赛事的主角,市民运动会最终产生的效果会超越体育范畴,市民运动会不仅是大众体育的盛会,而且会发挥更大的社会价值和意义。
6.2 发展以身体活动为主的非奥项目和上海民俗体育特色项目
举办运动会的宗旨是全民健身,让更多的市民动起来,增强人民体质。但首届市民运动会众多非身体活动类项目的设置,背离了运动会举办的初衷,过于追求项目的大而全,反而会使运动会缺乏特色,缺乏感召力。每项赛事都有不同的目标和任务,市民运动会未来应该准确定位,在项目设置上形成自己的特色,发展以身体活动为主的非奥类项目和上海民俗特色项目。主办者应该取消非身体活动的心智类项目,把这些项目放到协会中,由协会自主举办单项性比赛,而重点发展一些市民喜闻乐见的非奥运项目,让其在市民运动会中获得足够的生存空间。此外,上海的民俗体育项目资源丰富,历史悠久,可以将打弹子、滚圈子、套圈子、顶核子、造房子、抽陀子等20世纪五六十年代风靡沪上弄堂的传统体育游戏引入到市民运动会,丰富市民运动会的竞赛内容,传承和发展上海本土特色的民俗体育项目。
6.3 调整市民运动会办赛周期和赛时
目前,世界上有很多国家和地区举办大型综合性大众体育赛事,世界大众体育大会两年一届,日本全国体育大会两年一届,香港体育节每年举办一届,台湾国民体育大会两年一届。从国际发达国家和地区举办大众性体育活动的时间周期来看,运动会基本两年以下一个周期,其中以两年周期居多。从推动大众体育发展的角度来看,4年一次的市民运动会既然竞赛日程、竞赛项目已经改革了运动会的“奥运模式”,为何竞赛周期不能改变4年一届奥运周期模式,给市民创造参加体育运动的机会,提供更多的公共体育服务呢?如果考虑首届运动会项目众多,每年举办一次存在一定的困难,可以考虑与国际接轨,两年举办一届市民运动会,另外每年由体育协会举办一些受市民喜欢的单项性比赛;同时可以适当地缩短赛程,将赛时控制在3个月以内,使市民体育运动呈现常态化、经常化、生活化特点。
6.4 推行多元化的“排行”报道方式
首届市民运动会举办期间,不设金牌榜,而设“排行榜”和“信息榜”,是赛事的创新之举。但在具体实践过程中,不能流于形式,浮于表面,而让创新变成了形式主义。一些区县的体育管理者在运动会的举办中追求形式化发展,使深刻复杂的大众体育赛事工作变成了简单化的数字追求活动,将运动会中的数字用来表现部门的工作成绩和发展成果。市民运动会中虽然取消了奖牌榜的设置,但各区、县关于运动会的量化比较并没有结束,每月公布一次的“排行榜”“信息榜”数字本身就是一个博弈的过程。因此,在运动会中可以不再以数字作为排名,不能过于看重数量,更应该追求质量,而把重点放在一些更贴近生活的报道上,比如市民运动会期间老年人游泳比赛时,有专家提出可以做一个“年龄最大的游泳者”的排名,诸如此类的可以淡化区县之间的过度竞争,也可以使比赛的数据和参与人次的数字更加有趣,也具有更多的社会认知价值。
6.5 市民运动会成为搭建城市市民社会的平台
首届市民运动会以“全民参与、全民运动、全民健康”为办赛宗旨,广泛开展各类群众体育活动,吸引大量市民参与。本届市民运动会中既有广大参赛的市民运动员,也有一大批为市民运动会服务的志愿者,他们也成为了市民运动会一支重要的社会力量。在共青团上海市委、上海青年志愿者协会和各区县体育局、团委的协助下,共招募各类志愿者近3万人,志愿者具体承担了市民运动会开、闭幕式,虚拟运动会等市级层面活动以及区县相关赛事的服务工作。市级层面各类竞赛项目和重大活动的志愿者以高校大学生为主,区(县)层面主要依托社区志愿者和社会体育指导员队伍,两者取长补短、多位互补、形成合力,着力发挥各类人群在志愿者工作中的主体性和积极性。因此,在未来市民运动会举办中,要充分地利用各种志愿者组织,开展各种活动和项目,对社会资源进行整合,动员全民支持运动会。利用市民运动会拓展市民志愿服务,不仅为上海带来了一种新的运作体系和理念,成为搭建城市市民社会的平台,更加促进城市市民社会的建设。
[1] 上海体育志编撰委员会.上海体育志[M].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6,6.
[2] 大型运动会扎堆 耗资巨大且乱象丛生 [N].人民日报,2011-10-28.
[3] 倪京帅,肖焕禹.中国体育数字崇拜的嬗变:由工具理性转向价值理想[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12,46(12):24-28.
[4] 上海第一届市民运动会官方网站[EB/0L].http://smydh.shsports.gov.cn/ShSportsWeb/html/shsports/smydh/List/index.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