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校企联合的机床数控技术课程建设
2013-09-03湖北文理学院吴艳花
湖北文理学院 吴艳花
课程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基本途径【1】。只有积极探索新的教学技术、教学手段,才能提高授课质量【2】。机床数控技术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这门课程的建设必须融入企业的工作理念,借助企业的资源。单纯在课堂上讲授和在实验室做实验的教学模式已经不能适应企业要求,更不符合人才培养的要求。本文以“出课堂,进工厂,回课堂”的教学模式在机制10级的2个班进行试验,基于工作过程的教学模式取得了良好效果,同学们普遍反映增强了对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加深了对数控技术精髓的理解。
1 出课堂
在课堂上主要讲授相关理论知识,具备能够进工厂的基本素质。讲授过程基于机床的工作过程。首先讲解数控机床的工作过程,主要讲解数控编程,数控机床的CNC系统硬件和软件结构,轮廓的插补原理,机床的伺服系统;然后选取企业实际做的相关零件在课堂上讲授其加工过程,从工艺分析、数控编程、试切等几个步骤进行。现选取其中的一个零件为例介绍,下图1为选取的零件图。
图1 零件图
首先进行工艺分析,设计刀具的走刀轨迹,基点和节点的计算,然后用最简单的G代码指令编程,在斯沃仿真系统的模拟机床上选取华中数控系统进行加工模拟仿真。在仿真过程中,同学们发现刀具轨迹有很多是重复出现的,这时给同学们介绍了车削的循环指令,同学们恍然大悟。
2 进工厂
在具备了基本理论知识后,同学们到工厂进行实践。正赶上工厂新购置3台华中数控车床,厂家派人来培训。同学们跟着厂里工人师傅一块培训,几天培训下来同学们感受收获颇多。在培训过程中同学们对机床的电气控制、机械结构和操作编程有了更深的理解。对真实的机床,机床的各个模块理解的更直观和彻底。培训完后,同学们参与了某些项目的具体实施,图2中所示数控程序和图3零件实物的加工是李彬同学自己从下料,工艺分析,轨迹计算,编程,试切完成的。在实际的工作环境中,同学们遇到很多上课时没有考虑到的问题,比如材料材质不均匀,刀具材料不能选取等。这时数控编程时就需要很多经验值去试验。如果只按照在课堂上的数值去套用,那么加工出来的工件精度远远达不到要求。同时在工厂里面,同学们也需要适应工厂的环境,按时上班,不能怕辛苦,很多体力劳动都要参加,遵守厂里的各种规章制度,不能迟到早退,大大改变了同学们在学校里的各种坏毛病。
(1)右端
图2 NC程序
图3 加工零件实物图
3 回课堂
经过工厂的培训和工作,同学们对这门课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以前总认为学的东西都没有用上,即知识无用。现在,他们觉得进工厂之前必须具备相应的理论知识,否则即使见到实物也不知从何做起。重回课堂是对前一阶段学习的总结和展望。同学们普遍反映机床的电气控制这一块不好掌握,必须系统学习电机、强电控制、弱电控制,学习有了方向;数控编程这一块,同学们比较感兴趣,但是真正掌握各种零件的编程,只会利用简单代码编写简单的零件图那是不够,必须清楚机械加工工艺方面的知识,机械制造技术这门课程是基础。在课堂上,同学们再不那么沉默了,对某些问题都能说出自己的观点,上课的互动性也增强了。总之,通过教学方式改变,同学们对学习的兴趣增强了。
4 总结
这次校企合作进行课程教学,大大激发了同学们的学习兴趣,也培养了同学们进人社会的基本素质,符合人才培养方案的要求。为同学们走上工作岗位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1]姚恩全.三位一体的精品课程建设范式研究[J].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11月第33卷第6期.
[2]李秀龙,袁涛,康俊远.谈如何搞好精品课程建设[J].潍坊高等职业教育,2007年3月,第3卷第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