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发酵法生产鸡粪饲料的菌种选择研究

2013-09-03湖南环境生物职业技术学院刘小飞

中国饲料 2013年5期
关键词:鸡粪沙门氏菌酵母菌

湖南环境生物职业技术学院 刘小飞

鸡的消化道短,饲料停留时间不长,其粪便粗蛋白质含量高,且富含多种氨基酸、钙、磷和维生素等,因此,通过加工将鸡粪转化成可利用饲料是一种比较理想的无公害化处理方式。有益微生物具有繁殖快、代谢旺,发酵饲料可解毒、脱毒,并能积累有用的中间代谢产物,提高其适口性,利用微生物发酵可使大量的农副产品和废弃物转化成饲料。本研究利用不同微生物菌种发酵鸡粪,以寻求发酵鸡粪的较佳菌种或菌种组合,从而为鸡粪饲料的开发利用提供试验依据。

1 鸡粪发酵试验

1.1 试验材料

1.1.1 鸡粪来源和处理 鲜鸡粪:来自于湖南环境生物职业技术学院养殖场湘黄鸡鸡粪。鸡粪处理:按鲜鸡粪70%、稻草粉20%、玉米粉10%、豆粕粉5%的比例混匀。

1.1.2 菌种 乳酸菌发酵粉 (购于石家庄亚芯植物科技开发公司)、酵母菌发酵粉、(购于江苏绿科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枯草芽孢杆菌发酵粉(购于石家庄中嘉生物科技公司)、混合菌种发酵粉(主要成分为放线菌、乳酸杆菌、芽孢杆菌、光合细菌、酵母菌,购于河南农富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1.2 试验设计 试验采用单因素随机试验设计,在处理鸡粪中添加不同菌种,分别为A组 (对照组,直接发酵)、B组(添加1%的乳酸菌发酵粉)、C组(添加1%的酵母菌发酵粉)、D组(添加1%的枯草芽孢杆菌发酵粉)和E组(添加1%混合菌种发酵粉),将处理好的鸡粪与菌种搅拌、混匀,加水至用手握鸡粪成团,指缝见水,但不滴水珠,松手即散为止,然后将各组分别装入塑料容器,装满压实,排去空气后覆盖塑料薄膜,盖上盖子密封,发酵10 d。

1.3 检测指标与方法 感官鉴定:发酵后检测鸡粪饲料的颜色、气味和质地。病原微生物检测:分别检测发酵前和发酵后鸡粪饲料的病原微生物,采用沙门氏菌A~F多价血清作直接凝集试验检测沙门氏菌;采用麦康凯琼脂平板上生长的红色菌落作为大肠杆菌计数,检测大肠杆菌含量。

营养测定:对发酵前和发酵后鸡粪饲料进行营养成分检测,粗蛋白质采用凯氏定氮法测定。真蛋白质将按样品经三氯醋酸与水洗涤后,其滤渣用凯氏定氮法测定。粗纤维检验按照国家饲料检验方法进行。

1.4 试验结果

1.4.1 发酵后鸡粪饲料的感官鉴定结果 发酵10 d后,打开塑料容器观察鸡粪的外观性状,结果表1。由表1可见,经有益微生物发酵后鸡粪产生了不同程度的酸香味,特别是添加混合菌种的E组香味最浓,有芳香味、曲香味和苹果味,主要原因是因为混合菌种中含有放线菌、乳酸杆菌、芽孢杆菌、光合细菌、酵母菌,在发酵时,它们将混合物中的营养物质分解成芳香类小分子物质,散发出浓郁的香昧,掩盖了少量的异味,同时发酵过程还抑制了腐败菌、丁酸菌等有害微生物的生长,促进生态良性循环,减少了氨气和硫化氢等有害气体,从而去除臭味,改善了鸡粪饲料的适口性。从颜色和质地来看,添加微生物菌种发酵后,鸡粪饲料明显得到改善,颜色以黄褐色为主,质地柔软而松散,这主要是由于酵母菌和乳酸菌等分解了发酵料中的纤维素所致,而未添加微生物的对照组则为黑褐色,黏结成团(尹红轩等,2009;王裕新和吴亨进,2004;王磊,2003)。

表1 发酵后鸡粪饲料的感官鉴定结果

1.4.2 发酵后鸡粪饲料的病原微生物检测 由表2可知,未发酵新鲜鸡粪样品中可检出沙门氏菌,而经发酵处理后均未检出沙门氏菌,表明通过发酵能有效杀灭鸡粪中沙门氏菌。发酵前鸡粪中的大肠杆菌数为 1.21×108个/g,直接发酵(A 组)后大肠杆菌数降低2个数量级,接种微生物发酵效果更为明显,B组、C组、D组和E组较发酵前均降低4个数量级。说明通过微生物发酵,可有效抑制大肠杆菌的生长。这主要是由于鸡粪中的酵母菌、乳酸菌、芽孢杆菌等在鸡粪温度为20℃、含水量为60%的条件下,即可迅速繁殖,使有机酸增加,酸度升高,使pH下降到4.5以下,而大肠杆菌和沙门氏菌生长繁殖所需的pH为6~8。因此,大肠杆菌和沙门氏菌的生长和繁殖受到抑制,甚至发生死亡(石星群等,2005;胡全,1992;郭芳彬,1990)。

表2 发酵前后鸡粪饲料大肠杆菌和沙门氏菌含量 个/g

1.4.3 发酵后鸡粪饲料的营养成分测定 从表3可知,接种微生物发酵的鸡粪(B、C、D和E组)粗蛋白质含量变化不大,但真蛋白质含量显著增加,粗纤维含量显著下降(P<0.05),而直接发酵后鸡粪粗蛋白质含量显著下降(P<0.05),真蛋白略有增加,粗纤维略有下降,但差异不显著(P>0.05)。从各营养成分变化来看,以E组(菌种组合)发酵效果再佳,发酵后真蛋白质含量达15.12%,是发酵前鸡粪和直接发酵鸡粪(A组)的1.71倍和1.60倍,而粗纤维含量下降至6.21%,分别比发酵前和直接发酵鸡粪下降低4.95和4.42个百分点。这主要是因为微生物能产生降解植物细胞壁的酶,分解粪便和秸杆中的纤维素和半纤维素,同时将粪便中的氨态氮合成自身的菌体蛋白,因此它既能降低粗纤维含量,又富集了菌体蛋白。E组(混合菌种)含有放线菌、乳酸杆菌、芽孢杆菌、光合细菌、酵母菌等,发酵过程中活菌增殖速度快,而活菌的主要成分就是蛋白质,故其发酵效果最佳(吕贵喜等,2001)。

2 饲养试验

2.1 材料与方法 饲养试验在湖南环境生物职业技术学院养殖场进行。将40头体重60 kg左右的健康杜长大肥育猪随机分成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20头。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其组成及营养水平见表4。试验组饲粮组成为80%基础日粮+20%混合菌种发酵后的鸡粪饲料预试期7 d,试验期20 d,所有猪群在同等的环境条件下饲养,每天喂2次,上午9∶00,下午 5∶30各喂一次,保证充足的饮水。试验开始和结束时清晨空腹逐头称重,计算日增重,同时统计试验期间耗料量,分析经济效益。

表3 发酵前后鸡粪饲料的营养成分比较%

表4 育肥猪基础日粮组成及营养水平

2.2 试验结果

2.2.1 发酵鸡粪饲料对育肥猪日增重的影响 由表5可知,与对照组相比,在育肥猪饲料中添加20%的发酵鸡粪饲料能显著提高猪的平均日增重(P<0.05),使猪的日增重达到647.4 g/d,比对照组提高10.14%。

表5 发酵鸡粪饲料对育肥猪增重的影响

2.2.2 发酵鸡粪饲料对育肥猪经济效益的影响 根据试验期饲料原料的市场价格,计算出对照组饲料为2.58元/kg,试验组饲料为2.24元/kg,根据试验期的耗料量,统计平均每只猪的总耗料费,根据当时生猪的价格,以13.8元/kg为标准,计算试验期每只的产出费,并计算利润(产出费-耗料费),结果见表6。由表6可知,试验组试验期的总耗料费显著低于对照组,而产出费则显著高于对照组 (P<0.05),试验期利润可达95.2元/头,比对照组多24.6元/头。由此可见,用有益微生物发酵后的鸡粪饲料喂猪,可明显提高养猪生产的经济效益。

表6 发酵鸡粪饲料对育肥猪养殖经济效益的影响元/头

3 结论

3.1 用有益微生物发酵处理鸡粪不但可改善鸡粪的感观性能,增加其适口性;而且能抑制鸡粪大肠杆菌的生长,杀灭鸡粪中沙门氏菌;同时还能显著提高鸡粪饲料的真蛋白质含量,降低粗纤维含量。其中以混合菌种发酵效果最好,发酵后鸡粪适口性好;大肠杆菌较发酵前降低了4个数量级,沙门氏菌全被杀灭;真蛋白质含量高达15.12%,是发酵前的1.71倍,而粗纤维下降至6.21%,比发酵前降低4.95个百分点。

3.2 在育肥猪饲料中添加混合菌种发酵的鸡粪饲料,能显著提高猪的平均日增重,降低饲料费用投入,增加产出,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利润增加24.6 元/头。

3.3 本试验从日增重和经济效益两方面证实了混合菌种发酵鸡粪的饲喂效果,而有关其在动物体内的消化率及对肉品质的影响等方面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1]郭芳彬.国内外用鸡粪作饲料的处理方法介绍[J].饲料世界,1990,3:14~16.

[2]胡全.国内外鸡粪的饲料化生产[J].农牧与食品机械,1992,1:40~43.

[3]吕贵喜,马宏,富根,等.EM发酵鸡粪喂猪试验[J].河北畜牧兽医,2001,3:14~15.

[4]石星群,殷培杰,何随成,等.发酵鸡粪的高温蛋白分解菌的筛选[J].土壤通报,2005,5:945 ~ 949.

[5]王磊.利用微生物技术生产微生物饲料[J].江西饲料,2003,1:27~30.

[6]王裕新,吴亨进.利用有益微生物发酵开发鸡粪饲料的探讨[J].云南畜牧兽医,2004,2:1 ~ 3.

[7]尹红轩,李伟,张光辉,等.鸡粪饲料的安全高效利用[J].中国家禽,2009,13:50~51.

猜你喜欢

鸡粪沙门氏菌酵母菌
4种鸡源致病性沙门氏菌多重PCR检测方法的建立及应用
广东、广西、福建省和上海市零售鸡肉源沙门氏菌的血清型和基因型
米卡芬净对光滑假丝酵母菌在巨噬细胞内活性的影响
鱼粉中沙门氏菌杀灭方法的研究
食品中沙门氏菌检验虚拟仿真实验研究
为什么酵母菌既能做面包也能酿酒?
利用鸡粪养殖蚯蚓技术
酵母菌及其衍生物在水产养殖中的研究与应用
郫县豆瓣中一株耐盐酵母菌的分离鉴定及其发酵性能
鸡粪无害化处理与利用技术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