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国海洋产业安全指标体系研究

2013-09-01王玲玲

山东农业工程学院学报 2013年4期
关键词:灾害指标体系海洋

王玲玲

(青岛农业大学,山东 青岛 266000)

一、海洋产业安全评价文献回顾

(一)海洋产业安全评价文献回顾

到目前为止,在国内能检索到的与海洋产业安全相关的文章不多。法丽娜(2008)从海洋产业生存、海洋产业控制力、海洋产业竞争力及海洋产业权益四个方面分析了海洋产业安全及评价指标,并分别对各项指标进行安全度分析,最后提出相应的政策选择。孙艳芳(2010)、于瑾凯、刘晶(2011)分别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和层次分析法对渔业产业安全进行评价。唐磊(2011)、于瑾凯(2011)分别构建了海洋船舶业和海洋运输业的安全评价DEA模型。张诗雨(2012)分析了中国海洋产业安全的影响因素,提出应加快产业结构、提升海洋开发实力、完善海洋产业管理体系来应对国际风险。

在上述的相关研究中可以看出,对海洋产业安全评价的研究只局限于某个具体的产业,例如渔业安全、海洋船舶业等,还不够全面。涉及到整个海洋产业安全评价的研究只有一篇文章,从海洋产业安全评价指标以及相应的对策方面进行了分析,对于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有一定的针对性,但还不够全面和深入。

(二)产业安全评价文献回顾

与海洋产业安全评价有关的产业安全的研究,有较强的借鉴意义。国外学者对产业安全评价理论的主要贡献在于波特 (1990)的国家竞争优势理论以及国际经济论坛(WEF)和洛桑国际管理开发学院(IMD)提出的产业国际竞争力的评价指标体系。[1]但是并未提出一套评价产业安全的指标体系,因而也不可能对产业安全做出整体估算。另外还有俄罗斯的恰戈夫(2003)在提出经济安全阈值标准时对产业有所涉及,但其中的产业安全指标不够系统,不足以用做产业安全评价。[2]

国内学者对产业安全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已取得了一定成果,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有两个。一是“经济安全论坛”提出的制造业安全模型体系。1[1]该书认为,一个完整的制造业安全整体评价模型应该包括两个部分:第一部分称之为制造业的显性安全;第二部分是外部安全。二是“中国入世后产业安全与政府规制研究”课题组提出的产业安全指标体系。2[2]该体系由产业国际竞争力评价指标、产业对外依存度评价指标和产业控制力评价指标组成。何维达提出产业安全的指标体系后,得到学界的广泛认可。 但是,也暴露出一些缺陷和不足,于是他继续进行研究并加以修正,补充了部分指标体系,最终形成了包括产业国内生存环境、产业国际竞争力、产业对外依存度以及产业控制力的四个一级指标组成的指标体系。

二、海洋产业安全内涵的界定

(一)国内外关于产业安全内涵的研究

对于海洋产业安全内涵的界定,学术界还没有给出一个统一的定义,因此需要借鉴产业安全内涵的研究,再结合海洋产业自身的特点,来对海洋产业安全的内涵进行界定。国外学者主要从两个方面展开的,其一是以波特(1990)为代表的注重产业的国际竞争能力,认为当面临国外生产效率更高的竞争对手时,产业发展与安全将受到威胁。其二是布雷(1986 )、穆勒(1849)以及联合国跨国公司中心(1992)的研究,是从跨国公司对外直接投资对产业安全的影响展开的。

我国学者对于产业安全的研究最早开始于20世纪 90年代后期。对于产业安全的概念界定,有代表性的说法主要有以下几类。第一类是由何维达等提出的产业控制力说。何维达和宋胜洲等[3]给出的产业安全定义是:在市场开放条件下,一个国家影响国民经济全局的重要产业的生存发展以及政府对这些产业的调整权或控制权受到威胁的状态。第二类是产业竞争力说。许铭认为[4],产业安全作为国家经济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指的是在开放条件下,一国产业抵御外来干扰或威胁并不断获得持续发展的状态。

(二)海洋产业安全内涵的界定

1、海洋产业。国际上对海洋产业已有了明确界定,海洋产业即通过开发利用和保护海洋资源,从事各项有关海洋的生产活动的部门的总称,其主要包括各种非物质生产以及物质生产。海洋产业一般可分为以下五个主要方面:第一,直接从海洋中获取产品的生产和服务;第二,直接从海洋中获取产品的一次加工生产和服务;第三,直接应用于海洋和海洋开发活动的产品生产和服务;第四,利用海水或海洋空间作为生产过程的基本要素所进行的生产和服务;第五,与海洋密切相关的海洋科学研究、教育、社会服务和管理[5]。

2、海洋产业安全。目前,我国学者对海洋产业安全的内涵还处于探索阶段,还没有统一的认识和界定。根据对海洋产业的界定,借鉴上述对产业安全内涵的研究,结合我国海洋产业自身的特点,对海洋产业安全的内涵进行界定。

海洋产业安全是指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海洋产业能够均衡协调、健康增长和持续发展,具有较高的国际竞争力,能够应对各种生存与发展的外来干扰或威胁,从而保证海洋产业免受危害并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状态。

三、海洋产业安全的影响因素

进行海洋产业安全评价的前提是全面和准确的了解海洋产业安全的影响因素,本文从海洋产业安全的内涵出发,分析海洋产业安全的形势,探寻海洋产业风险的来源,从以下几个方面分析海洋产业安全的影响因素。

(一)经济全球化及其对海洋产业安全的影响

1、国际直接投资。随着海洋产业引进外商直接投资的规模不断增大,国际直接投资对海洋产业发展、海洋产业升级以及海洋产业安全产生很大的影响。在利用外资的过程中可能会出现跨国公司凭借其雄厚的资本与先进的技术、信息、管理方面的优势形成对国内海洋产业尤其是重要海洋产产业的控制,由此对我国海洋产业造成威胁,主要表现在对市场的控制、技术控制、股权控制、品牌控制等方面。虽然目前我国主要海洋产业面临的外资带来的风险还比较少,但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速,国际直接投资将成为影响海洋产业安全的重要因素。

2、国际贸易。在开放条件下,海洋产业面临着国内市场进一步开放与国际贸易保护增强的压力和冲击。由于海洋产业的贸易竞争优势以及对外依存度的不同所引致的海洋产业安全,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国外具有较高劳动生产率的同类产品的进入,使本国产品竞争力降低,因此一些较弱势的海洋产业将受到极大影响,甚至威胁到产业安全。另一方面,一些具有较高对外贸易依存度的海洋产业由于受到其他国家贸易壁垒等因素的影响而失去国外市场份额,从而影响到产业的安全。

(二)海洋产业环境及其对海洋产业安全的影响

海洋产业的生存与发展环境决定着产业内原有企业是否愿意继续从事该产业以及新的资本是否愿意进入该产业,对于该产业的竞争优势以及生存与发展的可能性与空间有着重要的影响。海洋产业的国内生存环境是该产业赖以生存的基础,包含影响海洋产业安全的产业金融环境、产业生产要素环境、产业市场需求环境以及产业政策环境。

(三)海洋产业的国际竞争力及其对海洋产业安全的影响

从海洋产业安全的内涵来看,产业安全的一个重要方面是自身足够强大便可免受威胁,因此,只有不断提升海洋产业国际竞争力才是维护海洋产业安全的治本之策。从一定程度上讲,海洋产业国际竞争力是海洋产业安全的核心,是我国海洋产业在国际市场竞争中实际显现和形成的优势,它反映了我国海洋产业的生产力水平。借鉴波特的 “钻石模型”,认为海洋产业的国际竞争力包含海洋产业市场竞争力、海洋产业资本竞争力、海洋产业市场竞争度以及海洋相关产业竞争力。我国一部分海洋产业集中度低,产品的竞争力弱,加之企业的成本高,规模效益差,缺乏能够占据国内外市场的品种,这类海洋产业的国际竞争力比较弱,受到威胁的可能性较大。

(四)海洋权益事件及其对海洋产业安全的影响

中国周边海上局势基本稳定,但海洋权益依旧面临复杂的形势,海洋权益的争端事件是当前影响我国海洋产业安全最重要的因素之一。岛礁主权、海洋划界、海洋资源争端、海洋生态环境、大陆架的划界、海上通道安全等多种挑战同时并存,尤其是近两年局部海域的主权冲突有所升级,给海洋产业正常发展带来较大的安全隐患。

(五)海洋灾害及其对海洋产业安全的影响

海洋灾害一般分为人为海洋灾害和自然海洋灾害。人为海洋灾害是由于人类经济生活活动导致的海洋生态环境的破坏,如溢油灾害、赤潮灾害、沿海土地盐渍化等灾害,[6]目前我国海洋生态环境恶化形势严峻,已成为制约海洋产业、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影响因素。近岸海域生态系统健康状况严重,处于亚健康和不健康状态的近岸海洋生态系统高达76%,同时典型生态环境丧失或改变问题愈加突出,赤潮等生态灾害事件越发频繁。[7]

自然海洋灾害是由于海洋自身能量的蓄积通过灾害形式释放,如灾害性海浪灾害、风暴潮灾害、严重海冰灾害、海啸灾害等灾害。自然海洋灾害具有不可预测性、难以抵御性和巨大破坏性的特点,是海洋产业发展必须面对的风险因素。尤其对海洋环境和海水资源高度依赖的海洋渔业、海洋运输业、海底采掘业等,常常因遭受自然灾害而招致毁灭性损失。[8]

四、海洋产业安全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一)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海洋产业安全指标体系的构建应遵循的原则包括:①前瞻性原则。指标的设计要对海洋产业安全的发展趋势有充分的估计,既要包含现在的影响因素,也要包含未来可能的影响因素。②整体性原则。整体性原则是指整个指标体系的设计没有重大遗漏、指标之间尽量没有重复和交叉。③逻辑性与技术支撑原则,指标体系中的同层指标间、上下层指标间都需要有较为清晰的逻辑关系,下层指标还要成为上层指标提供技术支撑。④可操作性原则[9]。选取的指标应易于采集,且信息可靠,易于对比和评价,并考虑在数据收集、处理方法等方面的困难,增加指标体系的可操作性。⑤阶段性原则。由于海洋产业安全处于不断变化的过程中,因此应根据海洋经济发展的轨迹,不断进行调整和修正。

(二)我国海洋产业安全指标体系框架

目前我国多指标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建立的方法主要有专家评定和比较判定法、数据统计分析法两类。专家评定和比较判别法主观性较强,建立的指标体系不能全面、客观和系统地反映评价目标。数据统计方法对数据的质量要求较高,在包含众多定性指标的指标体系构建中这类方法存在明显的数据处理缺陷。

鉴于上述两种指标体系构建方法各有优劣,本文采用主客观综合分析方法。通过分析中国海洋产业安全的影响因素,并借鉴上述文献中产业安全指标体系的构建方法,主要是借鉴比较权威的何维达(2002)的产业安全指标体系,运用解释结构模型对指标体系进行筛选与分层,确定我国海洋产业安全的五个一级指标(见图1)。在设计指标体系时,充分考虑海洋产业安全的影响因素,需要说明的是海洋灾害对海洋产业的影响,海洋灾害可以看作是海洋产业在国内的生存环境,所以归在二级指标里。最终确定了海洋产业安全评价指标体系,详见表1。

五、结论

本文从产业安全内涵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出发,界定了海洋产业安全的内涵。在对海洋产业安全内涵深入分析的基础上,借鉴权威的产业安全指标体系,及其影响产业安全的因素,从经济全球化、海洋产业国内生产环境、海洋产业国际竞争力、海洋灾害以及海洋权益事件五个方面分析了影响海洋产业安全的因素。最后从影响海洋产业安全的因素出发,确定了我国海洋产业安全的指标体系,包含五个一级指标和二十个二级指标。在指标的选取上,参照了国内权威的产业安全指标体系,又充分考虑了海洋产业的特殊性,选择了最能恰当反应我国海洋产业安全的指标,有较强的针对性。但指标体系的设计上仍有不足之处,例如有些指标可能在实际应用的过程中由于数据来源的限制而无法采用,而且文章中所列举的指标可能还不够全面,像一些三级指标还没有确定。另外由于时间和精力限制,本文没有对海洋产业安全进行定量分析,无法对所设计的指标体系做进一步的检验,这些不足将成为今后的研究方向,希望该指标体系能为我国海洋产业安全评价的相关统计工作提供借鉴。

[1]MichaelE.Porter.TheCompetitiveAdvantageofNations[M].MY:TheFreePress,1990.

[2]何维达,梁智昊.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产业安全研究综述与展望[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2(8):41

[3]何维达,宋胜洲,等.开放市场下的产业安全与政府规制[M].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03.73

[4]许铭.中国产业安全问题分析[D].上海:复旦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5

[5]孙鹏.海洋三次产业结构演进特殊性问题探讨[J],广东海洋大学,2011

[6]马一鸣.中国海洋经济安全评价体系初探[D].中国海洋大学.2012

[7]魏婷,于保华,李双建.我国海洋产业发展现状及前景分析研究[J].海洋开发与管理.2012(3)

[8]张诗雨.海洋产业安全形势与应对思路[J].经济纵横.2012(1)

[9]殷克东,孙文娟.风暴潮灾害经济损失评估指标体系研究[J],中国渔业经济,2011,29

[10]殷克东,方胜民.海洋强国指标体系[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8,11.

注释:

[1]“经济安全论坛”由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国际技术经济研究所与清华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建立,该模型是该论坛主编的《中国国家经济安全态势》一书中提出的。

[2]该体系在江西财经大学经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主任何维达教授承担的国家社科基金项目 《中国入世后产安全与政府规制研究》中提出。

猜你喜欢

灾害指标体系海洋
河南郑州“7·20”特大暴雨灾害的警示及应对
我省汛期常见气象灾害及防御
推动灾害防治工作实现新跨越
爱的海洋
层次分析法在生态系统健康评价指标体系中的应用
第一章 向海洋出发
供给侧改革指标体系初探
《灾害来临怎么办?》
测土配方施肥指标体系建立中‘3414
土地评价指标体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