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而优则仕的智慧人生——访人工肝开拓者、中国工程院院士李兰娟教授
2013-09-01文图中国医药科学
文图/《中国医药科学》记者 费 菲
每个院士身上都有鲜明的个性标签,因为作为每一行业和领域的顶尖人物,他们领跑在各个学术“跑道”;毫无例外,他们的人生也都是一个个跌宕起伏、波澜壮阔的传奇。放眼望去,跻身于学术“珠峰”行列的女院士本来就寥寥无几,而李兰娟院士更是独一无二。因为她还曾作为卫生厅厅长全面主持过一个经济发达省份的医疗卫生工作;也就是说,她既到达了学术的顶峰,还能宏观把握与管理一方的医疗卫生事业,可谓“全才”。
面对世界性难题——发病急、病死率超过80%的重型肝炎的治疗,包括西方发达国家都未能提供好的答案。然而,李兰娟院士却迎难而上,十年磨一剑,解开了这一“方程式”,并结出了她科研人生中的两大硕果:人工肝新技术和感染微生态学新理论。
人工肝:创88.1%到21.1%的奇迹
“经常有记者问我,为什么选择重症肝炎、人工肝的研究?这还要从我做住院大夫时说起。那时候,很多爆发性肝炎、肝衰竭的患者被送到医院后,医生大多束手无策,一般十天至半个月患者就去世了。作为医生,不能拯救患者的那种无力和挫败感,像一块巨石压在我的心头。我开始想,是不是能有办法解决这个问题。”李兰娟说。
一个偶然的病例给李兰娟带来了灵感。1985年,一个患者因急性肾功能衰竭陷入昏迷,出现排尿障碍。做血液透析滤过两三天后,患者出现黄疸,由此发现他还有爆发性肝炎。于是,继续给他做透析滤过,结果排尿顺畅了,黄疸也退下去一些,神智也恢复了。李兰娟从这一病例中得到启发:或许这个方法对肝衰竭也有效。
现代医学飞速发展,但总有层出不穷的难题未能解决。医生在临床中不但要把患者的病看好,还要时时开动脑筋研究和解决实际工作中出现的难题。“解决这些难题、难点,必须与基础医学、基础研究相结合,因此,医生也需要到实验室里做大量的基础性研究。”李兰娟说。当时国家设立了青年科研基金,李兰娟申请到了针对人工肝治疗肝衰竭的研究课题,尽管经费仅有3000元,却给了刚刚迈入研究领域的李兰娟很大的支持。
由于国内外都没有可供借鉴的经验,许多业内专家都对此表示质疑:“肝脏功能如此复杂,用人工肝来替代不现实!”头5年,一次次的失败让课题组一些成员失去了信心,不少人中途退出。“相信我的,跟我一起努力!”李兰娟没有却步,她重新邀选了研究人员,继续艰难地跋涉。每次失败后,她都会告诫自己:难题再大,也不能放弃,希望就在拐角处。
通过10年的刻苦钻研,针对肝衰竭的原理、机制、方法等,李兰娟进行了大量的基础研究,最终攻克了重型肝炎并发症治疗的难关,创建了一整套重型肝炎肝衰竭的治疗新方法和技术规范——人工肝支持系统(ALSS)。根据患者不同病情,可选用血液灌流、血浆置换、血液滤过、血浆吸附、血液透析等方法单用或联合应用,进行“个体化”治疗。ALSS的核心就在于,借助一种体外机械、化学或生物性装置,能有效清除重型肝衰竭患者体内蓄积的各种毒性物质,补充蛋白质、凝血因子等必需物质,改善内环境,暂时替代患者病肝的部分功能,为患者肝细胞再生及肝功能恢复争取宝贵的时间,从而把急重肝炎、肝衰竭病死率从88.1%降低至21.1%,实现了重大的突破和飞跃。这一技术的研究和应用,得到了国内专家的广泛认可和好评,获得了浙江省科技进步一等奖。
李兰娟院士
之所以十年磨一剑,殚精竭虑地结合临床进行科研,寻找新的方法,是因为李兰娟始终牢记着作为临床医生的责任——解决临床中的问题,拯救病人的生命。1998年,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后,李兰娟把此项技术毫无保留地推广到了全国30多个省、市、县级300余家医院,拯救了3万余名重型肝炎患者的生命。
微生态研究:中国领先世界
李兰娟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她能将临床中发现的细微问题,抽丝剥茧地进行归纳总结,而这正是作为医教研“全能型”人才的必备素质。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她在诊疗中发现,很多重型肝炎患者都伴有不明原因的自发性腹膜炎,血中的内毒素水平也往往升高,从而加重了肝细胞坏死,最后导致肝衰竭死亡。在钻研肝病加重机制的过程中,李兰娟发现:肠道内微生态的变化是肝病加重的重要诱因——重型肝炎的患者往往内毒素增高。增加的内毒素会加重肝细胞的损害,甚至引起肝功能衰竭。她进一步查明,内毒素由肠道细菌产生,革兰氏阴性细菌一增加,内毒素就增加。
在大量动物实验及患者便样检测的基础上,李兰娟得出结论:肝衰竭的血内毒素增高,与肝细胞坏死有明确的关系。那么,内毒素从何而来?是肠道细菌产生的吗?李兰娟带领课题组,通过代谢组学、蛋白质组学和基因组学,对肠道细菌进行深入研究,明确了肠道微生态变化与肝炎重型化有因果关系。在正常情况下,人体内会存有1.5公斤细菌,这些细菌中包括对人体十分重要的肠道细菌,如乳酸杆菌等可产生对人体有益的物质,保护肠道健康。如果不注意保护人体的微生态的平衡,滥用抗生素和免疫制剂,破坏了微生态平衡,就会导致有益细菌减少,有害细菌增加,破坏肠道屏障功能,增加内毒素的产生。
通过大量研究,李兰娟发现患者发生肝功能衰竭时,肠道的微生态是失衡的——有益的双歧杆菌和细菌明显减少,有害的肠杆菌和细菌明显增加。当肠杆菌和细菌增加,内毒素也会增加,肝脏功能也因此受到损害。微生态失衡、肠道屏障功能障碍、细菌易位,就会导致自发腹膜炎。
从基础研究着手,再到肝衰竭的机制研究,这就有了新突破。“如果我们把机制搞清楚了——重度肝炎下,哪些代谢物质和细菌是增加的,哪些是减少的,然后把增加的清除掉,增加减少的,就能预防肝炎的加重。”由此,李兰娟在全世界率先提出了肝病微生态研究,并获得了她人生中第二个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把握科研与临床的“左膀右臂”
近几年,有人撰文指出,科研跟临床医疗是矛盾的,这种观点是否正确?科研对临床医生有何种意义?
对此,李兰娟院士表示,科研和临床医疗不但不矛盾,反而能相互促进。开展科研工作,能促使临床医生主动查阅国内外资料,了解相关学科的最新进展,引领临床的发展,提高医疗水平。临床上遇到的很多困惑,也给临床医生提供了科研思路、临床的标本及资料。如果临床医疗和科研是两张皮,又如何将科研成果转化为实际应用?没有临床的切实使用和指导,科研又如何解决临床遇到的实际困难?为科研而科研,临床上不思进取,因循往复,都是不可取的。
“我们医院比较强调医教研相结合,我本人就是临床医生,在重点搞好科研工作的同时,每个礼拜仍坚持看专家门诊。高水平的医生往往是医教研样样都出色的‘全能型’人才。这样的人才,才是患者和医疗事业发展需要的医生。”李兰娟指出。
据了解,李兰娟所在的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是传染病诊治方面国家重点医院,每年承担着大量的国家重点科研项目,除国家863重点项目、973重点项目和中国科学院基金重点项目外,还承担了国家重点传染病专项、新药及临床验证方面的一些重大项目。
“我们感染病实验室是医教研‘三位一体’的国家重点实验室,临床队伍结构合理且不断壮大,呈梯队式成长。感染病科设有300张病床及8000平方米的实验室,在临床实践上遇到困惑和难点,医生可通过科研上的探索和努力来解决。科研上需要的一些样本,医生可及时在临床上获取,体现了临床与科学相结合的转化医学特色,真正成为医教研‘三位一体’的国家重点学科和实验室。”李兰娟自豪地表示。
李兰娟说,为了保障临床医生的科研工作,根据相关人员承担科研项目的大小,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还制定了比较灵活的科研政策。当临床医生承担规模较大的科研项目时,医院可为其分配科研时间,还可以酌情安排其从临床上抽出身来,用几个月至半年时间,专门从事科研工作;另外,医院还实行了科研奖励制度,大大调动了临床医生从事科研工作的积极性,医院的科研论文总量在全国医院中名列前5位,成为一个集教学、科研综合一体的医院。
李兰娟告诉记者,在临床工作以外,临床医生应主动开展学科研究,这是我国医学发展的实际需求和根本保障,也是培养医生全面能力的好机会。临床医生应妥善安排临床工作和学科研究,做到两不耽误。如工作日的晚上、双休日、节假日都能挤出时间来做科研工作。
职称晋升应提倡“三管齐下”
近一两年来,认为医生职称晋升和论文发表不应挂钩的呼声不小。对此,李兰娟院士谈了她的看法:“经过科学研究取得成果后,发表学术论文还是十分必要的。因为研究成果要通过论文的形式向全世界公布,研究结果需要得到大家的公认。不发表论文,人家不知道你的成果,也不能向你学习,更不便于交流,所以发表论文还是有必要的,但也不能‘唯论文论’”。
李兰娟还指出,临床医生应该更注重临床应用,把科研成果转化成临床的诊断、治疗、药物和新技术、新方法等应用手段。如果只把科研目标定位为做一篇论文,花费大量财力物力人力做出成果后就束之高阁,这是极大的浪费。因此,现在强调把转化医学理念用到科研工作中去,是很有道理的。
基础理论研究要与临床相结合,临床研究更要与临床相结合。很多疾病机制不明,还需基础研究和临床研究来跟进和配合,一些诊断不明的疾病问题更需要新技术、新方法和新药物来解决。医生可以把研究专利等创新性成果转化为临床应用,而这些转化的成果也应成为职称晋级的重要依据。也就是说,在重视论文的同时,科研工作更要注重时效性和转化,才能体现科学研究的终极意义和最大价值。
李兰娟曾多年担任浙江省卫生厅厅长,对职称晋升的考核标准有过很多思考和实践。她先进超前的理念、锐意进取的精神和实抓实干的作风,直到今天还让浙江省乃至全国医药界人士记忆犹新。
在第一个厅长任职期间,李兰娟曾对职称晋升制度进行过大胆改革,取得了很多值得全国同行借鉴的经验。我国医生职称晋升的两大考核标准是论文和外语,临床水平不在其内。临床医生出身的李兰娟深知,医生职称晋升的重要标准之一,应首先注重临床处理患者的能力。因此,李兰娟在职称考试中加了一个面试,要求所有晋升正高、副高的医生,必须回答考官有关临床的提问,当场讲述疑难患者如何救治的措施和方法。
后来,职称考试中的面试又改为笔试,通过一些临床考题来进行考核——比如举出一个临床疑难危重患者案例,让医生进行诊断治疗,借以观察应试者的临床水平,并将此作为职称晋升的一个重要依据;另外,李兰娟还增加了一项工作量考核,就是考核医生在担任住院医师、主治医师或副主任医师期间看了多少患者、解决了多少疑难患者的问题等,并把医生临床工作能力和水平作为职称晋升的依据之一。
李兰娟院士(左一)陪同原卫生部医管司领导视察她主管的国家重点实验室
“职称晋升制度全国统一临床考试,是我在全国率先提出的。因为我认为考核医生的临床处理能力非常重要,比如说外科医生上手术台一开刀,实际工作能力就看出来了……”李兰娟说。
人物对话:
铺设数字卫生的医改 “基石”
《中国医药科学》:在新医改的背景下,“数字卫生”成为从中央到地方各级卫生行政部门近几年的工作重点。您在担任卫生厅厅长期间,在这方面进行了哪些大胆尝试?
李兰娟院士:数据标准的统一和信息的共享是“数字卫生”的核心。浙江省作为我国第一个国家数字卫生关键技术和区域应用的示范省,一切工作都必须从这两点做起。
“国家数字卫生关键技术和区域示范运用研究”项目(简称“国家数字卫生项目”)是2008年浙江省政府与原卫生部联合向科技部申报的“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重点项目,2009年项目正式立项,由我担任这一项目的负责人。2011年浙江召开了国家数字卫生会议,原卫生部的陈竺部长、科技部万钢部长等领导参加了会议。在看到我们的项目成果后,陈部长给予了高度评价,并欣然题词:“数字卫生 健康中国”。
我们领先全国建立了标准化的电子健康档案系统、电子病历系统、卫生信息平台系统、一卡通系统、远程诊疗和远程教育系统及临床路径系统。这些创举在浙江省示范县已取得了很好的成果。以示范区实际应用来验证标准,通过标准促进信息资源整合共享,起到优化流程、提高效率、助推医改的作用。
我国医疗卫生改革要深入发展,就必须向“数字化”迈进。我们浙江省医疗等信息的采集都采用了互联网、智能化的一些手段,数字卫生工作取得了重大突破,这也是我国医改中的一个重要“支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