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是人生梦想的航标灯
2013-09-01周家和
文Ⅰ周家和
近日,阅读了国家行政学院出版的《“中国梦”学习读本》。该书用通俗的文笔,叙述了实现“中国梦”和实现个人梦想的关系。
中国梦是中华民族的梦,也是我们每一个人的梦。实现梦想要从现实起步,只有不断读书学习,才能提高实现梦想的本领。由此不禁联想到自己的“追梦”过程。
1983 年即将迈入而立之年的我,事业上毫无建树。小时侯常做当作家的梦,可当时却连现代汉语基本语法都搞不清楚。是继续空想,还是奋发向上,有所作为?怀着对知识的渴望,对梦想的追求,当年考入了贵州师范大学中文本科五年制函授班,挤上了以自学为主的轮渡船,扬起了读书的风帆。
五年中有多少个星期天,多少个节假日,我都细细盘算,挤时间学习,不敢懈怠一日。赤日炎炎的夏季,我没有被窗外邻里的麻将声、谈笑声所诱惑;朔风凛冽的寒冬,我没有被温暖的被窝所诱惑。已经记不清有多少个深夜在灯下苦读,遇上考前复习期间,还要搭上几个不眠之夜,第二天还得照样上班。记得1986年元旦前夕,雪花飞舞,寒风刺骨,我患重感冒发高烧,妻子不让我去参加面授学习。我说,明天早上函大请一位教授讲古代汉语课,我非去听不可。从家门口到火车站要走半个多小时山路,我穿着厚厚的大衣,背着书包、打着伞,在雪地里摇摇晃晃摔倒了好几次。摔倒爬起来又继续前行。就是这样一步又一步, 我终于学完了大学本科24门统考课程,考试成绩全部合格。
在漫漫人生道路中,读书是照亮梦想的航标灯。(作者供图)
曾经有人讥讽我:“一个食堂炊事员,还想拿什么文凭,异想天开。”也有人视我为“疯子”、“ 傻子”,可我心里明白,我只是一个普普通通的“追梦”人,没有五年自学生涯的酸苦辣,哪会有今天的甜?现在我能加入省作家协会,能在全国100多家大小报刊发表3000多篇作品,不正是五年苦读的结果?
正如欧阳修所说,“立身以立学为先,立学以读书为本。”在漫漫人生道路中,读书是照亮梦想的航标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