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实验探究”栏目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重要性

2013-08-31肖晓君张艾嘉黄俊生衷明华

江西化工 2013年3期
关键词:实验探究课本气体

肖晓君 张艾嘉 黄俊生 衷明华

(韩山师范学院化学系,广东 潮州 521041)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而初中化学教学是整个化学教育的启蒙阶段。由此可以看出,在学生开始接触化学的时候,教会学生如何更好地进行实验探究,对学生掌握相应的化学知识起着很重要的作用。实验探究既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对学生创新精神和能力的培养也有很大的帮助,还能使学生充分结合所学的课内外知识。本文从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教科书中“实验探究”栏目的内容分类入手,简要地分析了实验探究在化学教学中的重要性。

1 “实验探究”栏目的内容分类

1.1 经统计,“实验探究”栏目在九年级化学上册教材中一共出现15次,详细情况见下表:

表1 人教版初中化学“实验探究”栏目内容分类

1.2 对上面的表格进一步分析,可以发现,“实验探究”的具体表现形式比较多样,从不同角度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并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协助学生解决心中对于知识的疑惑。

“活动与探究”将课本中理论知识实践化,学生通过实验探究,能更稳固地掌握课本的知识,对知识有更透彻的理解,使学生具备走进实验室进行规范操作的基本能力以及增强了学生的环保意识,学会从身边做起,去保护环境。“家庭小实验”密切了化学与生活的联系,教会学生运用生活用品来解决在化学的学习中碰到的难题,学以致用,将化学知识回归于生活,实现“由生活走向化学”的教学理念。“拓展性课题”能开拓学生的视野,通过实验亲眼目睹最轻的气体的魅力,给予学生探究未知领域的机会,丰富学生的知识面。

2 “实验探究”的功能

2.1 获得化学知识的过程

在化学课程改革中提倡学生用实验探究的方法学习化学,是为了改革过去那种只强调学生对静态的化学学科知识的掌握,关注学生获得化学知识的过程。如“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做为入门实验,能教会学生在化学实验操作中要注意观察:①物质的性质如颜色、状态、气味、沸点等;②物质的变化如有无发光、放热现象等;③物质的变化过程及其现象,如对比物质反应前后的现象,进行分析,得出可靠的结论。如果像过去那样老师只是跟学生传授在实验中要注意什么事项,那么学生很可能听过就忘记了,这将导致学生在真正操作实验时无法正确记录实验现象;相反地,在老师协助指导的前提下,让学生自己通过实验探究来亲身体会在实验中要注意观察什么,能在脑海里留下更深刻的记忆,避免再出现类似的错误,实现了“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

2.2 掌握了获得化学知识的方法

通过实验探究,学生可以体验实验的过程,理解实验的方法和本质,不仅能使学生学到课本中的化学知识,更主要的是掌握了获得化学知识的方法。如“对人体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的探究 ”,通过实验探究,学生会根据实验结果比较人体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中所含二氧化碳、氧气、水蒸气的多少,从而自主得出一些初步结论,达到了学习课本中相关知识的目的,也懂得通过分析实验探究结果,可以进一步掌握课本中的化学知识。

2.3 密切联系化学与生活,使学生正确认识化学对环境和人类进步的影响

“化学是一柄双刃剑,它既能造福于人类,又能给人类带来灾难”,化学技术最终是否能造福人类,主要取决于掌握化学技术的人的价值观念,因此,塑造学生对化学的理性认知就显得尤为重要!比如,“酸雨危害的模拟实验”,通过实验探究,学生可以得出酸雨对环境会造成多么严重的破坏,并进一步通过自身掌握的化学知识去探究应当采取什么样的措施才能防止酸雨对环境的侵害,增强了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

2.4 学会信息迁移,强化化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

新课标明确提出在教学中要注重理论知识联系实际,而“实验探究”栏目的设置则恰好符合了这一教学理念。如“自制简易净水器”运用物质的化学性质如活性炭的吸附性等让学生自己动手制作一个简易的净水器,并要求学生自己探究可以采用什么更好的方法来试验该净水器的净化效果,让学生了解化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明白生活中处处有化学;又如“C的性质”的实验探究中,让学生自主完成石墨导电实验以及生成炭黑的实验,从而得出与课本中相符合的化学知识,让学生加深理解“性质决定用途,用途体现性质”的关系。

2.5 构建教学模型,强化理解

在学习化学过程中,由于教学条件的限制,部分内容无法使学生直观了解,而通过构建教学模型,则能够化抽象为具象,借助模型,便于学生理解和掌握新的知识。比如“1+1是否等于2?”让学生亲自体验等体积的物质混合后,总体积是否等于原来体积的2倍,进一步得出分子运动影响体积加和性的结论,通过实验探究,学生能直观了解分子运动等微观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

2.6 拓展学生的科学视野,提高学生的知识层面

化学是一门富有活力的学科,在化学的学习过程中,除了掌握教材的基础知识,我们还要了解有关化学的一些拓展知识。如“最轻的气体”,通过实验探究,使学生学会了氢气的相关性质以及在点燃氢气前要先验纯的必要性,拓充了课本的知识,让学生有机会接触更多的课外知识,开阔学生的视野,让学生真正体会到化学这门学科是多么的博大精深。

3 “实验探究”给教师的启示及建议

3.1 鼓励学生积极思考,提出科学型问题,并制定实验方案

从教育改革的前进方向,学生全面发展等角度来说,教师应当细心保护学生对新颖事物的好奇心以及想知道究竟为什么的求知欲,鼓励学生在好奇心的牵引下积极思考,多提出一些与探究课题相关的问题并且想办法去解决。此时,教师就应该运用自身的教学技能,指导学生思考交流,设计可行性以及安全性等较大的实验方案。如下例:

以“对人体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的探究”为例阐述具体的教学过程。

[老师]开门见山地提出问题:“同学们,呼吸是维持生命的必要条件,每时每刻都在进行,根据大家已掌握的几种气体的相关知识,你们认为吸入的气体和呼出的气体到底有什么本质上的差别呢?

[学生]在老师的鼓励下积极思考,相互讨论,争先恐后地提出自己的想法,如:①我们吸入的是空气,呼出的是二氧化碳气体;②呼出的不全是二氧化碳气体,还有氮气呢;③我们呼出的气体中水蒸气很多等等。

[老师]在黑板上记录学生的猜想,为了进一步激发学生进行实验探究的欲望,老师指导学生将讨论的问题集中在如何验证吸入和呼出的气体中氧气、二氧化碳以及水蒸气的含量,根据自己之前学习的知识进行实验方案的设计,而老师则对学生设计的方案进行评价,帮助学生制定可行的实验方案。

3.2 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帮助学生进行实验探究

初中的学生知识水平有限,有些学生不懂得如何正确进行实验探究,而且不可能所有学生在探究实验中的表现都是优秀的,这个时候,老师一定不能求全责备,以过分的“严密”“规范”去束缚学生的思维,破坏学生探究的激情;相反地,教师应该在适当的时候进行必要的示范讲解,并在学生探究的过程中给予必要的实验指导,帮助学生成功完成实验,这样的教学方法能更好地启发学生思考,帮助学生解决问题,让学生体验到实验成功的喜悦,从而激发学习化学的热情。

3.3 组织学生在探究实验中进行观察和记录

教师有必要跟学生强调在实验过程中进行观察和记录的重要性,让学生明白,对实验数据及观察到的现象加以分析整理,从而得出实验结论的过程能帮助自己更好地掌握课本的理论知识,从而构建知识体系,更好地记忆化学知识。

4 总结

借助“实验探究”这个平台,学生有机会提出自己的想法,亲自动手操作实验,培养自己的动手操作能力,在做实验的过程中可以亲身体会到化学实验的魅力所在,对实验产生的现象及结果有强烈的求知欲望,学会在老师的帮助下,通过自己的思考进一步地解决问题,改变了传统教学中老师忠实地去执行传递书本知识的职能,通过一成不变的讲授法来完成教育学生的使命,一味地将知识生硬地传授给学生的方式。更重要的是,学生会因为“实验探究”真正地爱上化学,对于学习化学有更大的激情,敢于置疑课本中出现的实验结果,勇于通过自己的实验探究去检验自己的想法有无科学依据,“实验探究”对学生创新精神和能力的培养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1]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化学[M],九年级.上册.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

[2]赖汉龙.化学教学中探究模式的构建与实践[J];化学教育;2007,03:3.

[3]刘克文.论中学化学新课程中探究实验的特点及设计原则[J];当代教师教育;2008,02:1 -2.

[4]冯建元.加强对中学生化学实验探究意识的培养[J];山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S2:1-2.

猜你喜欢

实验探究课本气体
二维定常Chaplygin气体绕直楔流动
非等熵Chaplygin气体测度值解存在性
吃气体,长大个
精选课本题改编练习
精选课本题改编练习
“实验探究”与“微观认知”的巧妙结合
《化学能与电能》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精选课本题改编练习
精选课本题改编练习
铝合金三元气体保护焊焊接接头金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