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媳妇儿”孟美梅
2013-08-31赵静郭栗魏鹏
□赵静 郭栗 魏鹏
她用最朴素的情感,诠释了婚姻生活中“责任”二字的内涵。在她看来,有比爱情更坚固的情感,有比婚姻更宏伟的殿堂,21年的光阴,她用付出的汗水,撑起了家的天空。
家住晋煤集团王台铺矿第五小区的孟美梅,结婚21年来,孝敬公婆,夫妻恩爱,家庭和谐,被人们传为佳话。如今,孟美梅一家三口和公婆生活在同一屋檐下。由于老公在成庄洗煤厂工作,一个礼拜只能回家一次。担任尾煤公司保洁员的她,除了365天要出现在工作岗位上辛勤养家,同时还要默默承担服侍公婆的责任,以及照顾在校读书孩子的成长。
走进孟美梅的家里,她正躬在地上擦地板,硕大的汗珠顺着脸往下滑。看到有客人来,顾不上梳妆打扮,洗干净双手,端上时令水果,与我们热情的交谈。环顾四周,窗明几净,一尘不染,阳光斜射在墙头挂着的全家福照片上,照片里的人们绽放出自信幸福的笑容。很明显,这是一个温馨的家庭。
然而,在这一份幸福的背后,却是无数汗水的付出。2009年4月份,祸从天降,孟美梅的婆婆在小区里散步时,被背后奔跑的青年撞倒在地,出现了休克的症状。孟美梅听到这一消息后,立马放下手中的活儿,直奔回家。看到躺在地上的婆婆,孟美梅迅速拨通了急救电话。在通往医院的路上,望着已经昏迷的婆婆,孟美梅深深地自责。在医院经过仔细地检查后,医生判定老人是胸椎骨折,需要长时间的静养恢复。当晚,孟美梅就把婆婆接回家中,开始了长达一年的护理。
说起护理,离不开“细心”,在前期的四个月里,医生嘱咐婆婆身体不能有剧烈运动。从此,老人的吃喝拉撒全部都要在床上。就说为婆婆解手这件事,婆婆不能像正常人一样起身如厕,孟美梅就为老人买了医院护理用的专业厕具。但很快问题就出现了,老人无法动弹,经常淋湿被褥,不仅气味难闻,而且对身体恢复极为不利。孟美梅看到眼里,急在心里。最终,她查资料、问医生,巧妙地解决了这个问题,保证了老人的健康卫生。
静养期间由于不方便擦洗,婆婆身上患上了褥疮,为了治疗婆婆的褥疮,她定期为婆婆擦身、洗澡、更衣。还专门请来高平骨科医院的医生来到家中,请教专业护理知识。依照医生吩咐,买来药棉、纱布、镊子以及酒精、双氧水、碘伏等药品,像个专业护理一样,天天在家帮婆婆清理、消毒,一个多月下来,婆婆身下的褥疮完全消失了。在给婆婆喂饭方面,她更是细心,为了保证婆婆的营养需求,饭菜尽量做到合理搭配,定时定量科学地给婆婆喂饭。她说,那时每天给婆婆吃鸡蛋和时令蔬菜,再喂些榨好的果汁或牛奶,尽量保证婆婆的营养,让婆婆尽快恢复健康。
360多个日日夜夜,她坚守在婆婆床前,精心照料,嘘寒问暖,端屎端尿 服侍婆婆胜似亲娘。在她的精心照顾下,婆婆的身体情况有了明显的好转。孟美梅看到婆婆每天躺在床上,坚持和老人谈心交流,帮助老人舒缓情绪。在她的精心照顾下,婆婆身体康复得很快,身边的邻居都说“您老人家这个媳妇真是比亲闺女都亲啊,能康复这么快多亏了她的精心照顾!”
面对镜头回忆起这些往事时,孟美梅眼中噙着泪花。“我就是想让家里面平平安安,老公才能安心在外面工作。”在说到自己婚后很少孝顺自己的父母时,孟美梅再也控制不住眼中的泪水,自己父亲去世的时候,她不在身边;母亲伺候着高位截瘫的奶奶时,她却还在为这个家庭忙碌着。
21年,在人生的时空隧道里只是短暂的瞬间,而在一个女人的生命长河里却是最宝贵的岁月。有人曾问过她:“你这样做,这样辛苦为了什么?”她说:“我母亲就是这样教育我的,家和万事兴,母亲也是这样照顾奶奶的,所以这些本来就是我该做的。” “好媳妇儿”孟美梅,正如一朵美丽的梅花,用自己数十年如一日的汗水绽放出馥郁芳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