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培养高中地理的思维能力
2013-08-30宁国忠
宁国忠
地理学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学科,兼有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性质。无论是为了提高学生的整体地理素养,还是从高中地理新课程的教学目标要求上看,都要求我们在高中地理教学中,努力培养并提高学生地理思维能力,使学生学会分析、解决地理问题,从而使之具备终身学习的能力。本文通过笔者多年教学实践经验,探讨如何在高中地理教学中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
1.新课程环境下高中地理思维能力培养
新课程环境下高中地理思维能力培养是目前地理课程目标中核心技能和能力目标培养的关键性环节,高中学生已经从初中少年期主要以具体的形象性思维顺利过渡到高中即青年出气以抽象路基思维能力为主的关键性阶段,我们的新课程目标体系中的高中地理教学内容主要以协调人口、环境、资源之间的对接关系,我们在初中阶段性学习的基础之上,使学生进一步获得有关地理环境本身以及人地关系的基本原理和基础性认知,同时,能够顺利的运用此种原理去分析和阐述我国以及世界各地区的人地关系现状,树立正确的可持续发展观等一系列发展性观念理解,比如,资源观、环境观以及人口观都是值得我们重视的部分,我们要毫无疑问的明晰,在高中地理教学过程中,地理思维能力的培养始终是第一位的,尤其是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更是其重中之重。在以往的高中课程体系中,由于高中的文理科实行分班制度,所以,几乎所有选择理科的学生则不再学习地理课程,这样是极为不科学的,这会导致我们的学生分科现象极为严重,一些学生连其基本的地理知识都不知道,几乎成为了常识性文盲,所以,就会导致大部分学生对地理课程本身不感兴趣,课堂教学过程中学生只是被动的接受并且主动的参与,所以,导致大部分学生地理学科性思维能力非常的薄弱,而在传统的高中地理课堂教学过程中,我们主要以教师讲课为主,单纯的知识灌输代替了学生自己思考的过程,久而久之,学生自然就丧失了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更不用说地理思维能力的培养了,而近几年的地理高考试题中的许多命题都涉及到学科的思维能力本身,这也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素质教育下的素质型考查,并不单纯是应试本身,所以,如何培养学生地理思维方法和思维能力是帮助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梳理的基本要素,我们应该在问题中深入分析此问题再进一步到最后的解决问题,这都是层层深入的过程。
一个人的思维是建立在感觉、知觉基础之上形成的对事物内容以及本质特征的深入性、创新型的探索性思考,一门学科的思维训练,是指在一门具体学科的教学过程中达到最佳默契的师生互动和交流,而并不只是单方面的传授和吸收,我们应该在结合该学科的学科特点和性质的基础之上,遵循科学的思维发展规律对我们的学生进行一个创新型的思维训练,这样的思维训练是系统性的,而并非支离破碎的,掌握一门学科科学的思维方法和对各种创新型的思维形式是获取知识、运用知识的基础,在此基础上,我们才能求得进一步的发展,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是我们当下新课程改革的重要理念,思维能力的发展是学生自身发展的关键性组成部分,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我们要更加注重思维训练、能力培养,使得每个学生都能够拥有自身独特且有效的思维能力,并在此基础上能有所创新,从而达到最后解决问题的终极目标。
2.培养读图能力,是发展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的重要途径
地图是地理知识的重要载体,学生学习地理知识离不开地图。因为任何地理事物的空间分布,任何地理现象和问题的发生和发展,都必须存在于一定的地理空间。学生只有掌握了读图的技能,熟悉地图上的各种图像语言,明白地图中所呈现出来的各种地理事物,才能进行空间定位,对所发生的地理现象和问题通过阅读地图进行思考、分析,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例如:在学习世界的主要气候类型时,笔者运用世界气候类型图,通过老师和学生,学生和学生之间的讨论、分析每一种气候类型的形成原因、特点,分布规律,最后一一落实到地图上,这种教学方法,充分发挥了地图的教学功能,加强了学生读图能力的培养,是提高学生运用地图发展地理思维能力的的重要途径。
在高中新课程的地理课堂教学中,笔者还让学生经常性地读图,对同一幅图要从多个角度进行观察和思考,培养其发散思维能力。例如,在分析"地壳物质循环示意图"时,从两个方面向学生提出问题:一、若从地壳物质循环的角度分析,图中4个方框分别表示岩浆、岩浆岩、变质岩、沉积岩中的哪一个;二、若从水循环角度分析则又是表示海水、降水、地表径流、地下径流中的哪一个方面。这样,经常性进行多角度的析图训练,对于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将大有好处。此外,填绘各种地理图表,掌握各类图表的读图技能,使他们养成以图表辅助思维和记忆的习惯。在碰到各种各样的地理问题时,学生能树立空间概念,激发出学生思维的创造性。
高中学生地理思维能力的培养方法是多种多样的,我们每一位老师都要从实际出发,利用高中地理新课程教学改革的机会,大胆实践,除了在教学中要传授知识外,更重要的是要教给学生地理思维的方法,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具备终身学习的能力,成为善于思考、勇于探索、不断创新的有用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