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路》:一部闪烁着细节光芒的革命史诗
2013-08-30本刊编辑部
近年来,充斥荧屏的影视剧层出不穷。当人们频繁换台的过程中,我想有一部影视剧是足够值得你为之停止按键的。这就是央视一套热播的电视剧《寻路》。这部剧让您重温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以毛泽东、周恩来为代表的老一辈中国共产党人,在革命根据地和国统区两条战线顽强坚持革命斗争的艰辛历程。
这部剧成功的关键是靠细节取胜,因为它把历史的本质、历史的精魂都掌握了,反而就更能展开艺术创作的翅膀。
比如,从“4·12”到“7·15”,周恩来同志是如何指挥上海白区反蒋斗争的。那时蒋介石命陈立夫建立特务机关,收买共产党内变节分子,疯狂暗杀中共领导人。周恩来大力加强中央特科,派人打入敌人内部,设法变敌为我耳目,严惩叛徒。
还有,毛泽东受中央委托,去湖南浏阳发动秋收起义,途中遇到几个土鳖地主武装抓捕,毛泽东机智周旋,先是递过银元,后又装作解手逃跑,最后纵身跳进池塘,逃过一劫,但是脚受伤了,鲜血直流,他不得不忍着剧痛,一瘸一拐地赶往起义地点;红四军八大召开,毛泽东正在山上养病,患疟疾打摆子,想尽了办法,就是起不来床,急得要掉眼泪,即使用担架抬着过河,他也要去参加八大,结果赶到了,会议也开完了——这些细节,是过去大部分重大革命历史题材影视作品绕过去的部分,或者是一带而过的。
上海的党中央和临时中央不断地派人到苏区去,对毛泽东展开批判,毛泽东一次又一次被剥夺军事指挥权,但是他不计个人得失荣辱,始终坚持与错误路线作斗争,一直到1932年宁都会议上,毛泽东再一次被剥夺了军事指挥权,导致了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这也是过去不敢写的或者没有写好的,通过如此细腻地刻画了毛泽东委屈的心理和情绪的波动,把革命领袖当做普通人加以描写,取得了让人震撼的艺术效果。
《寻路》这样客观地描写历史,表现人物的复杂性,真实地揭示了矛盾冲突的结果,对领袖们的形象不仅没有损伤,反而为他们增添了光彩。只要是对中华民族近代一个世纪的历史感兴趣的人,看了《寻路》都会被它细节的真实感所吸引。
从主题思想上讲,《寻路》从一开始就提出了这个尖锐的问题:大革命失败了怎么办?走城市暴动还是走另外的道路?从这个意义上说,以毛泽东为代表的“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不论在中国共产党内,还是从鸦片战争以来中华民族复兴之路的探索来看,都是一次很大的思想解放,而且从国际共运史来看,也是一次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
从该剧的历史高度上说,本剧将宏大主题和剧魂升华到国际共运史、世界发展史这样一个高度,所有的道路之争和寻路之举,都有了非常新鲜的意味。在剧中我们看到这样一个细节,而且不断重复的重大细节——上海党中央机关不断地发动城市暴动,不断地失败,最后中央机关自己也在上海呆不下去了,只能撤到苏区;而在苏区的毛泽东不断受到批评,不断地受到压制,但是井冈山的斗争,中央苏区的斗争,反围剿的斗争却是不断地走向胜利。
这两方面强烈的细节对比,说明了正确道路的探索必须从实践出发,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正是这样高超而新鲜的立意,赋予了全剧以新意与诗意。
电视剧《寻路》,是一部闪烁着细节光芒的革命史诗。从这个角度来说,电视剧《寻路》在重大革命历史题材史诗风格的追求上,也做出了可喜地探索,这必将为今后的创作带来必要的、有益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