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电视新闻的好文风从哪里来——从获第二十二届中国新闻奖的几部电视作品说起

2013-08-28王晓红

中国记者 2013年5期
关键词:新闻奖文风电视新闻

□ 文/王晓红

电视新闻报道如何做到“大局下思考”,又能“娓娓道来”?荣获第22届中国新闻奖的不少优秀电视作品体现了值得鼓励的好文风,探讨这些“好文风”形成的核心价值,或许有助于我们更本质地掌握改进电视文风的路径和方法。

优良文风历来是新闻界所倡导的,中国新闻奖即是倡导好文风的体现。文风表现为形式,又不止于形式,文风的背后是观念,是作风。文风要平实,作风必然要求求真务实。电视新闻以视觉形象见长,却也容易耽于画面。有些电视记者追求表面热闹,关注细枝末节,却无力把握整体,因此尽管有着看似生动的画面,报道却浅尝辄止,这显然不是好文风。

好文风来自对“具体人”的深切关注

获本届中国新闻奖电视系列一等奖的《走基层·塔县皮里村蹲点日记》是2011年新闻战线“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的代表作,也被认为是对中国现实国情的生动注解。新疆喀什马儿洋乡皮里村地处高原,远离县城,且道路不通。每年开学,马儿洋乡的乡干部们全体出动,分别接送各村孩子到县城上学。央视记者跟着乡党委书记郭玉琨,徒步往返9天,步行近200公里,一路跋山涉水到皮里村接孩子上学。这个系列报道以参与式观察方式,记录了孩子们极其艰难的上学过程。整个报道没贴标签,不拔高,不煽情,以日记体方式娓娓道来,真实地还原当地干部和村民的生活常态,以及浸润于常态中的尽责与坚守、乐观与互助。

“皮里村”系列报道无疑是好文风的代表作。好文风从哪里来?主创者的经验是:深入生活的“走基层”,心怀诚意的采访,带来了“触碰人心的真实感”。下决心“走基层”不难,“心怀诚意”也不难,难的是怎样才能“触碰人心”?由此带来的问题是:人们时常会说,电视新闻报道要有感染力,就要有“人文关怀”,要讲故事,要有人物。可是为什么很多报道中有“人”有故事,却仍然让人感到疏离,难以入脑入心?

问题的关键不在报道中有没有“人”,而在于我们传播者眼中有没有“人”。报道者眼中只有“事”而看不见人,往往流于用概念解释概念,把原本生动的人当作抽象的符号,即使有对“人”的采访,也只是把被访对象当成孤立的个体。从这个意义上说,传播者眼中是否有“人”决定了报道的文风。这里的眼中有“人”,应有以下两层含义。

1.“具体的个体”与日常化

所谓具体的个体,是指传播者眼中的“人”是有个性的具体的人,而不是一个抽象物。抽象个体往往是被媒介符号化的,是缺乏个性而面目模糊的,故而难有亲近感。而“具体的人”则是丰富而立体的。从伦理高度来看,新闻报道要关注“具体的人”;从技巧来说,日常化还原了人的日常状态,显示了报道真实感和感染力,有助于吸引观众。

这种“具体”人的观念诉求为时政报道和领导人报道带来了新文风。本届中国新闻奖电视消息一等奖作品《张春贤“逛”夜市》,以新闻特写方式,生动展现了“7·5事件”两周年之际,张春贤“微服私访”,与百姓亲密接触的场景。整个报道文风简约生动,充满现场感。而特别奖获奖作品《胡锦涛主席在中南海会见美国佩顿中学访华师生》的生动性同样得益于“具体”人的理念——将领导人言谈举止置于“日常化”情境中,观众可以直接获得能够感受到的细节、情绪、故事以及活生生的现场气息。在该作品中,观众可以看到诸多生动细节,诸如,胡锦涛快步小跑与等候着的美国学生一一拥抱;他像普通长辈,轻轻地提示朗诵忘词的学生。在此,尤如日常生活的情态不仅没有削弱报道主旨,反而很好地拉近了领袖与人民的距离,展现了他平易近人的性格。

2.具体的观众与对象感

所谓“具体的观众”,是指不仅报道内的“人”是具体的,报道外的观众也应是具体的。换言之,新闻报道要有具体的对象感,有了这种对象感,报道者就能推己及人地考虑观众需求——是否听得清楚,听得明白,是否提供了帮助,是否反映了心声,这样有具体对象感的报道自然更容易入脑入心。

温州电视台《7·23动车追尾事故现场直播》获本届中国新闻奖电视直播一等奖。这个节目最鲜明特点在于:在平实的文风中有着强烈的人文情怀和社会服务意识。在以往突发灾难事件直播中,电视媒体通常会关注现场的现象描述和灾难状况的直观呈现。然而,媒体如果只是做到了报道事实、报道悲伤的话,并不能体现新闻报道对灾民的帮助。与大媒体直播相比,温州电视台这次直播把“新闻服务”落到实处,真正发挥出地方媒体贴近性优势:不断播报各个医院收治伤员的名单和寻人启事;在持续关注血站用血量和滞留旅客安置情况;在用微博号召市民参与救助;及时发布信息、安抚伤者情绪……有对象感的报道使“一切为了救人”的直播理念得到落实,观众也因此看到了更加务实和贴近人心的报道。

好文风来自对报道主题的有机把握

好文风是有整体感的,是符合历史真实、全局真实的文风。有时候,电视报道文风不实,是因为记者对报道对象缺乏整体把握,因而只能浮光掠影。而且,由于电视的线性传播和画面的碎片特性,电视报道还容易出现碎片化倾向。事实上,小场面未尝不能表达大主题,大主题未尝不能体现人文关怀,防止碎片化关键在于对主题的有机把握。

云南电视台电视访谈《南海:前世今生》为有机把握重大主题提供了范例。自2011年5月以来,少数国家在南海问题上频频向中国挑衅,云南电视台于6月中下旬及时播出这个深度访谈节目,这是国内首个深度探讨南海问题历史渊源和近年纷争原因的新闻报道。节目邀请国内权威的南海问题专家和军事专家,通过翔实的历史资料和文献梳理,条理清晰地指出了南海属于中国的法理依据,以及现今存在的主要争端及其症结所在,充分表明中国政府在此问题上的原则立场。节目从定题到播出只用了不到一周的时间,无论是报道速度还是作品质量,都属上乘,鲜明体现了地方媒体在事关国家安全的重大报道上的责任意识。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不少电视报道在处理大主题时,总是与大制作、大场面、大叙事联系在一起,而《南海:前世今生》一方面高度重视所报道话题的历史的逻辑的统一,另一方面通过寻找人们“当前兴趣”和“现实关切”,把握历史题材新闻性,为历史讲述找到现实依托。同时,借助新鲜而典型的细节“点亮历史”(编导语),从而把一个复杂而重大的问题讲得“娓娓道来”,入情入理。

浙江卫视电视评论《温州:让民间资本回归实体经济》则显示了另一种理性而有吸引力的文风。节目紧扣全国瞩目的热点问题:在后金融危机时代,国内通胀水平高位运行,银根抽紧,银行惜贷,温州老板“跑路风”惊动上下。一时间,举国关注,各大媒体连篇累牍报道,网络议论喧闹一时。然而,如何解决关键问题,并无现成答案,也缺乏应有关注。节目抓住这个新闻媒体与社会同步的重要选题,但未匆忙发言,而是对问题进行了深入广泛的调查,对节点性事件进行长期跟踪采访。最终在15分钟节目时间里,层层剖析了温州信贷危机的实质,清楚说明了资本之痛是如何倒逼金融改革破冰的重要主题,为开启温州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做了提前预热。在此,当微博喧嚣,媒介性质决定其速度远胜于传统媒体时,电视媒体的“热点冷评”为社会公众带来更理性和客观的声音。上述作品也说明,只有有机地把握问题,才能真正做到文风的短、新、实。

好文风来自直面现实的建设性立场

好文风不仅仅只是说百姓的话,好文风也是敢于直面矛盾、理性引导社会的文风。媒体责任在于及时发现并且大胆回应社会关心、公众关切的热点、难点问题,但是如果仅仅只是停留在问题表面的曝光上,并没有“尽到对人民的责任”,相反真正关切民生的文风是通过深入调查和访问,引发理性的公共讨论,促成公共政策完善,引领问题切实解决,这种直面现实的建设立场决定在众生喧哗时代主流媒体的权威性。

内蒙古电视台作品《拆新房为哪般》获得了电视新闻访谈一等奖。一个商品房小区刚建成两三年,就面临被拆迁的命运,由此引发业主和政府部门尖锐冲突。拆迁不算新闻,但是新建小区拆迁就成为一个具有时效性和广泛关注度的新闻事件。这样的民生维权类选题有普遍意义,但是把握不好,节目极易以“百姓代言人” 自居,倾向一方,而忘了媒体公正客观的立场和激发正能量的社会责任。

《拆新房为哪般》的突出特点就在于,不以激化矛盾来抓取观众眼球,始终把增进理解、理性沟通、解决问题作为着力点。该节目组认为,有些事情看似负面的,但分析原因、找到办法、总结经验、解决问题、化解矛盾、解除误会、疏通情绪,它就是正面的;有些正面报道,用所谓负面问题和质疑式提问来考验、甚至是用可能的误解来求得纠正,或者用不专业的百姓的话语来调侃,反而会激化矛盾①。

好文风不仅来自直面现实问题的勇气,更来自理性引导社会的建设性立场。这对处于矛盾多发期的中国来说,尤为重要。在第22届中国新闻奖电视新闻获奖作品中,上海电视台《聚焦医患“第三方”》等都代表了电视媒体在创新舆论监督形式、促进社会沟通上的积极作为及好文风。

当然,好文风不仅要遵从新闻原则,也要发挥媒体的独特个性。精当的画面、生动的现场,恰恰是电视新闻的魅力所在,拓展新媒体视听元素,创造更为简洁、清晰、明了的视觉表达形式也应是创造好文风的题中应有之意。

【注释】

①转引自该节目主持人雷蒙在第七届中国新闻奖暨长江韬奋奖高端研讨会上的发言。

猜你喜欢

新闻奖文风电视新闻
河下:文风厚重的“进士之乡”
电视新闻中的图片应用
论电视新闻编辑的创新之路
河南10件作品获第27届中国人大新闻奖
普枞公路的文风和文脉
同期声在电视新闻报道中的作用
河北省第二十五届人大新闻奖获奖篇目
对电视新闻节目“改文风”的几点思考
电视新闻后期制作技术初探
改文风:要从创新“说话”方式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