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龙马精神”福建造——曾经的全国农用车老大“龙马汽车”

2013-08-27凌玉贵

福建质量管理 2013年7期
关键词:农用车龙岩龙马

“龙马精神”创造者

“龙马汽车”始建于1970年,2001年关门歇业,2003年重组新生。

“龙马汽车”曾是福建人的骄傲,曾见证并伴着福建经济的增长与腾飞。“龙马汽车”的前身龙岩拖拉厂始建于1970年,是福建省最早的汽车工业之一。于1992年产销量突破万辆,达11188辆,企业实现销售额2.885亿元。1993年以2.017万辆的销量占据全国农用车老大位置。在接下来很长的一段时间里,“龙马汽车”横行全国,其企业艰苦奋斗的精神更是被誉为“龙马精神”。1999年,迅速崛起的山东福田从龙马汽车手上夺走了销量老大的位置,开始了北福田南龙马的时代。2001年3月,这个曾经连续数年坐拥全国农用车“霸主”宝座、2000年还是全行业样板企业的福建龙马集团却突然关门歇业,上千名职工被迫回家自谋生路。

2003年7月,在福建省汽车工业集团公司的领导下,重组龙马集团与福建汽车厂等相关公司成立福建新龙马汽车有限公司,开始了“新龙马”时代,也翻开了福建省汽车的新历史,为此,福建三大汽车工业基地也正式形成……

曾经的辉煌

1970年~1992年,从建厂到年销量破万辆,产值达2.885亿元,创造了福建汽车工业发展的神话。

龙马集团的前身龙岩拖拉机厂始建于1970年,总投资15061万元,职工228人,主要产品是手扶拖拉机拖斗及简单农机配件。20世纪80年代初期,龙岩拖拉机厂看到市场上农用车需求量大这个空当,率先在全国制造出内质是拖拉机、外面却有玻璃挡风和方向盘的第一代龙马农用车。这种“四不像”的产品由于价廉、实用,深受农村用户的喜爱,龙马牌农用车曾一度成为批条子、走后门的热门产品。

相关人士在接受采访中称,龙岩拖拉机厂从1985年开始实施的总投资250万元的建立农用运输车生产线技改项目于1987年竣工,1988年达到3000辆的生产能力。当时刚好碰上好时光,随着城乡经济改革的全面开展,农村商品生产迅猛发展,农用运输车市场不断扩大。该厂在原有7Y-1型和7Y-2型两种产品的基础上,又开发出7Y-1B和7Y-1.5型新产品,生产稳步发展,龙马牌农用运输车当年就实现年产量3043辆,销售额达到3310万元。

1989年,随着国家大规模压缩基本建设投资规模,农用运输车生产大幅度下降,全年产量仅1563辆,销售额仅1681万元,分别比1988年下降48.6%和49%,且积压300多辆。面对农用运输车市场疲软的困境,龙岩拖拉机厂的领导和职工以积极的姿态迎接新的挑战。下半年始,进一步加强销售队伍力量,派出业务骨干到山东、辽宁等地进行市场调研。掌握了大量市场信息,确认农用车并非没有市场,而是有相当的需求量,有的市场尚未开拓。针对这种情况,企业领导大胆决策,采取两个方面的措施发展生产:一是组织科技人员开发市场需求的新型农用车产品;二是继续组织业务人员开拓市场。

1990年,龙马牌农用运输车再次更新换代,龙马牌四缸机新型农用车形成批量生产,投放市场后,深得用户青睐。产品销量直线上升,全年产量2981辆,基本恢复到1988年水平;全年销售额为5816万元,比1988年增长75.7%,龙马牌四缸机新型农用运输车获得“全国‘十优’产品飞马奖”称号。

1991年,龙马牌农用运输车开始腾飞,生产大幅度增长,产品供不应求,出现了用户交预付款排队买车的大好局面。龙岩拖拉机厂在组织生产的同时,抓住制约生产的瓶颈——驾驶室制造,先投入292万元,建立驾驶室生产线。同时抓好原材料采购及零部件质量,建立整机装配流水线,确保整机装配性能,进一步提高产品质量。当年产量达到5972辆,实现销售额1.41亿元。随着生产的不断发展,下半年开始酝酿组建龙马工业公司。

1992年1月1日,龙马工业公司成立,利用龙岩油泵油嘴厂的车间又建起了一条农用车装配流水线,农用车零部件生产及车辆试验和停放场地等配套设施,解决了生产发展要求。全年年产量突破万辆关,达到11188辆,企业实现销售额2.885亿元。同时,又开发出6种龙马牌FL1508系列小型农用运输车,被评为1992年度福建省优秀新产品,为1993年的发展打下基础。

从1988年~1992年,5年间,农用运输车的发展经历了起步——回落——发展的过程。龙马牌农用运输车总产量为14747辆,畅销福建、广东、黑龙江、吉林、辽宁、河北、山东、安徽、江苏、浙江、江西、湖北、湖南、广西、宁夏、山西、陕西、河南、云南、贵州、四川、青海、海南等23个省、市自治区。1991-1992年,龙马牌汽车出口了印尼、菲律宾、越南等国家,成为最早出口汽车到国外的汽车企业之一。

与此同时,龙岩拖拉机厂为抓住有利时机,占领全国农用车市场,采取外引内联的形式,扩大生产能力,组建集团公司,逐步形成经济规模。1991年1月1日,龙岩拖拉机厂兼并龙岩茶厂,同时确定漳平市农业机械厂、永定县水轮机厂、上杭县油泵油嘴厂、连城县农业机械厂等企业作为专业协作厂家,还吸收龙岩市区内48家集体企业或乡镇企业作为协作厂。为加快农用运输车生产线技术改造进程,又于1992年1月1日与龙岩油泵油嘴厂实行优势互补,联合组建龙岩龙马工业公司。

登上农用车市场“老大”交椅

1993年~1999年,龙马牌农用车风光无限,逐步登上农用车市场“老大”的宝座。

1993年,福建龙马集团公司生产的“龙马”农用运输车,产量达到20185辆,比上年增长80.42%;在下半年全国农用车行业不景气的情况下,“龙马”车一直处于旺销状态,每月销量均在1600辆以上,全年累积销售汽车达2.017万辆,比上年增长75.54%。其产量约占全国农用运输车总产量的1/9,在全国161家同行业的角逐中,一马当先,夺得产量、质量、销量3块金牌。

本年,原龙岩龙马工业公司为增强竞争实力,实行跨地区、跨行业、跨部门联合,组建“福建龙马集团”和成立“福建龙马集团公司”,形成了社会化、专业化生产的发展格局,加快了“龙马”牌运输车形成大规模批量生产的进程。根据集团公司发展农用运输车的总体规划,首先加快了年产3万辆生产规模的改造项目的实施进度。全年完成项目投资1776万元,驾驶室表面处理生产线和覆盖件生产线相继建成,并投入使用。公司还利用龙岩油泵油嘴厂的空余车间建成第二条装配流水线,使“龙马”牌运输车的生产能力大幅度提高。全年完成工业总产值4.32亿元,销售收入5.58亿元,实现税利3150万元,分别比上年增长66.6%、99.3%、8.16%。同时,龙马牌汽车在全国各地增设维修点、保修点和零配件供应点由原来的89个增加到108个,从而促进了生产的发展。

福建龙马集团的组建,使“龙马”牌农用运输车生产再上一个新台阶,生产能力突破2万辆大关,产量、质量和销量均居全国首位,被机械工业部农业装备司推荐为质量信得过农用运输车。龙马集团公司被国家统计局评为“中国100家最大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企业”(排名第52位,资金利税率排名第5位),获得了福建省五一劳动奖状。以“龙马”为龙头,带动了一批协作厂的发展。1993年,漳平市农业机械厂共生产农用车厢2.12万台套、消声器1.87万支,完成工业产值2186万元,实现税利176.4万元,比上年增长6倍;永定县水轮机厂生产农用车钢板弹簧717吨,完成工业产值411万元,实现税利31.3万元,比上年增长1.6倍;连城传动轴厂生产BJ—130型和BJ—212型汽车传动轴2.27万套,完成工业产值400万元,实现税利32.9万元,扭转了多年严重亏损的局面,走出困境。

1994年,龙马牌农用运输车产量为20680辆,比1993年增长2.5%,各项经济指标在1993年快速增长的基础上,继续稳步增长;工业总产值5.8亿元,比1993年增长7.7%,销售收入5.55亿元,比1993年下降5.6%,税利总额4796万元,比1993年增长30.7%。

龙马集团公司一手抓产品质量,一手抓售后服务。对产品质量,坚持“质量兴企,以质取胜”的方针,强化全员质量意识。主要采取5个方面的措施:一是认真贯彻《产品质量法》,根据本公司实际,制定“产品质量法实施细则”,全体员工严格按实施细则开展生产经营活动。二是严格工艺纪律,加强现场管理,生产过程中出现的质量问题,现场分析,现场解决。三是强化质量责任制,实行谁出质量事故,谁负责。四是严格检测把关,防止不合格的原辅材料和配套件混进装配流水线,不合格产品不出厂门。五是加强对职工的技术培训,定期考核,对不能胜任操作技术的人员,责令下岗。1994年,龙马牌农用运输车产品质量稳步提高。3月15日,由中国消费者协会、农业部质量标准司、农民日报社联合组织的“首届亿万农村消费者信得过产品”评比活动中,龙马牌系列农用运输车荣获金奖。5月,龙马牌农用运输车被中国质量管理协会用户委员会、中国农机流通协会用户委员会评为“使用可靠产品”。在狠抓产品质量的同时,努力做好产品售后服务,继续实行产品质量保险,解除用户的后顾之忧;1994年,增设维修点和零配件供应点10个,使销售服务网点由原来的108个增加到118个。在沈阳、天津、江西和广西等省市建立了“龙马”牌农用运输车组装厂,并准备在越南联办组装厂,将产品打进国际市场。

经福建省经济委员会批准,由福建龙马集团公司、福建龙江集团公司和福建省平和农用运输车厂联合组建的福建三龙集团暨福建三龙集团公司成立。

当年,福建龙马集团公司把新产品开发当作培植新的经济增长点,增强企业发展后劲的重要措施,开发了属国内首创的LM2005E3排座农用车和仿柳微装380、480柴油动力的新型农用车。产品经省级鉴定后,相继投放市场,满足不同区域、不同消费层次的需求,大大地增强龙马牌农用车产品市场竞争力。为促进企业产品结构优化,福建龙马集团公司与建设部长沙建设机械研究院确定技术合作关系,采用BJ1041及NKR55ILA—R等汽车底盘,联合开发环境卫生专用改装车系列产品,10月中旬,试制出第一辆龙马牌FLZ5040GSL型扫路车。龙马集团公司成为全国同行业中产品结构比较合理、品种较为齐全的农用车生产企业。

1997年,龙马集团公司围绕市场组织生产,拓宽市场狠抓销售,特别是开展“台风行动”,取得较好效果。全年生产农用车21832辆(含山东青州等农用车分厂4534辆),比上年增长45%;销售农用车21602辆,销售率高达98.9%。

根据有关资料统计,1996年,南北农用车市场销售量的比例为7∶23。龙马集团公司清楚地认识到,南方市场再大也莫过于北方市场,于是决定把产品销售中心推向北方市场。1997年上半年,组织有关人员对河南、河北、山东、辽宁等北方较大的农用车市场进行一番实地走访调查。6月21日,公司各路调查人员汇集山东青州宾馆开会研究,拟就一份足以影响“龙马”前途命运的营销方案,也就是“台风行动”。所谓“台风行动”,就是根据北方市场需求,推出一系列高质量的新机型精品,以声势浩大的营销手段和全方位的营销服务,在公安交警、交通、金融等部门的全力支持下,力求在短时期内抢夺北方市场。为配合“台风行动”,销售总公司调集精兵强将,加强北方销售队伍力量,派出5部“三包”车巡回服务。在3个月时间里,“龙马”就抢占北方的2000辆农用车市场,比上年同期增加4倍多,仅河南省新乡经销点就销售166辆。10月中旬,一场以FL2310型为主车型、以现场观摩会为主促销方式的2号“台风行动”在北方市场紧锣密鼓地展开。2号“台风行动”是在1号“台风行动”重点抢夺北方一些热点销售市场的基础上,接点连面,逐步形成“龙马”强大的北方市场营销网络。为了更快捷、更有效地占领北方市场,充分利用已于1996年10月由龙马集团公司和全国农机流通企业十强之一的山东青州农机公司联合创办的青州龙马农用车制造有限公司年产1万辆农用车生产能力,为“龙马”车占有更多的北方市场份额发挥主力军作用。

“台风行动”把“龙马”的销售区域向黄河以北推进了1000公里,为龙马集团公司重点进攻北方市场以求发展的销售战略打下坚实的基础。1997年,“龙马”车在北方市场共销售5000辆,比上年增长350%。

7年间,龙马集团在1991年到1994年跃上了全国农用车行业“霸主”宝座,年产值、销售额均超过6亿元,排名全国第一。到1995年,全国每天有10万辆龙马牌农用车在路面上飞奔。直到1999年,福建龙马仍以3万辆的生产规模名列全国农用车行业的第二名,福田后来居上,成为新的农用车老大。1996年4月12日下午和22日上午,江泽民、李鹏、朱镕基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分别在中南海检阅了龙马牌农用车,并给予较高的评价。龙马集团公司成为全省国有企业艰苦奋斗的典型,其企业精神被誉为“龙马精神”。

1999年12月30日,在福建省汽车工业访集团公司的鼓动下,龙马集团与福建汽车厂正式签订合同,由龙马集团正式兼并债务沉重的福建汽车厂,以承担债权债务的方式,接收福建汽车厂的全部资产,福建汽车厂成为龙马集团的全资子公司,从此龙马汽车获得了汽车生产目录。

(腾讯汽车/凌玉贵)

猜你喜欢

农用车龙岩龙马
新时期单元控规动态维护探索实践——以龙岩主城区为例
龙马春风、忠义千秋
“龙马”巡游
山西对农用车违法载人开展专项整治
某农用车驾驶室振动特性的试验研究
童迷黑白秀
龙岩:“三色”发力 崛起提速
龙岩全面推进“九措到户”打赢脱贫攻坚战役
双生 龙马
欧6Mercedes—Benz Unimog农用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