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滞胀的量化问题分析

2013-08-26王碧峰

当代经济研究 2013年4期
关键词:失业率

王碧峰

摘要:处于转型期的我国经济,面对经济增长速度降低、物价上涨的潜在压力和供给冲击,滞胀的风险逐渐增大。合理确定滞胀的量化指标,对于认清经济形势,正确评估滞胀风险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对于我国来说,未来一段时间内,当经济增长率低于7%、通货膨胀率高于7%、城镇登记失业率高于7%时,我們就可以认定我国经济陷入了滞胀。

关键词:滞胀;量化指标;经济增长率;通货膨胀率;失业率

中图分类号:F014.8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2674(2013)04—059—06

我国正处于经济发展方式的转换时期。伴随着经济增长速度的降低和供给冲击,滞胀的风险逐渐增强。近年来,关于中国经济运行中是否存在滞胀风险,学者們进行了热烈的讨论。以北京大学教授厉以宁为代表的一方认为,中国经济存在滞胀风险;以全国人大财经委员会委员吴晓灵为代表的另一方则认为,中国不存在滞胀风险。学者們之所以存在这样的严重分歧,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对滞胀量化指标的不同理解。全国人大财经委员会委员贺铿认为,对于中国来说,GDP增长率低于8%,CPI高于4%就是滞胀。因此,他认为中国经济存在进入滞胀期的风险。吴晓灵则认为,通货膨胀率高于经济增长率才是滞胀,因此我国并不存在滞胀风险。显然,关于滞胀量化指标的讨论,对于我們认清经济形势,正确估计滞胀风险有着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虽然目前我国的CPI数月运行在4%以下,这使得关于滞胀风险的讨论暂时冷却下来,但是,处于经济转型和供给冲击的时代的中国,滞胀风险是一个挥之不去的阴影,它还会在经济下行期和通胀率上行期不时闪现。事实上,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关于滞胀问题的讨论时热时冷延续了30多年,今后我們还会沿着这样的节奏继续下去。其中,关于滞胀量化指标的讨论是问题的核心。

一、关于滞胀量化指标的讨论

国内关于滞胀的定义,比较有代表性的是梁小民教授所下的定义。梁小民教授认为,滞胀就是“停滞膨胀”的简称。“滞”指经济停滞,失业严重;“胀”指通货膨胀严重。滞胀就是高通货膨胀率、高失业率和低经济增长交织并存的状态。根据这个定义,测度滞胀有两大指标:一是高通货膨胀;二是经济停滞。其中,经济停滞可以用经济增长率和失业率来衡量。

由于我国从来没有出现过真正意义上的滞胀,因此,我国学者关于滞胀量化指标的讨论很少涉及中国的滞胀问题,而更多的是借助国外学者的研究,分析发达国家的滞胀问题。

在发达国家,4%以上的通货膨胀率为高通货膨胀已经是西方学者的共识,因此,“胀”的指标就是4%以上的通货膨胀率。在这一点上,不管是国内学者,还是国外学者,基本没有分歧。但在“滞”的指标上,学者們却存在相当大的分歧。主要有以下两个分歧点。

第一个分歧点:经济停滞是经济零(负)增长还是经济低增长?

一些西方学者认为,经济停滞就是经济的零增长或负增长。比如,马吉尔(Magill)主编的《经济百科全书》在《滞胀》词条中写道,经济停滞就是“经济增长停滞,更确切地说,就是零增长或负增长。”格林沃尔德主编的《现代经济词典》把经济停滞解释为:“实际产量或收入不变、下降或增长但大大慢于所能达到的增长速度。”有趣的是,与上述观点相反,国内学者大都把经济停滞定义为低经济增长,比较典型的是上文提到的梁小民教授给出滞胀的定义。叶其湘等人认为:“西方经济学家把不到3%的经济增长和较高的失业率作为衡量经济是否停滞的标准。”何德旭认为,从世界一般观点来看,国民生产总值实际增长率在零以下为衰退下降,0~2%之间为停滞状态(考虑到人口增长,人均产值的增长接近于零),2%~4%为低速增长。4%~6%为中速增长,6%以上为高速增长。因此,2%经济增长率可以作为判断经济是否停滞的标准。

经济停滞是零增长(或负增长)还是低增长,其分歧点表面上看是对滞胀的特征有不同的认识,但实际上这种分歧产生于观察问题的时间视角。如果从某一时点(比如1年)来判断滞胀,零增长或负增长就是经济停滞的显著指标。比如,美国20世纪70年代的滞胀时期,1974年、1975年和1980年,美国经济就出现了负增长,这是1970年代经济停滞的一个显著特征,从而零增长(或负增长)就成为一些学者判断滞胀的重要指标。而如果从一个时期(比如整个20世纪70年代)来判断滞胀,则低增长就成为经济滞胀的主要指标。比如,美国20世纪70年代的滞胀时期,1971~1980年,国民生产总值年平均增长2.9%。

笔者赞同美国学者夏皮罗的观点,适合于增长概念的时间期限至少是一个完整的经济周期长度。就是说,经济是否停滞,要在一个时期,从发展变化的趋势来衡量,而不能孤立地、静止地以某一时点的情况为依据作出结论。因此,一个时期经济低于潜在增长率的低增长可以作为判断经济停滞的指标。对于发达国家来说,3%是判断经济停滞的一个重要量度。

第二个分歧点:失业率是不是经济停滞的一个重要指标?

在判断经济是否停滞时,我国学者一般采用经济增长率指标,而很少使用失业率指标。特别是在研究中国滞胀问题时,几乎没有人使用失业率指标。一方面,这与我国失业率的统计缺陷有关。目前,我国只有城镇登记失业率的数据,而缺乏覆盖全社会所有劳动力的失业率数据。从失业率方面判断经济停滞缺乏数据支持。另一方面,在我国的经济发展没有到达刘易斯拐点之前,理论上劳动力的无限供给使失业率指标对于判断经济停滞没有太大的价值。而只有在劳动力有限供给的条件下,失业率指标对于判断经济停滞才有意义。基于以上两个理由,长期以来,我国学者在研究滞胀问题时没有使用失业率指标是可以理解的。但是,在目前我国劳动力供给由无限供给向有限供给转化的过程中,我們再忽视失业率指标在研究滞胀问题中的重要性,那就是不恰当的。

其实,在西方学者那里,失业率是研究滞胀问题的一个主要指标。一些西方学者认为,停滞意味着一种停滞和衰退的经济,高水平的失业为其主要标志。我們赞同何德旭的看法:失业率的高低不仅是衡量经济是否停滞的一个重要标志,而且对于判断什么样的经济增长算做“滞”具有重要意义。也就是说,不足以使失业率降低的经济增长就很难说脱离了“滞”的范畴。判断经济停滞与否,绝不能孤立地看经济增长率,而必须综合考察经济增长率与失业率的相关变化,否则将难以得出正确的结论。

那么,多高的失业率才是经济停滞的量度呢?徐秀红认为,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美国经济学家把2.5%的年经济增长率和6%的年失业率作为美国经济的极限,并作为宏观调控的一个临界点。美国经济增长的经验数据也可验证这一点。因此,我們可以把6%的失业率看成是判断经济停滞的一个主要指标。

综上所述,在一个经济时期(比如10年),如果主要发达国家(特别是美国)的年通货膨胀率高于4%,年经济增长率低于3%,而年失业率高于6%,我們就可以说这些国家陷入了滞胀。那么,中国在什么情况下才可以说出现了滞胀?这正是本文研究的主旨。

二、确定滞胀量化指标的基本思路和依据

由于我国没有出现过真正意义上的滞胀,因而缺失必要的经济数据和经验证据,这使得对滞胀问题的分析变得十分困难,确定滞胀的量化指标基本处于无“据”可依的境地。因此,我們应该借鉴发达国家(尤其是美国,见表1)的经验数据,在学界关于滞胀问题讨论的基础上,首先确定量化滞胀的基本思路和依据,再在此基础上,根据我国的具体实际确定我国滞胀的量化指标。

根据滞胀的特征,我們可以确定滞胀量化指标的基本思路。这个思路具体地说,就是要具备两种视角。

第一种视角:时间视角。滞胀作为一种经济周期现象,它需要用一定的时间跨度来衡量。从表1可以看到,美国20世纪出现的滞胀时间跨度为14年。具体到中国,这个时间跨度有多长,需要结合中国的实际情况来讨论。但不管怎样,我們都要用经济周期的眼光来看待滞胀,一两年或二三年出现的疑似滞胀的现象不能说就是滞胀。由滞胀的周期性质所决定,衡量滞胀的基本指标应该是一定时期的平均值,切忌以个别年份的经济指标来判断滞胀。

第二种视角:兼具衰退和扩张的视角。滞胀是经济停滞和通货膨胀同时并存的状态,它反映了经济周期最糟糕的特征,意味着滞胀成为了衰退和扩张的混合物。这要求我們在确定经济增长率和失业率的指标时,要用衰退的眼光来选择;而在确定通货膨胀指标时,要用扩张的眼光来选择。

根据以上思路,下面我們可以探讨确定滞胀量化指标的具体依据。

首先看经济增长率的确定。作为一种周期性现象,滞胀一般出现在经济的下行周期。也就是说,只有在经济处于下行周期时,经济体才有可能出现滞胀。这是从经济增长率方面判定滞胀的第一个依据。

一般来说,现实的经济增长率低于潜在的经济增长率是滞胀的一个重要特征。但这并不排除个别年份出现现实的经济增长率高于潜在的经济增长率的情况。比如,美国在滞胀期的1972年、1973年、1978年就分别出现了5.29%,5.76%和5.32%(见表1)的经济增长,高于当时的潜在增长率。但从美国的情况看,这时出现的个别年份经济增长率高于潜在增长率的情况,在很大程度上是20世纪60年代经济高速增长的惯性使然,或者是在经济下行过程中的一种反抽。这样的经济增长率并没有带来失业率的降低,高高在上的失业率表明,经济依然处于滞胀中。因此,从经济增长率方面判定滞胀的第二个依据是,现实的经济增长率低于潜在的经济增长率。

从衰退的眼光看,现实经济增长率过大地偏离潜在经济增长率,出现衰退性的下降,是滞胀的显著标识。在发达国家,零增长或负增长是经济衰退的重要标志,但对于发展中国家(比如中国)来说,经济衰退不一定以零增长或负增长的形式出现,一定水平的低增长就是经济衰退。而一旦出现了零增长或负增长,那就不是滞胀或衰退的问题,而是经济体是否要崩溃的问题了。因此,从经济增长率方面判定滞胀的第二个依据是,个别年份经济出现衰退性下降。总之,经济下行、实际经济增长率低于潜在的经济增长率、个别年份经济出现衰退性下降是在经济增长率方面判定是否出现滞胀的主要依据。

其次看通货膨胀率的确定。高通货膨胀甚至恶性通货膨胀是滞胀的一个主要特征。从扩张的眼光看,滞胀时期的通货膨胀率一定是高通货膨胀率,它反映滞胀中的扩张性质。由此带来滞胀的一个重要特征:通货膨胀率高于经济增长率。当然,这个特征来源于人們对于滞胀的“目测”,尚缺乏严格科学的依据。但在缺乏严谨数据的情况下,以通胀率高于经济增长率来判断滞胀,也不失为一个简便易行的方法。

最后看失业率的确定。高水平的失业率是判断经济停滞的主要指标。的确,在判断经济停滞进而判断滞胀方面,失业率指标比经济增长率指标具有更大的优势,这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失业率和通胀率是判断滞胀的本原指标。我們知道,失业率和通胀率之间存在一种此消彼长、相互交替的关系,著名的菲利普斯曲线就是用失业率和通胀率(物价上涨率)在一个平面坐标上画出的曲线,它用来描述经济波动和经济周期现象。滞胀作为一个经济周期现象,实质上是菲利普斯曲线完全恶化的结果。在判断滞胀方面,失业率是本原指标,而经济增长率则是在失业率基础上派生的分析指标。

第二,失业问题实际上是滞胀的核心问题。由于高失业率的存在和失业问题的加重,需要政府扩大财政支出以救济失业人员,并通过培训帮助失业人员重新就业。而政府财政支出的扩大,必然通过货币增发而加重通货膨胀。通货膨胀的加重又会降低经济增长率,进而提高失业率,从而在失业率、经济增长率和通货膨胀率之间形成恶性循环,加重了滞涨的程度,使滞涨成为经济的顽症。因此,从失业角度可以更好地说明滞胀的生成机理与它对经济的危害性和顽固性。

第三,失业率和通胀率结合可以生成有效评价滞胀的一个新指标——滞胀率。我們知道,评价滞胀有3个基本指标:通胀率、失业率和经济增长率,它們呈现两高一低的格局。有人将两高相加合成一个新指标——滞胀率,用以说明滞胀的发生、发展过程。在表1中,我們将失业率和通胀率相加可以得到美国1970~1983年各年的滞胀率。在该期间,美国的年平均滞胀率是14.32%,而在滞胀期前后的年份,滞胀率一般在8%以下,两位数的滞胀率可以看成是滞胀生成的标志,而15%的滞胀率就是恶性滞胀的标志。

总之,高水平的失业率是判断停滞的主要指标。滞胀时期的高失业率不是一般的高失业率,而是历史高水平的失业率,具有衰退性质。其对经济的冲击力很大,造成的经济损失很严重。萨缪尔森和诺德豪斯在《经济学》(第18版)一书中分析美国1929~2005年的失业问题时指出,自1929年以来,美国的高失业率主要发生在两个时期:大萧条时期(1930—1939年)和滞胀时期(1975~1984年)。这也是美国经济损失最大的两个时期。

三、对中国滞胀指标的初步界定

根据以上分析,我們将展开对我国可能出现的滞胀的讨论。由于我国没有出现过真正意义上的滞胀,受经济数据和经验证据的局限,对于我国滞胀量化指标的分析,目前只能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对滞胀的三个主要判断指标(经济增长率、通货膨胀率、失业率)进行粗线条的分析,更精细的分析有赖于今后的研究。在这里,本文期望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首先,我們来确定滞胀的考察期。笔者认为,如果我国经济不幸出现了滞胀,那么,出现在未来10年到15年的概率很大。这主要是因为我国目前的经济发展阶段与美国等发达国家陷入滞胀时的经济发展阶段有很大的相似性:它們都处于经济的转型期。它們都是在经历了一个长达十多年的高速增长后,进入到一个相对低的经济增长减速期;都面临着经济转型和产业结构大调整的问题(美国完成了由制造业为主向服务业为主的转型);都面临着转换经济增长引擎的问题(即由投资推动为主转向消费拉动为主);都面临着大宗商品价格上涨和工资较快上涨的供给冲击问题……。在这样的转型期,西方发达国家陷入了滞胀陷阱,使经济停滞达十年之久,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和社会问题。因此,我們可以说滞胀其实是经济转型的一种巨大代价。

未来的10年到15年是我国经济转型的关键时期,如果我們能以较低成本完成经济的转型,那么我們就可以成功地避免或跨越滞胀陷阱;反之,如果我們是以极高的代价完成经济的转型,那么,滞胀将是我們难以避免的代价。所以,未来10年到15年我国出现滞胀的概率很大。考虑到中国经济下行周期一般较短的特点,本文将对滞胀的考察期初步限定为10年。

其次,我們来确定滞胀的经济增长率指标。现实的经济增长率低于潜在的经济增长率是滞胀的一个重要特征。要确定滞胀的经济增长率指标,首先要确定未来我国未来的潜在经济增长率水平。对于我国目前和未来潜在经济增长率的估计,理论界尚存在一定的分歧,很难形成相对多数认定的结论。本文倾向于国家信息中心经济预测部李若愚对我国经济增长率的分析和预测,并采用他的相关研究成果,即“十一五时期”年度潜在增长率为9%,“十二五时期”为8%左右。同时,根据中共十八大关于我国未来10年“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的估计,笔者认为,未来10年,即使考虑到我国潜在增长率下降的因素,我国的潜在增长率应在7.5%以上。如果未来10年我国的平均年增长率低于7%,则滞胀在经济增长率方面的条件就成立了。当然,即使在滞胀期,也不排除在个别年份经济增长率高于潜在增长率的情况。

我們已经知道,个别年份经济出现衰退性下降是滞胀的显著标识。根据国际经验,经济衰退性下降至少要偏离潜在增长率3个百分点,考虑到我国发展中国家的性质,经济增长率偏离潜在增长率2.5个百分点就可以确定为衰退性下降。如果我国经济在考察期出现年均7%以下的经济增长且个别年份出现5%以下的经济增长,则我国出现滞胀的概率极大。

再次,我們来确定滞胀的通货膨胀率指标。如前所述,选取通货膨胀率水平要用经济扩张的眼光来选择。在我国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之前,我国曾出现过两位数的高通胀,而在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之后,我国没有出现过两位数的通胀。最近10年,通胀率最高的年份为2008年的5.9%,而2008年为经济过热年,因此,我們可以参考的最大通胀率为5.9%。根据“通胀率高于经济增长率”的简便判断方法,滞胀期的通胀率应高于经济增长率,由此本文确定的年平均通胀率应高于7%。当然,我們也不排除在滞胀期的个别年份通胀率达到两位数。

最后,我們来确定滞胀的失业率指标。我国官方公布的失业率是“城镇登记失业率”。在分析我国城镇失业率时,这个指标饱受诟病。主要原因是它的覆盖面较窄,不能真实地反映城镇失业率。由此,学者們根据各种调查数据对我国的城镇失业率进行了修正和测算,但这又带来了另一个问题,即学者們测算的结果差异相当大,让人无所适从。比如,2002年,官方公布的城镇登记失业率为4%,而学者們测算的城镇失业率从7.3%到12.44%不等。这使得本文在选取失业率指标时不知应该采用谁的观点,这又回到了问题的起点。

笔者认为,国家统计局自2005年开始进行了多次失业调查,客观地说,调查失业率比城镇登记失业率更接近于真实的失业率。如果官方能够公布调查失业率,则失业率量化指标选择的问题就可迎刃而解。然而,非常可惜,国家统计局从未对外发布该类信息,这使得本文的研究遇到了极大的困难。在这种条件下,我們只能退而求其次,选择城镇登记失业率作为分析失业状况的指标。其实,城镇登记失业率并非一无是处,它也是重要的宏观数据。它既是判断经济形势,进行宏观调控的依据,也是目前国家经济社会发展计划的控制目标。因此,在缺失调查失业率的情况下,我們可以采用城镇登记失业率作为分析的指标。

那么,多高的城镇登记失业率才符合滞胀的要求呢?对此我們缺少必要的经验和参考。一个比较简单的处理办法是,把判断滞胀的失业率设定为国际公认的失业警戒线。那么,这个指标的量度就是7%。因此,我們可以说,高于7%的城镇登记失业率是判断滞胀的一个重要指标。

综上所述,我們可以对判断我国滞胀的三大指标做一个简单的总结,这就是,在一定时期(10年)内,如果年经济增长率低于7%,年通货膨胀率和年城镇登记失业率都高于7%,且滞胀率高于15%,就可以说我国陷入了滞胀。如果在该期间内,个别年份的经济增长率低于5%,我們就可以肯定地说,我国进入到了滞胀期。当然,这个判断是基于对滞胀指标的粗线条分析和简便分析方法,不可避免地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希望能引起学界的关注,在今后的研究中使得指标量度的选择更精细化。

责任编辑:梁洪学

猜你喜欢

失业率
法国二季度失业率创5年新低
关于失业率与通货膨胀率关系的实证分析
关于失业率与通货膨胀率关系的实证分析
巴西今年4月季度失业率高达8%
找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