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城市地理空间框架应用推广模式研究
2013-08-26陈米思
陈米思
数字城市地理空间框架应用推广模式研究
陈米思
福建省基础地理信息中心
数字城市地理空间框架建设的终极目标是最大化地实现地理信息数据的共享与推广应用,如何有效地开展应用推广,如何调动各委办局应用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是应用推广模式必须研究的问题。该文基于数字泉州地理空间框架的建设经验,针对不同层次、不同行业的实际情况,总结了一套适用福建省的数字城市地理空间框架应用推广模式,即采用技术和政策机制双控的应用推广模式。
数字城市 地理空间框架 应用模式
“数字城市”是以“3S”技术和互联网技术为支撑的城市空间信息运行系统,它是一个包括城市空间信息运行机理、空间信息运行技术系统、空间信息服务与产业体系和社会文化在内的多层框架[1]。
在国际上,美国数据城市的建设正在大规模展开,已建成了一批“智能化生活小区”;日本也建成了一批“数字社区”示范工程,还开发建设了“网上虚拟京都”;新加坡已建立了e市民中心,还计划建成电子政府。
在我国,数字城市的建设倍受政府、专家和学者的关注。北京、上海、南京等城市举办了多次城市信息化论坛,许多城市已经投入数字城市建设之中,如数据北京、数字广州、数据厦门、香港数码港等。
“数字城市”建设的核心是数字城市地理空间框架构建。“十一五”以来,国家测绘局组织开展了数字城市地理空间框架建设工作,在完成地理空间框架建设的基础上,建立了国家、省、市三级政府部门共建共享模式,其建设的终极目标是最大化地实现地理信息数据的共享与推广应用,而如何有效地开展应用推广,如何调动各委、办、局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是应用推广模式必须研究的问题。
1 数字城市地理空间框架概述
“数字城市地理空间框架”是以地理空间框架数据为核心,以基础地理空间信息资源为基础,建立一个面向政府、公众和行业用户的、开放式的信息服务平台。在提供最基本的空间定位服务的同时,对各种分布式的、异构的地理信息资源进行一体化组织与管理,在多重网络环境下实现以基础测绘(地理信息)产品为主要内容的产品分发服务;以地理空间框架数据为核心的基本定位服务;在统一的地理空间框架数据基础上,通过集成和加载政府信息化综合信息以及各行业专题空间或非空间信息,在保障政府各部门对各自信息权益的前提下,既实现对地理信息资源的整合和共享服务,也为各类信息(空间或非空间)实现网络化服务建立一个基础平台。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是测绘部门面向信息化社会,在提供地理信息服务和保障方面,从内容到形式的彻底变化。
2 应用模式研究
基于数字泉州地理空间框架的建设经验,本文总结了适应福建省的数字城市地理空间框架的应用推广模式,即针对不同层次、不同行业的实际情况,采用技术和政策机制双控的应用推广模式。技术实现上建立了公众版、政务版两个版本,提供了在线、准在线和离线三维一体化的应用模式,以满足不同的网络环境下、不同部门、不同用户的业务需求,解决了网络环境带来的应用局限,从而有效地扩大了系统应用面。政策机制上采用了边建边用、分层次分阶段的推进模式,采用一方引导、一方主导、多方共建的共享交换机制,同时建立持续更新机制。
数字泉州地理空间框架已采用该应用推广模式,实现了平台在应急、国土、公安、规划、城管等领域的推广,并逐步向晋江、永春等县推广。
2.1 平台技术框架
基于我省地理信息的应用情况,以及网络情况,我省数字城市地理空间框架的建设需满足不同网络环境、不同层次的应用需求,因此需建立政务版、公众版地理信息公共平台,这两个版的地理信息公共平台需满足浏览级、系统级、共享级的应用需求。
政务版和公众版两个版本的数字城市地理空间框架的建设,主要是为满足政府部门与社会公众对地理信息的应用需求[2]。政务版系统是为运行于政务网的政府领导机关、企事业单位提供应用服务,该系统着力于服务国民经济建设、国防建设、经济社会发展和产业发展。公众版系统是面向社会公众的,因此该版本地理信息公共平台除提供共享交换服务外,还需为市民出行、购物、旅游、商务等各种活动等提供专业、及时、贴心的地理信息服务,使之成为市民日常生活不可缺少的助手,同时增加增值服务的功能,以更好地满足社会的多样化需求。
平台建立[3]浏览级、系统级、共享级的应用服务是为满足不同层次的用户需求。浏览级服务主要提供地图展示、地名查询、自驾分析、公交出行服务;系统级服务主要提供零代码的系统定制、二次开发服务与服务对接。简单的应用系统可利用系统定制快速搭建。无地图引擎的部门,可通过二次开发服务搭建复杂的应用系统。已搭建应用系统的部门,可通过服务对接实现平台服务的调用。通过以上方式,无论简单系统、复杂系统、已建成的系统,都可应用平台的服务;共享级服务主要提供集中式共享与分布式共享,通过分布式共享确保了各委办局的数据安全性和独有性。
此外,为满足强GIS部门、局域网用户的应用需求,平台除提供在线的服务外,还需提供准在线、离线共享服务。
2.2 应用推进模式研究
平台的应用推广要采用[4]边建边用、分层次分阶段的推进模式。由于平台建设周期较长,若待平台建成后,再开展应用,势必违背了数字城市地理空间框架建设的总体方针,因此需边建边用,分层次分阶段地推进。
在项目启动后三个月内,要搭建一个简易版的平台,通过该平台展示测绘部门现有的基础地理信息数据,提供地名查询、公交查询、自驾分析等基本功能,让用户对基础地理信息数据有一个初步的感知。在项目启动后6个月,要建成满足应用开发的共享平台,用户可基于该平台搭建自己的应用系统,此时可开展典型应用系统与平台的对接,并根据应用系统的使用情况,逐步完善平台功能。第三阶段要建成一个满足共享交换需求的地理信息公共平台,并推动各委办局基于平台进行专题数据的集中式或分布式共享。
由于平台功能较多、概念较新,通过以上逐步推进的方式,使用户由浅入深地认识平台及其意义,更激发了用户应用的积极性。
2.3 政策机制研究
为保证数字城市地理空间框架的应用推广,首先需确立和强化数字城市地理空间框架的权威性和唯一性,从机制和政策上保证政府各部门建设的以地理信息为基础的信息系统,全部采用符合国家标准的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全部采用测绘部门提供的基础地理信息公共平台,避免重复投入,杜绝随意建设,确保地理信息公共平台在政府相关部门充分利用[5]。
在机制上要形成一方引导、一方主导、多方共建的共享交换机制[6],引导方为国家、省级测绘主管部门,主导方为各地政府,共建方为各地委办局、企事业单位。同时,还需建立一套平台更新、维护的长效机制,确保平台持续运行。
国家、省级测绘主管部门主要拟定总体共享方针,并引导各政府部门基于本地实际情况制定本地的共享实施方针。
政府主导平台的建设[7],政府主导是应用推广的关键,只有政府主导才能协调相关部门密切配合,才能有效维护公共平台在城市信息化建设中的权威性和唯一性、实现资源共享、避免重复建设。平台要保持活力,必须建立长效的更新维护机制,需要在政府主导下提供足够的资金用于平台的更新维护。同时,为保证本地各部门数据的有效共享,政府要出台相关共享交换的管理规定,以确保每个共享用户的权力和义务。
在政府主导下,还需各委办局合力共建,数字城市地理空间框架建设的承建单位为各城市国土资源局,平台的数据共享方如果仅为国土资源局,则只能达到单方的共享,为促使本地形成一体化的共享交换机制,其他政府部门如建设、规划、市政、公安、民政、环境保护等各专业部门要积极配合,积极参与数据共享的建设。
此外,为保证基础数据的权威性和时效性,各地政府部门需在平台建成后,每年投入充足的经费用于平台的升级和基础地理信息数据的更新,只有这样,才能有效推动各委办局基于平台开展应用系统的建设。
3 结语
数字城市的建设、推广、应用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是未来城市管理不可或缺的支撑和保障。通过不断的努力,数字城市建设已经取得一定的成果,但是全面铺开应用还需从技术支撑、引用模式、政策机制等多方面同时着力。本文基于“数字泉州”探索出一套应用推广方式,可以对其它数字城市的应用推广起到一定的参考和借鉴。
[1] 杨开忠,沈体雁. 浅析数据城市[J]. 北京规划建设, 2001(1): 37-43.
[2] 李景文,赵福君,董星星,等.数字城市地理空间框架模式设计[J]. 桂林工学院学报, 2008(2):240-243.
[3] 李景文,马学峰,叶良松,等.基于面向对象的数字城市地理空间框架数据组织方法[J]. 桂林理工大学学报, 2011, 31(3): 386-390.
[4] 谭啸.数字城市地理空间框架建设基本思路的探讨[J]. 测绘与空间地理信息, 2010, 33(2): 156-158,162.
[5] 马婉婷.基于NewMap GIS的数字城市地理空间框架建设问题探讨[J].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 2012(8).
[6] 王华,陈晓茜,祁信舒. 试论数字城市地理空间框架在城市规划中的应用 [J] .地理空间信息, 2010(2): 1-4.
[7] 赵福君. 数字城市地理空间框架元数据应用系统设计与实现[J] .江西测绘, 2012(3): 8-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