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城镇发展形态结构研究

2013-08-22张楠尚立

科学时代·上半月 2013年6期
关键词:特征

张楠 尚立

【摘 要】经济条件是城镇形成发展的基础,城镇形成和发展就是产业逐渐集中和发展的结果。随着产业的集中和发展,人口也随着发展起来,人口的集聚又促进了城镇的发展,引导着城镇空间形态的演变。不同产业发展水平对应着不同的城镇空间形态,总体而言,经济发展较为落后的地区城镇以点状分布为主,经济中等发达地区城镇空间形态表现为轴向集聚,发达地区城镇呈现连绵的网络形态。

【关键词】城镇形态;集聚与扩散;特征

一、传统城镇形态结构

(一)点状散布

在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的区域,影响城镇空间形态最主要的因子是资源分布和交通条件。这种经济发展区域的城镇空间形态特征表现为缺乏区域性大城市,散点分布的城镇一般距离较远,城镇之间联系较弱,缺少有机联系。城镇点状散布,被交通线串在一起,交通轴线的作用还没有发挥出来,处于区域发展的初期。

1、特征

(1)城镇体系结构由高行政等级的中心城市和若干次行政等级的副中心城市,及围绕副中心城市的乡镇组成。区域发展多依托中心城市,在区域城市体系的功能、规模、发展水平等许多方面都表现出绝对的优越性。

(2)城镇间产业、经济等职能多表现为基于行政体制的垂直性关系。中心城市与次一级的副中心的产业经济联系并不紧密,次级副中心之间、及其与乡镇之间并没有形成良好的分工与合作关系。

(3)背后的区域发展理论:增长极理论、中心地理论、核心-边缘理论、圈层结构理论等。

2、优点

较为普遍和较易接受的城镇体系类型;区域行政协调的成本较低;发展按部就班。

3、缺点

(1)严格的行政等级限定了发展的序列,制约了低行政等级城镇的发展活力、减少了机遇。

(2)城镇发展可能受行政边界的制约,无法很好地整合资源、谋求区域整体效益的最大化。

(3)未来发展如果拥有资金和机遇,很容易导致城市圈层式蔓延、城镇遍地开花;生态环境的破坏;发展也被限定在较低水平。

(二)轴向集聚

中等发达区域交通更为发达,资源因素对城镇空间形态产生的作用逐渐降低,工业化使知识和技术、信息网络、环境生态等因子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交通经济发展、产业结构的提高、城镇空间结构的演进起到了“组织者”的作用。这种经济发展区域的城镇空间形态特征表现为城镇在交通轴线的作用下沿轴线带状发展,城镇的外部空间形态类似于橄榄状,长轴方向沿着聚合轴,呈现较为匀质的带状形态。轴向集聚的城镇形态对应沿交通走廊的“点-轴”型或带状(行政等级型)城镇体系结构。

1、特征

(1)城镇体系通常由一个较高等级中心城市,和若干次级中心城市及乡镇组成,它们沿一条主要交通轴线呈“点—轴”或“带”状布局。

(2)城镇间联系表现为水平和垂直兼备,但以垂直为主。中心城市同样在区域内表现出较大的优越性,对行政区边界附近乡镇的吸引力大于其上级城市。次级中心城市与中心城市联系紧密,而相互之间的分工合作尚较弱。

(3)行政区划对城镇发展的阻力仍旧存在,但小于模式一。

(4)背后的区域空间结构理论为点-轴渐进理论。

2、优点

在我国最为普遍,特别是在有一定条件但经济实力并非很强的地域较易形成。

3、缺点

(1)沿交通走廊的城镇可能因为条件相似而发展模式雷同,而行政区使相互间的分工协作缺乏,从而产生恶性竞争,例如沪宁高速沿线的苏锡常。

(2)发展到一定阶段,沿交通轴线一字排开的城镇很可能粘连而破坏区域生态环境;

(3)远离交通轴线的广大腹地可能始终得不到好的发展,除非再建交通干线;

(4)从区域开发的角度来看,“点”和“轴”的选择并没有明确的标准而使规划带有主观性。

(三)连绵网络

在经济发展较高的区域,对城镇空间形态产生作用的主要影响因子是交通信息网络及科技水平。城镇的均衡发展使区域内的中心城市和次中心城市呈加速增长态势,区域多核心形态出现,城镇体系日趋完善,形成比较合理的等级结构。这一经济发展区域内部城镇体系空间形态特征表现为城镇形成连绵带状聚合轴,这样形态的聚合轴也就是人们常说的“城市带”“都市带”等,而轴上城镇相互联系紧密,聚合轴交叉连接,在空间上表现为连绵的网状结构。

1、特征

(1)区域内拥有多个实力相当的中心城市,每个中心城市周边又存在若干小城镇。

(2)城镇之间的关系多表现为水平和垂直兼备,水平多于垂直。区域内若干个中心城市间有良好的分工与协作,他们组成整体功能参与上一层次的竞争;中心城市和其周边小镇共同承担区域内部功能。

(3)快速的交通网络、成熟的信息网络、良好的经济基础为支撑。

(4)理论基础为:全球化理论、非场所理论、网络城市理论等。

2、优点

最理想、最高水平的一种城镇体系结构模式;各组团之间拥有良好的分工与协作;区域城市具有极大的多样性、创造性、灵活性。

3、缺点

应该是经济和技术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并以较为成熟的交通走廊型城镇体系为依托;但从低水平的单中心或交通走廊型城镇体系,很难预留必须的开敞空间而发展演化到真正的网络型城镇体系。

二、新环境对传统城镇形态结构要素的影响

上述传统城镇形态结构模式,以区域经济空间结构理论为基础,描述的是某种区域发展形势下的城镇形态结构状态;而现今交通、通讯的现代化,使城市发展状态发生前所未有的变化。它加剧了全球城市的联系,拉近了城市与城市间的距离,使区域逐步“城市”化;从而使区域发展超越了传统的中心地理论模式,也打破了传统的城镇等级序列。

(一)对传统中心地理论模式的冲击——“非场所性”对传统等级模式提出挑战

以中心地理论为核心的传统空间组织观念认为:城市也好,中心也好,产业也好,均是为某个特定的地域空间服务的,并以其所在场所为核心,辐射一定的地域范围,要依靠一定的使用者来“供养”,于是出现了空间结构的规模差异和等级观念。

(二) 集聚与扩散作用以不同方式并存,重组传统城镇形态结构的功能空间,并弱化其等级序列

扩散作用:信息通讯技术的快速发展,提供了这样一种可能,既允许城市各种功能发挥的形式不受空间的限制,而根据其各自的发展战略需要自行选址。并且,经济活动逐步依赖于网络,经济收益与区位的联系不再像以往那样紧密,传统工业不必因为要追求集聚效益而不断向城市靠拢,而城市中已形成的工业区和工业点也会随之发生变化,工业中的管理部门向城市中心区集中,而生产车间则向远郊地区分散。从而,城市外围出现了一些新的制造中心,城市功能结构更加纯化。

集聚作用:相同功能性质的活动,在空间上更为集中。一方面,高层研究、决策能力在中心城市集中;信息量最大化及其信息传输完善化的地点,首先是集中在城市群区内区位条件最好、人口规模最大的城市;城市逐步成为巨量信息的复合体,因靠个人或少数人很难作出科学决策,因此,多功能、高质量的协调、合作、决策和相关服务功能在中心区逐渐融合。另一方面,一般性生产功能在城市外围集中。例如正在出现的科学园区、工业园区等。

(三)区域的“城市”化

同样,交通、通讯模式的现代化,也拉近了区域内部各节点之间的距离;特别是中心城市发展到一定规模后,城市内部交通所耗费的时间可能等于或大于到城市以外某节点的外部交通时间;从而使外部节点可能成为城市功能组成部分,进而使区域变成“城市”。

“城市型”区域概念下,中心城市外部的若干节点,作为城市功能的一个组成部分,可能彼此平等,弱化了等级序列关系,强化了相互之间的分工与协作。因而,超越了传统的等级结构模式。

猜你喜欢

特征
抓特征解方程组
白马是不是马
图表
识别模型特征顺利解三角形
春天来啦(2则)
抓特征 猜成语
不存在的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