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现代住宅规划设计方案探讨

2013-08-22王清江

山西建筑 2013年14期
关键词:住宅区塔楼设计方案

王清江

(重庆广播电视大学,重庆 400052)

1 概述

1.1 现代住宅发展趋势

我国人口数量已逾13亿,人口的剧增与土地资源的不可再生已成为尖锐的矛盾。据有关资料显示我国人均土地面积仅12亩,不到世界的1/3,城市土地更少。如何在有限的土地上更好的解决居民的居住问题,已成为中央及地方各级政府机构面临的头等大事,也是建筑工程界建筑师们思考的重大课题。就住宅发展状况而言,现代住宅更注重“适用、安全、经济、美观、环保和可持续发展”,住宅形式由原来的低层、多层,向中高层、高层,甚至超高层发展,房屋结构也逐步由混合结构向钢结构、钢筋混凝土结构发展。

1.2 高层住宅结构形式比较

10层及10层以上的住宅为高层住宅,100m以上的住宅为超高层住宅。高层住宅结构形式上可分为:塔楼、板楼及塔连板楼。不同的结构形式优缺点如下:

1)塔楼,整栋楼以电楼及楼梯竖向交通体系为中心,每户环绕竖向交通体系布置。根据塔楼外形分为:方形塔楼、蝶形塔楼、T形塔楼、塔连板式塔楼等。塔楼的优缺点:

方形塔楼:每层8户~10户,优点:户数多,每户分摊的公用面积少;缺点:楼体方正,户型沿竖向交通体系布置,1/2的户型朝向不好,居住环境差,有“空中大杂院”之称。

蝶形塔楼:优点:户型的采光、通风均较理想;缺点:外墙面积大,保温隔热要求高,节能差;异型房间多,不利装修及家具摆放;结构受力不好,存在“瘦腰”问题,需增加部分抗震结构,增大了建造成本。

2)板楼,又称单元组合式住宅,一般由多个单元组合成一栋建筑,每单元以电梯及楼梯为核心布置。优点:采光、通风效果俱佳,舒适度高;环境比较安静,住户私密性较好;尺度适宜,节约用地面积;结构方正,受力较好。缺点:电梯服务的户数少,分摊的电梯运营费用高。

2 现代住宅区规划设计及设计重点考虑的问题

2.1 现代住宅区规划设计方案

中国建筑有着悠久的历史,我们自古以来就在不断的建造,起初是为了解决我们的住宿,以及风雨寒暑对我们的压迫,但是现阶段在高度文明的时代,建筑便承担了精神上、物质上更多的任务。现代的住宅方案应从安全感、适用性、经济性、建筑容积率与居住环境等等多方面综合考虑,规划设计方案多采用塔式与板式住宅相结合的方案,使住宅区线与线、点与点、线与点组合更加灵活。

2.2 现代住宅区方案设计应重点考虑的问题

现代住宅区应根据城市规划和功能要求,按建筑与环境关系原则,对建筑布局、道路、竖向、绿化及工程管线等进行综合性的设计[1]。

现代住宅方案设计应考虑的问题有:

1)功能的适用性。

在规划设计中应充分考虑住宅的使用功能,力求做到公共空间与私密空间,活动空间与安静空间分区明确,使用得当。

2)室内空间的可改性。

随着家庭规模的变化,生活水平和科学技术的不断提高,住宅空间的可改性是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3)环境景观的均好性。

尽可能使各家都获得良好的居住环境。

4)住宅配套设施的便捷性。

完善的配套设施与相关服务设施是满足居民方便与舒适生活的需要。

5)住宅的安全性。

安全性是形成良好居住环境的前提,不同的住宅结构给人不同的心理感受,塔楼性格内敛,板楼具有可伸展性,在住宅规划设计时应将其有机结合,同时,在居住区各组团内设置半公或半私密的可防卫空间。

6)满足国家及地方规划设计法规要求,满足日照、通风、视野和住宅间距的要求[2]。

3 住宅区规划设计方案实例比较

3.1 地形概况

该住宅区位于重庆市合川城区西南角,为山地丘陵地貌,北侧背靠山地公园,南侧紧邻涪江及滨江路,西侧为大学人工湖及学校校园,东侧为在建住宅区。该住宅区用地形状不规则,东西方向长约350 m~450m,南北方向长约215m~370 m。规划范围内部分为南北两个台地,北侧台地比南侧台地高约25 m,北侧台地与其后部山体高差约45 m。用地红线占地160亩,依山傍水,自然环境优美,视野开阔。下台阶地坪标高214.000,区域中部有一由北至南的排洪沟,斜向横穿住宅区。

3.2 总体规划

该住宅区主要是为了满足学校教职工住宿的需要而修建的,为定向量身建设,为满足不同群体的需要,住宅区采取双拼及连排专家楼、小高层及高层多种结构组合形式。按可持续发展及绿色建筑的建设理念,结合校区人工湖补水需求,将涪江水引入小区,北侧山坡设高位水池,通过人工循环系统使水体贯穿整个小区,最后汇流入人工湖。结合行洪需求,采取雨洪综合收集处理系统,将雨洪水收集处理后用于植物灌溉及人工湖补水。本住宅区用地规划容积率不大于2,建筑密度不大于40%,绿地率不小于45%。

3.3 规划设计方案比较

1)规划设计方案一见图1。

此方案专家楼为双拼及叠拼形式,高层为11层小高层及蝶形塔楼和风车状塔式结构,共设专家楼42户,高层1 062户。总建筑面积23.4 万 m2,计容面积 21.2 万 m2,容积率 1.99,建筑密度22%,绿地率45%。此方案平面总体布置规整,分区明确,除专家楼外全部采取塔式住宅形式,在容积率一定情况下,占地面积较少,建筑密度低。住宅功能基本满足使用需要,配套设施上商业布设在小区临滨江路一侧,围合内部空间,满足了动静分区的原则,南北主景观轴上设大面积水体中庭,环形步道围合水体,与小区步行道滨江路出口相对应,气势宏大。交通组织上采取人车分流形式,在东西两侧设车行道入口与滨江路相连,住宅区南北主景观轴设步行道出入口与滨江路相连。充分利用了小区的自然环境资源,住宅由南向北分台阶布置,将北侧的山体与南侧的涪江融入其中,小区内部结合水景,造就良好的景观效应,令人感到小区环境舒适、安宁。不足之处是,此方案高层住宅形式全部为塔楼,部分户型异形,不利于使用;需增加部分抗震构件,不够经济,外墙面积大,不利节能控制;风车状住宅构造,北向户型日照、通风、视野都较差;使用功能及环境资源不能实现均好性。

2)规划设计方案二见图2。

图1 规划设计方案一

图2 规划设计方案二

此方案专家楼采取双拼及联排形式,高层采取11层小高层及板楼和方形塔式高层,专家楼数量与方案一相等,高层1 431户,比方案一增加369户。总建筑面积26.1万m2,计容面积21.1万m2,容积率1.98,建筑密度19.55%,绿地率45.5%。此方案在前方案基础上进行了全面优化,小区的总体布局没有大的调整,但更加人性化,强调使用性功能和均好性,在满足容积率的前提下采取被动式自然采光、通风、开阔的视野等。在涪江水体引入造景的基础上更好的利用了自然景观资源。

具体优点有:

a.南北景观主轴将涪江、建筑景观及山体公园景观联系在一起,东西次景观轴使进入住宅区内部更加通透,视野更加开阔,将校园人工湖与小区景观连在一起,使住宅区成为山水相融,人居和谐的生态小区。

b.护景造景,合理利用上下台阶坡地,在南北主轴线上将上台阶向前延伸,与中庭景观相呼应,打造主景观轴休闲观景平台,人在平台上方,涪江景观一览无余。平台两侧布置两栋高层,平台下方结合地形采取吊脚楼形式布置社区用房及上台阶住户竖向交通电梯及楼梯,直通休闲平台,既处理了坡地又解决了社区用房,同时打造出了社区高品质休闲广场。

c.均好性环境景观住宅,住宅区背山面水,前有波光粼粼的涪江水,背靠秀丽的山景,加上小区内水景,层叠的树景,实现了住宅区内环境资源均好与共享。弱化宏大的中心广场,重视实用性归属领域的均好,强化围合性强,安静、环境要素丰富的半私有院落,拉近“绿色”与住户的距离。同时,户型设计上设置大阳台与空中庭院,强化竖向“绿化”,将绿色引入每户。

d.楼型结构上采取“板楼”与“方形塔楼”相结合的形式,既满足了容积率的要求,又最大限度地利用了土地。同时,将“塔楼”的内敛与“板楼”的伸展有机结合,给人一种“安全感”。楼栋南偏西朝向,与滨江路呈角度布置,整体布局采取“错置式”,每栋楼前方均没有遮挡,最大限度的满足了视野的需求,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江景房”。“板楼”结构满足了被动式采光和“穿堂风”的要求。

e.住宅配套设施便捷,商业设施布置于住宅区南侧与东西两侧,围合整个小区,实现动静分区。文教设施合理利用学校体育场地,小区内仅设置部分小型体育场地。交通组织采取人车分流,下台阶设地下车库,车库与下台阶每栋楼电梯、楼梯连通,并与上台阶休闲平台相连。同时,为满足防洪安全要求,车库在原地面向上建设,将下台阶±0.000标高抬高,车库顶面覆土绿化,周围商业屋顶修建休闲广场及绿化屋面,用于住户观景休闲。

3)两个方案从功能、适用、经济、美观、节能、环保等方面比较,方案二明显优于方案一。

4 结语

据预测我国2050年人口将增至15亿,土地资源的缺少与我国人口增长的矛盾,尤其是我国城镇化的快速发展,使得今后一定时期居住问题仍是我国社会发展的大事。开发土地成本的剧增,决定了发展高层住宅势在必行,对此,建筑工作者们,只有采取积极的态度,依据政策法规,积极研究探索更加合理的规划设计方案,促进我国高层住宅的发展[3]。

[1] GB 50352-2005,民用建筑设计通则[S].

[2] GB 50378-2006,绿色建筑评价标准[S].

[3] 朱孔来,吕迎智.山东经济与社会热点问题探索[M].济南:山东省地图出版社,2004:462-469.

猜你喜欢

住宅区塔楼设计方案
马来西亚捕获闯进住宅区的一头巨型鳄长约5米重约800公斤
基于可持续理念旧建筑改造设计方案探讨
数据中心ECC设计方案研究
厄瓜多尔“向日葵”住宅塔楼
无限追踪⑧
城市住宅区园林景观创新设计思路
鹿特丹The Sax塔楼
荷兰Looping住宅塔楼
高压电力系统规划设计方案探讨
住宅区景观设计及施工的品质管理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