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石油科技英语语篇主位推进模式分析及其对翻译的启示

2013-08-22王新博

关键词:主位语篇原文

王新博

(中国石油大学 文学院,山东 青岛266580)

一、引言

主位(Theme)和述位(Rheme)概念最早是由布拉格学派创始人马泰休斯提出的,旨在研究交际过程中信息在句子中的分布及其作用。一般说来,主位是信息的起点,是已知信息;述位是发话人要传递的未知信息,是新信息。这就构成人们通常所说的主位结构。每个句子都有自己的主位结构,若仅仅看一个单独的句子,它的主位和述位是已确定的,不再变化的。如:Organic chemicals(T)//are put to many varied uses(R).“正因为没有上下文,它的主位和述位又是孤立的,没有发展的”[1]7。当一组有意义的句子构成语篇时,句子中的主位和主位、述位和述位、主位和述位之间就会发生某种联系和变化,推动着整个语篇信息的有序发展和展开,直至形成一个能表达某一完整意义的整体。人们把这种信息的连续性发展概括为主位推进(thematic progression)。捷克语言学家Danes是最早提出“主位推进”这一概念的。他把“主位推进”视为“谋篇的骨架”。“主位推进是指语句主位的选择和排列,它们的相互连接和层级关系,以及它们与上一级语篇单位(如段落、章节等)的超主位、整个语篇和情景的关系”[2]。在整个语篇的信息发展过程中,主位和述位按照一定的规律不断联系变换。“这种动态的变化发展也影响到语篇的信息流程,已知信息引发新信息,新的信息又不断地成为已知信息,并以此为出发点,再触发另一个新信息,这种新旧信息按信息价值的等级动态推进,形成的信息流不断发展推动语义内容的有序表达”[3]。这种语篇信息的推进方式就是所说的主位推进模式(pattern of thematic progression)。

尽管语篇千变万化,但语篇中的主位推进模式是有规律可循的。国内外许多学者在探讨语篇结构基础上总结归纳出多种主位推进模式。本文拟以朱永生提出的四种主位推进模式作为主要研究参照。他提出的四种模式为:主位同一型、述位同一型、延续型和交叉型。[1]7由于主位推进模式“体现了语篇的结构框架和整体走向,反映了作者的谋篇方式和交际意图”[4],因此,它能非常有效地识别语篇信息的内在关系,更好地解读语篇。另一方面,不同体裁的语篇,其主位推进模式亦有较大差异。所以,主位推进模式研究还有助于探讨不同体裁语篇推进模式的共性和规律。“主位推进模式研究不仅有助于单个语篇的分析,而且也有助于同一类型即同一体裁的语篇分析”[1]10。国内已有学者做过关于英语科技语篇的主位推进模式研究。[5]这些研究大多比较宏观,针对某一特定类型语篇的微观研究还相对较少。本文正是基于这一研究现状,以石油科技英语语篇为例探讨此类语篇主位推进的主要模式。由于石油科技英语语篇涉及的范畴较大,主位推进模式的选择上会存在差异,所以本文的研究对象主要为通用学术类石油科技英语,语篇选择以国内目前比较权威的石油科技英语教材或出版物为主,如江淑娟著、石油工业出版社出版的《石油科技英语》,康勇著、石油工业出版社出版的《石油科技英语基础教程》等。

二、石油科技英语语篇主位推进模式分析

依据朱永生的主位推进模式四分法,通用学术类石油科技英语均出现了这四种模式,但这四种模式在使用频率上不尽相同。比较常见的是主位同一型和延续型;交叉型和述位同一型出现频率较低。以下笔者拟结合语篇,分析各类主位推进模式在具体文本中的体现。

(一)主位同一型

这一模式的特点是语篇以同一主位为起点,分别引出不同的述位,从不同角度阐释这个主位。该模式也被称为平行型或放射型。其表达式为:

例如:Drilling mud(T1)//serves several very important functions(R1).Mud(T2=T1)//is used to raise the cuttings made by the bit and lift them to the surface for disposal(R2).But equally important,mud(T3=T1)//also providesa meansforkeeping underground pressures in check(R3).Since a hole full of drilling mud exerts pressure(T4=T1),//the mud pressure can be used to contain pressure in a formation(R4).The heavier or denser the mud is(T5=T1),//the more pressure it exerts(R5).

上例语篇的5个语句均以钻井液即泥浆作为主位,分别引出不同的述位来说明泥浆在石油钻井方面的一些重要功能。

(二)延续型

这一模式是指前一句的述位或述位的一部分成为后一句的主位。其特点是已知信息引出新信息,新信息又成为已知信息引出下一个新信息。如此环环相扣,步步深入,展示了语篇内在逻辑性和严密的组织结构。故此,这种模式亦被称为阶梯型或梯形。其表达式为:

例如:On land rigs and on offshore rigs,such as platforms and jackups that are not floaters(T1),//the blowout preventers are attached to the top of the well beneath the rig floor(R1).The preventers(T2=R1)//are nothing more than large, high-pressure valves capable of being remotely controlled(R2).When closed(T3=R2),//they form a pressure-tight seal at the top of the well and prevent the escape of fluids(R3).

这三个语句环环相扣,从防喷器概念的引入、介绍到功能,一气呵成。

值得注意的是,在石油科技英语语篇中,还有一种延续型模式使用较广。这种模式在第一级结构中的述位由两个或两个以上内容组成。在第二级时,这些述位分别展开,形成各自新的主位,又引出各自的述位,如此循环。笔者把这类推进模式称为分列式延续型。其表达式为:

例如:There are(T1)//two basic kinds of cracking, thermal cracking (R′1) and catalytic cracking(R″1).The first(T2=R′1)//uses heat and pressure to bring about the desired changes in molecular structure(R2).The second(T3=R″1)//takes advantage of a catalyst,a chemical which causes or speeds up a chemical change without being changed itself(R3).

上例先给出了两种裂化形式:热裂化和催化裂化,然后分别进行描述。先概括后拓开,层次分明,逻辑清晰。

(三)交叉型

这一模式是指前一句的主位是后一句的述位,第二句的主位成为第三句的述位,以此类推。该模式一个突出特征就是促成多个信息相互交织、互相关联、互为比较,形成联动的一体。其表达式为:

例如:Pipelines(T1)//are cleaned by a device called a pig(R1).This mechanism(T2)//has metal blades that scrape the inside of the pipe to keep it clean of the tar-like substance that forms in it(R2=T1).The pressure of the oil itself(T3)//forces the pig to move through the pipe(R3=T2).The pig(T4)//can only go from one pumping station to the next,where it is taken out and cleaned(R4).

该例的前三句通过信息的交叉推进,展示了清管器(pig)在清理输油管道时的工作原理,把清管器、输油管道、管壁残留物等连接成一个信息的关联体。通过第四句与第三句的延续型推进,完整展示了这一装置的“清理路线图”。

(四)述位同一型

这一模式是指语篇推进时,各部分主位不同,但都指向同一述位,即主位不同,述位相同。这一模式各路信息汇聚一处,使人产生“九九归一”的感觉,增强了信息的节奏感和气势。其表达式为:

例如:Searching and drilling under water(T1)//is very difficult(R1).It(T2)//is more difficult and dangerous than the work on land(R2=R1).Indeed,before the Second World War(T3)//drilling was not possible in the open sea(R3=R1).Men(T4)//were able to drill under lakes(R4).They(T5)//drilled 2000 wells under Lake Maracaibo,in Venezuela(R5=R4).They(T6)//could also drill in shallow seas near coasts(R6=R4).The Americans(T7)//drilled near the coast of Louisiana(R7=R4).But men(T8)//couldn't drill in deep sea,far from land(R8=R1).

这是一段介绍深海打井之难的文字。比较有意思的是,前三句虽主位不一,但述位都表达了一个字“难”。第四句到第七句话锋一转,三句述位皆指向一个字“易”,这“难”和“易”之对比,凸显了结论的第八句——深海石油开采难,照应开头,首尾相望,深化主题。

需要注意的是,上述四种推进模式在石油科技英语语篇的使用上常常是混合或交叉的,并非非此即彼,到底选择哪种模式取决于语篇的内在衔接所需。四种推进模式如同“引线”,把各类纷繁复杂的信息连接在一起,交织成一个信息的同一体,以不同模式推进语篇的发展和思想的表达。同时如前所述,石油科技英语语篇在谋篇上使用较多的是主位同一型和延续型主位推进模式,这一点符合科技英语语篇的基本规律,因为科技语篇重在阐释和传递信息,这两种推进模式更能符合人们对科技语篇信息逻辑上的认知和理解。

三、主位推进模式对石油科技英语语篇翻译(英译汉)的启示

主位推进模式分析除了能更好地解读语篇,把握文本信息的来龙去脉外,更重要的是为语际转换提供一个参照标准。一个译本是否真实传递了源语的信息,除了从语义连贯视角审视外,还应看是否再现了语篇的主位推进模式。忽视这一点就有可能导致译文信息流动障碍,扭曲目的语语篇。Fawcett曾指出,翻译过程中对主位推进模式的破坏会导致语篇失去连贯。[6]“主位推进模式作为一种信息结构,是作者交际意图的外现,应该是构建译文不可或缺的重要参照”[7]309。在笔者接触的石油科技英语翻译的译本中,这种“破坏”还是较常见的。如何在译文中再现主位推进模式,实现英汉语篇最大限度的功能对等是译者必须给予考虑的。为此,以下几点值得关注:

第一,重视语际转换中主位推进模式所引发的语篇衔接与连贯,尤其是“当原文主位模式形成明确的修辞意向(rhetoric purpose)时”[7]310。“主位推进是人脑思维特征和一般规律的反映”[8]。因此,在翻译过程中,仅仅考虑语义层面的连贯对等是不够的。译者对原文的主位模式所显示出的信息建构不可视而不见,应尽量予以再现,从而体现整体语篇效果。试看下例:

The flow rate of reservoir crude depends on bottom-hole pressure, reservoir pressure, rock permeability,and the viscosity of the oil.The greatest flow takes place through the zones of highest permeability,since these zones offer the path of lowest resistance into the well.For this reason,fractured reservoirs have the highest permeability of all.In such reservoirs,most of the flow is carried by the cracks and fissures in the fractured rock.

原译:

储集层里原油的流速取决于井底压力、油层压力、岩石渗透率和原油黏度。渗透率最高的区域原油流速最快,因为这些区域为石油提供了一条阻力最小的入井通道。因此,裂缝性油层的渗透率最高。在这类储集层中,大部分原油是通过裂缝和裂隙流出的。

如果不看原文,译文的第二句和第三句逻辑上就显突兀,令人费解。借助上下句还能勉强看懂第二句,第三句译文中的因果关系则显得不伦不类了。细读原文发现,这是译者未能再现原文主位推进模式下的信息结构所致。原段语篇是按照主位同一型和延续型交叉推进的,而译文恰恰在第二句开始未能遵循这一模式重构,导致语义逻辑混乱。试改译为:

原油的流速取决于井底压力、储层压力、岩石渗透率和原油黏度。流速最快的就是渗透率最高的区域,因为这些区域到达油井的阻力最小。据此可知,裂缝性储层的渗透率最高。这类储层中原油的流动主要靠裂隙岩体中的裂缝实现的。

第二,调整好主位推进模式重构过程中的主位和述位的语序,尤其是在处理语篇中的长难句时。英汉分属两种不同的语系,在句法结构、形态变化等方面都存在诸多差异。英语重形合(hypataxis),注重显性衔接,以形显义,故英语多长句、复杂句。汉语重意合(parataxis),注重隐性连接,以义统形,故汉语多用短句、小句。所以,在再现主位推进模式的过程中,译者需依据汉语的表达习惯,调整原语篇中的主位和述位,避免因死译、硬译造成句间信息流动不畅或丢失。试看下例:

The basic problem in petroleum geochemical studies(T1)//is that the generation processes cannot be reliably duplicated in the laboratory because in nature they are very slow and take place under conditions that change with time(R1).Qualitative formation(T2=R1)can,however,be obtained from laboratory“simulated maturation” experiments that have provided indications of the likely chemical transformations giving to petroleum (R2).Organic geochemical arguments relating to the origin of petroleum(T3)//are,therefore,extensively based on the observed transformations of organic matter in rocks(R3=R2).

该段交叉使用了延续型和述位同一型推进方式,指出了在实验室环境下模拟石油生成过程的方法。若要再现原文的推进模式,第一句中的原因状语从句(because in nature…)会成为实现第二句衔接的障碍。同样,第二句和第三句要表达的“化学反应过程”这一共同的述位又因原文的被动式结构和第二句中的定语从句(experiments that have…)而无法实现,这会导致整个句群的连贯遭到破坏。因此,这就必须对原文的主位和述位作相应的调整。采用有标记主位替换原文的无标记主位,就可以顺利实现连接了。试译如下:

由于自然界中的石油要在一定条件下经过漫长的过程才能生成(T1原文述位,译文变成有标记主位),石油地球化学研究面临的根本问题就是找不到一个成熟的办法能在实验室状态下再现石油的生成过程(R1)。但现在这一生成过程(T2=R1)可通过“模拟熟化”实验逼真地再现了(R2)。通过这一实验(T3,原文述位,译文变成有标记主位),可以显示石油生成过程中可能发生的化学变化(R3)。进而通过大量的观测(T4原文述位,译文变成有标记主位)获取石油生成的有机地球化学参数以描述岩石中有机物质的演变过程(R4=R3,述位相同)。

上例通过主位和述位的语序调整,按照汉语表达习惯,对原文长句进行合理拆分,重新搭配组合,把原文中的主位推进模式完整再现,实现了译文信息的连贯统一。

第三,充分认识英汉科技语篇主位推进模式中的共性和差异,依据“保留+重构”原则建构目的语语篇主位推进模式。Baker在探讨译者对主位推进模式的处理时提出过一个重要原则:“不扭曲目的语语篇”[9]。笔者认为,所谓的不扭曲,应该包含两层意思:一是保留原文的主位推进模式;二是无法保留,需进行重构。重构时,“译文必须具有自身的连贯性,必须用译文中重建的主位模式补偿因放弃原文主位模式造成的损失,或异曲同工地达到与原文的主位模式相近的语篇效果”[7]310。只有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体现原文的交际意图,实现语篇功能对等。据笔者翻译教学实践观察,石油科技英语的原文语篇若使用了比较单一的主位推进模式,如主位同一型、述位同一型或延续型等,翻译时比较容易保留原主位推进模式;若是多种推进模式交叉使用,情况比较复杂,需要视具体情况而定。试看下例:

Crude oils (T1)//are complex mixtures of hydrocarbons and non-hydrocarbons(R1).It is interesting to note(T2)//that there is as much variation between crude oils of the same age or,more precisely,crude oils in rocks of the same age as between crude oils of different ages(R2).Since there has been a continually changing pattern of life over the last 600 million years or so(T3),//the general similarities of crude oils suggest that they are generated from the fundamental biochemical components of organisms(R3=R2).

该段语篇采用了交叉型和述位同一型推进模式。若保留原模式,译成汉语时会发现第二句(原油的差异性)和第三句(原油的相似性)之间存在逻辑上的矛盾,这样处理显然不合适。原文要表达的大意是:尽管原油存在很大的差异性,但都是由烃类和非烃类物质构成,这是其共性特征。正是英语的形合特点,把这个“义”蕴含在了“形”中(第一和第三句的结构)。译成汉语时,需要把“义”突出,从“形”中释放,才可以“义”统“形”,促成句间语义的连贯。故原文的推进模式必须舍弃,进行重构。试译如下:

原油(T1)//是由烃类和非烃类物质组成的复杂混合物(R1)。有趣的是(T2),//同一地质年代生成的原油或更准确说形成于同一地质年代储集层中的原油差异较大(R2)。这种差异之大(T3=R2)//就如同形成于不同地质年代的原油一样(R3)。尽管如此,原油的基本成分(T4=R3)//都大致相同(拆译第三句部分)(R4)。这 (T5=R4)//是由于在过去大约60亿年的生物演变过程中,是这些有机物中的基本生化成分生成了原油(R5)。

依据原文句间内在的逻辑关系,重构时采用了交叉型和延续型推进模式,符合汉语表达习惯,也避免了原推进模式可能带来的逻辑突兀和信息传递障碍。

四、结语

研究石油科技英语语篇的主位推进模式旨在以不同的视角解读这类文本的谋篇特征,有助于更好地理解和挖掘文本信息和作者的意图,为在翻译时得体地再现原文中的主位推进模式奠定基础。限于篇幅,本文仅对通用学术类石油科技英语语篇的主位推进模式做了简要分析,还有待完善之处。近年来,主位推进模式在翻译中的应用研究是一个新的热点。笔者认为,原文语篇主位推进模式可以成为译文构建时的重要参照,要尊重英汉两种语言的内在差异,采用“保留+重构”原则,以实现译文语篇形式上的衔接和语篇内在语义连贯的结合。

[1]朱永生.主位推进模式与语篇分析[J].外语教学与研究,1995(2).

[2]DANES F.Papers on functional sentence perspective[M].The Hague:Mouton,1974:114.

[3]杨斐翡.作为新信息载体的主位分析[J].西安外国语学院学报,2001(4):7.

[4]李健,范祥涛.基于主位推进模式的语篇翻译研究[J].语言与翻译,2008(1):63.

[5]尹富林,胡元江.基于语料库的英汉科技语篇衔接机制比较与翻译[J].外语研究,2010(3):87-92.

[6]FAWCETT P.Translation and language:linguistic theories explained[M].Beijing: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2007:89.

[7]刘富丽.英汉翻译中的主位推进模式[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6(5).

[8]杨斐翡.主位推进与语篇连贯[J].西安外国语学院学报,2004(4):8.

[9]BAKER M.In other words:A coursebook on translation[M].Beijing: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2000:128.

猜你喜欢

主位语篇原文
网络新闻语篇中的主位与主位推进模式特征研究
新闻语篇中被动化的认知话语分析
主位结构下莎士比亚《Sonnet 18》及其中译本分析
主位结构下莎士比亚《Sonnet 18》及其中译本分析
基于句法位置和主位推进模式的代词回指偏误考察
Performance of a double-layer BAF using zeolite and ceramic as media under ammonium shock load condition
从主位结构角度分析罗斯福演讲中的连贯性
从语篇构建与回指解决看语篇话题
语篇特征探析
语篇填空训练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