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相小功率高频并网逆变器的研制
2013-08-20孙峰芳
孙峰芳, 马 亮, 张 颖
(1.北京京仪绿能电力系统工程有限公司 北京 100009;2.北京市光伏核心装备工程研究中心 北京 102100)
随着能源环境问题的日益突出,人们开始探索新的发电方式以应对能源短缺的局面,可再生能源成为人们的关注焦点,众多可再生能源中,光伏发电具有无污染、能源质量高、发电机动灵活、容易建立分布式发电系统等特点[1-2],近几年,光伏并网发电得到迅猛发展。在光伏并网发电系统中,并网逆变器处于核心地位,文中详细介绍了单相小功率高频并网逆变器的设计,并对逆变器进行了实验验证。
1 单相光伏并网逆变器系统结构
单相光伏并网逆变器常用的拓扑结构有以下几种,如图1所示。
本文设计的光伏并网逆变器采用两路直流输入、单逆变系统结构,该结构省去了笨重的工频变压器,效率高、重量轻;加入了DC-DC BOOST电路用于提高直流输入电压,扩大了光伏阵列的直流输入电压范围(150V~450V),同时DCDC电路可以进行MPPT控制,方便控制系统的设计,另外由于具有2路DC-DC电路,可以独立进行MPPT控制,适合两个不同倾斜面光伏阵列接入,即两个光伏阵列可以具有不同的MPPT电压,十分适合应用于光伏建筑[3]。但和常规结构不同的是,每路DC-DC电路都并联一个跨接二极管,当光伏阵列输出电压满足逆变要求时,二极管可以旁路DC-DC电路,此时系统成为直接逆变系统,MPPT控制由后级DC-AC来实现。具体的结构框图如图2所示。
从结构上看,本文设计的光伏并网逆变器属于两级式结构,该结构最大的特点是光伏阵列的MPPT控制和逆变并网控制可以分开实现,控制起来相对简单。前级由两路DC-DC变换器组成,后级为单相DC-AC变换器。前级每路DC-DC变换器的输入各连接一路独立的光伏阵列,经BOOST电路可以实现升压作用和MPPT控制,升压作用保证后级直流母线达到实现并网的电压的幅值要求,MPPT控制保证光伏阵列的最大功率的输出;两路DC-DC输出在母线处并为一路作为后级DC-AC变换器的输入,直流电经DC-AC变换器并入电网,后级DC-AC变换器主要用来稳定直流母线电压和并网电流的控制,保证并网电流与市电电网电压的同频同相,保证功率因数为1。
2 硬件设计
2.1 Boost电感的设计
Boost电感对于电路正常工作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设计要求使电路尽量工作在电流连续状态下[4]。
Boost电路正常工作时,电感上电流与开关管漏源电压如图3所示。
其中,UDC为Boost电路输出电压,TS为开关周期,D为占空比,iLavg为电感电流平均值,ΔiL为电感电流的纹波,
图1 单相光伏并网逆变器的拓扑结构Fig.1 Topology of the single-phase photovoltaic grid-connected inverter
图2 光伏并网逆变器结构框图Fig.2 Structure diagram of photovoltaic grid-connected inverter
图3 Boost电路工作波形Fig.3 Waveform of Boost circuit
其中,uPV为Boost的输入电压。要求电路在10%负载情况下工作于连续电流情况下,纹波电流应小于此时的平均电流。
即 ΔiL<i10%
实际工作中,电感上的电流影响MPPT工作点,若电流的纹波过大,将直接导致工作点电压的不稳定,所以可根据实际需要适当放大电感值。
2.2 母线支撑电容的设计
母线支撑电容是主回路中的重要环节,起到储能与滤波的作用[5],作为电池板电源与电网间能量交换的缓冲装置,其设计与选型对逆变器工作性能及使用寿命有极其重要的影响。
一般而言,母线电容的选取主要考虑以下三点因素:1)电容的耐压应大于母线工作的正常最大电压;2)电容的容量应能使母线的电压纹波满足一定的设计要求,本文设计要求小于2%的直流母线电压;3)电容的额定纹波电流容量大于母线工作时的纹波电流[6-7]。
下面给出电容值的确定方法。
单相逆变器的母线电容电压存在二倍工频的分量,这是因为,单相并网输出功率为:
其中UDC为支撑电容上平均电压。
3 软件设计
程序采用循环+中断的典型结构,在主函数中完成系统寄存器及变量的初始化和通讯循环,通过配置一个16 kHz的PWM计数下溢中断,中断服务程序中执行主要算法控制,包括AD采样、MPPT、功率闭环控制、保护监测与响应等,为了保证并网电流与电网电压的同频同相,应用了软件锁相环技术。主函数流程图如图4所示,中断函数流程图如图5所示。
图4 主函数流程图Fig.4 Flow chart of the main function
图5 中断函数流程图Fig.5 Flow chart of the interrupt function
4 实验结果
根据以上设计方案,搭建了额定功率5 kW的光伏并网[8]逆变器。图6给出了实验过程中的并网波形,输出功率约为3 kW,CH4为并网电流波形,CH2为电网电压波形,并网电流与电网电压同频同相,功率因数接近为1。
5 结 论
本文论述了单相小功率高频并网逆变器的整体结构,采用具有两路直流输入的高频升压不隔离结构,控制芯片选用TMS320F28335,系统具有很好的动态特性,保护完善,并网效率高,控制算法中加入了MPPT控制,通过实验证明系统工作可靠,性能稳定,输出满足并网要求。
图6 逆变器实验波形Fig.6 The experiment wave of inverter
[1]Pena R,Cardenas R,Blasco R,et al.A cage induction generator usingback-to-back PWM converters for variable speed grid connected wind energy system[J].Proc.IECON’01 Conf.,2001(2):1376-1381.
[2]Tirumala R,Mohan N.Seamless transfer of a grid-connected PWM inverters between utility-interactive and stand-alone modes[J].Proc.APEC’02 Conf.,2002(2):1081-1086.
[3]王环,许洪华.多支路型光伏并网逆变器[J].可再生能源,2007,25(5):75-78.
WANG Huan,XU Hong-hua.Design and operation of multistring grid-connected PV inverter[J].Renewable Energy Resources,2007,25(5):75-78.
[4]赵清林,郭小强,邬伟扬.单相逆变器并网控制技术研究[J].中国电机工程学报,2007,27(16):60-64.
ZHAO Qing-lin,GUO Xiao-qiang,WU Wei-yang.Research on Control Strategy for Single-Phase Grid-connected Inverter[J].Proceedings of the CSEE,2007,27(16):60-64.
[5]Habetler TG.A space vecter-based rectifier regulator for AC/DC/AC converters.IEEE Trans Power Electron,1993(8):30-36.
[6]Doval-Gandoy.J,Castro.C, Martinez.C.Line input AC to DC conversion and filter capacitor design[J].Industry Applications Conference,2002.37th IAS Annual Meeting.Conference Record of the Volume 4, 2002,4(10):2530-2535.
[7]文劲松.中小功率单相逆变并网控制系统设计与开发[D].长沙:湖南大学,2007.
[8]傅莉.光伏并网发电模拟装置研制[J].电子科技,2011(6):30-33.
FU Li.Development of photovoltaic grid generation simulator[J].Electronic Science and Technology,2011(6):30-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