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新风
2013-08-20黄莎莎,任玉梅,朱江等
文Ⅰ本刊记者 黄莎莎
“今年春节,鞭炮声消停多了,空气质量与往年比也好很多,晚上也能休息好。”这是春节期间记者亲朋好友一个普遍的直观感受。
蛇年春节,记者回到老家宁夏银川市过年。爆竹声中辞旧岁,过年放炮是少不了的“年味”。但是记者今年回到家中往阳台上一看,不见往年堆放如小山的炮竹,只有两挂鞭炮和几只烟花炮。家人告诉我,这是响应号召,环保过年。原来,年前《银川日报》、《银川晚报》等媒体都联合刊登了《慎放烟花爆竹 护卫一片蓝天》的倡议书,号召市民在春节期间少放或不放烟花。记者特别留意,往年除夕要响半宿的炮竹声,今年主要集中在晚上10点半到12点半两个小时,也罕有听见上万响的鞭炮燃放,与往年相比燃放时间和燃放规模减少许多。
新风尚:不放鞭炮,依然有“年味”
家住梦圆小区的雷先生往年总会花费数百元购买爆竹,但是今年他为儿子改变了这一习惯。“自1月份银川市开始公布PM2.5数据以来,儿子一直很关心,教育我要保护环境,极力反对我买炮仗。”在中国人寿宁夏分公司上班的田先生也表示,1月中旬的那场雾霾天气让他印象深刻,市区遭浓雾笼罩,给出行造成很大不便。“为了老人和孩子的健康,今年过年不放鞭炮。”
放炮少了,但年味却没有变淡。看冰雕、赏花灯、观曲艺演出、听新年音乐会……从新年伊始直到元宵节,银川市组织以“金蛇狂舞贺新春·欢欢喜喜过大年”为主题的新春民俗文化节系列活动,“新春民俗文化节”、“新春民俗大观园”、“新春民俗文化庙会”、“社火巡游”表演等活动内容凸显民俗特色,吸引不少市民前来参观。站在流光溢彩、晶莹剔透的冰雕凯旋门前,市民朱振东一家幸福留影。朱先生表示,过年图的就是一家团圆。不放鞭炮,出来走走,拍拍照片更有意义。
新“年味”:告别“舌尖上的浪费”
文Ⅰ本刊记者 任玉梅
春节期间,记者回安顺镇宁农村老家过年,所见所闻,感受到农民物质和精神生活丰裕了,过年也有了健康文明的新风尚,少放鞭炮少请客,餐桌上刮起“光盘”之风,吃出了新“年味”。
“粮丰肉足过肥年”的饮食习惯曾是村民们世代沿袭的过年风俗,如今,腊肉、扣肉从初一吃到十五的老习惯已经逐渐被健康、营养、可口等元素代替。挂在村民们房屋横梁上或冻在冰箱里的腌肉、扣肉变少了。“现在过年,吃的大多是鲜肉和时鲜果蔬,而且炒菜也不像过去那样用猪油,因为听说猪油吃多了容易堵塞血管,现在全家都改吃花生油了。”村民李志其说。
镇宁县自2月5日以来开展了“文明餐桌行动”,倡导节俭用餐、文明用餐、健康用餐,反对铺张浪费、陋习消费和暴食暴饮。对此,李志其非常赞同,他说:“过去节俭了怕别人说小气,现在节俭是美德、是惜福。而且过年时家里老少齐聚一堂,厉行节俭不仅节约了开销,避免了浪费,对家里的儿孙们也是一种潜移默化的教育。”
不仅自家的餐桌上大鱼大肉少了,记者在县城走访餐馆时,不少商家介绍,今年春节进餐馆请客吃饭的消费者明显比去年少了很多。同时,“吃不完就打包”成为大部分消费者的共识。
居住在县城的市民张春林说,家里的年夜饭,每年都是从餐馆订好打包回家吃的,往年都是往多里点,宁“滥”勿“缺”。“今年观念变了,点得差不多了就打住,浪费的话感觉不好意思。”他说。
新年新风尚,以往过年时“舌尖上的浪费”,变成了镇宁人节俭、健康过年的“新年味”。
新娱乐:从“方城大战”到“出去转转”
文Ⅰ本刊记者 朱 江
妻子的老家在湖南永安,每年春节总要陪她回家看看。都说四川人爱打麻将,在飞机上听到麻将声就知道四川到了,在我看来湖南人爱麻将是不逊于四川的。每次到妻子老家,除了不可少的腊味外,此起彼伏“碰吃和杠”组成的麻将进行曲也贯穿整个春节。无论是家里弄堂还是田间地头,在永安有人的地方也就有了麻将。
岳父岳母也是此间的爱好者,长期“战斗”在麻将“第一线”,过着牌桌饭桌两桌一线的日子。我曾劝过岳父岳母,痛陈久坐的危害,可每每无济于事。
大年初一我和妻子照例回永安拜年。刚到永安我们惊讶的发现,平时本该空荡荡的街道,此时热闹非凡。广场内鞭炮齐响,锣鼓喧天。一群由60多岁大婶组成的文艺队打起腰鼓跳起了舞。广场另一边是一排宣传棚,十几名本土书法家挥毫泼墨,为到场群众写春联。原来这是镇里为丰富农民娱乐生活新成立的文化队,过年期间安排的各式各样节目。文化队赵队长告诉我,平常大家都是在家里过年,既不健康又不热闹。这次他们在春节期间安排了许多活动,想通过这些活动吸引村民走出家门,一起热热闹闹健健康康过大年。
陈老爹以前也是一位老麻友,平常过节都爱在家打打牌。可今天一大早他就来到了广场上,原来平时也喜欢书法的他赶来与书法家们请教切磋,拿着还有墨香的新春对联,老人家感觉很满意,连声夸赞这个活动好。
其实不只出门逛逛,随着市民过节理念的变化,传统的吃吃喝喝、牌局饭局不断的消遣方式已被越来越多永安人所放弃,健康过年渐成时尚。而这些悄然兴起的新年俗正是社会进步的体现,值得提倡和发扬。
新年俗:礼轻情浓 送“年礼”不再痛
文Ⅰ本刊记者 张天明
在月亮山腹地向都柳江流域过度地段、被人类学家称为多民族交往走廊的九曰村一带,从早晨到傍晚,人们熙来攘往,他们肩上挑着数十斤甚至上百斤的礼品去拜年;通车以后,大宗的年礼往来更是有增无减。一次年礼,举族行动,少则花费千元左右,多则花费几千元;在送年礼的队伍中,除年轻力壮者外,黄发垂髫并行其间……这是往年春节所呈现出来的景象,遥相呼应着成书于民国十七年的《苗荒小纪》的记载。
“你挑去,我挑来,吃也吃不成,丢了又可惜,又累又浪费。”80岁的王新够对送年礼记忆深刻,近年来人们更喜欢攀比,你用人抬年礼我请车运送。
变了味的年礼,让很多人有“年礼之痛”的切身体会。当蛇年春节到来,节俭蔚然成风时,年礼不再让人心痛,春节叫人心动。
苗朋村的王忠荣和去年一样,大年初二如期来到相距5公里的九曰村给岳父岳母拜年,但这次不再像去年那样一家4口肩挑手提,只是带一些糍粑和小礼品。王忠荣担任过苗朋村主任,大力推动喜事礼菜改革,减轻当事者的经济负担,这一做法已在停洞镇和东朗乡的部分村寨推行。
余老双大年初二送年礼去苗谷村,去年请大车,今年开摩托。他告诉记者:“今年春节前村里开会说,拜年不在于礼物的多少,而在于表达一份心意。”
今年春节期间,村支书石开发不再到处跑,而是把村里的各项活动按计划逐一落实。“今年村里花很少的钱举办了芦笙会等活动,一半以上的群众参与其中。”
月亮山区被节俭之风吹拂着,与之相对的集镇不是冷清而是更加繁华。
九曰村的张忠良在镇上的超市只在大年初一关门一天,“今年春节期间的营业比往年上升了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