践行“十破十立”激活发展能量
2013-08-20张定超
文Ⅰ张定超
(作者系息烽县委书记 责任编辑/付 松)
近年来,息烽县始终把开动脑筋、解放思想摆在各项工作的首要位置,不管是意识层面,还是操作层面;不管是经济发展,还是社会稳定;不管是民生事务,还是党的建设,都流淌着解放思想的血液,都活跃着解放思想的元素,都展现着解放思想的成效。
通过将解放思想贯穿始终,有力地促进了息烽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图为息烽县60万吨合成氨厂区。(张厚强/摄)
审时度势定目标提振信心鼓士气
为实现经济社会发展的增比进位,我们从息烽基础设施仍较薄弱,经济总量依然较小,没有优势自然资源、人力资本等要素支撑的县情出发,紧紧围绕“两加一推”主基调,强力实施工业强省、城镇化带动主战略,用足用好全省促进县域经济发展、全市纵深推进生态文明城市建设的一系列政策措施,确立一套既具相当压力、又可奋力达到的县域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体系。为此,我们按照速度优先、质量优化的思路,在各年初,将市下达的主要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作为县的确保目标,上浮10%作为县的力争目标,以目标引方向,以目标促共识,以目标聚合力,做到困难想在前,压力甩在后。
为与贵阳市一道于2015年在全省率先建成全面小康社会,我们把省委十一届二次全会、市委九届二次全会精神结合起来,全力找准“三个核心指标”、“三个不能代替”和“三个基本标准”的实现形式;以“三个高于”落实“三个核心指标”,即到2015年,全县人均生产总值高于5000美元的目标达到8000美元,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高于3000美元的目标达到5000美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高于1000美元的目标达到2000美元,由“531”变成“852”;以“6个100%和两个85%”落实“三个不能代替”:以“块”上的全面小康为基本前提,不以县的全面小康代替乡(镇)的全面小康,确保100%的乡(镇、社区)实现“531”目标;以“条”上的全面小康为关键环节,不以平均数代替大多数,更加突出医疗、就业等为重点的民生事务,确保100%的城乡居民都享有医疗保障、养老保障、低收入保障、失业保障和住房保障;以“点”上的全面小康为最终标准,不以统计数据代替直观感受,要看老百姓身边的变化和感受,确保100%的村通电、通油(水泥)路、通客车,100%的村民组通公路、通串户路、通自来水(自流水),100%的居民户可通电话、通互联网、通广播电视,100%的农村危房实现动态改造,85%的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不低于3000美元,85%的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不低于1000美元;以提高人民群众的幸福感为核心来落实“三个基本标准”,以实实在在、人民得实惠、老百姓认可为最高追求,让人民群众对全县经济社会发展成果看得见、摸得着、能感受、均受益,努力走出一条息烽特色的同步小康之路。
抢抓机遇谋布局趁势而为找出路
县域经济社会的发展,只有放在全省、全市的“盘子”中来布局,才能方向明、定位准。在总体思路上,我们做到“三个坚持”,即坚持生态文明方向不动摇,坚持小康建设目标不放松、坚持“四化同步”载体不折腾。在实现路径上,我们抓牢“三个着力”,即着力经济发展增比进位,着力社会大局和谐稳定,着力同步小康人人受益。在工作重心上,我们以成为全省第五轮农村改革试验试点——统筹城乡发展的“四化联动”试验区为契机,抓实 “5个100工程”的关节点,全力打造“四化联动”核心区,全力争创“四化同步”示范县,通过“四化联动”带动“四化同步”,使全县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良性互动、共生共荣。
以工业园区为主战场,举全县之力为开磷集团启动“新三步”战略保驾护航,用最强的措施、最快的速度、最优的服务抓好土地保障、征地搬迁等配套要素,确保“煤-电-磷”、“煤-电-化”一体化等重点工业项目最短时间落地、最短时间建设、最短时间投产;通过息烽循环经济磷煤精细化工工业区的发展带动永靖食品医药工业园、温泉尹庵工业园、西山金星工业园、养龙司工业园的壮大,力争2015年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达到350亿元以上;下大力突破园区招商引资瓶颈,大力发展民营经济,大幅提高民营经济在经济总量中的比重。
以城镇拓展为主阵地,坚持产城互动,继续抓好息烽工业园区产业工人新区和搬迁农民安置新村综合体建设;将虎城大道延伸到阳朗、永靖大道延伸至北门,打通县城到西山的城市主干道、小寨坝何家坝到阳朗的城市通道和流长至小寨坝的能源通道,将小寨坝镇、西山乡、永靖镇打造成“四化同步”核心区;推进县城“南移西扩”,围绕团圆山森林公园加快永靖组团、西山组团、阳朗组团建设进度。实施县城、小寨坝镇、西山集镇集中供暖和直饮用水工程,吸引更多的人口向中心城镇集聚;扎实抓好小寨坝镇、九庄镇、永靖镇、温泉镇示范城镇建设,稳步推进其他乡(镇)的小城镇建设,确保城镇化率每年提高2个百分点以上。
以现代农业为主抓手,坚持以市场为主导,重点依托润龙蔬菜、特驱养殖、味美、苗姑娘等企业,做大西山蔬菜、九庄肉鸡和小寨坝红岩葡萄三个高效农业示范园;加大乡村旅游的扶持力度,确保每年新增350户以上乡村客栈和农家乐;不折不扣地落实各项强农惠民政策,千方百计增加农民转移性、保障性收入,拓宽经营性、财产性收入渠道,确保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每年高于全省平均水平2个百分点以上。
统筹兼顾攻重点点面开花带全局
无论是总体部署,还是具体工作,我们都力求整合抓、抓整合,重点抓、抓重点,分清轻重缓急,既量力而行,又全力而为。
在关注民生方面,我们始终秉承“融资促发展,财政惠民生”的理念,最大限度让老百姓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如在助农增收上,从2009年起,县财政每年投入2000万元,以“政企联合、以工哺农”的方式,全面推广“良种+良肥+良法”工程,对25度以下耕地种植杂交水稻、玉米、油菜和脱毒马铃薯4类农作物,实施每亩免费提供20公斤磷酸二铵的“良肥”计划。据农业部门统计,从2009年到2012年,全县共发放肥料2.47万吨,政企投入资金7450万元,近6万户21万农民因肥料节支和粮油增产两项,人均共计增收1130.59元。今年,我们将启动“良种”计划,每年投入近1000万元,对主要农作物种子进行财政“买单”,免费发放。目的就是要增加对农民的生产性投入,减少农民的生产性支出,发挥财政投入的杠杆效应,促进农业增产农民增收。
在教育投入方面,对在边远地区乡镇中小学从事教育教学工作的教师,在原薪级工资基础上上浮一级或二级工资,从2013年起压缩10%的行政经费用于教育投入,全面实施县城以外81所农村中小学营养改善计划,让2万名中小学生受益。
在政策倾斜方面,从今年起实行乡镇干部津贴制度,将10个乡镇分为两类,对在编在岗的一类乡(镇)工作人员每人补贴100元/月,二类补贴200元/月。
在社会管理方面,率先建立地企联席制度,动员企业设立群众工作部,有效融洽了地企关系。如息烽县工业园区启动建设以来,已完成6000余亩土地征收补偿和拆迁安置,涉及农户611户,无一户因征地拆迁问题上访。在县城城区首推社会治安“网格化”管理,突破部门职责、领导分工限制,由县四大班子带头包片,社会治安发案率急剧下降,居民安全感极大提升。在党的建设方面,强力推进基层组织建设年活动,突出党员质量提升、“四帮四促”全覆盖、党内基层民主建设、县级城区党建、工业园区党建创新等五项行动,党代表常任制、农村党建1234工程等典型做法得到《人民日报》、《党建研究》、《人民网》等媒体的广泛报道。
今年,我县将以“全面小康县,支部最关键”为核心,在巩固提升农村党支部“1234”工程的基础上,强力主攻机关党支部这块短板,全面加强社区、学校、非公企业、两新组织等各类党支部的建设,力争在党支部自身建设、作用发挥、工作保障、考核奖惩等方面取得新实效,完善驻村干部“下得去”、“呆得住”、“干得好”的办法措施,为基层党建探索新路子、总结新经验。
解放思想的根子在人,落脚在事,它不是纸上谈兵幻想出来的,而是真刀真枪实干出来的。我们将继续把解放思想“十破十立”贯穿到经济社会发展的全过程和各环节,为2015年与贵阳市一道率先在全省建成全面小康社会、为贵阳市2020年建成全国生态文明示范城市而不懈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