泛在知识环境下高校图书馆服务模式创新
2013-08-17朱娜
朱 娜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710055)
1 泛在知识环境的形成与发展
2003年1月,美国密歇根大学丹尼尔教授(Daniel Atkins)所带团队向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递交一份名为《网络基础设施实现科学与工程的革命》的报告,该报告勾勒出泛在知识环境的雏形。基于这一报告,同年6月,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召开了“未来发展:NSF后数字图书馆的未来”研讨会,会上指出:构建泛在知识环境是数字图书馆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
2005年,《图书馆杂志》第5期将“泛在知识环境”这一概念正式引入中国。笔者通过“中国知网”查找2006-2012年9月间题名中包含“泛在知识环境”及“图书馆”主题词的各种公开论文,共查找到论文48篇,其中硕士论文7篇。具体见表1。
表1 国内图书馆界“泛在知识环境”研究成果表
随着对泛在知识环境理解的深入,目前国内外对“泛在知识环境”的定义已有较为趋同的认识,即:泛在知识环境是由网络设施、硬软件、信息资源、人等组成的新一代科技知识基础结构,是未来知识型社会综合性的、全面的、数字化信息基础设施。它通过计算、存储、通信等方式,使人、数据、信息、工具、设备等资源最大限度地发挥作用,由此构建一种普遍的、综合性的知识环境。它最大的特色在于:知识随处可见,信息随时共享。泛在知识环境强调以用户为中心,旨在建立新型的知识结构,实现知识的普遍存取与共享。在这一模式下,用户可通过构建资源平台与世界各地的用户交流共享信息。对于图书馆而言,泛在知识环境下,用户的信息诉求不再局限于传统的印刷型资源,信息获取的方式也不局限于图书馆文献借阅服务。它要求图书馆的服务从以图书馆为中心向以用户为中心转移,为用户提供不间断的、突破地域界限的、开放的、无障碍的个性化服务,最大限度地通过数字技术实现人机交互及人与人的沟通。
2 泛在知识环境对高校图书馆的影响
用户需求的个性化及多样化是泛在知识环境得以迅速发展的根本动力。泛在知识环境下,知识的传播和利用方式得到了根本改变。“以用户为中心”贯穿于信息服务的整个过程。泛在知识环境的出现给高校图书馆带来了前所未有的考验。图书馆不仅要面对自身发展中出现的种种问题,而且要应付来自其它信息提供平台的种种挑战。
2.1 对图书馆用户的影响
随着网络技术的日趋成熟,图书馆用户的信息获取渠道趋向多元化,大量搜索引擎、电子出版商悉心周到的服务让他们体验到图书馆所不能匹敌的及时性、无缝性。这种资源的开放获取方式严重削弱了图书馆的原有地位。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全球有近7000种期刊可在网上自由获取。另据中国出版科学研究所调查显示,2003-2005年间,网络是唯一增长的阅读介质。OCLC的一项针对用户阅读习惯的调查显示,用户搜索信息首选路径是搜索引擎(84%),寻求图书馆帮助的仅占1%(详见图1)。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图书馆(以下简称我馆)于2012年5月进行了一次针对全校师生的图书馆用户满意度测评,我们遗憾地发现,与许多高校图书馆一样,各类用户对图书馆满意度普遍不高,且利用图书馆专业化程度越高的用户(如教师)对图书馆的服务越不满意。由此看来,用户需求的个性化及多样化改变了图书馆原有地位,用户更乐意选择方便快捷的网络等途径解决信息诉求,这使得图书馆不得不改变服务模式来应对新的挑战。
图1 用户信息搜索途径比例图
2.2 对图书馆自身的影响
传统模式下,用户获取知识信息的首选途径是图书馆提供的各种馆藏资源。图书馆作为信息发送者及接收者的信道,居于传统知识链的核心地位。然而,传统单一的组织文献的图书馆服务模式强调以图书馆为核心,以馆藏资源的使用、参考咨询为内容的粗放式被动服务,这种以资源建设为主的工作模式导致图书馆在搜索引擎、Blog、wiki、电子数据库等蓬勃发展的形势下逐渐处于劣势。目前,人们对图书馆的依赖正迅速弱化,馆藏资源利用率每况愈下。为摆脱这一尴尬局面,越来越多的图书馆着手调整文献信息资源结构、类型和载体,电子及网络资源比重逐步上升,印刷型文献比重逐年下降。
3 泛在知识环境下高校图书馆服务模式的创新策略
3.1 强化学科化服务,推进学科馆员制度
学科化服务是以学科为基础,以学科化信息服务人员为核心,依托馆藏物理资源和网络虚拟资源,以用户需求为驱动目标,面向知识内容的,融入用户决策过程并帮助用户找到或形成问题解决方案的增值服务。它是泛在知识环境下大学图书馆服务模式的必然选择。它要求以学科为单元向用户提供更为个性的集约化信息。学科化服务背景下,图书馆的服务不再局限于其物理范围,有用户的地方就有图书馆服务的延伸,图书馆的所有服务基于用户利益的最大满足。它不同于传统的单向被动式资源服务模式,而是一种主动交互的开放式服务模式,旨在重建图书馆与用户良好的伙伴关系,提升图书馆在教学科研中的地位及影响。
国内目前开展的学科馆员服务工作的实质多数仍以图书馆为中心,工作重点多集中在宣传推广本馆馆藏资源上,工作内容多为建立与院系的沟通,进行学科资源建设,提供用户培训等,未形成服务用户的核心竞争力。由于缺乏相关的法律规范,对学科馆员的任职资格亦无明确规定,这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学科馆员的服务质量。泛在知识环境要求承担学科化服务的工作人员具备较高的信息素养,深厚的学科背景及图书馆学专业知识,熟悉本馆的馆藏资源,此外还应有较强的沟通能力、科研能力。具体可通过以下两条途径选聘学科馆员:(1)选拔专职学科馆员:在图书馆选拔有图书馆学及其它专业背景的复合型人才担任学科馆员,对读者的信息诉求进行即时反馈,第一时间了解用户的个性化需求,通过信息挖掘找出所需的显性及隐性信息,与院系加强沟通;积极参与到教师及科研人员项目及课题中,为其提供所需信息。(2)聘请专家兼职学科馆员:可仿照我国近期出现的“真人图书馆”模式,聘请本校专家教授作为图书馆的兼职学科馆员,每周定期会见相关专业读者,接受其咨询。对于读者提出的专业性问题,既可以当场解答,也可查阅相关资料后联系读者择期解答。目前部分高校已经在尝试这一模式,比如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公共卫生专业庄贵华教授利用每周2小时时间接受本学院学生的专业咨询,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但很可惜,他们的努力是自发的,与西安交通大学图书馆无关。
3.2 调整馆藏结构,加强资源共享
随着泛在知识环境时代的到来,印刷型文本的局限性日益凸显,越来越多的图书馆将关注的焦点集中到数据库、电子出版物上。众所周知,无论是电子书刊或是电子数据库,图书馆斥巨资买到的仅是一定期限的使用权而非所有权。这种不稳定的物权关系使得印刷型文本的存在有了一定的合理性。随着成本的飞涨,印刷型文本的价格连年攀升。以我馆入藏的专业类中文图书均价为例,2010年为38.35元,2012年即涨至43元。而我校的一些重点专业,如建筑学类专业的图书均价已达56.28元。如何缓解这一困境,一方面,我们应理顺荐购渠道;另一方面,应加强与其它馆的资源共享,对本馆的特色馆藏尽量保证其完整性,对一些小众书刊则尽量通过资源共享方式予以满足。
3.3 引入web3.0技术,建设后数字图书馆
我国对数字图书馆的研究始于20世纪90年代末,经过十几年的努力,数字图书馆建设取得了不小的成绩。但遗憾的是,国内关注的焦点多集中在技术而非服务的提高上,导致资源集合度不高,资源共享机制被长期忽略,削弱了图书馆在知识链中的传播作用。随着网络、手机等工具在人们阅读方式中所占比例逐年增加,图书馆人开始反思:这样的数字图书馆模式能否满足泛在知识环境的要求。
2003年6月,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NSF)在“未来的浪潮:后数字图书馆的未来”中提出,创建泛在知识环境是数字图书馆未来发展的目标。指出要建立一个多语义、移动的数字图书馆知识网,逐渐从信息服务向知识服务转化。2006年8月,韩国举行的第72届国际图联大会将后数字图书馆设定为该届会议主题。随着国际学界对后数字图书馆研究的深入,我国图书馆界也掀起了“后数字图书馆”的研究热潮。
后数字图书馆通过“泛在网络”,目的是构建一个智能的、泛在的、无缝的、开放的知识存取中心。随着这一理念的深入,我国部分图书馆开始相关尝试,并取得了不菲的成绩。为迎合读者的阅读需求,2005年6月,上海图书馆开通了“手机图书馆”;2008年4月,深圳图书馆“城市街区24小时自助图书馆系统”投入运营;2008年9月,国家图书馆开展了手持电子阅读器服务,将大量电子图书植入其中,允许读者通过该阅读器登录国图电子图书资源平台,自由下载电子图书;2009年,宁波市数字图书馆成立,其在成立初期就注意进行资源共建共享,加入了国家科技图书文献中心(NSTL),牵头构建了宁波市地区联盟(NBDL),并与Google、重庆维普及超星公司开展大量业务合作;2009年3月,上海图书馆推出“易博士”阅读服务,读者可通过“易博士”登录上海图书馆网站,并轻松自由地在电子资源列表中下载所需图书……
由此看出,上述成功的尝试无不是紧紧围绕“后数字图书馆”理念,利用各种新技术(如P2P技术、云技术),注重信息服务协作。这种协作不只存在于图书馆之间,也包括图书馆与信息技术部门和信息服务部门之间,以突破图书馆的物理界限,保障读者随时随地方便快捷地获取所需信息。
[1]曹静仁,李 红.泛在知识环境下的图书馆嵌入式学科服务[J].图书馆论坛,2011,(3):117 -119.
[2]黄幼菲.泛在知识环境下后数字图书馆的发展趋势及走向[J].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11,(10):20 -27.
[3]赵玉冬.泛在知识环境下基于用户的数字图书馆发展目标[J].新世纪图书馆,2012,(5):35 -38.
[4]孙 波.泛在知识环境下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策略探析[J].图书馆学研究,2009,(9):51-53.
[5]王 慧.泛在知识环境下图书馆员的应对之策[J].高校图书馆工作,2009,(6):70 -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