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作物多样性种植巧控病虫害

2013-08-16

山东农药信息 2013年7期
关键词:西南地区农业大学蚕豆

近日,中国工程院院士、云南农业大学名誉校长朱有勇带领项目组承担的国家“973”重大科研项目“物种多样性控制病虫害技术体系构建及应用”获得了云南省科技进步奖特等奖。该项目由云南农业大学、中国农科院、中国农业大学、复旦大学、华南农业大学、福建农业大学等单位共同完成。

“针对作物品种单一化大面积种植造成的危害,世界各国从育种角度提出了多系品种、聚合抗性育种等途径,但这些方法因技术难度大而局限了自身的推广应用。”朱有勇说。为此,科研人员深入研究了西南地区降雨与病虫害发生规律、物种多样性群体控制病虫害、促进增产的基本原理,构建了作物合理搭配、条带轮作、根系互补、行比行宽和错峰种植等技术体系,形成一系列技术规范。同时,该团队还研发出了操作简单、易于推广的实用技术,在云南、四川、贵州、重庆4省市进行了示范推广。

据了解,应用在田间的玉米与马铃薯、玉米与甘蔗、玉米与大豆、小麦与蚕豆、大麦与蚕豆等作物多样性控制病虫害方法,可有效解决各种病虫害问题。数据显示,该方法可降低病虫害17.4%~62.5%,减少农药使用量达53.9%以上,增产16.7%~56.9%。

据悉,自2008年以来,项目在西南地区共大面积推广应用1.79亿亩,实现农民增产粮食135.6亿斤,增收219.3亿元,被国际社会称为利用作物多样性控制病虫害的成功范例。

猜你喜欢

西南地区农业大学蚕豆
西部大开发20年:西南地区内部比较
张振、李杰作品
潘虹作品
蚕豆花
夜郎自大
找蚕豆“耳朵”
Introducing metacognitive approaches to cultivate sustained self—directed language learning in the listening courses of Chinese universities
西南地区气象资料测试、预处理和加工研究报告
住在蚕豆里的故乡
促进西南地区发展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