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生政治观的谱系与建构
2013-08-16谢忠文
○谢忠文
当下中国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等方面的广泛议题折射的一系列观念形态的分歧,从本质上来说是政治观的分歧。这种分歧不仅危及当代中国政治建设与政治发展,而且危及作为这种建设和发展的前提,即政治共同体自身的存在与巩固。因此,构建一种新型政治观是消除各种分歧、维系政治共同体存在的基础。
一、民生政治观的谱系
马克思主义认为物质生产活动是政治活动的基础,“人们为了能够‘创造历史’,必须能够生活……生产物质生活本身(是)一切历史的一种基本条件。”但这样简单的历史前提却因为各种意识形态的遮蔽而变得神秘莫测,旧时代的统治者大多从天意、血统、法理等方面掩盖政治的本质,把政治与民生俨然对立起来,使政治走上了神坛。随着市民社会发育,资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一切等级的和固定的东西都烟消云散,一切神圣的东西都被亵渎了”,他们把政治赶下神坛走向世俗,政治这种社会关系也“变成了纯粹的金钱关系”。到了社会主义阶段,因为生产资料公有制的确立,群众历史观开启了政治观发展的新征程。尽管充满了曲折和斗争,但民生政治观却最终冲破迷雾,恢复了政治的本来面目,确立了自己的历史地位。历史地看,民生政治的发展逻辑集中体现生产关系的调整过程。民生与政治的关系演绎政治观的发展逻辑的同时,也反映了传统政治观向现代政治观的变迁,透视了现代与后现代的理论争论。
1.民生与政治的二元对立阶段
民生与政治生活的关系在不同的时代、不同的社会有不同的特征。在生产资料私有制阶段,国家仍然作为统治工具,民生与政治显然处于二元对立的格局。尽管表现形式各异,但这种二元对立在东西方都有明显体现。
西方思想史上,二元对立甚至可以追溯到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关于人与认识对象的二分,中世纪则体现为传统宗教里存在的灵与肉、身与心、上帝与人类之间的对立。笛卡儿以来,这种思维模式则被扩展到人类社会生活的每个细节和层面,以至于在政治领域表现为将“敌与友”、“治者与被治者”的划分作为政治的标准。从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视角,这也能够得到很好的理解。在奴隶社会、封建社会和资本主义社会,政治生活是统治阶级的专利,无缘于下层劳苦大众。民生与政治的二元对立在中国也经历了类似的发展历程。孟子有“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的说法,也强调“民既能载舟,亦能覆舟”的“民为君本”,但始终没有改变民生与政治的分离状态。
中国现代化进程启动后,民生与政治的相互关系才出现结构性的变化。辛亥革命以来,个人权利得到逐渐展现,民生列为革命的目标,并进入了政治过程。孙中山将民生作为政治的三大组成部分,他说:“余维欧美之进化,凡以三大主义:曰民族,曰民权,曰民生。”孙中山还强调“民生就是人民的生活——社会的生存、国民的生计、群众的生命便是。”但孙中山的革命仍然局限在资产阶级革命范畴,仍在生产资料私有制的范围内调整生产关系,未能从根本上解决劳动力与资本的二元对立状态,因此也不可能解决民生与政治的分离问题。孙中山的民生概念比较含糊,既是与人的物质生活相关的狭义的民生,又涉及经济的广义的民生含义。总的来看,无论何种历史发展进路和实践,只要生产资料私有制仍然处于主导地位,有产者仍然支配社会政治生活的各方面,民生与政治二元对立的状态就不会发生根本改变。
2.政治遮蔽并替代民生的异化阶段
新民主主义革命挖掉了旧中国压在人民头上的三座大山,排除了解决中国民生问题的最大障碍,使民生真正成为政治的焦点之一。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生产关系得到充分变革,民生成为政治的主要内容,政治成为民生的保障,民生与政治真正有机融合起来。毛泽东指出,进入社会主义后,在处理生产与民生的关系上,“我们的重点必须放在发展生产上,但发展生产和改善人民生活二者必须兼顾。”并以谋取人民生活福利、改善人民生活为目的来安排和组织生产作为社会主义生产建设的基本原则。简而言之:“一切空话都是无用的,必须给人民以看得见的物质福利。”应该说,毛泽东的民生思想为新中国民生政治观及其制度建设奠定了基础。
这种以民生为政治目标的有益探索很快由于对社会矛盾的错误判断而中止,民生一度异化为政治,并侵入了日常生活领域,政治不仅囊括并包含民生,甚至遮蔽民生、代替民生。这是因为人治倾向在政治文化中比较显著,制度安排中缺乏顺畅的民意表达渠道,此时的“政治”一词总是同宏大、崇高等字眼紧密联系在一起,政治生活与普通大众的日常生活是割裂的、对立的。这不仅造成政府的服务与人民大众的要求相脱节,也容易导致抽象的“主义之争”,社会阶层的严重对立,政治生活严重异化。
3.民生与政治的分离阶段
改革开放后,邓小平进一步把马克思主义的民生思想与中国改革开放的实际结合起来,强调要把发展生产力,使人民过上共同富裕的生活当做社会主义本质、根本任务和马克思主义的根本原则,使民生与政治分离,把被政治遮蔽起来的民生重新解放出来,恢复民生的内在本质。邓小平指出:“我们一定要根据现在的有利条件,加速发展生产力,使人民的物质生活好一些,使人民的文化生活、精神面貌好一些。”从此,邓小平打破僵化的计划经济体制,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以经济建设巨大成就奠定改善民生的物质基础,开创了社会主义民生问题解决的制度创新之路。在他看来,只有通过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不断完善,使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充满活力,才能为中国社会主义民生问题的解决打下厚实的物质基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人民群众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事实也证明,社会主义民生问题的解决同样必须顺应时代的发展,不断进行制度创新。
由于全球化浪潮的冲击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逐步确立,随着中国民生政治建设的提速,如何通过制度的创新落实我们党和政府的民生政治执政理念无疑是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国家行政机关也在按照“小政府、大社会”的原则要求,逐步实现着自身的职能转换或转变,不断简政放权,规制自己的权能界限,鼓励更大范围的民间社会力量自治。当今中国,社会变得越来越开放,个人的自由度也得到大幅度的提高,人们越来越有能力追求自己梦想中的生活。随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步伐的稳步推进,人们的生存需求得到一定的满足后,更高的追求——自我实现、自我发展便会随之被提上议事日程,并取得民生政治的表现形态。
4.民生政治观确立的阶段
一份调查问卷表明,民生问题是当今社会最为关注的问题。随着国家财政状况的改善,新的领导集体无疑也将会把民生提到国家政治议事日程。党的十八大以后,作为执政理念的政治观,民生政治观也应该进一步成为中央执政的重要选项。如果说改革三十年以来,执政党的任务是拨乱反正,把以“阶级斗争”为核心内容的权力政治观转化为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生产力政治观,那么随着社会经济建设取得重大成就之后,执政党今后必须把主要精力放在如何把做大的蛋糕分好,实现社会的公平正义。这些政策措施都需要意识形态领域的辩护、论证,因此就要树立有说服力并得到社会认同的民生政治观,使政治共同体在这一政治观统摄下维系稳定状态,获得持续发展的动力和保障。
当代中国民生政治的核心含义就是“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明确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以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为重点”。胡锦涛在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指出:“必须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提高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是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根本目的”,进一步强调要更加注重以人为本、更加注重保障和改善民生,“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胡锦涛在报告中除了强调要“坚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还指出要“坚持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和分配制度,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加大再分配调节力度,着力解决收入分配差距较大问题,使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朝共同富裕方向稳步前进”。新的历史阶段,习近平也多次强调,要在经济发展的同时,实现共同富裕。新一代领导集体恪重民生的趋势更为明显,将改善民生目的与手段的统一体现在经济社会发展多个方面,使民生内在价值提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从而确立民生政治观在中国政治发展中的指导地位。
二、民生政治观的建构
尽管政治观念的发展有自身规律性,并受着社会经济发展条件的制约。但是,执政党能够利用自身的执政资源,通过知识精英的主观努力构建出符合时代潮流和本国实际的政治观,科学地指导政治实践,维持政治共同体的稳定和发展。民生政治观的构建必须寻找有效的知识基础、选择正确的方法手段、确定共识的目标指向和充实符合自身实际的主要内容,并在实践中不断完善和发展。
1.历史唯物主义:建构民生政治观的知识基础
观念的发展从来不是自为的,必须到社会物质生产实践中去理解政治观念的演变逻辑。因此,构建一种新型政治观必须从政治共同体本身存在和发展的基点出发,试图从哲学宗教或抽象理念为起点的政治观构建往往只能起到遮蔽意识形态、缓和社会矛盾、延误改革时机的相反作用,不能真正成为政治共同体的基本共识,从而亦不能对政治建设和政治发展起到任何积极作用。
从马克思基本观点来看,民生的现代理解主要是广义的社会生活。历史唯物主义认为必须从人的生活出发,忽视这个基本前提,唯物史观就会成为遗忘社会生活实践的唯心史观。但是,人的生活也不仅局限于费尔巴哈旧唯物主义视阈的动物式的生活,人的生活的本质内涵是社会生活和社会实践。马克思说:“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现实的个人”的生活是指以物质生活资料生产活动为基础的物质生活、精神文化生活和政治生活等相互统一的社会生活。因此,历史唯物主义是确立民生政治观的知识基础。
当代中国各阶层、群体尽管对政治有不同的理解和期待,但充分尊重人的选择、强调人的价值、重视人的关怀已经成为社会的普遍共识。因此,民生政治观真正回归了政治的本质和马克思主义正确轨道,把政治观建立在生活常识基础之上,拂去了政治的隐秘面纱,恢复了生活的脉脉温情。
2.协商与对话:建构民生政治观的基本方法
在社会未发育成熟,政治意见无法畅通表达的情况下,执政党或许能够依靠知识精英的表述建立起一套符合治理需求、代表全体民众的民生政治观,并且也可能在技术上能够照顾到大多数人的利益。但是这种建构方式是基于这样一种假设,即民众的需求是统一的、可以度量的,并且政治精英和知识精英掌握了足够的信息,制度设计的出发点是所有人的利益,只要制度得到有效的执行,它就能够满足所有人的需求。这种历史的、完美的建构思路来源于对理性的自满。但很可惜,完美的理性预期却导致惨痛现实结果,历史上从来不缺乏这样令人警醒的教训。比如,“大跃进”发起的初衷无非是想通过快速工业化来满足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但结果却是造成了灾难。
事实上,随着社会日益多元化,民众需求亦更加多元,民生所要达到的目标也不仅仅是医疗、就业、工资待遇等,甚至个体的更加自主的生活方式。更为重要的是,各种群体的利益是有冲突的。在社会生产力仍然没有达到一定程度的情况下,要改善一部分人的民生,就可能要削减另外一部分人的民生,或者要改善大多数人的民生就要削减既得利益群体的利益。如果社会群体之间没有和解,没有协商和对话,很难达成一致意见,结果只能造成阶层之间的割裂。当代中国各阶层之间的缺乏相应的和解和协商,导致改革难以推进。因此,建立民生政治观不仅是执政党在执政理念上的变革,更需要动员起民众,在协商和对话的基础上有效地达成共识。
当前民生政治观的构建在方法上已经有了坚实的基础。一方面,执政党已经充分认识并开展了建构的进程。通过十六大、十七大甚至十八大的努力,执政党已经开启了建构进程。但仍然需要进一步凝聚共识,选择建构的突破口。另一方面,政治协商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以及基层民主制度等制度体系建设的进一步推进,给民生政治观的建构奠定了坚实的制度基础。尽管不是所有人的意见都能够通过这些渠道反映自身的利益,但随着进一步加快制度建设,状况是可以得到改善的。
3.公平与正义:建构民生政治观的目标指向
政治观都指向政治的终极目标,民生政治观概莫能外。民生政治观在较低层面上是社会建设的范畴,但最终指向仍然是公平和公正的价值目标。经济发展以后的民生政治“不仅是涉及人民社会生活的方面,更是一种广义的、一种谋求更多生活机会、摆脱各种束缚特别是物质贫困的约束的政治,也是一种认同政治和选择政治,旨在化解集体面临的生存挑战的政治。”这些目标归根结底都是一种对公正和平等的追求。民生政治观的现实关怀是在“全体人民共同奋斗、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上,加紧建设对保障社会公平正义具有重大作用的制度,逐步建立以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保障体系,努力营造公平的社会环境,保证人民平等参与、平等发展权利”,它的终极价值关怀则是实现“人的自由全面的发展”,建立“自由人的联合体”。
实现“公正社会”的政策工具首先是民生政治,这是实现公正社会的最直接路径。一个社会能否实现公平正义,直接关系到其公民的基本权利和切身利益,因而直接关涉到社会的民心所向。事实上,世界各国相当一部分民怨的根源在于对社会公正问题处理不当,引起民众的反弹。当不公正、不正义问题日积月累,执政者又毫无作为,听之任之时,最终就会酿成社会动乱。而民生政治的优势也正在于,它让民众参与公共事务和政治决定,确保通过公共政策的有效供给解决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问题,从而确保政治共同体的稳定和发展。
有学者认为,“新政治观的主体是政党政治观,而其内容则是民主政治观,这构成了新政治观的一体两翼”。这样的判断前提是认为执政党已经解决了民族独立和民生问题,需要建立社会主义的民主政治,从而确立民主政治观的目标指向。但显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仍然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矛盾仍然没有变,执政党的主要任务仍然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经济建设成就为民主的发展奠定民生基础。社会主义当然需要民主,“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就没有社会主义的现代化”,但问题是:民主的目标并不能有效确保民生目标的实现,民主是实现民生的重要手段,但决非社会主义的终极目标。民主充其量不过是实现社会主义的一种工具或一种手段,而公正则是社会主义的最高价值,没有公正就谈不上社会主义。拉美发展经验表明,即使有了民主和繁荣,并不必然会有公正。在当代中国,政治观不是如何理解政治民主,而是怎样理解通过民生目标的实现来展现社会主义的终极价值。作为当今世界影响力最大的三种政治思潮,社会主义要实现的恰恰是建立在所有人“老有所养、病有所医”基础之上的社会福利制度,使广大社会成员能够平等享受经济发展带来的成果,真正实现社会主义的公平公正。
4.民生话语系统:建构民生政治观的基本内容
说到底,政治观是一种观念形态,是由话语系统所表征的意识形态。民生政治观应该有自己的语言系统,要用适合自己特征的语言来描述这样的事实,即通过各种制度安排,公平分配社会成果,最终达至社会主义的公平正义。从内容上来说,民生政治话语体系就是民生政治观。
话语体系的建构既关系到执政党合法性的建构,也是增进国内社会群体之间相互理解的关键所在。构建民生政治观的话语系统是当前中国三大政治话语系统(政治话语系统或政府话语系统、精英话语系统、平民话语系统)融合的重要路径。导致三种政治话语系统不能有机融合的重要原因在于各个群体对政治的理解存在偏差。因此,民生政治观话语体系建构可以把执政党、社会精英和普通民众对政治的理解聚焦于改善民生,保障民众的政治权力上来,避免由此带来的社会撕裂。
增进与西方的沟通和理解同样需要适合自身的话语建构。与西方政治实践相比较,中国的政治发展既有合西方发展历程的一面,也有体现自身特征、自我逻辑演进的一面。很难用西方社会科学的话语体系充分描述当代中国政治观发展的逻辑路径,这种误解本质上也是政治观的分歧。因此,为增进了解和对话,构建一种为东西方都能认同的民生政治观势在必行。从目前来看,尽管重视民生,尊重民众的选择和权利是现代政权合法性的基础,但是西方学界却很难理解“民生”对于一个灾难深重的中华民族的意义和重要性,也不能完全理解实现民族复兴对于执政党合法性的意义,更不能理解改善民生是中国政治精英对于普通民众的道德责任。因此,构建符合本国国情、具有自身特征的民生政治话语十分必要。
三、结语
政治理论界普遍认为政治观经历了神权政治观、权力政治观、决策政治观、管理政治观等发展阶段。这一发展过程是权力逐渐下移和去意识形态化的过程,它与民众权力逐渐兴起是分不开的。实际上,在政治观的理解上不可能去掉意识形态的因素,政治观的内容本身就属于意识形态范畴。只要生产资料所有制仍然是社会存在的基础,政治观不会也不可能脱离意识形态范畴,它总是与一定的社会权力结构相适应的。因此,民生政治观并没有脱离政治观的发展轨迹,从本质上仍然处于政治观念的发展谱系上。
当代中国的民生政治观高扬社会主义的意识形态,以民众的利益和诉求为根本内容,以实现好、维护好人民利益当作执政党唯一宗旨,真正回归了政治的本质。民生政治既是一种政策工具,也是一种价值目标,它既累积了执政党的合法性,也充分反映了执政党的价值追求,消弭现阶段的观念分歧。它要实现的公平正义正是社会主义在人类社会思想史上生生不息的生命源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