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学习杭州,打造苏州“丝绸都市”之浅见

2013-08-15商大民苏州丝绸行业协会秘书长

江苏丝绸 2013年4期
关键词:丝绸苏州杭州

文/商大民(苏州丝绸行业协会秘书长)

国内素有“四大绸都”与“七大绸都”之说,苏州、杭州与吴江盛泽均包含在内。宋代以来苏州与杭州均称为“丝绸之府”,名扬四海,旗鼓相当。如今吴江包括盛泽已划归苏州,遂变成苏州名下含有两个著名的“绸都”,足见丝绸在苏州所拥有的优势、地位与分量。

10多年前国有丝绸业进入大力度的转型期后,杭州市委市政府主动寻求突破,将丝绸业作为特殊的传统行业来抓,积极打造“都市丝绸”,成效明显。国家茧丝绸“十二五”规划中,第一次将苏州与杭州并列定位:打造成“国际化的丝绸都市”。苏州主动打造“丝绸都市”的工作去年才刚起步。

一 杭州丝绸业的特点也是苏州丝绸业的差距

第一,对丝绸业定位明确。杭州市委市政府在提出“工业兴市”的口号中突出丝绸业,将“弘扬丝绸之府,打造女装之都”作为城市的方针。明确丝绸业既是传统产业,更是引领时代和时尚潮流的产业,既有经济性质,又具备高含量的文化元素。

第二,培育大型真丝绸贸易市场。杭州市委市政府主动推进丝绸业的转型升级,大手笔构建以丝绸商贸文化为主体的都市丝绸业,扶持培育国内唯一以真丝绸中间产品和最终产品为主的专业大型丝绸贸易城——“杭州中国丝绸城”。该市场在30多年前从老体育馆附近的几十家丝绸商铺起步,如今已经拥有几条街面,一幢环北服装大楼(丝绸占三个楼层),近千家商铺,每年真丝绸类产品贸易额达五、六十亿。不仅如此,该市场已经成为杭州市文化旅游的亮点,列为“杭州一日游”的景点。苏州至今没有一个专门的真丝绸市场。

第三,提升产品档次,技术装备保持领先。杭州丝绸业主动提升丝绸产品档次,保持技术装备领先。如杭州的电子提花与多纬色剑杆织机配套的织造技术装备,可以织造宽幅真丝提花织物的高档床上用品和织锦文化艺术产品;杭州的数码喷绘印花工艺相当成熟,可以印出各类风格的图案,用于服装、丝巾以及工艺品,技术装备领先,在这方面苏州才刚刚起步。

第四,培育与打造丝绸业亮点。就是在近十多年中,杭州争取并承办了一系列冠名“中”字头并在国内、国际丝绸业极有影响力的会、节、论坛与活动。如“中国国际丝绸博览会”、“中国国际女装展览会”、“中国国际丝绸论坛”、“中国丝绸日·丝绸之路杭州国际丝绸旅游文化节”、“中华嫁衣创意大赛”等。杭州不仅建起中国丝绸博物馆,还新建“都锦生织锦博物馆”、“丝绸产品展示销售中心”,亮点频出,使国际与国内丝绸业始终主要聚焦杭州。苏州早在1991年就在国内率先创办“中国(苏州)国际丝绸旅游节”,历经9届,2003年后,旅游节还办,但把丝绸剔除掉了。

第五,领导重视,扶持政策到位。丝绸业涉及农桑、工业、贸易、科研、教育、文化等部门,杭州明确一名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牵头协调与统抓丝绸业。政府不断出台实质性政策,推进丝绸业转型升级。如设立专项资金,主要用于丝绸的科技创新、技术改造、人才培养、市场开拓、品牌培育等;出资扶持建立杭州市丝绸女装展览有限公司;出面申报“杭州丝绸”获得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以及出台一些特殊的财税政策,包括减免缫丝厂的所得税,对桑田给予补贴,等等。同时重视发挥丝绸行业协会的作用。杭州丝绸协会的体会是:“我们市里对丝绸是着着实实高看一眼、网开一面,给我们许多特殊的关心和照顾。尽管杭州丝绸产业在整个经济发展当中所占的比重不是很大,但是资金资助力度不小。而且杭州丝绸现在的氛围条件、研究机构、博物馆、生产基地等等,在机制、体制、环境、舆论氛围、平面媒体等方面,都拥有创造、打响杭州丝绸金名片的条件和环境。”

二 苏州丝绸业的优势与强项

在丝绸品种与工艺技术方面苏州优势很强,苏州至今仍保留在国内外享有盛名的宋锦、缂丝、漳缎、吴罗等产品的织造加工;苏绣始终名列国内四大名绣之首;吴江区的真丝、绢丝针织类面料的集聚程度位居国内前列;吴江区与吴中区仍是国内真丝绸面料与服装生产基地之一;吴江震泽的蚕丝被与丝绸家纺产业已初具规模,特别在依托苏绣的知名度开发织绣一体的丝绸产品方面,苏州织绣一体的优势始终在国内领先,非常突出。

在丝绸与旅游业相结合、培育丝绸旅游购物商场方面,苏州优势很强。每年有几千万国内外游客奔着苏州山水和园林而来,同时多少都会带一点苏州丝绸回去,说明“苏州丝绸”在国际与国内仍然有相当的知名度。

在丝绸的科研、教育、检测等方面,苏州仍保持相当优势。在苏州大学纺织服装工程学院、苏州经贸职业技术学院、苏州职业大学和苏州工艺美术职业技术学院等,都设置专门或与丝绸有关的丝绸科研教育的系、所、室、中心。其中苏州大学拥有国内唯一的现代丝绸国家工程实验室。省丝绸协会专家委员会的9名专家中苏州占7位。同时国家丝绸及服装产品质量检测中心设在苏州。

在丝绸的历史文化底蕴方面,苏州可谓丰富厚实。苏州除了已经拥有一批闻名海内外的“非遗”传统技艺外,有资格继续申报丝绸“非遗”的传统技艺很多并有待继续挖掘。苏州丝绸博物馆是国内第一家丝绸博物馆,并建有国内第一家丝绸织绣文物复制中心。苏州还是世界上拥有丝绸历史遗迹与遗存最为丰富的城市,至今还保存丝绸业的历史遗迹24处,清代丝绸业的公所25处,明清丝绸业碑刻71块等,其中包括国内三大官府织造府中仅存的清代织造署(市十中)。同时苏州还保存了数量庞大的丝绸档案等。

三 对于发展“苏州丝绸”的建议

认真向杭州丝绸业学习,形成与杭州丝绸错位发展的创新思路,携手打造国际化丝绸都市,无疑是当前与今后苏州丝绸业的着力所在。笔者有以下不成熟的若干建议:

第一,应当明确苏州丝绸在苏州经济文化、社会发展与城市保护中的定位,提出有针对性的传承与保护苏州丝绸这张烫金城市名片的对策,继续理顺便于实际操作的关系,推进苏州丝绸持续发展,避免今后再出现被边缘化的历史性失误。

第二,应当打造一个真丝绸贸易市场。苏州丝绸已经以丝绸商贸与丝绸文化为主体,但“丝绸都市”的雏形刚形成,没有一个真丝绸贸易市场则是一条最明显的“短腿”。苏州培育真丝绸市场应以中高档传统、特色、创新产品与精品为主。最好在古城内或周边选址建市场。

第三,必须重视保护与利用苏州厚重的丝绸历史文化积淀。一是能否参照南京的做法,将苏州独有的清代苏州织造署旧址的开发提上议事日程,列入天赐庄保护区改造,形成新的丝绸历史文化与旅游新景点。二是加大对苏州丝绸传统技艺与特色品种的保护、传承力度,恢复丝绸织绣文物复制中心,鼓励更多传统特色品种通过开发创新推向市场。三是发挥苏州丝绸品种的优势,通过公助民营,打造一批各有特色的丝绸品种博物馆,如宋锦、缂丝、织绣、吴罗、丝巾、服装服饰博物馆等。

第四,建议出台有针对性的扶持打造“丝绸都市”的政策措施。如启动“苏州丝绸”列入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的申报工作与相关保护条列;出台特殊的财税扶持政策,适度发展与保留丝绸产业中种桑养蚕、织造与印染的节点;帮助解决眼下丝绸企业一线操作工和技工招工难、留不住的问题;鉴于目前苏州丝绸商贸企业大多规模微小,建议各级各相关政府部门降低丝绸企业享受各类优惠政策的规模、销售收入过高等门槛;对丝绸技工与企业掌门人,开展与实际切身利益挂钩的职称评定工作;培育与支持重点丝绸企业做大丝绸品牌,鼓励在苏州形成丝绸高端最终产品的设计、制作、发布机制等等。

猜你喜欢

丝绸苏州杭州
杭州
“洋苏州”与“新苏州”演奏和弦
遥望“丝绸路”
路上丝绸
苏州一光
G20 映像杭州的“取胜之钥”
杭州
杭州旧影
苏州十二忆
丝绸情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