牵正散加味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80例
2013-08-15张军阳
张军阳
(宜川县中医医院,陕西宜川 716200)
周围面神经麻痹又称面瘫,以口、眼向一侧歪斜为主要表现的病症。病因未完全阐明,西医认为是因茎乳孔内面神经非特异性炎症所致,激发因素可能系风寒、病毒感染和自主神经功能不稳等引起局部的神经营养血管痉挛,导致神经的缺血水肿。治疗主张使用皮质类固醇激素和维生素B族药物[1]。中医认为本病多因机体正气不足,脉络空虚,卫外不固,外邪乘虚入中面部经络,气血痹阻,经脉功能失调,筋肉失于约束致面瘫,治当温经通络、祛风化痰、熄风解痉[2]。1998年3月-2011年8月以来,笔者采用牵正散加味(全蝎、僵蚕、白附子、天麻、防风、钩藤 、葛根 、桂枝、芍药、甘草)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80例,同时设对照组60例,结果治愈率和总有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140例周围性面神经麻痹患者均为门诊患者。治疗组 80例,其中男52例,女28例,年龄13~68岁,平均年龄48岁,初发55例,复发25例,病程最短6h,最长2个月,面神经麻痹左侧65例,右侧15例。对照组60例,其中男43例,女17例,年龄18~65岁,平均年龄41岁,初发50例,复发10例,病程最短1 d,最长1个半月,面神经麻痹左侧48例,右侧12例,2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等一般资料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 参照《针灸治疗学》(高等中医药院校教材,2003年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出版)、《神经病学》(全国高等医药院校教材,第4版,2004年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拟定症状:表现为以口眼斜为主要特点。发现时一侧面部肌肉板滞、麻木、瘫痪,额纹消失,眼裂变大,露睛流泪,鼻唇沟变浅,口角下垂歪向健侧,病侧不能皱眉、闭目、露齿、鼓颊;部分患者初起时有耳后疼痛,还可出现患侧舌前2/3味觉减退或消失,听觉过敏等症[2]。
2 治疗方法
2.1 治疗组 牵正散加味,药物组成:全蝎15 g,僵蚕15g,白附子 15 g,天麻20 g,防风 10 g,钩藤 20 g,葛根20g,桂枝10 g,芍药10 g,甘草10 g。口眼斜甚者加地龙、蜈蚣,受外风所致加秦艽,气虚者加当归、黄芪。水煎服,每日1剂,早晚2次服,10 d为1疗程。
2.2 对照组 予强的松内服(20 mg,1次/d,顿服,5 d后减量)及维生素B12(50 ug/3次/d)、维生素 B1(10 mg/3次/d)、维生素 B6(10 mg/3次/d)、地巴唑(10 mg/3次/d)。
3 疗效标准及结果
3.1 疗效标准 参照文献[3]拟定。痊愈:症状和体征消失,面部表情肌运动恢复正常功能;显效:症状和体征基本消失,说话或笑时口角微有斜;症状和体征有所改善,好转:面部表情肌活动较前灵活,但额纹和鼻唇沟仍未恢复;无效:症状无改善。
3.2 治疗结果 治疗组80例,治愈72例(90%),显效5例(6.3%),好转 3例(3.8%),总有效率 100%。对照组60例,治愈43例(71.6%),显效9例(15%),好转5例(8.3%),无效3例(5%),总有效率95%。2组总有效率比较,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中80例患者随访 2年,仅2例复发,复发率2.5%,对照组同时随访60例患者,有 5例复发,复发率8.3%,其复发率明显高于治疗组。
4 讨论
周围性面神经麻痹亦称面瘫,俗称歪嘴风,以秋冬季多发,本病多发病急速,为单纯性的一侧面颊筋肉弛缓,无半身不遂、神志不清等症状。病机为正气不足,脉络空虚,卫外不固,风邪乘虚而入,风痰流窜经络,以致阻于头面经络,气血失和,经筋失于濡养而成。方中白附子祛风化痰,通经络,止痉挛,并长于治头面之风;僵蚕、全蝎均能祛风止痉,防风疏散经络之风邪,祛邪外出;天麻、钩藤熄风解痉;葛根散风寒湿邪凝结,配伍桂枝温通经脉,芍药、甘草缓经脉挛急而止疼[4]。诸药合用,共成温经通络,疏散风邪,祛风化痰之剂。本病治疗期间,稳定患者情绪,避免生气,早上起床时先用手搓面部,加快面部患侧血液循环对恢复肌力有一定的帮助。
[1]王维治.神经病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81-82.
[2]王启才.针灸治疗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3:69-70.
[3]苏辅仁.中药治疗面瘫32例[J].陕西中医,1994,15(11):493.
[4]吕光振.中药学[M].济南: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1993:29-1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