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对等”范畴在西方译史中的变迁

2013-08-15杨毅隆

红河学院学报 2013年6期
关键词:意译世纪译者

杨毅隆

(云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昆明 650500)

引言

翻译是指把一种语言所表达的信息内容用另一种语言准确而完整地表达出来的语言活动。奈达对翻译的定义则是:"翻译是在接受语中寻找和原语信息尽可能按近、自然的对等话语,首先是意义上的对等,其次才是风格上的对等。"由此可见翻译是寻求一种双语之间的“对等”关系,或为形式上的或为意义上的对应。本文将对等概念的范围稍微扩大到翻译中的某一方面的等值或双语之间的某一不变量。

对于翻译标准的探讨,自古以来便有直译与意译之争。然而这两种翻译方式归根到底还是其对等的范畴不同,前者侧重字面上的对等而后者侧重意译层面上的对应。这样的争论也一直持续到20世纪,而后对等的概念进一步扩展,从原来的词、句子、篇章、内容、形式对等的层面扩展到文化、读者反应、功能、交际等方面的对等。

由于20世纪之前的翻译理论发展较为缓慢,理论论述也大多停留在经验描述的阶段,故将20世纪之前的翻译史称为古代翻译;20世纪上半叶语言学的发展有了新突破,也为翻译研究注入了新的活力,将此时期称为现代翻译;20世纪下半叶随着语言学及其他学科的飞速发展,翻译呈现出姿态万千的发展态势,其研究更为系统、范畴更为扩大,且称此时期为当代翻译。

一 古代“对等”概念

参考西方翻译史,现将古代翻译分为如下五个时期:早期,中世纪,文艺复兴时期,17—19世纪。

(一)早期(公元前3世纪-公元5世纪)

早期的翻译方法,在很大程度上受罗马和希腊之间关系和力量对比的影响。直译和活译的问题首先由西塞罗(Cicero)明确提出,这样标志着西方翻译理论的诞生。翻译家和文学家们围绕这一主线开展讨论,先后形成了以西塞罗、贺拉斯(Flaccus)为代表,注重风格、意思“对等”的活译派;以斐洛(Philo)、奥古斯丁(Augustine)为代表,关注的是词的字面“对等”的直译派;以哲罗姆(Jerome)为代表,侧重表达效果上的“对等”的意译、直译兼用派即折中派。(谭载喜,2004:32)这些派别的争论则主要围绕着文学翻译和《圣经》翻译展开。

当时希腊语的文学作品被译为拉丁语的翻译活动相当盛行,翻译所采用的主要是直译,力求一种字面上的“对等”。随着时间推移,罗马人开始主张将翻译视为创作,不仅要与原文媲美,甚至要超越原文。此时所采用的翻译方法已逐渐向意译靠拢,注重意义、内容、风格上的对应。

另一个主要的翻译内容是《圣经》翻译。公元前3世纪,埃里扎尔主持《旧约》的翻译工作,译出《七十子希腊文本》。它被人们当做“第二原本”,但这个希腊语译本使用的是字对字、行对行的直译,有的地方译得太直太死。为了改变这种局面,哲罗姆主译了《通俗拉丁文本圣经》,这一版本甚至被后世当做“第一原本”。哲罗姆认为翻译应当灵活,应区别对待“文学翻译”和“宗教翻译”,前者注重意义的传达,后者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这样,《圣经》的翻译又加入了意译的成分,有了一定的意义“对等”。

(二)中世纪(5-15世纪)

中世纪,西方翻译理论研究仍然没有形成较完整的体系。翻译研究在古代以后长达五六百年的时间里处于沉静状态,译者普遍主张翻译凭经验。直至中世纪末期,翻译理论才再次成为学者们关心的焦点,新的见解之一就是:翻译应严格仿照拉丁文的文法和风格。这样注重风格上的“对等”便成为这一时期主导。

中世纪初期,翻译的主要内容为拉丁语的翻译。翻译家波伊提乌(Boethius)主张严格的形式对应,这样他选词用字都按照一一对应的形式。而英国阿尔弗烈德国王及翻译家阿尔弗里克(Aelfric)采用的翻译方法都是多用意译少用逐词对译,译文简明易懂。

中世纪中期,阿拉伯与西方作品的互译是东西文化交流的最早可追溯时期。当时便产生了两个“翻译院”,即巴格达和托莱多 “翻译院”,翻译了大量哲学和文学作品。从成品上来看,他们主要采用意译,而非直译,即以意义上的对应为主。

中世纪末期,民族语的翻译占据了主导地位,内容主要是《圣经》和文学作品的翻译。意大利但丁(Dante)最早讨论了文学翻译的可译性与不可译性问题。在德国,逐词对译占了主要地位。直译派认为,直译可以传达优美的拉丁文风格并达到忠实的目的。英国的翻译原则和方法可以归纳为,直译为主,意译为辅,且将“对等”范畴扩展到句子层面。

(三)文艺复兴时期(15 -16世纪)

文艺复兴时期是西方翻译史上的一个转折点,其最大特点就是西欧各民族语的翻译得到了较大发展,改变了之前拉丁语一枝独秀的局面。这一时期的翻译大多以意义的对应为主。

在德国,意译法代替了逐词对译,占据中心地位,翻译也更加重视译文语言而非原文语言。马丁•路德(Martin Luther)主持译出 “第一部民众的《圣经》”,翻译遵循了通俗易懂的原则。16世纪意译在与直译派争论中占据优势,提出了贯穿16世纪德国翻译始终的主导思想:反对逐词对译,寻求意义上的“对等”。

在法国,翻译的重心从宗教作品转向古典文学作品。艾蒂安•多雷(Etienne Dolet)首次比较系统地提出了翻译理论的基本原则,他反对直译或逐词死译,而提倡意译、活译。雅克•阿米欧(Jacques Amyot)则强调内容和形式、直译和意译的统一。

在英国,16世纪初文艺复兴运动蓬勃发展,同时也是英国翻译史上第一个大发展的时期。翻译工作的范围、规模空前之大,涵盖了历史、哲学、文学、宗教等方面。就翻译方法而论,特点是:在宗教和哲学方面,人们主张直译,对于文学及消遣之作,采用了意译。当时的翻译理论由此变得更加系统,就不同题材的作品分别寻求意义和形式两种对应方式。

(四)17-19世纪

这一时期的翻译不如文艺复兴时期浩大,但所译题材却比文艺复兴时期更广泛。翻译理论方面也出现了前所未有的黄金时代。17世纪在意义和形式“对等”上翻译家们还有争论,到18世纪“对等”的范畴开始扩展,19世纪这种趋势进一步发展。

17世纪英、法两国的受教育人数不断增加,为翻译实践的开展和翻译理论的研究创造了有利条件。17世纪乃至整个英国翻译史上最重要的译作是1611年出版的《钦定圣经译本》,其特点就是译文通俗、忠实。英国翻译家大都主张译作应千方百计再现原作的精神,因此活译占据了当时的主导地位。

18世纪是西方翻译史上重要的翻译理论发展时期。翻译家们开始脱离先前狭窄的范围,提出更为普遍、系统、全面的翻译理论模式。法国的巴特从语言学和文学角度出发,提出了可以实现准确翻译的学说。英国的乔治•坎贝尔(George Campbell)在理论上的突破之一在于对翻译的作用和目的进行了说明。亚历山大•弗雷泽•泰特勒(Alexander Fraser Tytler)提出译作的手法及通顺程度应与原作一致,被视为西方翻译史上第一部较为完善的译论著作正是他的《论翻译的原则》。

19世纪,近代或当代作品是这一时期翻译的重心,古代作品的译介则逐渐淡化。这一时期的翻译中心在德国,翻译家们从文学和语言学的多个角度对翻译进行探讨,为翻译研究开辟了新途径。赫尔德翻译莎士比亚的《暴风雨》时,使用了与英语表达法最近的德语表达法,追求了音响、语义上的“对等”。英国的马休•阿诺德(Matthew Arnold)和弗朗西斯•纽曼(Francis W.Newman)则围绕荷马史诗的翻译问题展开了一场旷日持久的大辩论。前者认为译作必须具有与原作相同的感染力,这点寻求了效果上或者说读者反应上的“对等”。纽曼随后针锋相对地提出,翻译必须再现荷马是古人的特点,这样译作在意译、风格、形式上都保留了原作的特点,倾向于意义对应。

二 现代“对等”概念

20世纪上半叶的50年左右的时间里,翻译理论研究的范围、涉及问题、翻译方法与此前的基本相同,不同点在于更多的人开始关心翻译理论的探索。但翻译家大多都停留在传统的翻译研究方法上,在理论上并无突破。 翻译方法则较灵活,大方向上满足译文自然、流畅的特点,以意义“对等”为主线。

20世纪后,西方发达国家的资本主义发展到了帝国主义阶段,各国之间的斗争日益激烈,先后爆发了两次世界大战。在这一背景下,这一时期的翻译有自身的特色。其一,在古典作品翻译方面,翻译家们普遍的做法是,把原诗译成散文并使用朴实的语言,能使普通读者看懂。其二,开始较多翻译中国作品,出现汉学热潮。英国最卓越的汉学家阿瑟•韦利(Arthur Waley)在翻译过程中追寻忠实、通顺及根据选材确定译法的原则。其三,苏联翻译开辟出新的翻译路线,马克思列宁主义成了翻译实践和翻译理论的指南。翻译的普遍原则是:忠实、准确、避免逐词死译。

意大利的克罗齐(Croce)继承了但丁的“文学不可译论”,从美学角度探讨翻译。德国的沃尔特•本雅明(Walter Benjamin)认为翻译译的是形式,而非意思。译作应当详细再现原作意思的表现形式,最理想的译法是逐词对译。法国译论家马鲁佐(J.Harouzeau)提出翻译应向读者揭示原作的内容并使用活的语言。美国的赫伯特•托尔曼(Herbert Tolman)主张译文对原文的忠实,认为译作应如实反应原作的思想和风格。

英国翻译理论家波斯盖特(J.P.Postgate)将翻译分为“后瞻式翻译”(Retrospective Translation)和“前瞻式翻译”(Prospective Translation),即以原作者为中心和以读者为中心的两种翻译方法。在“后瞻式翻译”中译者必须紧扣原文,“前瞻式翻译”则较为自由。这两种翻译也可以解释为意义和形式的“对等”与读者反应的“对等”。

苏联的翻译理论发展明显地表现出文艺学倾向。翻译家科尔涅伊•丘科夫斯基考虑了翻译中译者的因素,加入了译者的性格、翻译水平、词汇、对原文的理解等因素。斯米尔诺夫把马克思列宁主义运用于翻译研究,首次提出“等同翻译”的概念,认为翻译的目的是在总的效果上使译作等同于原作。伊凡•卡什金认为翻译的基本任务是:忠于原作,忠于读者,忠于现实;译作要忠实再现原作中反应的现实。

三 当代“对等”概念

20世纪50年代后,越来越多的学者对形式主义的语言学翻译理论研究提出了质疑,否定了把对等置于翻译理论研究中心的做法,提出把译学研究置于语境、历史与传统等更广泛的领域中进行。(谢天振等,2009:311)翻译理论的发展因此出现了两次“实质性”的飞跃。首先是由奈达(E.A.Nida)、费道罗夫等人于40年代、50年代把现代语言学的“科学”概念引入翻译研究带来的飞跃;其次是霍姆斯(Holmes)等翻译研究学派于70年代、80年代由把“独立学科”概念引入译学研究领域而引起的飞跃。人们对翻译研究的传统观点也逐渐改变了,认为翻译是一门与文艺学、心理学、社会学、信息论、数控论等多种学科有关的学科体系。这样,翻译的中心随之不断地转移,包括“对等”概念在内的传统翻译理论和标准也受到质疑。先后出现了翻译的语言学理论、功能学理论、多元系统论、目的论、文化转向、女性主义、后殖民理论等新的学说,这些理论有的仍然是描述翻译实践的,有的则是阐释翻译理论的。下面就部分理论进行探讨。

(一)多元系统论

虽然在新世纪有许多新的翻译理论出现,大多数的理论也都集语言或与语言相关的某一单一层面。直到20世纪70年代以色列学者伊塔马•埃文-佐哈(Itamar Even-Zohar)开创多元系统理论(Polysystem Theory),翻译研究才从“内部研究”转向了“外部研究”。他认为翻译是一个多元系统,这一系统由语言、社会、历史、文化、传统、意识形态等因素组成,各个因素之间又相互交叉、相互影响、相互依存。翻译研究应该放到这一系统中加以研究。这样,多元系统论使传统的翻译研究走出了零碎的方法,将其融入了更宽广的视野中。翻译对象的“对等”范畴也不仅仅再局限于语言层面,从而极大扩展。

(二)目的论

1984年, 赖斯(K.Reiss)和弗米尔(H.Vermeer)在合著了《普通翻译理论基础》,在书中二人提出了目的论: 他们认为翻译是一种有目的的人类活动, 因此译者在进行翻译时必须要根据其翻译目的来制定相应的翻译策略,即目的决定方法。所以,译者在翻译过程中,不应把重心放在译文和原文是否等值上,而应以译文是否达到预期的交际目的为中心,即力求实现交际目的的“对应”,从译语读者的角度出发,根据译文的预期目的,来决定源语文本信息的选择、翻译策略的运用以及译文的表现形式。(张莉,2009(S1):74-75)目的论的出现,标志着翻译的研究角度由以语言学和形式翻译理论转向更加倾向于功能化和社会、文化方向,成为了功能主义翻译理论最核心理论。翻译的成功与否,由接受者能否以一种语义连贯的方式理解译文,同时在意义和形式上不引起任何不适。(刘军平,2009:330)

(三)女性主义

自从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以来,话语权一直被男性掌握着。语言也一直以男性为中心并宣扬父权意识,由此形成了占统治地位的“父权语言”(Patriarchal Language)。而女人的话语权则被忽视殆尽。

翻译的处境与“女性”在社会中的地位有着明显的相似之处。翻译一直处于受歧视的地位,传统的翻译观设想了一个积极的原作和消极的译本,创造在先,被动的传递在后。(Sherry,1996:34)译者充其量只是原作者的影子,地位不能与其相提并论;另外对译作而言,“翻译(译文)被视为从属、派生、歪曲、不真实的模仿,进而被女性化”。(廖七一, 2002(2):106- 109)这样在翻译中两个文本的就形成了类似男人与女人的一样支配与受支配关系。

女性主义翻译理论把性别视角引入翻译研究,彻底改变了传统翻译理论中将翻译和译者边缘化的的思想,肯定了“译者主体性”的地位及译作特有的价值。这一理论认为翻译也是创造,这种创造“忠实”的应该是作者和译者共同参与的写作方案,而不是原作。女性主义翻译论者提倡使用一系列翻译策略和方法对原作进行“重写”,也不再遵循传统的翻译论所提出的“隐形”与“透明”,而是在翻译过程尽可能凸显译者的存在。事实上,可以看到女性主义译者在翻译时所追求的是原作者和译者之间一种话语权的“对等”,归根到底是一种主体、客体关系的颠覆和二者权力的平衡。

(四)后殖民主义

当下学术研究中最有影响力、扩展最迅速的领域之一便是后殖民(Postcolonialism)。后殖民理论(Post-colonial Theory)是一种多元文化理论,研究主体是殖民者和被殖民者之间的话语关系。反“欧洲中心主义”是这一理论的根本内容,确切而言则是反对当今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在发展中国家所提倡的文化霸权,主张平等自主地进行文化交流,希望帮助发展中国家摆脱文化边缘地位,在世界范围内实现本土文化,甚至培育新的世界文化中心。将后殖民主义理论运用于翻译研究成形于20世纪90年代,是翻译界最新兴理论之一。后殖民主义对翻译研究的启示在于它视翻译为殖民文化的产物,是帝国主义的强权政治及文化帝国主义思想观念对外进行霸权扩张的工具,是强权文化和弱势文化在权力差异语境中不平等的产物。(王东风, 2003 (4):5-10)其研究涉及人类学、翻译学、社会学、性别研究、种族研究、文学批评、历史学、心理学、政治学和哲学等众多的领域。这一理论所重视的是,在翻译过程中追求目的语文化与原语文化地位的平等,反对外来的强势文化对本弱势文化的侵略,其中心内容就是不同文本在各自文化中支配地位的“对等”。

四 结论

今天,译学研究到百花齐放的状态,各种理论应运而生,从不同视角、以不同手段来研究和解释翻译现象。近代的译学研究甚至跳出了“对等”的范畴,将翻译与不同的社会、哲学、科学等理论结合起来,为翻译研究提供了新思路。但是,只要将“对等”概念稍作扩展,翻译的过程中始终还是会体现出两个文本之间存在的某一方面的“对应”。这点不论是在功能翻译理论、女性主义翻译观中,还是在后殖民翻译理论中都得以体现。如果抛开“对等”不谈,这样的理论便成为翻译理论的理论。

[1]Simon Sherry.Gender in Translation[M].London&New York:Routledge,1996:34.

[2]刘军平.西方翻译理论通史[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9:330.

[3]廖七一.重写神话:女性主义与翻译研究[J].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2,(2):106-109.

[4]谭载喜.西方翻译简史(增订版)[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32.

[5]王东风.翻译研究的后殖民视角[J].中国翻译,2003,(4):5-10.

[6]谢天振等.中西翻译简史[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9:311.

[7]张莉.功能目的论在广告翻译中的应用[J].咸宁学院学报,2009,(S1):74-75.

猜你喜欢

意译世纪译者
生态翻译学视角下译者的适应与选择
世纪赞歌
20世纪50年代的春节都忙啥
论新闻翻译中的译者主体性
1999,世纪大阅兵
My School Life
浅谈英汉翻译中的直译与意译
大陆与港台译制片对英文电影片名的直译与意译取向研究
Shock Initiation Characteristics of Explosives at Near-ambient Temperatures
元话语翻译中的译者主体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