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的“柔性心法”与“刚性技法”
2013-08-15段俊平
段俊平
中国传统文化中,道家文化讲究的是刚柔相济的管理之道,在刚柔的关系中,老子崇尚以“柔”克刚,老子在以水和金论述刚柔的关系时曾说:“水,至柔也,金,至刚也;水能穴之,金有损而水无损,是攻刚强者,莫之能胜于柔弱也。”这句话的意思是水是至柔的东西,但是它却能攻击像金子一样最强的东西,而自己不受损害,所以柔弱可以战胜刚强。同样,如果人能够学习水的柔弱特性,也能无坚不摧。这里老子所谓的“柔弱”,其实并不是柔弱无力的意思,而是比喻外表看似柔弱,其实内部包含有无比坚韧不拔的力量的事物。“柔弱”表现为事物表面很温顺,但其内部却蕴涵强大的能量;表现为人的性格看似很随和低调,但却有坚强的韧性。“守柔”思想代表了中国人虽低调、谦和,却具有坚韧不拔意志的民族性格。“守柔”思想对企业管理也有重要的指导意义,表现在管理实践中,就是企业家一定要有一个谦和低调的“柔性心法”,还要在管理事务中做到“刚性技法”。柔性的心法和刚性的技法,其实也是中国化管理的另一种表述,中国化管理就是以中国传统哲学理念作为管理之“道”,用西方科学的管理流程作为管理之“器”,这里柔性的心法就是管理之“道”,就是中国传统哲学的管理实践,这里的技法其实就是西方科学的管理制度。
《道德经》上说:“知其雄,守其雌,为天下溪。为天下溪,常德不离,复归于婴儿。”道家在这里用雌雄来表示刚柔两种状态,老子认为圣人应该是抱雄守雌的,一个人知道自己的实力,但却保持柔弱的态度,这样的人才是很难战胜的。在企业管理过程中,无论是在管理手段还是行为引导上,都可以倡导这种理念,企业家用道家“处下不争”的理念来要求自己,一定要有“柔性心法”,这样才会处于不败之地。
“柔性心法”是一个企业和企业家价值观的体现。体现在理念上要“以人为本”和“对社会、人民和员工负责”的企业道德观;体现在行为引导上要体现“务实”和“坚守诚信、低调”的行为观;体现在企业战略上一定要有“忧患意识”。因为一个企业所面临的社会环境非常复杂,企业会遇到各种挑战,无论是企业,还是身处企业的企业家和员工,都有可能遭遇人生的巅峰和低谷。如果懂得“柔”的思想,就可以坦然面对外部的复杂形势和变化从而懂得迂回,懂得适应,就像水一样无论是高处和低处,无论是高洁的地方还是污秽的地方,都能适应外在的环境。这样对于企业,可以做到可持续发展,对于企业家和员工可以做到心态平和、幸福。
在企业管理中一定要做到“柔性心法”,但也要有相应的“刚性技法”,“刚性技法”就是“刚性管理”,中国化管理倡导的是“情、理、法”管理的有机结合。我们在企业的管理理念中植入“柔”的思想,并不是就要抛弃、反对刚性管理,“柔”的思想与“刚性管理”并不冲突和矛盾。企业管理中制度和文化建设的落地需要刚性管理来支撑,只有建立严格的管理制度,才能保证柔性哲学的贯彻执行,这正是道家辩证哲学观的表现。
“柔”体现了企业价值哲学中的“情”字,而“刚”体现企业管理的“严”字。“严”字始终是与“管理”两字相伴的,因为制度、章程、条例、程序、标准等都是企业为了维护正常的生产经营秩序和实现利益最大化所制定的“法”,是制度,没有张力,没有打折可言,必须严格执行。“情”体现柔性智慧,是我们传统价值体系中所提倡的,也是区别于西方管理思想的重要元素。对企业而言,“法”能保证有效执行,“情”却能让企业有凝聚力,同时“情”也是管理工作中重要的润滑剂。
“严”与“情”都是企业为实现预定的目标而采用的重要手段,两者是相辅相成、相互补充、不可分割的辩证统一关系,“严”、“情”并举,才能实现管理效能的最大化。制度无情,管理有情,无情与有情构成了管理上的和谐统一。要实现“柔性心法”与“刚性技法”的有机结合,管理者必须在实践中不断摸索、总结经验,坚持以制管人、以诚待人,以情感人,从而实现构建和谐企业的目标。
有一个典型的案例——美国著名企业家凯莎琳经营着连锁面包店,该企业有一条管理哲学——“只赚应该赚的钱。”并且公开声明:“面包超过三天不卖,过期面包收回。”这个制度执行得十分严格,一旦发现有人出售过期面包,将处以重罚。有一次,该公司一辆运输面包的车经过水灾区,困于路上,周边的人早已饥肠辘辘,都围过来要买他们的面包,但是这些面包已经过了三天的保质期,按照公司规定是不能出售的。两难之中,押运司机想出了“你们可以把面包强行拿走,但凭良心留下应交的钱”的“强买”办法。这样,既不违规,又救济了灾民,可谓一举两得。这一消息经媒体报道后,这家面包公司的信誉陡升,财源随之滚滚而来。
在这个案例中,我们能看到“柔的心法”与“刚的技法”的良好结合,凯莎琳的经营哲学是“只赚该赚的钱”,“面包超过三天不卖,过期面包收回”,这种理念里面,包含的是企业家对消费者健康负责的态度,绝对的顾客至上的原则,与老子“水利万物而不争”的柔思想相契合。而为了保证这条经营哲学能够实施下去,就必须有严格的制度,制度的执行必须是刚性的,无容商榷的,否则一旦开了先河,制度就无法落地,经营哲学也就化为泡影。
我们提倡企业家们回归传统,学习老祖宗们流传下来的传统智慧,倡导中国化的管理之道,企业家应遵循中国传统哲学理念的“柔性心法”与西方科学管理制度的“刚性技法”相结合的管理方法,一定摒弃片面强调全盘中化的管理,也要防止不假思索就一味照搬西方的管理制度,企业家一定要在管理中做到刚柔并济,掌握管理的“心法”与“技法”的关系,这样企业才会做到基业长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