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备管理之我见
2013-08-15吴明菁
□文/吴明菁
(武汉商学院 湖北·武汉)
对于高职院校会计专业而言,理论教学所用的多媒体设备,实训教学用的计算机房、会计手工实训室等在整个教学投入中占有很大比重,因教学的需要这些设备硬件的数量和质量等都相应有一定的要求,但对于其后的使用效率和维护更应是重中之重。但是,由于目前设备管理中存在的诸多问题,如管理制度不健全;设备使用效率低下、滥用贬值、维护不及时;缺乏共享机制等,笔者就此提出以下建议:
一、建立完善的设备管理体制
对于设备的管理一定要有一套完整可行的规章制度。
首先,建立健全设备管理体制,相关部门应该把分级管理和责任人相结合,实行相关设备落实到责任人上,这样可以防止出现设备管理混乱。对于相关设备的购置、调剂工作,建立相应的档案管理制度,实施总体管理;对于设备的维护实行设备的登记统计审核,填报统计报表,反映所管教学仪器设备的数量质量变动情况,负责各种凭证保管,做到账、物卡相符。
其次,建立相应设备监督小组,对相关设备管理进行定期不定期的检查,防止出现使用混乱的现象,同时还要对设备购置计划的编制价格数量,参与设备采购招标投标活动进行审核,防止出现腐败;抽查相应设备的维修情况,督促维修人员进行定期维护,为专业的教学做好准备,提高设备的使用率和使用效益。
再次,结合教学专业的特点细化相应的规定,对于各专业的教学设备一定要有一套完善的使用制度,对于很多设备的使用涉及到很多部门,这就要各部门协调好,防止出现各自为政,让设备得不到很好的利用,出现浪费现象。
最后,建立完善的报废制度,对于设备的报废是一项非常麻烦的事情,要依据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处置管理实施办法规定,来规范专业教学设备的报废管理工作,合理规划教学设备,保证教学的顺利开展。
二、加强设备维护,提高使用效率
教学设备的效益是由人来发挥的,使用质量的好坏与设备的维修、保养等有直接的关系。因此,必须先从管理人员业务水平上得到提高为首要,并在实际使用过程中进行控制,既不能让设备闲置不用,也不能让设备超负荷运转,设备的使用频率和使用周期是使用效益的重要标志。
为此,建议组建校内专业维修队伍,抽调学校有关部门的专业人员,主要包括机械、电气、计算机行家、实验室专业维修人员、实习工厂技师以及各专业教师等,组成一支快速反应维修攻关的专业队伍,负责解决学校各实验室专业实验仪器设备的维修问题。各种实验仪器设备正常使用时,由各主管部门自行做好运行记录,一旦出现问题马上通知相关人员解决维修问题,尽量减少仪器设备停用待修时间,确保实验教学任务和课外实验项目的正常进行。
三、相关设备逐步实现校内有偿使用
学校的大部分教学设备都是由国家投资,所有权是国家,但使用权在学校。学校的主要任务是培养人才,需消耗一定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国家并不要求它限期以折旧费的方式予以偿还设备建设投资,这使得学校在经济方面的责任感与紧迫感要比企业单位轻得多。他们虽知国家投资建设的设备来之不易,但没有触及本单位及个人的利益,因而容易造成设备的部门所有、重复购置、使用效益低和积压浪费等现象。要彻底改变这种现象,就要加强调控、统一规划、合理布局,使用设备实行“有偿使用制”,校内和计划内使用采用记账形式定期结账,校外和计划外使用采用收费的办法。再如,各学院的计算机机房可对外开放,比照开业网吧的运营按成本收费服务于本校学生,其收入可作为教学设备的升级投入及维护费用。
四、加强设备管理队伍建设,抓好教师和管理人员的同步培训
对于专业教学设备的使用,需要老师们不断更新自己的现有知识,多了解相关设备的功能,能够在教学过程中满足学生的各种需求,同时还需要建立一支专业的、高素质、业务能力强的试验管理队伍,这不仅仅关系到相关设备能否正常运行,还关系到相关设备的维护保养,同时对于设备的申请采购报废等各个环节,都需要一支高素质的管理人员。如通过设备的清查,使管理人员在形成自觉遵守管理制度的同时,也促进了其对设备的名称、型号规格、性能、作用等的熟悉;通过到兄弟学校参观取经,学习他人的先进经验和管理方法,取长补短,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成效。另外,由于设备管理人员,特别是保管人员,基本都处于默默无闻的幕后工作,工作单调而又繁杂,荣誉很少属于他们,很容易产生厌倦和不求上进的心理,甚至产生调动岗位等不稳定的思想,因此加强队伍的建设,还要注重队伍思想的教育,要在队伍中提倡“爱岗敬业”的思想。同时,学校也要逐步把一批懂技术,精业务,负责任,具有高学历的人员充实到管理队伍中来,以不断提高队伍的素质和战斗力,为提高学校的办学效益,推动学校的发展壮大,打下良好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