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论网络公开课传播形式与效果

2013-08-15王振宇

合作经济与科技 2013年22期
关键词:公开课形式受众

□文/王振宇

(郑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 河南·郑州)

网络公开课逐渐在受到更多受众的关注。其综合性的手段、交叉的知识结构、生动形象的内容在不断拓展自身的受众群体。一方面网络公开课的发展对在校大学生的思想进步和知识学习有着积极的影响;另一方面其在中小学教育和社会文化普及环节中作用也正在逐步凸显出来。网络公开课的流行丰富了教育的手段,同时也反映出传统教育模式存在的一些问题。对于一种新出现的教育形式,有必要了解和研究其传播形式,对其现象进行划分与综合。这里试图根据中国网络公开课的现状,对其传播形式和效果进行讨论。

一、网络公开课的基本形式和目的

网络公开课以作为大众传播媒介的互联网作为其技术型工具。同时,在内容上往往采用学校的课堂教育作为基本素材,因此又具有了组织传播的特征。而在信息接收阶段,受众往往又提出类接近于人际传播的审美要求。于是,一个在综合性上简洁,而在分析上交织而复杂的传播形式就形成了。这种复杂的传播形式有其核心特征,公开课建立在学校课堂教育形式的基础之上,以口语表达作为其最重要的传播手段。与此同时,相应的多媒体技术也在网络公开课中作为辅助性手段广泛参与到教学的过程中。

这种传播基本形式的形成植根于网络公开课的传播目的。与其他以网络作为工具的内容相比,公开课最大的特点是其非营利性的目的。于是很多专属于大众传播媚俗特性的手段被排除了,教育的目的在形式上得到了最好的还原。同时,在教育的目的中网络公开课也有别于传统的教育形式。网络公开课更多的关注科普知识、文化生活,而较少的涉及细致的专业领域,这与其传播形式有着密切的联系。网络公开课的受众是可分析,调查显示,在校大学生对网络公开课从不关注的占40.3%,偶尔关注的占37.8%,经常关注的占18.8%,频繁关注的占3.1%。在校大学生对网络公开课的使用情况,至少在部分上说明了其产生了广泛地影响。受众对于网络公开课的使用主要出于主动的求知选择,而不同于网络娱乐的被动接受。这就对其传播形式提出了更高难度的要求,这种难度体现在要营造一个生动、理性的求知环境,而不是一个媚俗、煽情的娱乐环境。显然网络工具更能满足这种要求,因为网络媒体突破了传统的技术性限制。

二、传播媒体的技术性限制

网络媒体突破了传统技术性限制。传统教育的课堂环节中,口语表达成为其最核心的手段。课本、板书作为课堂学习的基础,保证了理性准确的需求,多媒体手段增加了课堂的趣味性。传统课堂是一个视听多元的互动模式,或者说只有这种多元的互动模式才是优秀的课堂典范。把这样一个复杂的模式在大众传播的环境中进行复制并不是一个简单的过程。至少在以下两个方面提出了要求和规范:

首先,抽象与形象的对立统一。教育内容的抽象特征和教育形式的形象要求往往处于矛盾之中,这种矛盾在传统课堂中的困难往往在于恰当的形象化。这种形象化通过教师以及一系列辅助教学设备实现。而在公开课的网络工具中矛盾的核心转向了对立面,也就是抽象内容的准确传达。网络工具的优势在于其综合了视觉听觉的多种传播途径,传统课堂中的形象内容得以充分的展现。一方面教师口语表达的声音形式、语言中的情绪都能通过一个完整的形象让受众有最直观的感受。甚至在视听语言的应用下,能够更好地把教学内容传达;另一方面与传统课堂教学的即时性相比,网络公开课的制作更灵活、准备更充分。大量的试听材料可以通过后期制作完善,受众接受的是经过检验的经验。因此,在形象化表达上,网络环境具有较强的优势,而在抽象教学内容的传达上,网络工具就丧失了优势。

这种优势的丧失主要源于媒体的差异。受众在接受现实的视听信息与接受通过小屏幕接受信息时,其关注点和注意力是有所区别的。大脑对于前者具有较强自动的选择性,而对于后者则更被动、更盲目。例如,认知心理学中的“鸡尾酒会效应”就能很好的说明这个问题。因此,一些在传统教学中很容易被感知的信息,在网络公开课中就需要投入更多的注意力。举例来说,在传统课堂上,注意听讲的学生可能注意不到后边同学的咳嗽声,或者某位同学穿了奇怪的衣服,因为其注意力选择性地投向了教师。而在公开课视频中,上述因素都会干扰受众对核心信息的接受。同时,更多的受众在接受网络公开课的过程中,往往较为随意,没有教材和笔记的配合。于是网络教学中,抽象信息的传达就成为了一个最重要的问题,也是难点。目前流行网络的公开课内容很少涉及细致专业领域跟上述特征有一定的联系。

当然,面对这样的问题,公开课也并非束手无策。字幕和影视剪辑的技巧可以帮助受众进行信息的选择。但是至少从目前来讲,更多的公开课在这些方面下的功夫是明显不足的。真正的认识到这个问题,形成相应的技术规范才能在网络公开课教学中,实现抽象与形象的统一。

其次,传播内容的限制与肯定。任何一种传播工具的技术特性都对其内容有强烈的限制性。例如,印刷文字短于实现生动直观,影视画面很难讲得准确深刻。网络工具的限制性主要来源于电脑技术。大部分的受众把家用计算机作为网络公开课的接受终端,当然还有少部分的平板电脑和手机。这些工具的最大优势在于视听结合的传播方式,网络公开课也主要由课程录像构成。但网络公开课不同于科教片、不同于课本,其录像最核心的不是画面也不是文字,而是有声语言表达。这种方式本质上还是抽象的,于是网络公开课在内容的选择上受到了一定的限制。调查显示,内容贴近现实生活的人文社科类的网络公开课程最受青睐,调研中82.3%的受众选择了人文社科类课程资源;而专业性强的理工学术类资源受关注较低。理工学术类课程内容抽象、要求准确,这与以口语和画面为主要手段的传播形式是相矛盾的。这从逻辑和经验两个方面都给网络公开课的发展提供了方向。

中国网络公开课的教学内容不仅仅局限于高校教育,内容涉及了小学、中学以及社会文化教育。与国外的网络公开课相比,这就从视角上拓宽了整个课程体系。同时也在网络工具的技术限制中最大限度地展现了丰富内容的可能性。与高校专业教育相比,其他类型的课程更适合通过综合性的手段来表达,同时也最大限度地丰富了受众的构成群体。

三、传播效果的审美需求

从中国网络公开课发展的现状来看,信息接收环节是整个传播过程中被忽视的部分。面对电脑显示器的受众,最希望的是获得一个接近于个人与个人面对面的人际传播的过程。在接受知识的同时获得情感与思想的交流,这是一段简单的课程录像力所不及的。目前,网络公开课基本上作为一种文化复制品存在,而无节制的文化复制往往最终走向媚俗。因为粗糙的复制和非理性的传播已经改变了文化本身,就像印在T恤衫上的蒙娜丽莎。对于中国网络公开课来讲,课程录像的制作和网络互动技术的进步是其完善和发展的两个核心问题。

首先,受众参与感的塑造。受众参与感的塑造依赖于课程录像的制作,这种参与感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录像画面对其内容要有意识的进行剪辑,目的是更准确地向受众传达思想情感;另一方面要努力创造一个受众亲历的视听环境。

举例来说,目前网络上的公开课基本有两种剪辑模式:第一,景别不变的教师讲课,从头到尾,有些插入一些课件图文。第二,以教师讲课画面为主,经常切换一些学生反映镜头。类似于电视新闻中的会议剪辑。这种粗陋的剪辑方式不能帮助受众更好地接受信息,有些甚至阻碍受众正常的接受信息。例如,《浙江大学:茶文化与健康》公开课中,学生反映镜头采用了侧面角度,插入的时间也和教师讲课内容完全脱节。这种方式使受众和网络课堂疏远了,好像在看新闻中的会议与自己无关。课程录像的制作水准直接影响了受众对于课程的参与感。而且这种参与感的塑造是有章可循的,有非常成熟视觉语法作为其理论支撑。做好课程录像需要掌握理论方法,同时对剪辑对象也就是课程内容要有足够的了解,掌握课程中思想和情绪的重点,这种思想甚至要在课程录制阶段得到具体的执行。

同时,在课程制作中需要丰富课程之外的信息。对课程中抽象的内容进行视听形象化,对某些重点内容进行图文化,通过各种手段帮助受众进行脉络的梳理。总之,优秀的制作能强化受众的参与感。

其次,网络互动的发展趋势。互动的网络课程,是网络公开课形式进步发展的一个方向。互动交流式的课堂才是有生命力的。网络工具较之传统传媒工具的最大优势在于其信息的多向交流,于是网络公开课应该不同于电视上的《百家讲坛》。当受众通过键盘鼠标能够和课程进行交流时,网络公开课才是真正意义上的“网络”公开课。当然,目前来讲互动交流的方向主要指向其他的受众,使接受者在接受公开课信息的同时,能够同其他接受者进行实时的交流,甚至专业的指导。这种交流平台的建立是可预期的,也能使中国网络公开课给教育带来更多的益处。

[1]吴海亭,陈志刚.大学生网络公开课的使用现状和影响.纺织服装教育,2012.8.

猜你喜欢

公开课形式受众
小议过去进行时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用创新表达“连接”受众
一节公开课的诞生记
用心感动受众
媒体叙事需要受众认同
电视节目如何做才能更好地吸引受众
发现“形式” 践行“形式”
“一网打尽”还是“循序渐进”——由公开课《水调歌头》说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