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高校优质教学资源共享平台建设的思考
2013-08-15吴东华范永俊
吴东华,王 萌,范永俊
(1.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江苏 南京 210016;2.南京农业大学,江苏 南京 210016)
一、高校优质教学资源共享平台建设现状
随着信息化社会、学习化社会的形成和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教育正在经历深刻的变革。《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指出:要加快建立健全教育体制机制,构建灵活开放的终身教育体系,搭建终身学习的“立交桥”。为此,有关国家部委先后在68 所试点高校成立了网络教育学院,以满足人民大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与此同时,很多省份和高校也着手建立校际间的优质资源共享平台,实现高校间强强联手,抢占优势互补的先机。例如,江苏省率先搭建了江苏省高等教育优质教学资源服务平台。以高校相对集中的南京地区为例,南京大学先在普通高等教育层面上实现了网络教育平台的搭建,紧接着建立了针对成人高等教育的网络平台,继校内实现教学资源共享无缝对接之后,现正在打造与东南大学、南京师范大学之间的教学资源共享平台;南京理工大学与南京农业大学联手搭建的网络平台起步相对晚些,但吸取了已有的经验教训,应用了先进的架构技术,目前运营效果良好。除此之外,南京还有多家高校正式结盟,为搭建网络平台积极做着准备。除了江苏省各高校以外,哈尔滨工业大学和哈尔滨医科大学也签署了全面推进高教强省战略实施教育资源共享合作协议,湖北省和吉林省也在积极进行优质教学资源平台的共同建设,希望通过高水平学校间科研、人力、设备等方面的共享,实施高教强省的战略目标。
二、我国高校优质教学资源共享中存在的问题
1.资源重复建设严重,宏观教育资源不能合理配置。由于68所试点高校的网络平台在建设之初缺乏全局与整体的规划目标,各自为政,使得各个高校建设的专业课程过度集中,课程内容相近,甚至雷同,资源创新力度不足。这样既不能节约教育成本、不能实现现有专业课程资源的有效利用,也不能实现和满足大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的目标。
2.现有网络教学资源供给匮乏,可持续利用率低,缺少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目标。目前,很多试点高校的多数网络教学资源都是为当初评审而准备的,还不能有效解决网络环境中实验教学环节,后续更新不足,使用率不高,建设初步完成后,效果如何,后续需要哪些新的改进等问题,目前基本无人过问,相关信息也无从查询。
3.多重教育模式中对高校的分工不明确,相关共享机制不健全,不利于深度整合与优势互补。首先,传统大学与单一模式的广播电视大学合作很少,各自的优势没有得到有效发挥与互补。另外,试点高校缺乏教师激励保障措施,教师共享知识产权问题尚未得到很好的处理,使得教师丧失了进一步共享知识的积极性。
4.开发平台上缺少必要的搜索机制,学习支持服务不到位,师资与服务体系保障不足。在没有搜索机制的平台上进行学习势必浪费很多不必要的时间与精力,给学习者造成不便。另一方面,在职高校教师本身的教学科研任务就比较重,他们会将网络教学当作一种副业或是兼职,而无心过多关心远程学习者。其次,试点高校学习服务中心规章标准不一,办学理念参差不齐,致使系统功能难以正常发挥。
5.共享优质教学资源的内涵不广泛,目前的资源共享平台并不完整,各高校并不明确将来的发展方向。从内容上来说,优质教学资源至少应该是人力资源、物力资源、文化资源、信息资源、课程资源的集合,而目前,各高校搭建的网络平台上仅是停留在单一方面的课程资源的建设上。如何最大化地加强优质教学资源的共享在目前试点高校中均没有明确的规划。
三、进一步加强高校优质教学资源共享平台建设的策略
1.现有共享资源急需全局性的优化与整合。目前,除了68所试点高校之外,一些有发展眼光的高校正在积极为搭建校内以及校际间的网络平台做着准备,为了防止资源的进一步重复开发,相关部门应该应用全局性的眼光将现有资源重新进行整合,并尽快出台网络教育平台的相关构建标准与总体发展方向。现在,就正在搭建和准备着手建设平台的个别高校而言,可以借鉴的一种可行办法是:高校课程体系中公共课可以实行最大程度的资源共享,即,在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中优选已有的优秀教学资源,然后根据自己的需要再做二次优化,而各高校的特色课程应采用完全自主开发的办法,成熟后再完成共享。
2.引入虚拟实验教学平台,进一步丰富与完善实验教学,突出区域性特色与各高校的专业特色。针对现有网络平台还不能完全实现实验教学的缺陷,试点高校下一步要做的工作应该集中在如何根据不同人才的培养目标,开发适合于网络教学的虚拟实验教学平台。例如,针对以应用型人才为培养目标的成人高等教育来说,课程设置就应该结合生产实际,虚拟实验教学平台应为学生提供见习、实习虚拟环境,以提高学生实践经验与动手能力为建设目标,为学生进入一线的生产、服务和管理打下基础。并且各大高校应该办出自己的专业特色,各个区域也应有自己的教育特色。
3.加快优质资源平台上搜索机制的建立。实际上,从技术层面对系统做进一步开发与优化,增加搜索机制是没有问题的,但为了更好地维护网络共享资源,为了方便学生更有效、方便地使用网络资源,高校在后续平台维护方面的资金投入与决心决定了系统功能是否能够得以完善以及实现的速度。
4.进一步扩大资源共享的内涵,建立健全共享机制。从根本上来说,现有资源的共享幅度还不够大。资源共享的建设不能只集中在通过搭建网络平台实现这一种方式上,在校际间实现师资共享、设备共享、校园文化共享等都应该是优质教学资源共享的范畴。当然,与此相对应的管理机制、激励机制等也应该积极跟进,才能保证与促进资源共享范围的进一步扩大。
[1] 范慧茜.有效利用世界名校网络公开课资源[N].中国教育报,2011-05-02.
[2] 陈庚,安玉洁,李亚春,郐红艳.远程学习者特征研究的现状[J].中国远程教育,2005,(11):13-15.
[3] 王青.适合成人的教学组织形式探析[J].天津成人高等学校联合学报,2005,7(4):21-23.
[4] 孙艳萍,周愉晴,付会平,等.远程开放教育教学组织形式个案研究[J].中国远程教育,2007,(1):36-42.
[5] 吴建玲.中国现代远程教育宏观管理体制障碍分析[J].现代远距离教育,2007,(3).
[6] 李陈岚.浅谈网络公开课与高等教育发展[J].时代教育,2012,(13).
[7] 贾义敏.国际高等教育开放课程的现状、问题与趋势[J].现代远距离教育,2008,(1).